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54章 安德驿风波

大明养生小帝姬 第54章 安德驿风波

作者:溯河燃灯者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4 03:51:31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万历三十六年十月中旬。,辰时刚过,那边,福王南行,这边,在德州北门的夯土官道上还凝着白霜——昨夜停了恼人的西北风,却降下彻骨的寒意。城根下流民临时搭的草棚里,偶有孩童冻得哭声刚起,便被大人惊恐地捂住嘴,唯恐引来官差驱赶,城门内,一列车马正缓缓集结。

最前的是辆改装过的青布马车,车辕包着厚棉絮,车厢两侧窗棂挂着双层暖帘,帘角绣着极小的“朱”字纹,不细看只当是普通仕女车驾。

车旁立着个身着飞鱼服、腰悬绣春刀的汉子,面沉如水,正是锦衣卫百户沈砚。他刚检查完车底的暗格——里面藏着三柄短刃、一叠火折子,还有块刻着“东宫武馆”的木牌——这是他作为朱由校武先生的凭信,也是此次护郡主出行的“软令牌”。听见车厢里传来轻轻的拨弄声,沈砚抬手撩开暖帘一角,见三岁的**郡主朱徵妲正坐在铺着白狐裘的锦凳上,小手捏着片干枯槐叶,目光却透过帘隙,定定望着草棚里一个脚冻得通红的流民孩子。

“郡主,风利,帘得放下。”沈砚的声音放得极轻——他管了朱由校半年武课,对这位比太孙还小一岁的**郡主,总多几分谨慎。朱徵妲没说话,只将槐叶往车窗缝递了递,小手指了指那流民孩子冻得通红的脚。沈砚顺着她的手势看过去,心下了然,转头对身后立着的青衣女子递了个眼色。

那青衣女子便是张清芷。她穿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直裰,头发束成简单的髻,若不是腰间悬着柄窄身短剑,看着就像个寻常仆妇。可她刚接了沈砚的示意,便不动声色地往草棚走——走得极慢,每步都踩在流民搭建草棚时垫的石板上,既不踢到枯草惊动旁人,又能借着弯腰理裙摆的动作,飞快扫过草棚里的人数、男女比例,甚至留意到最里面那户草棚角挂着个褪色的“雀”字布片——那是“雀儿”的人,按规矩,这处流民点的动静,此刻该已传到张清芷的袖中密信里了。

“张姑娘,车驾备好,戚百户那边催了。”沈砚的声音适时响起,既像是催促,也像是给张清芷递台阶。张清芷直起身,没回头,只抬手拢了拢鬓角——这是“雀儿”的暗号,意为“此处安稳,无异常”。等她走回车旁时,沈砚已撩着帘,看着朱徵妲把槐叶放在锦凳上,小手轻轻拍了拍,像是在交代什么。张清芷立刻会意,从随身的布包里摸出块蒸饼,掰成小块,趁流民不注意,飞快塞给那冻脚的孩子,又在他耳边低语两句——后来才知,她是让孩子告诉草棚里的“雀儿”,午时在安德驿西跨院接头。

此时官道上的人已聚齐。最外侧是十名身着劲装的汉子,每人肩上扛着支铁管长铳,铳身刻着“迅雷”二字,腰里别着火药袋——这是吴钟和他的十个弟子,吴钟站在最前,年过五旬,脸上刻着刀疤,双手背在身后,指节因握得太紧泛白,显然是在克制护镖时的本能警惕。他身边站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络腮胡,穿卫所军衣,是把总戚报国,他正低头跟哥哥戚昌国说话——戚昌国穿锦衣卫百户服,比沈砚多了枚“武举”银章,手里攥着张德州至聊城的舆图,手指在“安德驿”“平原县”几个地名上反复摩挲。

“沈百户,吴太医的药箱都搬上车了,共十二箱,艾草、苍术各三十斤,麻沸散二十包,还有些银针、陶碗。”戚报国的嗓门洪亮,刚说完,就见个穿灰布长衫的年轻的医者从城门内快步走出,身后跟着四个背着药箱的医童——正是吴有性。他走得急,袍角沾了泥,却顾不上掸,径直走到马车旁,对沈砚拱手:“沈百户,昨夜查的那例腹泻流民,已用黄连汤稳住,我留了个医童在德州城守着,咱们带的四个医童,都能单独处理风寒、痢疾,应付沿途够用。”

沈砚点头,刚要说话,就见个穿短打、扎绑腿的汉子扛着杆铁枪跑过来,嗓门比戚报国还响:“沈百户!张姑娘!都齐了!咱同兴镖局的弟兄虽只我一个跟来,但这路我熟,从德州到聊城,哪段有险滩、哪处有破庙,我闭着眼都能数出来!”这是神拳李半天,同兴镖局的镖头,手上老茧厚得能磨破布,跑过来时,腰间的镖囊晃悠,露出里面插着的七枚飞镖——都是他走南闯北练出来的本事。

“李镖头,别嚷,小郡主在车里。”张清芷低声提醒,李半天立刻捂住嘴,挠了挠头,讪讪地退到吴钟弟子身后。沈砚见人都到齐,抬手看了看日头——辰时三刻,霜刚化透,正是启程的时辰。他刚要下令,车厢壁传来三声轻叩。张清芷附耳帘上,片刻后直身传话:“郡主示下:行陆路,缓辔,沿途细察。”

无人觉此令出自三岁稚子有何不妥。“雀儿”乃郡主所创,其情报网络一月来于德州屡建奇功,众人早已信服。此令之意,正在于明察暗访,不放过任何灾情隐患。

德州城里流民的安置、粮铺的价格,甚至官差的贪腐线索,都是“雀儿”的人先查到,再经张清芷传到郡主耳中,最后才捅到山东巡按那里。此刻郡主说“慢些、多看”,便是要他们沿途查探灾情,别错过了暗处的隐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砚颔首:“按郡主的意思办。戚百户,你带两个吴师傅的弟子走前探路,遇着流民聚集处,先去问清人数、灾情,别惊动;戚把总,你带剩下的弟子断后,看紧车马,尤其吴太医的药箱;张姑娘,你跟在车侧,随时接应‘雀儿’的人;李镖头,你跟吴太医走中间,遇着岔路,你给吴师傅指方向。”

众人齐声应下。吴钟抬手对弟子们递了个眼色,十个弟子立刻散开,两人一组,前后护住车马——他们扛着的迅雷铳虽没装火药,但铁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远远看着,就足够让沿途的散匪却步。沈砚最后检查了一遍车帘,确认暖帘扣紧,才扶着车辕,对赶车的驿卒道:“走,慢些。”

车轮碾过官道的霜痕,发出“吱呀”的轻响。车厢里,朱徵妲又拿起那片槐叶,贴在车窗上,透过帘缝,看着德州城渐渐远去——城墙上还贴着赈灾的告示,墨迹已被风吹得发淡,而官道两侧的地里,稀稀拉拉的棉株早已枯死,棉桃掉在地上,被流民捡走,连棉秆都被拔去烧火了。

安德驿驻脚:巳时的药香与卫所密谈

车马走了近一个时辰,巳时初,终于到了安德驿。这处驿站是德州至聊城的第一处大站,按规矩,过往官员都要在此换马歇脚,可如今驿站外的空地上,却挤满了流民——大多是从平原县逃来的,听说德州有赈灾粮,却被城门官拦在城外,只能在驿站周边搭草棚等着。

沈砚先让赶车的驿卒停住车马,对戚昌国道:“戚百户,你去驿站里通传,说东宫郡主过境,要借西跨院歇脚,顺便让驿丞把这处流民的情况报上来。”戚昌国领命,刚要往驿站走,就见张清芷拽了拽他的衣袖,指了指驿站门口的两个驿卒——那两人穿着驿卒的号服,却时不时往流民堆里瞟,腰间的钱袋鼓鼓囊囊,不像是正经驿卒,

“小心些,那俩不对劲。”张清芷低声道。戚昌国点头,手按在腰间的绣春刀上,大步走向驿站。刚到门口,那两个驿卒就迎上来,堆着笑问:“这位大人,是要歇脚还是换马?如今驿站里住满了官差,怕是……”

“放肆!”戚昌国亮出锦衣卫百户的腰牌,声音沉得能压过流民的嘈杂,“东宫**郡主在此,要借西跨院歇脚,传驿丞来见!再敢多言,按冲撞仪仗论罪!”

那两个驿卒脸色瞬间白了,腰里的钱袋也忘了捂,转身就往驿站里跑。没片刻,一个穿着八品官服、肚子滚圆的驿丞就跑了出来,跪在地上磕头:“小官安德驿驿丞王三,参见郡主殿下!不知殿下来临,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沈砚没让他起来,走到他面前,沉声道:“王驿丞,这驿站外的流民,是怎么回事?为何拦在这儿不让进德州?”王三趴在地上,头不敢抬,声音发颤:“回……回大人,这些都是平原县的流民,说是地里绝收了,要来德州领粮。可德州知府张大人有令,说城里粮不多,只让登记在册的灾民进,这些人没登记,就……就拦在这儿了。”

“登记?”张清芷走过来,蹲在王三身边,声音轻却带着压人的气势,“我怎么听说,你们驿卒帮人‘补登记’,一个人要收五十文铜钱?方才门口那两个驿卒,腰里的钱袋,就是这么来的?”

王三身子一僵,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嘴里不停喊“冤枉”。沈砚懒得跟他纠缠,对戚报国道:“把那两个驿卒抓起来,先关在驿站马房里,等咱们走时,一并带往聊城,交巡按御史严大人处置。”戚报国应了声,立刻带着两个吴钟弟子去抓驿卒——那两人刚要跑,就被吴钟弟子伸脚绊倒,迅雷铳的铁管顶在背上,顿时不敢动了。

这边处置着,吴有性已带着医童走到流民堆里。他蹲在一个咳嗽不止的老妇面前,摸了摸她的额头,又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对医童道:“取艾草、苍术来,煮水给她喝——是风寒夹湿,不算重,喝两剂就好。再看看其他人,有发热、腹泻的,都带到驿站西跨院门口,我统一诊治。”

医童们立刻打开药箱,拿出陶锅,就在驿站外的空地上生火煮药。艾草和苍术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流民们起初还怕官差,见医童递过来的药汤免费,又看着吴有性不像坏人,渐渐围了过来。李半天见流民聚集,怕挤到马车,便扛着铁枪站在车旁,大声道:“都排好队!吴太医给你们看病,别挤,一个个来!

他嗓门大,流民们还真就慢慢排起了队。吴钟站在李半天身边,眼睛扫过流民的脚——大多是光脚或穿草鞋,鞋底磨破,沾着泥和血,心里忍不住叹气。他的弟子们则散在队伍外围,防止有人插队闹事,其中一个弟子见个小孩要去抓煮药的陶锅,立刻快步走过去,把孩子抱开,从怀里摸出块糖——那是他从德州带的,本想自己吃,见孩子可怜,便递了过去。

沈砚则带着张清芷往驿站西跨院走——按“雀儿”的约定,午时要在这里接头。西跨院本是驿站的客房,如今空着,只有几个扫地的驿卒。沈砚让驿卒都出去,关上门,对张清芷道:“‘雀儿’的人什么时候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快了。”张清芷走到窗边,推开条缝往外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货郎挑着担子,慢悠悠往西跨院走,担子一头挂着个小铜铃,叮当作响。她对沈砚点头:“来了。”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货郎的吆喝声:“卖糖人咯——甜口的糖人,一文钱一个!”张清芷走出去,装作买糖人的样子,对货郎道:“要个兔子的。”货郎低头做糖人,手在担子底下飞快塞给她一张纸条,嘴里低声道:“聊城东昌府,常平仓粮被官差截了三成,严御史正查,但缺人证;临清到聊城的漕粮,昨日在张秋镇浅滩搁浅,怕误了时辰;还有,茌平县棚屋区,有里正虚报人数,冒领粮票。”

张清芷接过纸条,捏在手心,付了一文钱,拿着糖人转身回屋。沈砚见她回来,立刻迎上去。张清芷展开纸条,念了一遍,最后道:“漕粮搁浅是急事,得告诉戚百户,让他提前跟临清卫打招呼,派船去拖;里正虚报的事,等咱们到茌平再查;常平仓的人证,‘雀儿’的人说正在找,会在聊城等咱们。”

沈砚点头,刚要说话,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吴有性的声音:“沈百户!张姑娘!快来看看——有个驿卒得了急病,像是疫症!”

两人立刻往外跑,只见驿站的马房门口,几个驿卒围着个躺在地上的人,那人浑身抽搐,脸色发青,嘴角还流着白沫。

吴有性蹲在那人身边,手指按在他的脉上,眉头皱得很紧:“是急疫,

当哦诊断驿卒为“湿热疫”后,现场气氛瞬间紧绷。

“立即隔离!严禁接触流民!”吴有性语速急而不乱,“需黄连、黄柏、大黄,石灰撒屋防疫!医童速查接触者,带至西跨院观察!”

沈砚即刻下令:“戚把总!腾空马房旁屋舍,移病者入内,着两名弟子严守!吴太医所需药料,即刻备办!”

张清芷则已问明,此驿卒曾向一流民索贿“补登记”。她立即使眼色命“货郎”追查,很快找到那名刚服过药汤、尚未发病的流民,一并隔离。

一番忙碌,日头已近正午。原定半个时辰的歇脚,竟耽搁许久。沈砚至车驾前禀报:“郡主,疫情已暂控,可启程矣。” 帘内,朱徵妲抬起小手,将张清芷此前买的糖人递出,指向隔离屋舍。张清芷即刻会意:“郡主吩咐,予隔离者送些吃食,勿令饥馑。” 沈砚遂命戚报国取干粮送入。

再让医童去流民里问问,有没有人跟他接触过,有的话,都带到西跨院来,我要观察。”

众人立刻忙活起来。张清芷则走到那几个围着的驿卒身边,问:“他刚才接触过谁?去过流民堆里吗?”一个驿卒战战兢兢道:“他……他今早去流民堆里收了钱,给一个流民补了登记,还跟那流民说了好一会儿话……”

张清芷心里一沉——怕不是那流民带了疫症,传给了这驿卒。她立刻找到刚才那个货郎“雀儿”,让他赶紧查那个“补登记”的流民在哪。货郎不敢耽搁,挑着担子就往流民堆里走,没片刻就回来报:“找到了,就在吴太医的队伍里,刚喝了药汤,还没发病!”

吴有性立刻让人把那流民也隔离起来。等忙完这一切,日头已到正午——原本计划歇半个时辰就走,如今却耽搁了近一个时辰。沈砚走到马车旁,撩开帘,见朱徵妲正拿着张清芷买的糖人,却没吃,只看着窗外的医童煮药。

“郡主,疫症的事暂时稳住了,咱们可以走了。”沈砚轻声道。朱徵妲抬起头,小手把糖人往帘外递了递,指了指那个被隔离的驿卒的方向。张清芷立刻明白,对沈砚道:“郡主是让给隔离的人也送些吃的,别饿着。”

沈砚点头,让戚报国拿两袋干粮,送到隔离的空屋里。等一切安排妥当,车马再次启程——离开安德驿时,流民们都站在路边,看着马车走远,有人还对着车帘磕头。吴有性回头看了眼驿站外的药锅,对身边的医童道:“把剩下的艾草、苍术留给驿丞,让他接着给流民煮水喝——这疫症,得防着点。”

离开安德驿,官道往东南走,渐渐进入平原县境。这里本是山东的棉乡,十月中旬该是棉桃满枝的时节,可如今放眼望去,地里的棉株稀得能看见土,大多枯死在地里,偶尔有几株还立着,棉桃也干瘪得像石头。路边的土坡上,时不时能看见挖得浅浅的坑——那是埋饿死的流民的,有的坑没盖严,露出半截破衣,看得人心头发紧。

平原道上:午时的棉田与流民冲突

车马离了安德驿,行入平原县境。昔日棉乡,如今满目疮痍。棉株枯死,棉桃干瘪如石。土坡上浅坑处处,偶见破衣露出,惨不忍睹。

沈砚勒马,对吴钟沉声道:“吴师傅,此地道偏,令弟子装药备铳,以防不测。”吴钟颔首,手势一出,十名弟子即刻停步,取药装弹,动作迅捷整齐,他们都是吴钟教出来的,装铳速度极快,不过片刻,十支迅雷铳就都装好了,虽没点火,却已透着肃杀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清芷则骑马走在车侧,眼睛不停扫过路边的草棚、土坑——按“雀儿”的情报,平原县有几处流民聚集点,其中一处就在前面的颊川石桥附近,怕有冲突。果然,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听见前面传来哭喊吵嚷声,

“沈百户,前面有事。”戚昌国从前面探路回来,脸色凝重,“颊川石桥那边,桥上有粮差押车,流民乞粮反遭殴击!”

”沈砚立刻让车马停下,对张清芷道:“你跟我去看看,戚百户,你守着车马,别让流民冲过来;吴太医,你带着医童往后退退,别伤着。”

沈砚和张清芷快马往石桥方向走,刚拐过一个土坡,就看见颊川石桥上围了不少人——桥中间停着三辆粮车,粮袋堆得老高,上面盖着印着“东昌府常平仓”的封条;粮车旁,四个穿着皂隶服的粮差正拿着水火棍打流民,一个老流民被打得趴在地上,嘴角流血,旁边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住手!”沈砚大喝一声,拍马冲过去。粮差们听见声音,回头见是个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顿时停了手,但脸上还带着嚣张粮差闻声回头,见是飞鱼服,动作一滞,仍强作嚣张:“何人敢管东昌府公干?此乃赈灾粮,流民哄抢,格杀勿论!”

张清芷早已下马,扶起老者,瞥见粮车封条日期,冷然一笑:“东昌府的粮?怎的十月初十之粮,三日路程竟延误至今?怕不是尔等故意拖延,途中做了手脚!”

粮差闻言色变,为首者刚要狡辩,沈砚锦衣卫腰牌已亮于眼前,厉声喝道:“东宫**郡主驾前,安敢放肆!克扣赈粮,殴击灾民,尔等可知罪?来人!”

戚报国率四名持剑弟子应声而至,铳口直指,杀机凛然。粮差们魂飞魄散,跪地磕头如捣蒜:“大人饶命!非是小人之意,是……是县丞大人吩咐,慢行拖延,待聊城来催啊!”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