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296章 继续北伐?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296章 继续北伐?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朝堂之上,檀香依旧缭绕,朱元璋的目光从朱标脸上收回,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传遍殿内每一个角落:“土豆与水稻的推广章程,思虑周全、贴合民生,便按世子规划的章程,即刻安排下去,不得有误。”

话音落下,满朝大臣皆俯身应和:“臣等遵旨!”

待众人起身,朱元璋目光扫过殿内文武,语气带着几分询问:“此等关乎天下百姓生计的大事,需得有可靠之人牵头负责,诸位卿家,谁愿担此重任?”

话音刚落,朱标便向前一步,双手抱拳,躬身说道:“父王,儿臣愿担此责!土豆与水稻推广,事关百姓温饱,儿臣已将章程细则烂熟于心,且深知南北各地水土差异,定能妥善推进此事。今日便想带着土豆启程前往北方,北方气候寒冷,而土豆耐寒易种,正好适合在北方先行试种推广,为后续全面铺开打下基础。”

朱标话音恳切,眼神坚定,满朝大臣见状,纷纷点头称是 —— 世子向来稳重,又对推广章程了如指掌,确实是负责此事的不二人选。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心中自有盘算:这土豆与杂交水稻,本质上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稳定民心。他何尝不明白,这是二子朱槿的心思,故意让朱标在马秀英寿宴上献出这两样作物,就是为了让朱标借此机会收敛天下民心,为日后继承大统积累声望。

眼下,让朱标负责此事,既合情合理,又能让他在百姓心中树立形象,确实是最合适的安排。

只是,朱标今日便急匆匆要去北方,朱元璋心里也清楚,多半是因为昨日与朱槿闹了矛盾,兄弟俩想互相躲着,眼不见心不烦。

他暗自叹了口气: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和脾气了,有些事情,终究是管不住,也不必多管。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慢慢磨合吧。

想通这些,朱元璋便不再犹豫,对朱标说道:“既然你主动请缨,又对章程细节了然于胸,那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北方推广之事,你可放手去做,有任何需求,朝堂都会全力支持。”

随后,朱元璋话锋一转,目光再次投向满朝大臣,语气带着几分欣慰:“如今徐达的北伐大军,凭借火器的威能,势如破竹,打得元军节节败退,捷报频传。按照目前的战局来看,年前应当就能收复甘肃,届时北方战事便可暂时停歇。战事平息后,北方最要紧的便是屯田之事,此事也交由世子全权负责,务必尽快恢复北方农业生产,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他顿了顿,开始详细部署屯田安排:“其一,北方屯田以军屯为主、民屯为辅。军屯方面,令徐达在收复甘肃后,挑选部分北伐军将士留驻北方卫所,实行‘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守城’的规制,将士们且耕且战,既守卫边疆,又能自给自足,减轻百姓粮饷负担;民屯方面,由户部牵头,迁移南方无地贫民、流民至北方地广人稀之地,政府为其提供牛种、农具与种子,免除前三年赋税,鼓励百姓垦荒种田。其二,在北方各地设立‘屯田司’,由世子统一调度,负责监督屯田进度、指导农作技术,及时解决屯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水利修缮、病虫害防治等。其三,土豆试种成功后,优先在北方屯田区推广,待百姓看到土豆高产优势,再逐步向全国普及;水稻则先在北方水源充足之地试种,如黄河沿岸、运河周边,积累经验后再扩大种植范围。”

朱元璋的安排细致周全,满朝大臣无不钦佩,纷纷俯身道:“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紧接着,朱元璋看向李善长,语气严肃:“李善长,你身为左丞相,需全权负责屯田与作物推广的后勤保障事宜,确保粮草、物资、农具等能及时供应到位,不得出现任何纰漏。”

李善长连忙躬身应道:“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全力保障后勤,为世子推行之事保驾护航。”

就在此时,户部尚书杨思义从大臣队列中走出,躬身说道:“上位,屯田之策最初由臣提出,臣对北方屯田事宜也多有研究,愿随世子一同前往北方,协助世子推进屯田与作物推广之事,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

朱元璋看着杨思义,眼中带着几分暖意与关切:“杨卿家的用心,咱明白。你提出屯田之策,为国家民生立下大功,这份心系百姓的心意,咱深感欣慰。只是你年事已高,身体本就不甚康健,北方气候寒冷,路途遥远,奔波劳累之下,怕是会伤了身子。你与李善长一同负责后勤保障,留在朝中,既能发挥你的才干,又能免去奔波之苦,这才是最稳妥的安排。”

杨思义闻言,心中满是感动,知道朱元璋是体恤自己,便不再坚持,躬身说道:“臣谢上位体恤,定与李丞相一同做好后勤保障,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朱标身上:“世子,明日启程前往北方即可,今日先回府准备妥当,务必注意安全,遇事多与朝中沟通,咱与满朝大臣,都在朝中盼你佳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标躬身应道:“儿臣遵旨!定不辱使命,早日完成土豆推广与北方屯田之事,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过上安稳日子。”

龙椅之上,朱元璋指尖轻叩乌木扶手,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内文武大臣。。

待满殿彻底寂静,他才沉声道:“诸位卿家,昨日徐达自西北传回军报,李文忠亦有书信自东路送来。来人,将两份奏报念与诸卿听。”

话音未落,殿侧侍立的太监便躬身上前,双手捧过明黄色的奏疏,展开后念道:“臣徐达谨奏上位:元朝残余势力,尤以王保保部为甚,今已率部遁逃漠北和林,实为我大明北部边境心腹之患。臣虽率部将克甘肃,然王保保仍据和林为巢,屡遣部众袭扰边地,劫掠屯民。若不乘此时机彻底剿灭,他日其势力复振,必致北方战事反复,边地新定秩序恐难稳固。”

太监稍作停顿,翻至奏疏后半段,语气愈发铿锵:“臣徐达再奏:今天下大定,庶民已安,北虏归附者相继,惟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复遁居和林。臣愿鼓率将士,以剿绝之!臣请上位准臣所请,领兵北上,永清沙漠,一劳永逸解北方边患,不负上位托付,不负天下苍生!”

奏报念毕,太监躬身退至一旁,另一太监随即捧起李文忠的书信,继续念道:“臣李文忠谨呈上位:北元经我军数次重创,元气大伤,主力龟缩和林,士气低迷。今徐达将军将收甘肃,臣请上位令三路大军合击和林 —— 臣所率东路军善骑射,机动性强,可绕至北元后方,断其退路;徐达将军中路军正面牵制;再遣西路军袭其侧翼,三面合围,必能一举击溃北元主力。若此时退缩,错失战机,待北元缓过劲来,再图剿灭,难矣!”

两份奏报念完,殿内短暂安静,随即爆发出细碎的议论声。几位文臣交头接耳,虽无武将那般激昂,却也难掩对边患的担忧。

朱元璋抬手压了压,待声响平息,才问道:“徐达、李文忠皆主继续北伐,欲彻底覆灭北元残余。诸卿对此有何看法?可畅所欲言,不必避讳。”

“上位!臣以为徐、李二位将军所言有几分道理!” 户部侍郎率先跨步出列,语气恳切,“北元残部一日不除,边地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宁。如今我军刚破甘肃,势头正盛,若能一举荡平和林,也能让北方长治久安。”

“臣亦认同!” 兵部主事紧随其后,“边地卫所屡屡传来遭袭消息,屯民不敢安心耕作。若继续北伐,彻底清除隐患,方能让边地秩序稳固,也能为后续屯田、民生发展扫清障碍。” 一时间,殿内支持北伐的声音虽不似武将那般热烈,却也渐渐多了起来,几位文臣纷纷表态,认为应趁势解决北元问题。

然而,左丞相李善长却始终立于原地,目光紧锁朱元璋。他与朱元璋相识多年,深知其脾性 —— 上位虽有 “驱逐鞑虏” 的雄心,却更重 “百姓安居、天下稳定”。

如今刚经历战乱,民生凋敝,上位定然不愿再兴大规模战事,劳民伤财。

方才上位听奏报时,虽面色平静,指尖叩击扶手的频率却慢了几分,眼底更是藏着一丝对 “战事延续” 的顾虑。

李善长心中顿时明了:上位早已倾向于暂缓北伐,只是需有人道出其中利弊,为其决策提供支撑。

李善长当即上前一步,躬身道:“上位,臣有不同看法。臣以为,此时万万不宜继续北伐。甘肃地处西北边陲,自关中、中原转运粮草至前线,需穿越戈壁沙漠,粮道长达数千里,艰险异常。

据户部统计,运粮一石至边,途中损耗竟达五石之多,成本极高;且北元残部常袭扰粮道,上月便有两支运粮队遭劫,前线粮草供应本就紧张。若再北上追击,粮道将再延长千里,后勤压力陡增。如今我大明初年,农业刚有恢复,百姓刚从战乱中喘息,根本无法支撑长期大规模作战。一旦强行北伐,恐需加重赋税、征调民夫,届时民怨再起,得不偿失,还望上位三思。”

李善长话音刚落,诚意伯刘基也上前躬身,语气沉稳:“上位,李丞相所言切中要害,臣亦反对继续北伐。我大明主力多为步兵与火器部队,攻城略地有余,草原机动不足;而北元残部皆为骑兵,战败后可策马退入草原深处,凭借地形优势游击袭扰。我军若深入漠北,只会陷入‘追不上、打不着、补给断’的困境 —— 届时粮草耗尽,将士疲弊,北元再回身反扑,我军恐有覆没之险。”

他话锋一转,更贴合朱元璋 “主稳定” 的心思:“更重要的是,甘肃及北方新收复之地,民族杂居,汉、蒙、回、藏各族百姓习性不同,且仍有元末残余势力潜伏,伺机作乱。上位需先在这些地区设卫所、编户籍、兴教化,让百姓安居乐业,稳固统治根基;国内亦有隐患 —— 部分降将心怀异心,豪强地主隐匿土地,若此时倾举国之力北伐,一旦内部生乱,内外夹击,恐会动摇我大明新生基业。如今当务之急,是让百姓休养生息,让土地重新耕种,待国力强盛、内部稳固,再图北元不迟。还请上位权衡利弊,以天下稳定为重。”

刘基的话条理清晰,句句戳中朱元璋 “重民生、求稳定” 的核心诉求。

原本支持北伐的文臣们也渐渐沉默,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面露迟疑 —— 他们也意识到,此时北伐确实风险太大,不利于大明稳定。殿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汇聚在朱元璋身上,等着他最终的决断。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