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89章 盛世百年压舱石,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这样的目的,还是为了在讲述论点的时候,获得文臣武将的好感。

毕竟夸对方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也是能够花费最小代价,获得对方好感的方式之一。

为什么放着不用?

其实日常生活中,若是养成夸人的习惯,不仅能与周围人相处的非常和谐,更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好人缘。

陈羽慷慨激昂的言论一出,勋贵武将队列,各个面露笑颜。

有的脑海中开始追忆跟随着永乐帝一起,在靖难当中浴血奋战的场面。

还有的人,是从洪武遗留下来的老将。

他们也不由陷入到在洪武之时,与元军作战的波澜壮阔。

一时间,勋贵武将心中开始热血上涌。

说实话,打天下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们这些勋贵武将的勇猛,但随着和平时期到来,武将的声音渐渐沉寂下去。

没办法,打天下他们是一把好手,可在这和平年代,治理国家,那就轮到文官的天下了。

这种属性,也使得文武双方千百年以来,互相不对付。

而陈羽用他那魁星的身份,说出来了这样一番对于武将功绩的肯定与夸耀,可以说直接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不少武将换上好感眼镜,重新打量着站在份奉天殿上,侃侃而谈的俊朗少年,眼中的赞赏之色,毫不掩饰。

别看这位大明永乐一朝的魁星,年纪轻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的模样,人生阅历也不多。

但说出来的话,却比那些文官讨喜多了。

而且讲述的事实,也没有添油加醋。

建文一朝倒行逆施,洪武一朝反对暴元,其中军队的数量固然重要。

可若是没有他们这一帮勋贵武将,这些能够带兵打仗的善战之人,大明能是现在的样子吗?

陈羽这次在夸赞对方的同时,抛出自己的论点,不得不说效果很显着,成功的将在场的勋贵武将折服。

这种理论,可以说是辩论赛中的高级辩法了。

论点抛出来之后,无需勋贵武将接受。

因为这是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

若是这个时候有勋贵武将站出来反对,那不是打全体勋贵武将的脸,打你自己的脸。

这种人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就是脑子不好使。

而陈羽相信,能够站在大殿之上的,脑子应该没有不好使的。

若是有,估计早早的就脑袋搬家了。

哪里还会等到这个时候来质疑自己。

……

勋贵武将那边被夸的面露喜色,文官队列呢?

一个个也是心花怒放!

他们个个都认为,陈羽目光如炬。

看待问题就是全面,懂得他们这些文官在朝中呕心沥血,帮助那些勋贵武将收拾烂摊子。

这种认同与夸赞,不是他们文官之间的互吹互捧,而是一个刚刚入仕第二天的魁星,所代表着民间的声音。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更加的真实,有感觉!

陈羽是个了不得的明白人啊!

他们这些文官世家的子弟,大抵从未细想过家族中那些掌权的先辈,是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付出多少旁人难及的心血,又啃下多少卷帙浩繁的圣贤典籍,才挣得如今这门楣与地位。

可他们自出生起,便裹在现成的富贵里。

仿佛这份尊荣本就与生俱来。

启蒙时有名师手把手教导;稍长便能凭家族势力踏入国子监这座官场捷径;到最后,长辈更是早为他们打通关节;

让他们无需经历寒窗苦读的煎熬、无需尝遍基层历练的艰辛,便能轻松在朝中谋个闲职,或是在地方占个安稳官位。

这般一路铺就的坦途,早已磨平了他们对先辈呕心沥血的敬畏,更让他们忘了这份家业背后藏着多少不易。

同样是年轻后辈,陈羽这个年轻人,却偏偏能让在场的文官们生出一种‘被读懂’的触动。

他们认为陈羽或许没有世家子弟的先天优势,却更懂这份仕途的重量,更能共情他们曾走过的艰辛。

这份通透,反倒比那些养尊处优的世家子更显难得。

唉!

陈羽咋就不是自家弟子!

但不得不说,像陈羽这样的卓越青年,写出这种奏疏,并在永乐一朝的首届恩科中取得那样的成绩,也合乎情理了。

无数文官对着陈羽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更是毫不吝啬的赞赏。

他们好像有些理解陛下为什么让陈羽参加常会了,陈羽的优异,使得内阁的身份不匹配。

看来若他们猜测不出错的话,再过他个三四十年,给陈羽一点成长时间,此子很有可能成为朝中的一方正二品大员。

成为某一部门的领军人物。

朝堂上的文官,根据陈羽到目前为止的表现,与陛下对于陈羽的态度,仿佛已经看见了陈羽的将来。

当然,他们所能想到陈羽能够坐到的最高位置,无外乎正二品大员。

毕竟眼前朝中的势力是这样分布的。

根本不会联想到,内阁会发展成巨无霸一样,力压朝中各个部门之上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其中的内阁首辅,更是会有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特权!

……

大殿之上,

那些对于陈羽第一次见面,并且不熟悉的人,都对陈羽今日的表现,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朱棣等几个跟陈羽相熟的人,就更可想而知了。

虽然早就知道陈羽的才华,放眼古今都是一绝。

可是没想到陈兄弟今日第一次参加常会,不仅没有丝毫怯场,而且还能做到自始至终掌握着演讲节奏。

并且在这演讲当中,还能不断收获满朝文武的好感,甚至说的朱棣都深感触动。

朱棣虽是大明的第三位皇帝,但细究起来,他与开国之君洪武帝的境遇,其实相差无几。

想当年,

他发动靖难之役,历经数年征战才定鼎天下;而洪武帝当年也是先驱逐元军,再与各路起义军浴血厮杀,才打下大明江山。

两位帝王,都是凭着手握兵权、兼具文韬武略的真本事,一步步登上了皇位。

期间的艰辛与铁血,本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更何况,

建文那个小昏君,早就被一群文官忽悠得没了主见,连杀藩这种极易动摇国本的政令都敢贸然颁布。

若是真让那个小混蛋稳坐皇位、掌稳大权,假以时日,还不知会把洪武帝辛苦创下的大明基业,折腾成什么模样。

按陈兄弟这番话来讲,我朱棣今日之举,根本不是什么篡逆。

而是实打实的拨乱反正!

是为了保住大明江山、安定天下百姓的正义之举。

即便过程中满是无奈,也绝无半分错处。

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

说得好啊!

……

陈羽站在奉天殿中央,整个人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君子风骨。

他在感受到来自文武官员的期许目光后,心中隐隐有些得意之情。

有一说一,刚刚那一番演讲,他可是声情并茂,投入了真感情。

最开始,他确实是为了让在场的大臣尽可能的支持他的论点,所以昨日的草稿中,才有了夸赞并肯定他们功绩的那一部分。

可是没想到,说到后面,他整个人开始有些触动,情绪也因为场地的不同,面对的人群不对,开始被调动起来。

他真真切切的在演说的过程中,将自己带入到了勋贵武将在前线热血奋战的场景,也带入了文臣在后方殚精竭虑的场景。

正是这般将两种角色的艰辛与赤诚,都揉进话语里的真情实意,一下子便戳中了在场众人的心弦。

不出意外地引起了满堂共鸣。

众所周知,能够引发情绪的演说,必定是成功的演说。

这足以说明,到现在为止的所有铺垫,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那么后面再提出教育方面的改革,应该不会遭到那么强烈的反对了。

陈羽这次停顿的时间,比之前的都要长。

将近一分钟。

一个是让在场的文臣武将消化一下,还有一个就是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在调整状态的同时,脑海中快速回忆着昨日打的草稿内容。

毕竟脱稿演讲的难度,跟读稿演讲,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更何况给陈羽脱稿准备的时间,也就昨晚的几个时辰。

因此在他演讲的过程中,当然不可能是跟草稿上面的一字不差。

意思在就行。

没记住的部分,临场发挥。

陈羽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以当场文武百官的事例举证,就是想要让大家清楚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培育人才的最佳手段,就是教育!”

“在大殿之上的众位上官,我相信你们能够参加此次常会,是因为你们参与了对大明国家的建设,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你们是人才,是能够建设国家的人才!”

“而你们成为人才的这个过程,我相信应该都受到过教育!”

“倘若出生在士大夫家中,那自不用多说,到了启蒙的年龄,家中便会安排先生,为你们讲述知识与本领;武将亦是如此,出生之后,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家父亲,开始学习兵书、行军作战!”

“但对于寒门,甚至条件更差的人,他们连书都读不起,就更不要说请老师了,那么这类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再是教育,而是阅历,是随着成长当中遇到的经历,不断摸爬滚打,才能在其中领悟知识。”

“在元末的时候,洪武帝一方的将领,有几人小时候读过兵书,学习过行军打仗的本领,不都是在一场场战役当中,成长起来。”

“因此,若想培育出真正能为国家担当、为社稷效力的可用之才,关键在于找到切实可行的培育路径。我将这些路径归纳为两类:

其一,依托系统的教育。通过传授经世致用的知识、打磨安邦济民的本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根基,让他们明事理、知法度,具备服务国家的理论素养;

其二,依靠扎实的实践锻炼。让他们亲身参与到一件又一件具体事务中,在其中摸索规律、感悟真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羽这番言论,众人听后在思索了片刻之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毕竟这番话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也很好理解。

而且贴合实际。

如何能成为人才?

放在他们这个层面,肯定是能够拥有治理国家的文官才能,又或是能够为国家行军打仗的武将能力。

但不论文武,在场最低都是四品官员,他们培养家中子弟的办法,当然就是自家中后辈从启蒙年龄开始,请老师教授他们读书。

这是在场四品以上官员,甚至士农工商中的‘士’阶级,通用的方法。

武将也是如此,自幼的时候,让他们学习兵书,从而早早开始学习行军打仗的能力!

当然对于陈羽口中的第二类实践,对于武将来说才更为重要。

毕竟武将当中有一个只有兵法学问,而无实践学问的成语:纸上谈兵!

武将若没有战事,没有一个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那么武将的能力,按照常理来说,将会越来越差。

就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洪武一朝的开国将军,他们自幼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要说读书了。

靠的就是在一场场感悟,从而不断成长为一个可以行军打仗、领兵作战的人才。

因此这套人才培育理论的两种方法,众人听后表示认同。

再加上有着陈羽先前的夸耀文臣武将的铺垫,使得众人对于陈羽的言论,只要正确,是那么个意思,大多都会赞同。

陈羽见自己说到现在,也没有人出言反驳打断自己。

他酝酿了一番,开始将自己从头到尾,铺垫到现在的最后一部分说出:

“正是凭借满朝文武同心同德、鼎力相助,永乐一朝才得以驱散迷雾,迎来了盛世的曙光。但诸位需知,这曙光仅仅是个开端。若想让这份光明愈发耀眼,真正打造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鼎盛时代,最关键的支撑,便是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

“可话又说回来,倘若这盛世只有一个短暂的开端,连百年基业都撑不起,甚至短短五十年便走向衰落,这样的盛世,难道是陛下心中所愿?难道是在座各位上官毕生追求的结果?”

“我想答案定然是否定的!且不说百年之后,单看眼前,或许再过三十年,在座的上官中,便会有不少人因岁月流逝而离去;等到五十年后,今日在场的面孔,恐怕早已尽数更换。”

“到了那时候,谁又能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用文治武功换来的成果,能稳稳当当延续下去?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心中都盼着这份基业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对此,我倒有一个拙见:那便是建立一套成体系的教育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由朝廷牵头,设立专属的中央教育机构;再以此为根基,逐步向各地州府延伸,让地方也建起规范的教育场所。”

“毕竟只有教育机构始终存在,才能确保无论大明走到哪个时期,都能拥有庞大的人才储备,不至于在治理国家时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

“人才不断代,国家的根基才能稳如磐石;人才若断层,再辉煌的盛世也会沦为泡影。”

“因此,臣斗胆进言,朝廷应打造从上到下的教育体系!”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