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的演讲语气有着起伏的波澜,更有着抑扬顿挫的张力。
每当讲到情绪高涨的段落,他便刻意拔高语调,那愈发铿锵的声线裹挟着十足的力量,使得口中的话语掷地有声,尽显慷慨激昂之势。
在此之前,
羽已凭借清晰的逻辑,将事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一一拆解,条理分明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随着理解的加深,原本在众人心中隐隐作祟的反对念头,如同被泼了冷水的火苗般渐渐熄灭。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当没有了利益牵扯之后,群臣开始放下个人得失的计较,站在朝廷的立场考量全局。
那份对集体的关切,悄然在心中蔓延。
大殿内的氛围也随之变得炽热,每一个聆听者都被这份热忱所感染,只觉得浑身热血翻涌,心潮澎湃。
当众人不再被复杂的利益纠葛所牵绊,脑海中的思绪反而变得纯粹起来。
他们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此子大才,剖析透彻,说的太好了!”
包括朱棣、朱高炽、夏原吉、李志刚等人,对于陈羽到目前的表现非常满意,听的十分尽兴。
陈羽酝酿了一番接下来的情绪,同样也等着众人的情绪扩散,随后继续说道:
“先不谈论教育、人才对于大明今后的益处,就单论最近几年,大明内部发生的那一件大事:靖难之役!”
“朝中奸佞作祟,使得建文帝倒行逆施,国内陷入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边疆更是屡遭漠北侵扰。燕王为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迫不得已起兵靖难,结果以八百甲士起兵,为大明拨乱反正!”
“经历了奉天靖难这样的战役,可大明内部仍能快速休养生息,并进而做出了一大串举措,如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等,甚至还准备来年征伐漠北。”
“诸位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靠的是什么?”
……
奉天靖难是几年前的事情,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讨论。
陈羽清楚,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常会,当着永乐一朝一众大佬的面,组建利益、发展关系都是次要。
重要的是先在他们面前表露自己的立场。
毕竟无论哪个时期,政治正确永远都应该放在首位。
眼前的政治正确,就是对待奉天靖难后的态度。
表明态度之后,接下来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在组建利益、发展关系。毕竟有了第一步,然后吸引来的人,将会是志同道合之辈。
如此在接下来的大业当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果然陈羽说完这番话后,一些心中还怀念着建文一朝的官员,看向陈羽的眼神都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有着隐隐怒意。
虽然他们清楚,建文一朝已是过去式,打回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但有一句话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们体验过建文一朝文官的地位,在面对永乐一朝时,只会不断拿出来比较,从而愈发排斥永乐一朝。
排斥也没办法。
这就使得在许多工作当中,不是那么尽心尽力!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许多富豪破产后,不是选择东山再起,而是选择跳楼的原因。
但这部分官员,几乎全部是程朱理学的拥护者。
毕竟程朱理学的拥护者,在建文一朝获利最大,那种反差体验也最大。
而那些不信奉程朱理学的官员,对于换了一个皇帝,其实在体验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毕竟俸禄还是那些俸禄,老板还是朱家的老板。
这类官员开始思考,为何当初的燕王能够以八百甲士起兵,打败拥有五十万中央军队的建文?
面对这种相差悬殊的对决,他们脑子根本不愿意多想,一致认为这是建文废物所致!
哪怕后来饶是燕王兵马巅峰,也才堪堪十万而已。
五十万中央军这么大的优势,结果输十万!
这踏马……古今罕见!
“啪~”
众人思索之际,奉天殿内突然响起了一道……响指声?
“咳、咳~”
陈羽神色略带尴尬的清了清嗓子。
不错,刚刚那个响指声是他打出来了。
要问他为何会在这种严肃的场合打响指?
纯纯是因之前跟老朱小团体吹牛的时候,习惯了!
经过这个小插曲,也是成功的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了过来。
陈羽沉吟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
“陛下靖难之役的成功,背后缘由固然繁多。譬如建文朝奸邪当道、失尽民心,而陛下自身又兼具圣明之德与神武之才,领兵作战更是神机妙算,这都是世人皆知的关键。”
“但依臣之见,陛下能扫清障碍、定鼎天下,最核心的倚仗,是身边汇聚了无数栋梁之才。那些忠心耿耿的文臣与勇冠三军的武将,皆鞠躬尽瘁,辅佐陛下。”
“臣在应此次恩科之前,便早已听闻永乐朝人才辈出的盛况,心中一直满怀敬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像英国公张玉那般忠勇殉国、淇国公丘福那般骁勇善战,还有太子殿下朱高炽仁厚爱民、汉王朱高煦勇武善战,他们皆是陛下麾下的肱骨之臣,为靖难立下赫赫功勋。”
“更何况,臣方才提及的不过是其中几位代表。今日能立于这金銮殿上的诸位臣工,无论是在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稳定大局,或是在朝局拨乱反正时运筹帷幄,又或是在战后休养生息中殚精竭虑,皆为大明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想当初,大明刚经历一场内部战乱,百废待兴,内有民生凋敝之困,外有漠北势力窥伺边疆,处境实为艰难。可正是靠着朝中这一众贤才同心协力、各展所长,如今的大明不仅渐渐恢复了元气,更在诸多方面超越往昔,开创了崭新的盛景!”
“由此可见,国之强盛,根本在于人才;天下太平,关键亦在人才啊!”
陈羽肯定不能傻傻的说,靖难建文失败的最主要一个因素:是洪武帝将当时朝中能打的一批将领,全部杀了。
但这也是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
毕竟建文一朝的武将人才,被洪武帝杀到了断层!
陈羽的论据可谓是循序渐进,先是将其中的利益剖析,让众人放下对于开创大学,大搞教育的戒心!
紧接着诉说自己的立场,展现了一波政治正确;
随后在论据的同时,夸赞了一波文臣武将!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