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317章 拉拢山东士族,对抗程朱理学

朱棣沉思片刻之后,重重的点了点头,总结的很是精辟。

但他现在非常想要知道,如何用孔子的儒去推翻程朱理学的理?

陈羽继续说道:“恩科选拔出所谓一大批山东士族官员之后,我建议将山东孔家的地位,不断抬高!”

“老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朱棣面对这个问题很是自信,并没有在脑海中经过过多的思考,便直接开口说道:

“这还不简单,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数千年以来的发展,孔圣人在读书人中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

“抬高山东孔家的地位,一来可以说得孔家支持,二来可以稳住天下的读书人,不至于在这场思想交锋中大乱!”

程朱理学的祸端隐藏很大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披着儒家的皮。

而儒家又是每一个皇权无法避开的一股势力。

从古至今,皇权有的信奉儒家,有的打压儒家。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对儒家最终的态度都出奇的相似,那就是不断抬高孔圣人的地位!

哪怕在注重法家的大秦,强如始皇帝,也需要为儒家专门开设博士宫。

由此可以意识到儒家势力的强悍!

陈羽点了点头,赞许道:

“说的不错,但还不够全面!”

“治理国家需要读书人,提到山东孔家待遇,意味着在这场思想对碰中,提前安抚住了天下读书人的心。程朱理学虽然发展了百年,但孔子儒学可是发展了千年!”

“只要统治者能认识到程朱理学的弊端,那么让这两股思想碰撞,最终赢的一定是孔子儒学,只不过我不提倡采取刚硬的手段,而是采取柔和手段,即一点一点慢慢蚕食。”

“而拉拢山东孔家,无疑就是告诉天下人,当今皇帝重视儒家,即代表着重视读书人,哪怕程朱理学也不敢出来挑理!”

“当然,解决办法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但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老朱你之前提到的平衡!”

朱棣皱眉沉思片刻,疑惑的问道:

“陈兄弟,这里面何来平衡?”

陈羽淡淡的说道:

“平衡之术并不一定要求两者有相同的势力,从而相互抗衡。而是只要这股势力,最终对皇权构不成影响即可!”

“山东孔家就很好满足了这一条件。山东孔家虽对天下读书人的影响很大,可对天下局势乃至朝堂的影响力却很微弱。”

陈羽顿了顿,解释道:

“天下读书人所认同的,并非山东孔家这一宗族实体,而是士族精神层面所尊崇的孔子形象,其影响力深植于读书人的心中,而非依附于政治权力存在。”

“朝中官员虽大多推崇儒家孔子之道,但这并不等同于他们会全心维护山东孔家的宗族利益。”

“因此,以山东孔家为核心,进而拉拢将孔家视为信仰象征的山东士族群体,这样一来无需担忧其对朝政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皇权在这种环境下很安全,不就是达成了所谓的平衡?!”

尽管程朱理学多么活跃,但山东的孔孟之乡哪怕到了清朝时期,也是抵御程朱理学的一道最为坚固防线。

此地在人文风骨、大局观、君臣观等等方向,可谓实打实的君子风,不是程朱理学推崇那种伪君子所能比的。

再者,

自汉到如今的历史中也可以看出来,山东的儒家士族,并没有左右过朝廷局势。

话落,

朱棣脑海中琢磨着陈羽的这一番话,暗自思索起来。

这番话说的简单明了,不是特别难懂。

山东孔家自带孔圣人光环,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相当于圣地一样的存在。

如此一来,

对抗程朱理学会遭到读书人的抨击,但若让山东孔家去对抗呢?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而且还非常的划算、实惠。

毕竟只需要给出一点好处,提高一些待遇,外加读书人最为看中的名声,那么自己就有了对抗程朱理学的‘军队’。

以山东孔家为首的读书人……

朱棣脑海中开始搜索起对于他们的印象。

好像对皇权的统治,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确实没有任何的威胁性。

而且他们的骨子里,更倾向于忠君。

只此一点,朱棣都认为可以实施这个计划。

毕竟,在皇帝眼中,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还是为了皇权的顺利传承,忠君永远是为臣者最为重要的一点品质。

没有之一!

突然,朱棣像想到了什么,急忙问道:

“陈兄弟,我感觉你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计划虽然很不错,但跟恩科关系不大!”

“毕竟如何通过恩科选拔出一大批山东士族,这不是我们能轻易决定的。”

“还需要他们拥有实打实的科考成绩,凭借自身实力,在考场上一笔一笔写出来!”

“若是他们考不过拥护程朱理学的读书人,我们岂不是无能为力?”

陈羽淡淡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还不简单。首先,朝廷举行恩科,这考试题目当然也是由朝廷来定,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在题目上进行一下改动,增加儒学问题的篇幅。”

“这样一来,对于山东儒家士族弟子自然更为有利。”

朱棣点了点头,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还不太够,毕竟程朱理学也对儒学精通。

陈羽顿了顿,问道:

“其二……老朱,我不知道你对洪武时期的科举南北榜案有没有印象?”

“当然有印象,而且非常深刻。”朱棣点了点头道。

这件事情不要说朱棣了,哪怕随便一位京师的普通百姓,都有所耳闻。

朱棣想了想,说道:

“当时这件事情闹的很大,新科状元张信惨遭砍头,重申此案的官员大多被发配流放,只有侍讲戴彝和新科榜眼尹昌隆免罪。主考官刘三吾被流放之前更是被定性为‘蓝玉余党’!”

明代洪武年间,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一件政治大事,那就是当时科举的“南北榜之争”。即科考的贡士名单全部来源于南方,因此在公布之后引起了数位北方考生的不满。

此次事件发生后,

当时的统治者朱元璋,下令将当时的主考官全部严惩,并重新给出一份贡士名单。

复查之后重新给名单的意思很明显:

第一次阅卷,结果令咱不满意。

但已经上榜的南方进士,大可放心,你们全部都能留用。如果没问题,就调查一遍后补录若干北方学子,平息事端。

以朱元璋的性格而言,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大的让步了。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