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316章 人性剖析

朱棣听后有些吃惊,在他的认知当中,皇帝简单来说就是天下的主人。

至于天子乃是上天代言人之类的思想,在他看来完全就是扯淡,目的只是为了增加皇权的神秘性罢了。

毕竟,

如果上天真有一个主人,那么自己当初靖难的时候,你倒是显灵啊!

看看我手中的刀,能不能将你这尊所谓的神砍下来。

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这样。

如果想让我信奉你,你灵,那么你就是神;你拳头大,那我也可以信奉你是神!

所以,朱棣对这程朱理学的态度就是你不要惹我,咱俩井水不犯河水,毕竟推翻的代价很大。

但若真触及到了王朝根基,那不好意思,我倒要看看,手中的刀剑,能不能砍的动你!

现在朱棣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程朱理学的危险。

毕竟陈兄弟之前的一句话,他一直记忆犹新。

大明会重复三年一度的科举,但很难复刻开国与靖难。

那么接下来的大明皇帝,很有可能都是马下皇帝。

就像老大一样。

老大朱高炽对待程朱理学好像也持开放态度。

但朱棣能感觉出来,幸运的是朱瞻基乃是一位全能型皇帝。

可之后呢?

谁又敢保证大明还会不会出现一位马上皇帝!

若没有,大明的后世之君,岂不是真在程朱理学的操纵下,沦为那些虚伪士大夫的攫利工具!

朱棣喝了一口茶压压惊,急忙问道:

“陈兄弟,按照你的说法,这程朱理学确实是一个祸患,可科举制真能将其拔除掉吗?”

陈羽点了点头,说道:

“其实拔除程朱理学并不难,难的是缺少相对应的人手。”

“老朱,接下来听我给你分析分析,剖析完程朱理学后,你就知道为何只有这一次的恩科,才有机会彻底将其拔除掉。”

朱棣点了点头,聚精会神的听着。

陈羽举例道:

“我举一个历史上有关程朱理学与皇权碰撞的例子:

宋朝时期,幼年宋哲宗赵煦在一次上课时,趁老师程颐没有注意,折断了一根树枝。

当时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枝头上长出了嫩绿的枝芽,幼小的赵煦不过还是一个孩子,见到这个情况,心中不免有了一些天性显露了出来,于是才有了折断树枝的举动出现。

在旁人看来无可厚非的事情,但程颐看了之后,心中很是生气,他对赵煦训斥:春天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时候,你怎么可以忍心去扼杀它?这是没有天理的!”

“老朱,你感觉程颐提出程朱理学中的理,对还是不对?”

朱棣皱眉思索半晌之后,缓缓开口道:

“我感觉程颐……说的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陈羽笑着说道:“确实,听到老师训诫学生的这个案例之后,心中的第一反应都会觉得,理学家的训诫站的住脚,有道理,是对的!”

“可是这种做法保护了植物,却扼杀了一个孩子生性活泼的天性。可以理解为逐渐扼杀一个人的情感。毕竟在绝对的理智面前,人没有七情六欲,即没有感情。”

“老朱,那我再问你,你认为一个皇帝,是摒弃掉七情六欲好,还是完全理性好?”

朱棣手指在桌子上有节奏的敲击着,这个问题他感觉自己还真不好回答。

对于久经沙场的他来说,战场上处理军情,需要做到的就是沉下心来,完全理性的分析。

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但显然,

这样的回答他感觉有些不对,可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说道:

“理性!但我总感觉这样说,又有一点不对……”

陈羽笑着摇了摇头,“当然不对,因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人是理性与感性共存!”

“当然,更加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人是感性的,可人还是理性的,但人终究是感性的!”

朱棣:“???”

听着这如同绕口令一般的话,着实让他脑子感觉有些浆糊。

若不是知道此句话的前因后果,他还以为陈兄弟打算给他讲一个笑话,用来活跃气氛。

陈羽见老朱一脸的疑惑,当即解释道:

“这个定义不难理解,人从本质上是感性的,情感与本能是行为的原始驱动力。比如面对危险时本能的恐惧、看到美好事物时自然的愉悦,这些感性反应先于理性思考。”

“同时,人也是理性的,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规则,能够用逻辑、分析和克制本能,让行为更符合长远利益与社会规范。”

“然而,理性更多是辅助决策的工具,无法真正主宰人的行为与价值判断。在极端情境、重大抉择或深层价值追求中,最终左右人类选择的依然是感性!”

“比如灾难时本能的求生、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获取,都证明了人终究是感性的。”

“老朱,这样说你理解了吗?”

朱棣一愣,随后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他感觉这一番话,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或许,

让姚广孝前来更为合适。

陈羽挠了挠头,直接了当的说道:

“你不妨这样理解:倘若没有感性作为根基,人便无法理性地行事,最终只会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若将这种情形套用到皇帝与信奉程朱理学的大臣身上,皇帝在这种思想的浸染下,终将成为傀儡。表面上握有权力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但暗中却处处受困于程朱理学的框架。”

“只能在固定的框架中治国,能好吗?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框架还是人为加上去的!”

理学自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弊端。

说再多,无外乎就是让你听他的话。

皇帝的视角,程朱理学是在指挥皇帝;

在百姓的视界,不过只是一群五谷不识的人,在废话连篇的“劝农”,口中说着农业乃国家之大事,自己却兼并土地,压榨百姓。

到了亡国的时候,甚至还怒骂这些百姓们没有忠臣爱国之心,为了一口粮食就造反起义……

程朱理学虽隐含隐患,所幸发展节奏相对和缓。

然而到了明朝,它已彻底演变为“王朝意识形态”,被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

至清朝时,其影响力更是登峰造极。

这种思想统治带来的后果显着,明朝末年国家危亡之际,尚有百姓基于本能的情感驱动起身抵抗;

但在清朝面临亡国危机时,民众却因长期受程朱理学桎梏,感性意识极度匮乏。

难以被激发保家卫国的热忱。

反而容易因思想根基薄弱,轻易被侵略者动摇立场。

甚至沦为外力利用的工具。

何其悲哀!

朱棣现在已经承认了在陈兄弟讲解的第四条科举好处时,但他感到了莫大的理解难度。

果然如陈兄弟所说,讲了他不一定能懂。

只能过过‘耳瘾’。

但朱棣的脑海中还是在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

他没有想到,今日出宫本来是为了打发时间,结果现在看来,他竟然再次触碰到了一件足以影响王朝寿命的事情。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眼下,支持程朱理学的士大夫群体,已在天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一股约束皇权的思想框架正悄然成型。”

“不过朝廷亦可顺势而为,借恩科之名,从中选拔出针对程朱理学思想的官僚班底。”

“依我所见,按程朱理学的‘理性’逻辑,他们必然反对朝廷提前举办科举,多半是祭出祖制,或是煽动士人拒绝参与恩科,试图迫使朝廷妥协。”

“但越是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就越对朝廷有利;”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如今的祖制,确实已经成为了程朱理学那帮家伙用来限制皇权的框架。

出海就是如此。

一群伪君子,自己下西洋的时候,百般阻拦,可是反观他们呢?

没少从海洋贸易中获利!

但自己身为马上皇帝,他们不敢做的太过火。

因为过火,自己真的会杀人!

但关于恩科方面,程朱理学那帮家伙也一定会有所行动。

就像陈兄弟口中,阻止读书人拒绝参加恩科,迫使恩科取消,也是有可能的。

可这确实方便了朝廷。

毕竟,一下子就筛选掉了许多程朱理学者。

陈羽喝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

“为了针对的更加彻底,我建议选拔的人才,多为山东一代士族!”

朱棣闻言眼睛一亮,好像猜到了什么。

只见陈羽伸出了两根手指头,比划着:

“当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被推翻之后,一定要有另外一股思想将其代替,否则大明就会乱套。”

“而唯一有资格也有实力代替程朱理学思想的,唯有儒家思想!”

朱棣顿时明悟,主动结果陈羽口中的话茬说道:

“陈兄弟我懂了,之所以这一次恩科选拔录用的人才,着重选择山东士族子弟,那是因为以山东孔家为首的士族,自大秦之后,就被历朝历代的君王推崇。”

“而人们只要一谈及山东,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而且在程朱理学影响整个天下的情况下,也无法渗透山东的儒家势力!”

“但若是想要对程朱理学开战,那么势必会大批量的裁撤官员,但朝廷的远转,有必须要读书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山东士族将会是皇权最为有力的盟友!”

朱棣一口气说了许多,但说完之后,感觉现场突然安静起来,他抬起头来,发现陈兄弟正用一股很诧异眼神打量着他。

陈羽双手环于胸前,仔细端详着朱棣,随后快步来到老朱跟前,也不说话,就是这样打量着。

直到朱棣感觉被盯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有些不自在的问道:“陈兄弟,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陈羽摆了摆手,打趣道:

“这倒是没有,只是我没有想到,老朱,你对如今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了解如此清楚也就罢了,竟还懂得运用平衡之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足以证明你在政治一道上,其实是有些天赋的,若是在朝堂上谋求个官职,好好打磨一段时间,将来一定可以在仕途上有份好前途!”

“只是可惜……老朱以你的才识,注定无法通过恩科,也就是拿不到朝廷的敲门砖。”

“这注定咱哥俩将来无法在朝廷上并肩作战!”

并肩作战?

朱棣一愣,随后心中有些恶趣味起来。

他倒想要看看陈兄弟通过恩科,步入朝廷之后,看见自己真实身份,他就以永乐帝的身份,当面询问一句

“能否与陈兄弟并肩作战否”,

那会是何等场景?

陈羽啧啧了两声,继续说道:

“但话又说回来,你所说与我想的除了一小部分有出入之外,其他的都大差不差。”

“不错,值得表扬!”

听见陈羽实打实的赞扬,朱棣突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嘿嘿笑了笑。

旋即,

学着陈羽平时谦虚的模样,说道:

“我老朱在政治一道上进步神速,不都是平日里受到了陈兄弟你的熏陶,若是连这些简单的问题都看不明白,那平日里的‘课’岂不是白听了?”

“现在看来,也算跟着陈兄弟学了一点皮毛,效果显着。”

呦呵?

陈羽一听,当即乐了。

他忍不住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毫不谦虚的说道:

“不错,真是不错!难得老朱你这一大把年纪,胡子都花白了,还能有这么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

“既然如此,那么我必须好好给你说说,到底如何用儒家思想平替程朱理学!”

朱棣点了点头,一脸期待的看着陈羽。

他希望陈兄弟口中的独到见解,能够帮助大明扭转这扭曲的程朱理学思想。

从而将大明思想上的祸端,彻底铲除!

陈羽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之后,淡淡的说道:

“虽然程朱理学乃是三教合一的产物,但他本质上却与孔子的儒学同属儒家范畴。但二者之间的差别巨大。”

“而孔子儒学源于春秋礼崩乐坏的现实,以“仁”“礼”为核心,强调“性相近,习相远”,注重伦理实践与德治,通过具体事例阐释道德,主张以礼节情,具有实践导向和开放性,是“以人为本”的人伦之学;”

“而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儒学应对佛道挑战的背景下,以“理”为宇宙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通过“格物致知”构建思辨哲学体系,将儒家伦理与君主**结合,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属于“以理为本”的思辨哲学。”

“如此二者的区别就清晰明了,孔子儒学重情重君;程朱理学重理重臣!”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