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52章 李如松不乐意了

让李成梁,这个大明朝的宁国公前往朝鲜。

天子同意。

百官同意,而李成梁自己也乐意。

可唯独一人对此有其他的想法。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成梁视为骄傲,最为勇敢,又统帅能力的长子,李如松。

相较于京师秋日的安宁,蓟镇的秋风更添几分边塞的凛冽。

总兵府邸内,李如松一身常服,正百无聊赖地擦拭着一杆精良的鸟铳。

火铳锃亮,显然主人保养得极好,只是那冰冷的金属光泽,映照着他眼中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

北虏已不成气候,多年不敢大规模叩边。

李如松这个总兵官,虽位高权重,手握重兵,每日却不过是例行公事:点卯、练兵、巡查关隘、与朝廷兵部对接粮饷器械……日子规律得近乎麻木。

偶尔率精骑出塞武装巡逻兼打草谷,虽能提振士气,却也难解他骨子里渴望建功立业、重现乃父当年威风的饥渴……

“报——!”

一名亲兵快步跑入厅堂,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加急信函:

“总镇!京师宁国公给您的书信……”

李如松眼睛一亮,放下鸟铳,一把抓过信函。

火漆完好,封皮上是父亲李成梁那熟悉的、带着一股剽悍之气的笔迹。

他迫不及待地撕开封口,抽出信纸,查看起来。

李如松脸上的表情便凝固了。

随着阅读深入,他的眉头先是紧锁,继而挑起,嘴角不自觉地抽动,最后竟咧开一个大大的、带着难以置信和一丝……荒谬的笑容……

信是李成梁亲嘴口述,也没有让书办修饰,满篇大白话,甚至带着点辽东老军痞味道的大白话。

“吾儿如松亲启……”

“见字如面……”

“京师这富贵窝,差点把你老子骨头都养酥了!告诉你个天大的好消息,你老子我,又要出山了……”

“陛下隆恩,委以重任,命老子总督朝鲜练兵事务兼理备倭军务!授王命旗牌!即日便率两千五百精兵教习,开赴朝鲜!

”哈哈!儿啊,你想想!朝鲜那地方,倭寇闹得凶,兵备废弛得跟筛子一样!这正是你老子大展拳脚的好地方!不出三五年,老子就能把朝鲜那几十万孬兵,操练得跟咱辽东铁骑一样能打……”

“不,至少也得有七八分模样!到时候,数十万听你老子号令、与大明朝同心同德的朝鲜劲旅,就攥在咱老李家手里了!这局面,想想就他娘的痛快!比在京师当个鸟国公强百倍……”

“你且在蓟镇好生镇守,替陛下看好北大门!待为父在朝鲜打开局面,练出强兵,说不定还能调你过去,咱们父子联手,在朝鲜干他娘的一番更大的事业哈哈……”

跟天子说话,李成梁可能不说心里话,可给自己最为看重的儿子书信,却都是心里面最深处的想法。

可李如松看完之后,霍然起身,在厅堂里来回踱步,脸上表情变幻莫测,兴奋、惊讶、不服、还有一丝隐隐的担忧混杂在一起。

他一把抓过信纸,又看了一遍,尤其是那句“数十万听你老子号令……攥在咱老李家手里”,让他心头狂跳……这人还没有去朝鲜呢,怎么又开始狂了。

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一直侍立在一旁、头发花白的心腹幕僚。

这位是当年李成梁留给他的老人,名叫吴先生,深谙辽东旧事与朝堂规矩。

“老吴!你看看!你看看我爹!他都多大岁数了,眼看就六十的人了!陛下怎么还能让他去朝鲜那穷山恶水的地方折腾……”

“啊这差事,论精力,论年纪,论……论本事……”

“难道不是我李如松更合适吗?”

说着,把手中的书信交给了吴先生。

吴先生听着前面的还以为,是儿子担心老父亲呢,后面话一听,越听越不对劲。

接过书信,快速扫了一遍,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老国公要去朝鲜。

他沉吟片刻,谨慎地开口: “国公爷,老当益壮,雄心未减,此乃我李家之福。陛下委此重任,足见对老国公的信重……”

“信重?” 李如松打断他,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服气:“我爹在京里老实了几年,陛下就真以为他变成温顺家猫了……”

“老吴,你跟了我爹半辈子,你比我清楚!我爹那是什么人?那是鹰!是狼!是辽东的老虎,他那双眼睛,看人就像刀子,当年在辽东,说一不二,生杀予夺,他那是‘鹰视狼顾’之相!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主儿。”

他越说越激动:“他在北京城,有陛下看着,有规矩压着,还能收敛几分。现在好了,把他放到朝鲜去?天高皇帝远!还给了他王命旗牌,让他总督练兵大权!他到了那边,没人能管得住他!他还不定给老子……”

“给朝廷捅出什么幺蛾子来……”

李如松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他对父亲的枭雄本质看得透彻,更深知权力在无人约束的环境下会如何膨胀……特别是自己老爹,本来就是一个问题老多的干部,现在又重用了,肯定要比之前还要过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烦躁地一挥手:“不行!不能让他这么折腾!我得给陛下上奏!”

吴先生闻言大惊失色: “将军!万万不可啊!老国公是奉旨行事,您若上书阻拦,岂不是质疑圣意?更会伤了父子之情。”

“您在蓟门,手握重兵,拱卫京畿,这才是保我李家一世恩荣的根本!您若去了朝鲜……”

“你懂个屁!我爹能干,我李如松干不了?他能总督朝鲜,我就不能?下去!”

吴先生见李如松心意已决,且正在气头上,知道再劝无用,只能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躬身退下。

年轻人说干就干,跟老爹的回信没有写,反而是开始写奏章了。

他憋着一股气,言辞间充满了对父亲年迈、精力恐有不济的担忧,以及作为忠君爱国、正值壮年的李家长子,理应勇于承担陛下重托,为父分忧,为国效力的“赤诚”。

他强烈请求陛下收回成命,改派他李如松前往朝鲜担任“总督朝鲜练兵事务兼理备倭军务大臣”。

并保证定能比父亲做得更好,练出更精锐、更忠于大明的朝鲜军队。

奏疏写完之后,立马发往京师。

两日后的乾清宫中,朱翊钧刚刚批阅完一份关于云南土司纠纷的奏疏,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

冯保轻手轻脚地奉上一份新到的奏章:“皇爷,蓟镇总兵官李如松,加急奏报。”

“李如松?” 朱翊钧有些意外,接过奏章展开。

起初,他看得还算平静,但当看到李如松“委婉”地指出其父年迈、精力恐有不济,并开始自荐时,朱翊钧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越往后看,他脸上的表情越是精彩,从最初的意外,到错愕,再到最后……简直是啼笑皆非,甚至有点麻了。

“噗……” 朱翊钧终于没忍住,轻笑出声,将奏章递给一旁侍立的冯保,“冯大伴,你瞧瞧,李如松这小子……倒是有趣得很呐!”

冯保恭敬地接过,快速浏览一遍,脸上也露出了古怪的神色,强忍着笑意: “陛下,李将军一片孝心,忧心老父身体,倒也情有可原。只是这自荐……未免有些……有些心急了,不像是担心其父,倒像是跟他老爹做起了切割……”

冯保也说到了根子上。

一开始,就表明自己老爹不行的态度,他以后在朝鲜犯事,我可是劝了。

朱翊钧站起身,踱到窗边,望着外面深秋的景色,摇头笑道:“李如松,勇则勇矣,忠心也毋庸置疑,他李家世代受国恩,他更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军门虎子……”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邃:“但他爹李成梁……不一样。李成梁是从尸山血海里、从辽东那虎狼窝里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枭雄!他信奉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拳头!朝廷的恩威,对他有约束,但绝非他行事的唯一准则。他心中那份野性、那份掌控欲,是刻在骨子里的。”

朱翊钧转过身,目光如电: “去朝鲜,要的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只知忠君的将领,要的恰恰是李成梁这样能镇得住场面、压得住朝鲜各方势力、必要时敢下狠手、有足够威望让朝鲜兵将心生畏惧、让李如松去降服那些心思各异的朝鲜官员和军队……他火候还差得远,他降不住……”

朱翊钧拿起李如松那份奏章,又看了看,最终将其轻轻放在御案一角,并未批示,只是淡淡吩咐冯保:“留中吧。不必发还,也不必申饬。让李如松……好好在蓟镇待着,朕的心腹爱将啊……”

这句心腹爱将,朱翊钧可不是简单的说说……

他也表现的很是明显。

一个李如松,一个麻贵,两个人都有发密函的特权,可不经兵部,都督府直接跟天子对话……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