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51章 签订国书

李昖听完天子的话后,声音更加“恳切”: “陛下恩德,臣国上下,永世不忘!朝鲜僻处海隅,得蒙陛下如此垂怜,实乃列祖列宗庇佑,臣……臣……” 他似乎激动得有些语塞,随即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谄媚的、豁出去的表情: “陛下!臣……臣尚有一事,恳请陛下恩准!”

“哦?何事?” 朱翊钧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怎么还有事情让朕恩准呢。

李昖深吸一口气,大声道: “臣有一王妹,名唤李贞淑,受封贞慎翁主。年方二八,自幼仰慕中华天威,更心系天颜,臣此番来京,翁主殿下依依不舍,言道恨不能亲身随行,一睹陛下圣颜,臣……臣临行前,翁主殿下千叮万嘱,恳请臣务必转达其拳拳敬慕之心!”

他顿了一顿,声音拔高,带着一种献宝般的急切: “臣感念陛下天恩,无以为报!已命人星夜兼程,护送贞慎翁主殿下北上!算算时日,船只应已过登州,不日便可抵达京师……”

“臣……臣斗胆,恳请陛下念在翁主一片赤诚,允其入宫侍奉!若能常伴陛下左右,得沐天恩,不仅翁主三生有幸,更是我朝鲜举国之无上荣光!”

此言一出,武英殿内瞬间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

所有明朝大臣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李昖身上。

海瑞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鄙夷,申时行目光深沉,若有所思……

武将勋贵们则多是露出玩味或了然的神色。

献妹!朝鲜国王竟在朝堂之上,那么多大臣面前,公然向天子进献自己的王妹!

这多少有些没底线了。

按照道理来说,这应该是私下说的事情。

朱翊钧显然也愣了一下。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殿下躬身不起、姿态谦卑到近乎谄媚的李昖。

这位朝鲜国王,还真是……

不过这倒也符合藩属国寻求庇护的常例,也显示了他李昖的“至诚”。

短暂的沉默后,朱翊钧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没有立刻表态,但那笑容中的满意和一种尽在掌握的掌控感: “呵呵……李昖你拳拳之心,朕……知晓了。”

“贞慎翁主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待其抵京,自有礼部官员妥善安置。一切,待其入京后再说。”

朱翊钧的语气平淡,却为这场献妹之举定下了基调——他收下了这份“礼物”。

这不仅是对李昖懂事的奖赏,更是将朝鲜王室更深一层绑上大明战车的象征。

“臣!叩谢陛下隆恩!”

武英殿内,这场决定朝鲜命运的朝会,最终在一种混合着威压、算计、交易和一丝桃色意味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大明帝国天子得意志,如同无形的巨网,已经将朝鲜半岛牢牢笼罩。

而朝鲜国王李昖,在付出了尊严、未来财政和一位王妹的代价后,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援助”。

只是这援助的滋味,究竟是苦是甜,恐怕只有他自己,和即将踏上朝鲜土地的李成梁,才能真正体会了……

这个结果,大明朝官员们同意,朝鲜国王同意,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礼部官员捧上两份早已备好的、用明黄绸缎装裱的国书文本,置于御阶之下特设的案几之上……

首辅申时行率先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案前,代表内阁,郑重地取出一方刻有“建极殿大学士”的象牙大印,饱蘸朱砂,在国书末尾“大明帝国”落款的下方,端端正正地钤上了鲜红的印记。

紧接着,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在朱翊钧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紫檀木匣,打开金锁,取出那方象征着至高皇权的“皇帝之宝”玉玺。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冯保深吸一口气,将玉玺稳稳地按在了朱砂印泥上,随后,带着千钧之力,将它清晰地盖在了申时行印玺的上方!

那方方正正的鲜红印记,如同烙铁,宣告着大明帝国对这份协议的认可。

轮到李昖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在礼官引导下走到案前。

他身后一名随从恭敬地捧上一个紫檀木盒,李昖亲手打开,取出一方同样材质上乘、但规制明显小了一号的玉印——这正是大明册封朝鲜国王时所赐的王印。

他双手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地将王印重重地按在了属于“朝鲜国王”的落款处。

鲜红的印文,与上方那两方巨大的朱印相比,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沉重。

它代表着朝鲜李氏王朝,亲手将未来数十年的财政命脉和部分军政大权,抵押给了北方那个庞大的宗主国……

国书交换,一式两份。

一份由冯保恭敬收起,存入大内秘档,另一份则由李昖双手捧过,如同捧着千斤重担,却又像是拿到了救命稻草。

尘埃落定。

数日后,得到天子“恩准归国”旨意的李昖,归心似箭。

离京前,他做了一件在所有人意料之中、却又显得格外“殷勤”的事情——亲自递上名帖,前往宁国公府拜会即将成为他“太上王”的李成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次李成梁也不病了,热情招待。

宁国公府偏厅,灯火通明。

与武英殿的庄严肃杀不同,这里的氛围刻意营造着一种“宾主尽欢”的融洽。

珍馐美馔流水般呈上,既有辽东风味的烤獐子、炖鹿筋,也有朝鲜特色的泡菜,更有京师名厨精心烹制的佳肴。

然而,宴席的主角,显然不是这些菜肴。

李昖脸上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容,亲自为李成梁把盏斟酒: “公爷,小王在京中这些时日,多蒙国公爷照拂!此番国公爷不辞辛劳,亲率王师赴我小邦整饬武备,此等恩德,小王……小王实在是感激涕零,无以为报啊!”

说着,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姿态放得极低,“公爷此去,就是我朝鲜的定海神针!小王及朝鲜上下,必竭尽全力,唯公爷马首是瞻!公爷但有所命,朝鲜举国,莫敢不从!”

这情绪价值提供得很是到位。

李成梁也非常满意:“好说好说……”

“公爷威震寰宇,功勋盖世,小王每每思及,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此番前去朝鲜,救我国难,公爷就如同……如同小王再生父母一般!小王恨不能……恨不能……”

他激动得有些哽咽,后面那句“拜您为义父”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好在最后一丝理智尚存,硬生生憋了回去,只是用无比热切的眼神望着李成梁……

李成梁端坐主位,坦然受之。

他须发微白,面庞红润,一双虎目精光四射,他听着李昖的奉承,看着这位藩属国王在自己面前如此谦卑,很是满意。

他哈哈一笑,声若洪钟,拍了拍李昖的肩膀:“殿下言重了!老夫此去,只为替陛下分忧,替殿下扫除倭患,练出一支能保境安民的兵来,殿下放心,只要有老夫在,倭寇总有一日会被剿灭得,到时候朝鲜也能拥有一支能战之军……”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络。

李成梁借着酒意,开始毫不客气地指点朝鲜江山,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殿下啊,老夫是个粗人,说话直来直去。这练兵打仗,第一要紧的是什么?是银子!是粮饷!是军械!”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昖:“老夫到了汉阳,第一件事就是找你们的……嗯,户曹判书!该拨的银子,一文钱也不能少!该给的粮秣,一粒米也不能缺!该买的的刀枪火铳、战船甲胄,一件也不能拖沓!殿下,你可得给老夫撑腰啊!”

李昖连忙点头如捣蒜: “一定!一定!小王一定全力支持,国公爷放心,小王回去就严令户曹,一切所需,优先供给,绝不敢有半分拖延!”

李成梁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带着一股森然煞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那就好,殿下是个明白人!不过嘛……老夫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哪个不开眼的户曹判书,敢跟老夫玩阳奉阴违、哭穷耍滑那一套……哼哼!”

他猛地将酒杯往桌上一顿,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吓得李昖一哆嗦: “殿下,你可得站在老夫这边!该换人,就立刻给老夫换掉!换上来的要是还敢不给……老夫就替你把他给‘咔嚓’掉!杀一儆百,看谁还敢误了军国大事。”

说完之后,李成梁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这充满血腥味的“玩笑话”,伴随着李成梁豪迈却令人胆寒的笑声,在厅堂内回荡。

周围来的朝鲜侍从无不噤若寒蝉。

李昖脸色瞬间白了一下,但随即又堆满了笑容,忙不迭地应承:

“是是是,公爷说得极是,军国大事,岂容懈怠?若有此等蠹虫,公爷只管按军法处置!小王……小王绝无二话!一切,全凭国公爷做主!”

他心中虽然对李成梁的霸道感到一丝惊惧,但更多的是一种扭曲的安心——有这样一位杀伐果断的“太上王”坐镇,朝鲜的军队,或许真能练出来吧……

至于那些可能掉脑袋的官员……为了大局,牺牲几个,又算得了什么……

这场充斥着奉承、许诺、威胁与交易的宴会,最终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

李昖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宁国公府,准备踏上归国的航程。

而李成梁,则站在府门前,望着李昖远去的车驾,脸上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朝鲜,那片等待他去征服和掌控的土地,仿佛已近在眼前。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李成梁,确实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他原本以为自己要老死在京城了,谁曾想,还有机会去外藩作威作福呢……

机会难得,需要珍惜啊……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