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砚新产品线上线后的第三个周末,北京体验店的客服台收到了一则特殊的用户反馈。一位姓赵的老先生拿着刚买不久的“清节·竹影”挂毯来到店里,指着挂毯边缘一处细微的毛边说:“这挂毯的竹纹刺绣很有韵味,我特意买给书房当装饰,但这处毛边总让我觉得差了点意思。你们星砚的产品一直讲究精致,这点小瑕疵,要是能改进就更好了。”
负责接待的店员连忙道歉,承诺为老先生更换新的挂毯,同时将这一反馈详细记录下来,当天就同步到了公司的用户反馈系统中。周一清晨,苏晚星在查看上周的用户反馈汇总时,注意到了这则留言,她特意将“挂毯边缘毛边”“精致度待提升”等关键词用红笔圈出,随后拿着文件走向顾砚深的办公室。
“新产品线销量不错,但用户对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苏晚星将文件放在顾砚深桌上,“不只是这则挂毯的反馈,线上还有用户提到‘墨韵·眠’四件套洗后有轻微起球,虽然比例不到5%,但这说明我们在品质把控上还有提升空间。现在产品线在扩充,要是品质跟不上,之前积累的用户信任可能会打折扣。”
顾砚深仔细翻看反馈内容,眉头微微蹙起。他想起上周与“锦绣阁”合作方沟通时,对方曾提到:“我们选择星砚,不仅是因为国风调性契合,更看重你们对品质的坚持。用户买国风产品,买的就是那份‘匠心’,哪怕是一针一线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彼时他还颇为自信,此刻看来,品质升级已是迫在眉睫。
“你说得对,产品线扩充和品质升级必须同步推进。”顾砚深放下文件,语气坚定,“我们不能只追求‘量’的增长,更要守住‘质’的底线。下午召开各部门会议,重点讨论品质升级的具体方案,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到品控流程,全链条梳理改进。”
下午的会议上,各部门负责人围绕“品质升级”展开了热烈讨论。林溪首先发言:“设计环节其实可以提前规避一些品质问题。比如挂毯的毛边,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设计纹样时,边缘的刺绣密度不够。后续我们可以在设计规范里增加‘边缘刺绣密度标准’,确保绣线之间的衔接更紧密,减少毛边产生的可能。”她打开电脑,展示了调整后的挂毯设计图,原本稀疏的边缘绣线变得更加紧凑,还特意增加了一道锁边刺绣,“这样既能保持纹样的完整性,又能提升边缘的牢固度。”
生产部的王经理则将问题聚焦在生产环节:“‘墨韵·眠’起球的问题,我们查过原因,是面料在纺织时,纤维的捻度不够,导致纤维容易松散。之前为了赶试产进度,我们沿用了常规的纺织工艺,现在要升级品质,就得从工艺和设备上入手。我咨询过行业内的专家,引入自动络筒机和紧密纺纱设备,能提高纤维的捻度和紧密度,有效减少起球现象。另外,抗菌处理的工艺也可以升级,目前我们用的是后整理抗菌技术,效果能维持30次洗涤,如果换成纺前注射抗菌技术,抗菌效果能持续50次以上,而且更均匀。”
“引入新设备和新工艺,成本会不会大幅增加?”财务部的张姐立刻提出了担忧,“目前新产品的利润率刚稳定在30%,要是设备采购和工艺升级投入过多,可能会影响整体的盈利水平。”
王经理早有准备,拿出一份成本核算表:“自动络筒机和紧密纺纱设备一套下来大概需要80万元,但投入使用后,面料的次品率能从现在的3%降到1%,每年能节省近10万元的面料损耗成本;纺前注射抗菌技术虽然比后整理贵15%,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我们可以适当提高售价,根据市场调研,用户对‘长效抗菌’功能的接受度很高,加价10%不会影响销量。综合算下来,大概10个月就能收回设备投入成本。”
张姐接过核算表仔细查看,点头道:“这样算下来,成本可控。不过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建议分阶段投入,先采购一套设备试用,效果好再批量引入。”
运营部的陈宇则从用户感知的角度补充道:“品质升级后,我们需要让用户清晰地感知到变化。比如在产品详情页里,加入‘品质升级亮点’板块,用对比图展示‘旧工艺vs新工艺’的区别,像‘边缘毛边改善前后’‘起球测试对比’等;还可以制作‘品质升级纪录片’,拍摄原材料筛选、新设备生产、品控检测的全过程,发布在官方账号上,让用户看到我们对品质的用心。另外,我们可以邀请之前反馈问题的用户,成为‘品质体验官’,提前体验升级后的产品,他们的真实评价能更好地传递品质升级的信息。”
品控部的负责人李姐也提出了品控流程的升级方案:“目前我们是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为5%,可能会有漏检的情况。后续我们要建立‘三检制度’——生产前检原材料、生产中检工艺、生产后检成品。生产前,每批次原材料都要进行纤维强度、色牢度等指标检测,不合格的直接退回;生产中,每个生产环节都安排专人巡检,发现问题立即叫停整改;生产后,将抽检比例提高到10%,并且增加‘模拟用户使用测试’,比如床品要经过5次洗涤测试,检查是否起球、掉色,挂毯要进行耐磨测试,确保品质达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璀璨星河唯你是光请大家收藏:()璀璨星河唯你是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砚深认真倾听着各部门的方案,时不时提出补充意见。会议接近尾声时,他做了总结:“品质升级是星砚长远发展的基石,各部门要按照‘分阶段、重实效’的原则推进。具体安排如下:
1. 设计部本周内完成《产品设计品质规范》修订,明确刺绣密度、纹样边缘处理等细节标准;
2. 生产部下周开始对接设备供应商,采购一套自动络筒机和紧密纺纱设备,同时与面料厂沟通纺前注射抗菌技术的合作细节,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和工艺调试;
3. 品控部本周内制定‘三检制度’的具体流程和检测标准,下月初正式执行;
4. 运营部同步策划‘品质体验官’招募活动和‘品质升级纪录片’拍摄,月底与升级后的产品同步上线;
5. 财务部做好资金调配,优先保障设备采购和工艺升级的费用支出。”
会议结束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生产部的王经理第一时间联系了设备供应商,第二天就带着技术人员前往供应商的工厂考察设备。在工厂的生产车间里,自动络筒机正在高速运转,原本松散的纱线经过机器处理后,变得更加紧密均匀。供应商的技术人员介绍道:“这款自动络筒机采用了智能清纱系统,能自动检测并清除纱线中的杂质和疵点,有效提高纱线的品质;紧密纺纱设备则能让纤维排列更紧密,织出来的面料不仅不易起球,透气性和光泽度也会更好。”王经理看着处理后的纱线样本,用手揉搓了几下,果然没有出现松散的情况,他当即与供应商签订了采购合同,约定两周后送货安装。
与此同时,林溪带领设计部的成员修订《产品设计品质规范》。他们将之前用户反馈的问题逐一对应到设计环节,新增了多项细节标准:床品纹样的刺绣面积不得超过面料面积的30%,避免因刺绣过多导致面料透气性下降;挂毯的边缘必须增加锁边刺绣,锁边的针距控制在每厘米3针;屏风的木质框架设计,要预留出2毫米的伸缩缝,防止因温度变化导致框架变形。为了确保规范的可行性,林溪还特意带着设计团队前往生产车间,与工人师傅沟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标准细节,让设计既能满足品质要求,又不会增加过多的生产难度。
品控部的李姐则带领团队制定“三检制度”的检测标准。他们收集了市面上同类国风家居产品的品质数据,结合星砚的产品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检测指标:原材料方面,新疆长绒棉的纤维长度必须达到38毫米以上,色牢度要达到4级以上;生产工艺方面,床品的针距要控制在每英寸12针,刺绣的线迹要平整,不得有跳针、漏针现象;成品检测方面,床品经过5次洗涤后,起球等级要达到4级以上,色牢度不低于3级,挂毯的耐磨次数要达到500次以上。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李姐还采购了一批新的检测设备,包括织物起球仪、色牢度测试仪等,月底就能到位。
运营部的陈宇则忙着“品质体验官”的招募活动。他们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招募公告,邀请之前反馈过品质问题的用户,以及星砚的资深用户报名,最终筛选出50位“品质体验官”。陈宇团队为每位体验官准备了一份“品质升级体验包”,里面包含升级后的“墨韵·眠”四件套、“清节·竹影”挂毯各一件,以及一份详细的体验问卷,让体验官从面料手感、刺绣工艺、洗涤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同时,“品质升级纪录片”的拍摄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拍摄团队跟随王经理前往面料厂,记录了原材料筛选的全过程;还深入生产车间,拍摄了新设备安装调试、工人按照新工艺流程生产的场景;最后来到品控部,记录了检测人员使用新设备进行品质检测的细节。
月底,自动络筒机和紧密纺纱设备如期运到生产车间,王经理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加班加点进行安装调试。经过三天的努力,设备终于调试完成,开始试生产。当第一批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生产的“墨韵·眠”面料送人品控部检测时,李姐和检测人员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检测结果显示,面料的纤维捻度比之前提高了20%,起球等级达到了4.5级,抗菌效果经过50次洗涤后,细菌存活率仍低于0.5%,各项指标都远超之前的标准。
与此同时,“品质体验官”的反馈也陆续收回。之前反馈挂毯毛边问题的赵老先生,在体验了升级后的挂毯后,特意给运营部发来了一段视频:“新的挂毯边缘很整齐,没有毛边了,竹纹刺绣也更精致了,放在书房里特别合适。星砚能这么重视用户的意见,用心改进品质,这样的品牌值得信赖!”其他体验官也纷纷给出了好评,有用户表示:“升级后的床品摸起来更细腻了,洗了两次都没有起球,长效抗菌的功能也很实用,给星砚的品质升级点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璀璨星河唯你是光请大家收藏:()璀璨星河唯你是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