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67章 青石薯源

从窑洞到省府 第67章 青石薯源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09年秋末的青石乡,黄土坡被染成了暖黄色,马铃薯田里的最后一批残秧被老乡们清理干净,而乡中学后方的山坡上,一座银灰色的建筑正格外惹眼——这是“青石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刚建成的马铃薯种薯库,4层钢架结构,2500立方米的库容,外墙贴着保温板,屋顶装着太阳能温控设备,远远望去,像一座守护种薯的“银色堡垒”。

“李乡长,种薯库的最后一次调试完成了!”仓储管理员小王拿着检测报告,一路小跑过来,冻得通红的手里还攥着个温度计,“库内温度稳定在4℃,湿度65%,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3次,完全符合脱毒种薯的储存标准。刚才陈教授测了,第一批入库的50万公斤种薯,芽眼活性一点没降!”

李泽岚走进种薯库,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货架上整齐码放着蓝色麻袋,麻袋上印着“青石薯源·特级脱毒种薯”的字样,透过麻袋缝隙,能看到里面圆滚滚的种薯泛着新鲜的光泽。他随手解开一袋,拿起一颗种薯,表皮光滑无斑,掰开后肉质雪白,没有丝毫褐变——这是今年组培中心的“大丰收”成果,从春季组培苗培育到秋季采收,陈教授和技术团队全程把控,800亩繁育田共产出120万公斤合格种薯,其中特级种薯占比92%,远超预期。

“老周,通知财务,把种薯库的运营成本算进明年的公司预算里,电费、管理费全由公司承担,不能让农户掏一分钱。”李泽岚把种薯放回麻袋,语气坚定,“明年开春种薯下种前,按每亩220公斤的标准,免费发给入股农户,没入股但愿意按公司技术标准种植的农户,也按每亩200公斤发,只收成本价的一半——咱们建种薯库、搞组培,就是为了让老乡们都能用上好种薯,不能让‘钱’卡了脖子。”

老周点点头,又补充道:“我跟各村支书聊过,不少老乡想明年扩种,王家村的王建国说想种30亩,还想带动村里5户贫困户一起种。要是免费发种薯,咱们120万公斤的库存,刚好够5000亩地用,剩下的20万公斤,还能留着当备用种。”

“扩种是好事,但得把技术跟上。”李泽岚走到种薯库的监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各个库区的实时情况,“让陈教授的团队从现在开始,每周去各村开技术课,教老乡们怎么选地块、怎么整垄、怎么预防早春冻害,明年下种时,每个村派两名技术人员蹲点指导,确保种下去的每一颗种薯都能长出好苗。”

接下来的一个月,青石乡一边忙着种薯入库,一边紧锣密鼓筹备“首届青石马铃薯招商会”。李泽岚和赵书记分工明确:赵书记负责对接市县农业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还跑了三趟延安市,邀请了市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和两家大型食品加工厂;李泽岚则带着“青石薯源”的工作人员,整理产业资料——从组培中心的技术参数到种薯田的产量数据,从老乡的种植故事到未来的产业规划,一一汇编成手册,还制作了宣传视频,视频里,王大爷捧着刚采收的马铃薯笑得满脸皱纹,陈教授在组培室里仔细观察组培苗,李泽岚和赵书记在种薯田里跟老乡们一起掰薯块,画面朴实又有力量。

苏晴听说招商会的消息,特意从北京请假回来帮忙。她不仅帮着修改宣传文案,还联系了省电视台和《陕北日报》的记者,约定招商会当天过来报道;她还带着相机,跑遍了青石乡的种薯田、组培中心和种薯库,拍了一组“青石马铃薯产业纪实”照片,照片里的种薯库银亮整洁,组培苗嫩绿喜人,老乡们的笑容真挚灿烂,被李泽岚挂在了招商会展厅的最显眼位置。

“你拍的这些照片,比我写的报告管用多了。”李泽岚看着照片,笑着说,“上次有个客商来考察,看到王大爷捧着马铃薯的照片,跟我说‘能让老乡笑得这么实在,种出来的东西肯定差不了’。”

“老乡的笑容才是最好的‘品牌背书’。”苏晴收起相机,“我还跟分社的编辑争取了,招商会当天会发一篇深度报道,标题就叫《乡农携手种薯忙——青石乡“公司 农户”模式破解产业难题》,把咱们‘乡集体牵头、农户入股、技术护航’的模式好好宣传一下,让更多人知道‘青石薯源’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是真正帮老乡干事的企业。”

2009年11月18日,“首届青石马铃薯招商会”在乡党委大院拉开帷幕。红色的拱门立在门口,上面写着“乡农共建·品牌共享——青石马铃薯诚邀合作”,展厅里摆满了展品:玻璃罐里装着脱毒种薯,包装袋里装着刚加工出的马铃薯淀粉,试吃台上摆着炸薯片和蒸薯块,旁边的电视循环播放着宣传视频,吸引了不少客商驻足。

上午九点,招商会正式开始。赵书记首先致辞,他拿着话筒,指着身后的产业照片墙:“各位客商朋友,我们青石乡以前是‘种薯没好种,丰收没好价’,自从成立‘青石薯源’,乡集体出场地、农户出劳力、技术团队出本事,今年就种出了120万公斤特级脱毒种薯,建了能存2500立方米的种薯库。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跟大家一起,把青石马铃薯的牌子打出去,让大家赚钱,让老乡们增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掌声。延安市某食品加工厂的张总站起身,拿着手里的种薯样品说:“我昨天去了你们的种薯田和种薯库,种薯品质确实好,淀粉含量19%,比我们现在用的种薯还高2个百分点。我想跟你们签长期供货协议,明年先订800吨,要是品质稳定,后年翻一倍!”

紧接着,周边县区的几家农产品收购商也纷纷表态。“我们那儿的市场就缺这种高品质的马铃薯,我们先订500吨,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一起把青石马铃薯推广出去。”一位来自子长县的收购商说道。另一位宜都县的老板也笑着说:“我们愿意跟你们合作,把青石马铃薯卖到我们县城的每一个菜市场,让大家都尝尝这好味道!”

签约环节,气氛热烈非凡。短短一上午,“青石薯源”就与15家客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订单总量达4200吨,涵盖种薯销售、商品薯收购、深加工合作等多个领域;还有3家企业当场决定投资,共注入资金200万元,用于扩大种薯库规模和建设马铃薯深加工车间;市县农业部门也承诺,将“青石马铃薯”纳入全市农业品牌推广计划,帮助对接更多高端市场。

王大爷作为农户代表,也在招商会上发了言。他拿着入股证书,激动地说:“我种了一辈子土豆,以前买种薯怕上当,卖土豆怕压价。现在入了‘青石薯源’的股,公司免费发种薯、教技术,还帮着找销路,今年光分红就拿了5000块!各位老板要是跟我们合作,尽管放心,我们肯定种出最好的土豆!”

客商们被王大爷的真诚打动,纷纷鼓掌。张总走过去,握着王大爷的手说:“大爷,您这话比啥都管用!明年你们种出的土豆,我们全收,价格保证比市场价高5分钱!”

招商会结束后,李泽岚和赵书记送客商们离开。看着满载样品和协议的车辆远去,赵书记感慨道:“以前咱们求着客商来,现在客商主动找上门,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这不是我和您的功劳,是‘乡农共建’的力量。”李泽岚望着远处的种薯库,“要是没有老乡们跟着干,没有技术团队撑着,光靠咱们俩,啥也干不成。以后咱们要继续把‘青石马铃薯’的牌子擦亮,让更多老乡靠着这颗土豆,过上好日子。”

苏晴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相机,拍下了两人并肩而立的背影。夕阳下,种薯库的银辉与远处的黄土坡相映,李泽岚和赵书记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像两根支撑着青石乡产业的“顶梁柱”。

当天晚上,“青石薯源”召开了第一次股东分红大会。老乡们拿着入股证书,在分红登记表上签字,领到分红款时,脸上的笑容比过年还灿烂。王大爷拿着5000块现金,激动地说:“我活了65岁,第一次当‘股东’,第一次拿这么多分红!以后我要跟着公司好好干,让我孙子也能靠着种土豆,上大学、出人头地!”

李泽岚看着老乡们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青石马铃薯”的品牌才刚刚起步,未来还要面对市场波动、技术更新、规模扩大等诸多挑战,但他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身后,有一个“乡农同心”的团队:有赵书记这样务实的领路人,有陈教授这样专业的技术支撑,有苏晴这样真诚的助力者,更有一群愿意跟着他踏实干事、共享成果的老乡。

他拿起桌上的“青石马铃薯”品牌Logo设计稿,Logo上是一颗饱满的马铃薯,旁边写着“乡农共建·鲜脆香甜”八个字。这不仅是一个品牌符号,更是青石乡产业发展的初心——以乡为基,以农为本,让每一颗马铃薯都承载着老乡的希望,让“青石”这个名字,随着优质的马铃薯,走向更远的地方 。在这个没有电商的2009年,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在传统的销售模式里,努力为青石乡的马铃薯产业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未来,他们也将在这片土地上,创造更多的可能。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