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208章 吃饭

从窑洞到省府 第208章 吃饭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会结束时,夕阳正把张北县委大院的青砖墙面染成蜜糖色,老槐树的枝桠在风中轻摇,落下的碎影在地面上晃出温柔的弧度。县委副书记王强看着手表,快步追上刚走出会议室的李泽岚,语气里带着几分妥帖的周到:“李书记,这会儿快六点了,高部长难得来一趟张北,咱们班子成员合计着,想留他吃顿便饭再走——一来是尽尽地主之谊,二来也借这个机会,让您跟大伙儿再熟络熟络,顺便跟高部长多汇报汇报工作。”

李泽岚脚步一顿,转头看向身后的班子成员们:县长陈明正低头整理着文件,指尖在“三年大变样”工作方案上轻轻点着;组织部部长张莉正和宣传部部长孙建国低声交流,手里捏着一叠刚印好的干部作风调研问卷;政法委书记周志强、统战部部长吴峰、常务副县长李刚、人武部部长郑军也都站在不远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和王强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他略一思忖,便转身看向刚收拾好公文包的市委组织部部长高伟,快步上前半步,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高部长,您看这都到饭点了,张北虽然没什么山珍海味,但本地的莜面窝窝、手把肉还算有特色,都是农户家里常吃的家常菜。您留下来吃顿便饭,也让我们跟您多请教请教班子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事。”

高伟刚要迈步下楼,闻言停下脚步,低头看了眼手机上的日程提醒——晚上七点半有个市委组织部的紧急会议,他本想直接赶回市里,但看着李泽岚和一众班子成员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刚才班子会上大家对工作的投入劲儿,心里便软了下来。他笑着摇了摇头:“泽岚同志,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市里确实有个紧急会议等着我,这饭怕是吃不成了。”

“高部长,就一顿简单的便饭,耽误不了您多久!”王强连忙上前帮腔,语气里满是恳切,“咱们就在县委旁边的‘张北人家’吃,走路五分钟就到,都是提前跟老板打过招呼的家常菜,热乎着就能上。您这一路从市里过来,也没吃口热乎的,垫垫肚子再走,也让我们这些基层干部跟您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陈明也跟着上前一步,手里还拿着那份工作方案:“高部长,您放心,我们绝不铺张,就是想借着这顿饭,把张北接下来‘三年大变样’的具体思路跟您说说,您经验丰富,也帮我们把把关,看看哪里还需要调整。”

高伟看着众人真诚的模样,又抬头望了眼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行,就听你们的——不过说好,就吃家常菜,半小时必须走,可不能耽误了市里的会。”

“哎,好嘞!”王强立刻应下,转头对县委办主任吕方吩咐,“吕主任,你赶紧去‘张北人家’盯一下,就说我们十分钟后到,按之前说的标准来,四凉四热,都是本地菜,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好的王书记,我这就去。”吕方应声,快步下楼,一边走还一边拿出手机给饭馆老板打了电话,反复叮嘱“一定要家常,千万别超标”。

一行人簇拥着高伟往外走,李泽岚和高伟并肩走在前面,王强、陈明一左一右跟在两侧,其余班子成员按职务顺序跟在后面。楼道里的灯光柔和,映着大家的身影,倒像是一群共事多年的老伙计,少了几分官场的疏离,多了几分干事的热乎气。

“泽岚同志,刚才班子会上你提的‘摸实情、找路子、抓落地’三步走思路,想得很扎实。”高伟转头看向李泽岚,语气里带着赞许,“张北是农业大县,底子不薄,但就像你说的,‘种得好却卖得差’的问题得解决。你刚来,多跟陈明同志、王强同志沟通,他们一个熟悉政府行政,一个是‘老张北’,能给你不少帮助。”

“您放心,我记在心里了。”李泽岚点点头,目光扫过身边的陈明和王强,“今天跟班子成员们一聊,我心里踏实多了——陈县长对项目落地的细节把握得细,王书记对各乡镇的情况门儿清,张部长抓干部作风思路清晰,孙部长搞宣传有想法,周书记、吴部长、李县长、郑部长也都各有专长,接下来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肯定能把事干好。”

陈明听到这话,连忙笑着接话:“李书记太客气了,以后县委定了方向,县政府这边一定全力执行,绝不打折扣。”

王强也跟着说:“是啊,李书记,您尽管放心,县里的沟沟坎坎我都熟,不管是去乡镇调研还是跟农户打交道,我都陪着您。”

说话间,就到了“张北人家”。这是一家开了十几年的家常菜馆,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门楣上的木牌写着“张北人家”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走进店里,空气中飘着莜麦的香气和羊肉的鲜味,墙上贴着张北草原的风景照,还有几幅农户画的民俗画,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吕方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见众人来,连忙引着往里走:“高部长,李书记,包间在二楼,叫‘草原情’,窗户朝街,还能看到对面的菜市场,挺热闹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走进包间,里面是一张能坐十五六人的圆桌,桌上已经摆好了茶杯和一小碟本地的沙果干——这是老板自己晒的,酸甜可口,用来开胃正好。众人按位次坐下,高伟坐在主位,李泽岚坐在他左手边,陈明坐在右手边,王强挨着李泽岚坐下,张莉、孙建国、周志强、吴峰、李刚、郑军依次落座。服务员很快端上茶水,是张北本地的莜麦茶,用大壶泡着,倒在杯子里,汤色清亮,带着淡淡的麦香。

“高部长,您尝尝这莜麦茶。”王强拿起茶壶,给高伟倒了一杯,“这是本地农户自己种的莜麦,炒了之后用开水泡的,解腻还养胃,冬天喝着暖和。”

高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眉头舒展开来:“不错,比城里的茶叶多了点烟火气,喝着踏实。”

趁着上菜的间隙,孙建国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笑着开口:“高部长,刚才李书记在班子会上提了,要把‘坝上羊肉’和‘张北马铃薯’的品牌打出去。我们宣传部琢磨着,先拍个五分钟的短纪录片,不搞旁白,就拍东滩村的农户早上喂羊、傍晚收薯的场景,再拍草原上的日出日落,用真实的画面说话。到时候片子剪好了,还得请您帮忙在市电视台推推。”

高伟放下茶杯,看向孙建国:“这个思路好。品牌宣传最怕‘假大空’,你们就拍真实的场景,真实的农户,真实的生活,这样才能打动人。片子拍好了,你直接找我,我给市电视台的台长打个招呼,让他们在《乡村振兴》栏目里播。”

“谢谢高部长!”孙建国连忙在笔记本上记下,脸上露出笑容,“我们明天就跟着李书记去东滩村调研,顺便就把素材拍了,争取一周内剪出来。”

这时,服务员端着菜上来了。第一道是凉拌沙葱,翠绿的沙葱撒着点芝麻,看着就清爽;第二道是酱牛肉,切得厚薄均匀,是本地农户养的黄牛,肉质紧实;第三道是手把肉,大块的羊肉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小碟椒盐,没有过多的调料,就吃羊肉本身的鲜味;第四道是莜面窝窝,一个个像小海螺似的,整齐地码在盘子里,配着羊肉汤卤。

“高部长,您尝尝这手把肉。”李泽岚拿起筷子,给高伟夹了一块羊肉,“这是东滩村张福贵家的羊,他家的羊都是在草原上散养的,吃的是沙葱和苜蓿,喝的是山泉水,肉质特别嫩,还没有膻味。”

高伟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确实不错,比我在市里吃的羊肉香多了。这么好的羊肉,要是能卖出去,农户肯定能多赚点。”

“可不是嘛。”周志强放下手里的莜面窝窝,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去年东滩村的羊肉才卖二十块钱一斤,除去成本,农户没赚多少。今年李书记来了,要是能对接上深加工企业,搞个冷链运输,卖到南方去,价格至少能翻一倍。”

高伟转头看向李刚,眼神里带着询问:“李刚同志,刚才班子会上你说在对接农业深加工企业,有眉目了吗?”

李刚连忙放下筷子,坐直身体,语气认真地说:“高部长,我已经初步筛选了三家企业,其中一家‘河北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做羊肉分割和冷链运输的,他们的负责人上周来张北考察过,对咱们的坝上羊肉很感兴趣。我打算明天跟李书记一起去他们公司看看,谈谈合作细节。”

“好,对接企业的时候要注意两点。”高伟放下筷子,语气严肃起来,“第一,要保障农户的利益,必须签保底价收购合同,不能让企业压价;第二,要选信誉好的企业,不能只看规模,万一企业跑路了,吃亏的还是农户。”

“您放心,我们已经打听好了,这家企业在省内有五个冷链仓库,跟十个县的合作社都有合作,信誉没问题。”李刚连忙解释,“而且我们打算让合作社牵头,农户以羊入股,企业负责加工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这样农户就能稳定增收了。”

高伟点点头,又看向张莉:“张莉同志,泽岚同志刚来就让你搞干部作风调研,这个工作很重要。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政策能不能落地,关系到老百姓满不满意。”

张莉放下手里的茶杯,拿出调研问卷的样本,递到高伟面前:“高部长,您看,我们设计了二十道题,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涵盖了工作态度、服务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明天一早就下发到各乡镇,让干部和农户代表一起填,保证能摸到真实情况。”

高伟接过问卷看了看,指着其中一道题说:“这道‘你认为当前干部工作中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设计得好,能让老百姓说出心里话。调研结束后,要形成详细的报告,哪些干部表现好,哪些干部有问题,都要列出来,该表扬的表扬,该整改的整改。”

“您放心,我们肯定会把调研做扎实,绝不走过场。”张莉认真地说。

吴峰这时也开口了:“高部长,我接下来打算走访县里的民营企业和商户,尤其是做农产品销售的,听听他们对‘三年大变样’的看法,争取让他们也参与进来,比如帮着推销‘坝上羊肉’和‘张北马铃薯’,形成政企联动的合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想法很好。”高伟赞许道,“统一战线就是要凝聚各方力量,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张北发展的参与者。你要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愿意为张北的发展出份力。”

郑军一直没怎么说话,这时也放下酒杯,声音洪亮地说:“高部长,我们人武部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县里需要,民兵队伍随时可以投入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比如修产业路、建养殖大棚。双拥工作我们也会做好,让军地拧成一股绳,支持张北发展。”

高伟看着郑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军民团结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张北也要继续发扬下去。”

众人边吃边聊,桌上的菜换了一道又一道,从炒山野菜到炖豆腐,从莜面鱼鱼到炸糕,都是本地最常见的家常菜,却吃得格外香。高伟时不时询问张北的情况,班子成员们也都一一作答,既汇报了工作进展,也说了接下来的打算,没有一句虚话套话,全是干事的实在话。

不知不觉,半小时就过去了。高伟看了眼手表,站起身:“好了,各位同志,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市里了。今天这顿饭吃得很开心,也看到了张北班子的精气神——团结、务实、有干劲,市委对你们很有信心,好好干!”

“谢谢高部长!”众人纷纷站起身,送高伟到门口。看着高伟的车尾灯消失在街道尽头,王强转头对李泽岚说:“李书记,这会儿也快七点了,您刚到张北,还没安顿住处吧?我让吕方给您安排下。”

李泽岚这才想起住处的事,笑着点头:“倒是把这茬忘了,下午一门心思琢磨工作,住处的事全没顾上。麻烦王书记了。”

“不麻烦,应该的。”王强转头叫住正给饭馆老板结算的吕方,“吕主任,你过来下,先别忙结账了,给李书记安排下住宿。”

吕方快步跑过来,手里还捏着账单:“李书记,王书记,您吩咐。”

“李书记刚到张北,还没地方住,你看看县委家属院还有没有空着的周转房,收拾一间出来。”王强叮嘱道,“要求不高,简单干净就行,但生活用品得备齐,今晚就得让李书记能住进去。”

吕方连忙点头:“有的有的,家属院3号楼还有一套两居室的周转房,前阵子刚空出来,我下午特意让保洁打扫过,窗明几净的。家具都是现成的,就是被褥得换新的,我这就让人去买,保证半小时内收拾妥当。”

“不用特意买新被褥,找套干净的就行。”李泽岚插话道,“我在阳山的时候,住的也是周转房,铺盖都是旧的,睡着一样踏实。没必要搞特殊,浪费钱。”

“那可不行。”王强笑着摆手,“李书记,您是新来的县委书记,住处得像样点,这不是搞特殊,是让您能安心住下,好好工作。吕主任,就按我说的办,被褥、洗漱用品全买新的,别心疼钱,回头找办公室报销。”

“好嘞,我这就安排人去办。”吕方应声,掏出手机就给办公室的年轻人打了电话,嘱咐对方“去县城最大的家纺店,挑质量好的纯棉被褥,再买套洗漱用品,越快越好”。

挂了电话,吕方又看向李泽岚:“李书记,吃饭的事您也放心,县委食堂三餐都正常开,您要是不想去食堂,也可以让食堂送餐到办公室,或者……”

“就去食堂吃。”李泽岚打断他,语气坚定,“以后我每天都去食堂吃三餐,跟大家一起排队打饭,还能多听听基层同志的声音,了解点真实情况。不用送餐,也不用搞小灶,就按普通干部的标准来。”

“好,我明天就跟食堂打个招呼,让他们多留意着点。”吕方点头记下,又看向王强,“王书记,那我先去家属院盯着收拾房子?”

“去吧,收拾好了给我打个电话。”王强挥挥手,吕方转身匆匆离去。

王强转头对李泽岚说:“李书记,吕方办事踏实,您放心,住处肯定能安排妥当。这会儿离住处收拾好还有点时间,我陪您去家属院那边转转,顺便跟您说说周边的情况?3号楼离县委大院不远,步行五分钟就到,周边有菜市场、小超市,还有个社区医院,生活挺方便。”

“好啊,正好跟王书记多聊聊张北的情况。”李泽岚应下,两人并肩往家属院走。

县委家属院就在县委大院西侧,隔着一条马路,是一片规整的居民楼,楼龄不算新,但维护得很好,楼道干净,院子里种着不少花草树木,还有几处健身器材,几个老人正带着孩子在树荫下玩耍。

“李书记,您看,前面那栋灰楼就是3号楼。”王强指着不远处一栋六层小楼说,“这栋楼住的都是县里的干部,邻里关系都挺和睦,晚上也安静,不耽误您休息。”

李泽岚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里的场景,笑着说:“这地方挺好,有生活气息,比住酒店舒服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人在院子里转了十来分钟,王强的手机响了,是吕方打来的:“王书记,房子收拾好了,您和李书记过来看看吧。”

“好,我们这就过去。”王强挂了电话,对李泽岚说,“走吧李书记,咱们去看看住处。”

3号楼三楼,吕方正站在门口等着,见两人来,连忙打开门:“李书记,您请进。”

走进屋里,李泽岚眼前一亮——客厅不算大,但采光很好,浅棕色的沙发、茶几摆放得整整齐齐,电视柜上还摆了一盆绿萝,透着生机;卧室里,一张双人床铺得平平整整,新被褥是淡蓝色的,看着就舒服,衣柜、书桌也都擦拭得一尘不染;阳台上,刚买的洗漱用品摆放在架子上,毛巾叠得方方正正。

“李书记,您看看还满意吗?”吕方笑着说,“要是缺什么,您尽管说,我立马去办。比如书桌上没台灯,我这就去买一个?”

“不用不用,太满意了。”李泽岚走到卧室,摸了摸被褥,柔软又厚实,“这么干净整洁,真是麻烦你们了。什么都不缺,这样就很好。”

王强看了看表,已经七点半了:“李书记,时间不早了,您刚到,也累了,早点休息吧。明天早上八点,我在县委大院门口等您,一起去东滩村调研养羊合作社。”

“不用等我,我明天早上七点半就到办公室,咱们在办公室汇合。”李泽岚送王强和吕方到门口,“今天真是谢谢你们俩了,从开会到吃饭,再到住处,都帮我安排得妥妥当当。”

“应该的,李书记晚安。”王强和吕方摆摆手,转身下楼了。

李泽岚关上门,走到阳台上,看着楼下家属院的夜景。路灯亮着昏黄的光,老人们还在聊天,孩子们的笑声时不时传来,偶尔有晚归的住户骑着电动车进来,车铃叮铃作响,一派温馨祥和。他掏出手机,给苏晴打了个电话。

“喂,泽岚,安顿好了吗?”电话那头的苏晴声音温柔。

“安顿好了,住处特别好,干净又安静。”李泽岚靠在栏杆上,语气里带着笑意,“今天跟张北的班子成员一起吃了饭,大家都挺实在的,都是想干事的人,接下来的工作应该会很顺利。”

“那就好,我还担心你跟新同事处不来呢。”苏晴笑着说,“张北冷不冷?你有没有带厚衣服?我明天给你寄点秋衣秋裤过去?”

“不用,现在白天挺暖和的,晚上也不冷。”李泽岚说,“你别操心我了,你在单位也注意身体,别老加班。”

聊了几句,挂了电话,李泽岚走到书桌前,打开吕方白天送来的张北县各乡镇基本情况资料。资料里详细记录了每个乡镇的人口、耕地面积、产业分布,还有合作社的运营情况,每一页都用红笔标注了重点,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整理的。

他正看着,敲门声又响了,打开门,是吕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李书记,忘了给您送这个了——这是县委办那两个年轻人的简历,您不是说要看看吗?我给您送过来。”

“太谢谢你了,吕主任,还特意跑一趟。”李泽岚接过文件夹。

“应该的,李书记。”吕方笑着说,“那您早点休息,我不打扰您了。”

李泽岚关上门,坐在书桌前,翻开文件夹。里面是两份简历:一份是刘凯,26岁,中文系毕业,在县委办综合科工作三年,负责文字材料撰写,还发表过几篇关于张北农业发展的文章;另一份是张伟,28岁,部队转业后在县委办督查科工作,执行力强,去年还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两个年轻人都挺优秀。”李泽岚自言自语道,把简历放在桌上,又拿起乡镇资料,继续看了起来。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家属院的灯光渐渐稀疏,只有李泽岚房间的台灯还亮着,在寂静的夜里,像一颗沉稳的星,照亮着张北这片土地的未来。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