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48章 黄坌镇

从窑洞到省府 第148章 黄坌镇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秋初的清晨,薄雾还没漫过黄坌镇的山坳,银色商务车已驶离县城,沿着蜿蜒的山路往西北方向开。车窗外,成片的杉木林顺着山势铺展,偶尔能看到背着柴刀的农户,正往山林深处走——黄坌镇是阳山的“林业大镇”,全镇近八成面积是山地,林权纠纷,是这里最棘手的基层难题。

“李县长,黄坌镇的林权问题,主要集中在龙溪村和高陂村。”陈浩坐在后排,翻着提前整理的资料,“上世纪80年代分山时,大多是口头约定,没办正规林权证,这几年杉木价格涨了,两村村民为了争夺林地边界,已经闹了三次矛盾,上个月还差点打起来。”

李泽岚望着窗外掠过的山林,眉头微蹙:“2009年县里不是搞过林权确权吗?怎么还会有这么多问题?”

“当时村里老人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分的,不用写字据’,很多农户没配合确权登记,加上这两年两村都有人想承包山林种经济林,边界一模糊,矛盾就爆发了。”陈浩解释道,“镇里调解了十几次,每次都因为‘拿不出证据’谈崩,现在两村村民互相看着不顺眼,连山路都快不让对方走了。”

商务车在镇政府门口停下,镇党委书记赵卫东早已等候在此,脸上带着愁容:“李县长,您可来了!龙溪村和高陂村的林权纠纷,快把我们愁坏了,昨天两村村民又在山脚下对峙,说谁先砍树就跟谁拼命。”

“先去现场看看。”李泽岚没进办公室,直接让赵卫东带路,“把两村的老支书、老党员都叫上,他们最清楚当年分山的情况,别带年轻村民,免得人多嘴杂,说不到点子上。”

商务车沿着窄窄的山路往山里开,十多分钟后,停在一片杉木林旁。这里就是两村争议的“界山”,地上隐约能看到一条被踩出来的小路,路两边的树干上,分别画着红圈和蓝圈——龙溪村用红圈标记“自家林地”,高陂村用蓝圈回应,泾渭分明,透着股火药味。

很快,两村的老支书赶了过来。龙溪村的老支书王大爷,手里拿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柴刀,是个急性子:“李县长,这山从民国时期就是我们村的,当年我爹还在山上种过油茶树,现在高陂村想抢,门都没有!”

“王老哥,话可不能这么说!”高陂村老支书刘大爷立刻反驳,“1975年村里修水库,占用了我们的地,当时公社书记说‘把界山的一半划给高陂村’,这事好多老人都记得!”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面红耳赤,其他老党员也跟着附和,各说各的理。陈浩在一旁快速记录,把双方提到的“分山时间”“证人”“标志性物件”(比如老油茶树、石头堆)都记了下来。

李泽岚没打断他们,等吵得差不多了,才开口:“大家先别争,既然都说是‘祖祖辈辈’的事,那就去找‘老证据’。王大爷说有老油茶树,刘大爷说有公社书记的口头承诺,咱们现在就上山,找到这些‘记号’,再找当年的知情人核实,怎么样?”

老人们都愣住了——以往镇干部调解,只让他们“各让一步”,从没说过要“找老证据”。王大爷率先点头:“行!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找老油茶树,那树都有五十多年了,不会错!”

一行人跟着王大爷往山林深处走,山路崎岖,李泽岚和陈浩时不时要扶着树干才能站稳。走了半个多小时,王大爷指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油茶树:“就是这棵!当年我爹种的,树旁边的石头堆,就是当年分山的界标!”

众人围过去,果然看到油茶树旁有一堆用三块大青石垒成的石堆,石头上还能看到模糊的刻痕。刘大爷凑近看了看,皱着眉说:“这石堆确实是老的,但当年公社书记说‘以石堆为界,西边归高陂村’,现在龙溪村把石堆东边的树也砍了,这不合适。”

“西边是你们的,东边是我们的,我们没多占!”王大爷立刻反驳。

李泽岚蹲下身,仔细观察石堆和周围的地形,又让陈浩用手机拍下照片,对着老人们说:“石堆和老油茶树,就算是‘老证据’了。接下来,咱们找当年的知情人核实,1975年公社书记说的话,有没有其他老人记得?两村分山后,有没有一起砍过树、修过山路?这些都是证据。”

回到镇政府,李泽岚让赵卫东把两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请来,摆了两排长桌,泡上热茶,像拉家常一样听他们回忆当年的事。从上午一直聊到下午,终于理出了头绪:1975年公社确实调解过两村土地纠纷,约定“以石堆为界,东西分属两村”;2000年两村还一起在界山上修过防火道,当时的照片,被一位老会计保留了下来。

“证据找到了,接下来就按‘老规矩’定边界。”李泽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以石堆和老油茶树为界,东边归龙溪村,西边归高陂村,明天就让县林业局的人来测绘,重新办林权证,一户一户登记清楚,以后谁也不能乱划圈、乱砍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顿了顿,又对着两村村民说:“山林是用来赚钱的,不是用来吵架的。镇里可以牵头,让两村一起成立‘林业合作社’,把山林承包给专业公司种经济林,收益按林地面积分,大家一起赚钱,比天天吵架强。”

老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王大爷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成立合作社,真能比自己种树赚得多?”

“县林业局有技术专家,能指导种高产杉木和油茶,承包公司负责销售,不用大家操心。”李泽岚笑着说,“明天就让专家来村里讲课,大家愿意加入就报名,不愿意也不勉强,但边界定了,以后就不能再闹矛盾,不然谁也别想好好赚钱。”

当天晚上,黄坌镇就把“林权边界方案”和“合作社计划”贴在了两村的公告栏上。第二天一早,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带着测绘仪器来到界山,老支书们跟着一起指认边界,村民们站在一旁看着,没人再争吵——有了“老证据”和“赚钱路”,争了半年的纠纷,终于有了化解的希望。

离开黄坌镇时,夕阳已经西下,商务车行驶在山路上,陈浩看着手里的调解记录,感慨道:“李县长,您这办法真管用,找‘老证据’比空讲道理强多了,还帮他们想了赚钱的法子,村民们自然愿意让步。”

“基层矛盾,大多不是‘蛮不讲理’,而是‘没找对办法’。”李泽岚望着窗外的山林,“2012年老百姓盼的,是‘公平’和‘实在’,只要把道理讲透、把好处说明,再难的矛盾也能化解。接下来,咱们去杨梅镇,看看那里的饮水安全问题,听说村民们还在喝井水,下雨天水质就变浑。”

陈浩点点头,翻开杨梅镇的资料:“杨梅镇有5个自然村在半山腰,没通自来水,靠井水和山泉水过日子,去年有村民喝了浑水拉肚子,镇里想建蓄水池,却因为‘选址难’一直没动工。”

“明天一早就去,带上水利局的人,现场选地址,能解决的事,就别拖。”李泽岚语气坚定。

商务车在夜色中驶离黄坌镇,车灯照亮了前方的山路。李泽岚知道,林权纠纷只是黄坌镇的一个难题,接下来的杨梅镇饮水安全、秤架瑶族乡的通村公路……还有很多民生事等着他去做。但只要像解决林权问题这样,沉下心找“症结”、想“实招”,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而此刻的黄坌镇龙溪村,王大爷和刘大爷正坐在村民家里,一起看着林业局测绘的边界图,商量着成立合作社的事。“以后咱们就是‘合伙人’了,再也不用为山林吵架了。”王大爷笑着给刘大爷倒了杯酒,“李县长说得对,一起赚钱,比啥都强。”

刘大爷举杯回应:“说得好!明天就让村里年轻人去报名合作社,咱们老骨头,也能跟着沾光!”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映着两人的笑脸。2012年的黄坌山,终于卸下了“火药味”,透出了几分安宁与希望。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