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47章 视察

从窑洞到省府 第147章 视察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晨雾裹着山间的湿气,把杜步镇的稻田浸得发潮。银色商务车平稳停在镇政府门口时,李泽岚推开车门,脚下的水泥路面还沾着露水,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鸡鸣——这个距县城20公里的乡镇,一半是河谷平地,一半是丘陵山地,眼下正因“产业园征地”的事,成了信访台账上的“高频词”。

“李县长,陈同志,这边走。”镇党委书记高明早已候在门口,身上的的确良衬衫沾着泥土,身后跟着的副镇长手里还攥着一把没来得及放下的镰刀,显然刚从田里赶回来。2012年的乡镇干部,大多还保持着“下地干活”的习惯,不像后来那样常年待在办公室。

“不用去办公室,直接去征地的地方。”李泽岚摆摆手,目光落在镇政府院墙上用红漆写的标语——“建设杜步产业园,带动百姓富起来”,“就去大坪村,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那块地,别提前打招呼,咱们直接去田里找农户聊。”

高明心里一紧,脚步顿了顿:“李县长,大坪村有30户的耕地划进了产业园,现在还有12户没签字,主要是嫌补偿款低,又担心没地种后没活路。村里的老人们,大多靠种地和养猪过日子,思想转不过弯。”

商务车沿着坑洼的村道往大坪村缓行,车窗打开着,带着稻香的风涌了进来。路两旁的稻田里,翠绿的稻穗正抽浆,几个农户戴着草帽在田里除草。靠近产业园规划区的地块,却插着好几块写着“不愿征地”的木牌,田埂上搭着个简陋的草棚,65岁的张福生正坐在棚下抽旱烟,烟杆上的铜锅泛着旧光。

车子停在路边,李泽岚没让镇干部引路,径直走向草棚,蹲下身捻起一把稻穗,用2012年农村常见的“估产”方式掂量着:“大爷,这稻子长得不赖,看长势,一亩能收八百斤吧?”他知道,跟农户打交道,先聊庄稼,比直接谈政策管用。

张福生抬眼打量着李泽岚,见他穿着普通的夹克,说话也没官腔,紧绷的脸缓和了些:“能收!这沙壤土养庄稼,俺家这3亩地,每年收的稻子除了自己吃,还能卖一千多块,再养几头猪,一年下来,给孙子交学费、买化肥的钱就有了。现在要征走,一亩才给3万8,够干啥?”

“3万8是按2010年的标准定的,这两年化肥、种子都涨价了,确实少了。”李泽岚没回避问题,转头问高明,“2012年咱们县农户的年均收入多少?征地后,这些没地的农户,镇里有啥打算?”

高明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翻了几页:“去年全县农户年均收入4200块,征地后,我们想让年轻的去产业园上班,但像张大爷这样的老人,确实没合适的活计。补偿标准是县里定的,镇里也没法改。”

这时,几个除草的农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搭话:“李县长,俺家孩子明年要上初中,学费一年就要五百多,征地款存银行,利息都不够!”“产业园说要建两年,这两年没地种,俺们吃啥?”“之前说给安置房,现在连在哪建都不知道,谁敢签字?”

陈浩站在一旁,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按“补偿款偏低”“过渡生活无保障”“安置房未落实”分了类。他特意注明“3户低保户、5户独居老人”——这些都是2012年农村征地中最需要考虑的群体,他们没有外出务工的能力,全靠土地吃饭。

离开稻田,商务车又驶向产业园的临时指挥部。所谓“指挥部”,就是一间租来的民房,墙上贴着手绘的规划图,桌上摆着几本厚厚的土地丈量册。2012年的乡镇项目,还没有后来那么规范的设计图纸,大多是“边规划边推进”。

“为什么补偿标准不调整?安置房选址卡在哪了?”李泽岚指着规划图上的“安置区”标注,语气严肃。

“补偿标准要县国土局牵头调整,镇里说了不算;安置房本来想建在镇东头,那块地是集体林地,要办采伐证、农用地转用手续,2012年这些手续批得慢,半年了还没下文。”高明叹了口气,“我们也急,可很多事超出镇里权限。”

李泽岚没多犹豫,拿起桌上的固定电话(2012年乡镇干部下乡,常靠固定电话联系县里,手机信号在山区时好时坏),拨通了县国土局的号码:“王局长,立刻组织人重新测算征地补偿标准,按2012年的农资价格、农户收入水平来定,一周内拿出新方案。杜步镇安置房的林地手续,你们牵头协调,特事特办,半个月内必须批下来。”

挂了电话,他又对着高明说:“镇里先做三件事:第一,给没签字的12户,每户每月发300块过渡补贴(2012年阳山农村低保标准约每月150元,300元能保障基本生活),从这个月开始发,直到他们有稳定收入;第二,统计农户的就业意愿,联系县人社局,在镇里办个技能培训班,电工、焊工这些产业园用得上的手艺,让年轻人免费学;第三,给老年人留些‘轻活’,产业园的门卫、保洁、绿化,优先招征地农户,不用干重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补贴和培训经费……”高明面露难色,2012年乡镇财政普遍紧张,镇里连办公经费都要省着花。

“县里从‘民生应急资金’里拨,你今天就统计农户信息,明天报给县财政局。”李泽岚打断他,“征地是为了发展,但不能让老百姓吃亏。2012年大家日子还不富裕,丢了土地就等于丢了饭碗,必须给他们兜底。”

当天下午,杜步镇就把“过渡补贴”的消息传到了大坪村。张福生拿着镇干部送来的补贴申请表,手指有些发颤:“真能每月给300块?还能给俺家小子找培训班?”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当场就在申请表上按了红手印。

傍晚,银色商务车驶离杜步镇,夕阳把稻田染成了金色。陈浩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感慨道:“李县长,您这办法接地气,2012年老百姓最认‘实在’,说空话没用,给补贴、找活干,比啥都管用。”

“基层工作,就得顺着老百姓的心思来。”李泽岚望着窗外,“2012年搞产业园,是为了让阳山富起来,但富起来的前提,是让每个老百姓都能安稳过日子。以后调研,多盯着这些‘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事,别让好政策卡在‘不接地气’上。”

商务车驶回县城,李泽岚没回办公室,直接去了县财政局。2012年的县财政不算宽裕,要同时承担灌溉渠维修、渔网补贴和征地过渡补贴,压力不小。但他心里清楚,民生的钱不能省——这是2012年基层工作的“硬理”。

财政局长拿着经费申请,眉头紧锁:“李县长,这几笔钱加起来要五十多万,财政预备费怕是不够。”

“先从其他非紧急项目里调,比如办公楼翻新、会议经费,能缓的都缓一缓。”李泽岚坐在长椅上,语气坚定,“2012年咱们县的核心事,就是让老百姓看到盼头。钱花在民生上,比花在‘面子工程’上值当。”

财政局长点点头,拿起笔在申请上签字:“我今晚就组织人调拨,明天一早保证把钱拨到杜步镇账户上。”

走出财政局,夜色已经降临。李泽岚坐上商务车,对司机说:“回办公室。”他还要整理杜步镇的调研记录,明天一早,还要带着陈浩去黄坌镇,那里的山林承包纠纷,同样等着他去捋顺。

商务车平稳地行驶在县城的街道上,车窗外的路灯昏黄,却照亮了李泽岚心里的方向——2012年的阳山,需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动作”,而是踏踏实实地解决每个老百姓的“小难题”。这条路或许难走,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总能走到让大家满意的地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