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章 秦国,你从哪里来?(1)

春秋鲁国风云 第1章 秦国,你从哪里来?(1)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2:24: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1章秦国,你从哪里来?(1)

大周王朝西陲大国秦国的光辉岁月当然是在战国,尤其是最后,秦国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

春秋时期的秦国,在晋国、楚国、齐国等大国诸侯面前,确实是很一般。但春秋秦国,真的很励志。

不,应该说,秦国一直很励志,或者说,赢人一直很励志。

秦人,嬴姓,祖先是东方人士。大周王朝初年,嬴氏一支西迁,游牧于渭河流域。其中有一个人叫非子,很会养马,所以当时的周天子孝王便给他一份工作,让他专门为天子养马。

是不是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比如,弼马温。

想当年玉帝派孙悟空养马,结果惹出个大闹天宫。而周天子让非子养马,结果养出了一段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赢秦历史。

所谓术业有专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非子在这个弼马温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奋履职,受到了天子嘉奖。

具体,就是提拔非子为附庸。

从此,非子获得了可以带着自己的族人修城筑邑的权力,从一介部落成为高大上的诸侯!

虽是附庸,但至少是诸侯了。非子在今甘肃天水的秦地筑起了赢秦的第一座城邑,从此称秦国。

秦国,就这样来了。

但秦国之前的历史呢?弼马温非子之前的秦人列祖列宗是干什么的?他们从哪里来?凭什么说赢人一直很励志?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搞清两个概念:三皇五帝和上古三大部落集团。

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并非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赢姓秦人有一位优秀的后人,叫秦政,他灭了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就自封为皇帝,这便是秦始皇。

这个皇帝,就源于这三皇五帝。

这与神话传说中的五方天帝不同,五方天帝分别为中央天帝黄帝,即轩辕;东方天帝青帝,即伏羲;南方天帝赤帝,即神农;西方天帝白帝,即少昊;北方天帝玄帝,即颛顼。

非子的先祖,源于五帝中的少昊。当然,也可以说是源于三皇中的伏羲氏黄帝。因为,少昊是伏羲氏黄帝的长子。

上古三大部落集团,指炎帝的东夷部落、黄帝的华夏部落与蚩尤的黎苗部落。

最早形成气候的,是炎帝的东夷部落集团,以渔猎农耕养殖为主,过着定居的日子,主要在黄河中下游活动。

黄帝的华夏部落集团,以游牧为主,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势力范围从陕北一直到河南的整个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流域。

蚩尤的黎苗部落集团,以渔猎农耕养殖为主,过着定居的日子,势力范围在长江流域一直到淮河流域。神话故事里说蚩尤有81个兄弟,其实说明有很多很多部落组成。

在春秋史料或者相关古籍记载中,9、81、300、3000等往往是虚数,都指很多的意思。

如九黎,并非指九个黎人部落;蚩尤八十一兄弟,指蚩尤为部落联盟首领的黎苗部落非常多;孔子有弟子三千,孔子有不少弟子收徒有三百等,都指很多的意思。

上古三大部落,最先形成气候的是炎帝东夷部落,也就是说相对比较强大的是炎帝东夷部落。

东夷部落集团相对较为强大,或者说历史相对悠久,自然就成了华夏部落和黎苗部落两大部落集团朝见的对象。这也是远古的朝贡关系,即炎帝东夷部落集团相当于天下共主。

逢年过节时,华夏部落和黎苗部落这两大部落集团首领就到东夷部落走走,送点地方特产。

当然,这个所谓的天下共主,在那个时代应该没有这个说法。因为,三大部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和睦共处,互尊互重,没有君臣主次关系。

但变迁是永恒的规律。据说,炎帝东夷部落集团到了榆罔为首领时,因失德失政,导致民心涣散,许多部众开始不遵号令,部落实力严重受损。

甚至,有一部分部众逃离东夷,自谋出路,或加入华夏部落、黎苗部落。

黎苗部落集团首领蚩尤一看,乐了,以前你东夷部落强悍,咱黎苗部落向你进贡。如今你虚弱了,那得倒过来,由你东夷部落向咱黎苗部落进贡了。

炎帝东夷部落当然不同意,那谈不拢,就只好开打了。

于是,蚩尤黎苗部落向炎帝东夷部落发起进攻,双方在今淮河流域一带展开激战。

蚩尤黎苗部落战斗力相当强悍,尤其是南方盛产铜矿,是三大部落集团中最先进入青铜时代的,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生产力和战斗力。

再加上炎帝东夷部落内部矛盾重重,民心军心都不稳,综合实力大大受损。所以,炎帝东夷部落被打得步步败退,无奈向黄河上游的黄帝华夏部落求援。

当时,黄帝华夏部落集团首领是轩辕氏,立即起兵参战。于是,上古三大部落集团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也是代表黄河流域文明的黄帝华夏部落和炎帝东夷部落两大部落集团组成炎黄联军,与代表江淮流域文明的蚩尤黎苗部落集团的对抗。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这次联军的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炎黄这个名称。

战争非常激烈,从河南南部一直打到河北,最后以一场涿鹿之战而结束。结果,以炎黄联军取得胜利,蚩尤兵败被杀。被蚩尤带至黄河流域的许多南方部族民众流散民间四处,这就是黎民。

黎民百姓的黎民这个说法,就是这样来的。

如果没有黄帝轩辕,那炎帝榆罔肯定不是蚩尤对手。但前面说过,炎帝榆罔并非有德之君,炎黄部落和东夷部落共同的敌人消灭后,炎帝榆罔又开始抖了起来。

黄帝轩辕在涿鹿之战大展神威,声名远播,理应成为天下共主。而炎帝榆罔不谦虚不让贤,反而颐指气使,这让华夏部落大为不满。

就这样,本是同一个战壕的兄弟就开撕了,轩辕率黄帝华夏部落集团与榆罔的炎帝东夷部落集团之间又燃起了战火。

华夏部落集团越战越勇,三战三捷,最后,两大部落集团在阪泉决战,黄帝轩辕部落集团获得胜利,收服了炎帝东夷部落。

炎帝东夷部落先是与蚩尤黎苗部落拼了一把,又在这场炎黄两帝大决战中遭到惨败,使曾经第一强的炎帝东夷部落整个走向衰落。

炎帝东夷部落的衰落,导致整个天下陷入混乱。原本由炎帝东夷部落钳制的那些个中部落小部落细部落见没人来管了,于是开始无法无天起来。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谁也不服谁,上古社会进入了一个战国时期。最终,原本臣服于炎帝东夷部落的各大小部落悉数归入黄帝华夏部落集团。

黄帝轩辕联合了华夏、东夷两大部落集团,收拢黎苗部落,修德政,振兵威,度四方,抚万民,平定各地乱象,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

第2章秦国,你从哪里来?(2)

轩辕黄帝将三大部落集团都归于一统,成了部落联盟首领,辖地疆域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南至于江,北至荤粥。

具体就是向东越过泰山至大海,向西至甘肃平凉县西崆峒、鸡头等地,向南至湖南益阳县西熊耳山和岳阳县西南湘山,北至今河北涿鹿县西北。

疆域非常大,轩辕黄帝派长子少昊赴东夷部落联盟历练。说是历练,其实就是将少昊封到东夷那地儿去,掌管东夷部落。

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分封一说。当时的少昊还是一位少年,奉父亲轩辕黄帝之命,去了东夷部落集团中最大的凤鸿氏部族。

少昊在凤鸿氏部族中一边学习,一边茁壮成长着。成人后,少昊娶了凤鸿氏首领之女为妻,成了凤鸿氏部落首领,并进一步成了炎帝东夷部落联盟首领。

炎帝东夷部落联盟本以玄鸟为图腾,玄鸟本是我们现今能见到的燕子。但这个玄鸟图腾不断演化,最后形成凤凰图腾,诞生了原始凤凰文化,凤凰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轩辕黄帝去世后,作为长子的少昊德德才兼备,理所当然地继承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之职,凭其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也是华夏共祖之一。

这五方天帝,其中中央天帝黄帝轩辕、西方天帝白帝少昊和北方天帝玄帝颛顼是祖孙三代。不过,颛顼并非少昊之子,而是少昊的侄子,其父亲为昌意。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黄帝长子为少昊,次子为昌意。这二十五个儿子中,据说得姓者十四,即其中十四个儿子被黄帝赐予了姓。但并非十四姓,而是十二姓。这十二姓,分别为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嗯,讲了半天,居然与赢姓无半毛钱关系?那还讲个毛线?

别急,关系总会有的,我们慢慢讲。

黄帝那么多儿子我们就不讲了,这里只讲少昊和昌意。讲少昊,是为了讲到东夷部落联盟。讲昌意,是为了讲到昌意的儿子颛顼。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之职,是由昌意的儿子颛顼继承的。颛顼还因此继承了炎黄部落联盟首领之职,即天下共主。

尧帝时期,据说具体是公元前2220年,炎黄部落联盟出了一位圣人,那正是颛顼的孙子,皋陶。

皋陶与尧、舜、禹三帝并称为“上古四圣”,于公元前2220年出生于曲阜,以正直闻名天下,在唐尧、虞舜、夏禹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之职。

相传,正是皋陶架构了五刑五教司法制度体系,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结合,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粮,被后人尊为“圣臣”和“中国司法始祖”。

五刑五教,指五种刑法和五种教化。

五种刑法,即脸上刺字的墨刑、割鼻子的劓刑、砍脚的刖刑、割除生殖器的宫刑和死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种教化,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

后来,皋陶又倾力相佐大禹治水,是大禹治理水患的重要功臣。在舜帝时期,因为皋陶的功绩,舜帝就赐封皋陶赢姓。

这,就是赢姓渊源!

这个赢姓,可不得了。赢姓不但是中国上古八大姓,即姜、姬、姚、嬴、姒、妘、妊、妫之一,还开创了十四氏,即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氏。

大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将皋陶列为下任部落联盟首领人选。

公元前2113年,106岁的皋陶去世,葬于六地。禹帝念及功德,封其后裔于英国、六国,即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带。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嗯?什么问题?

皋陶死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皋陶去世了,即禹帝的禅让对象不存在了,那就需要重新考察确定一位。

经考察,众人举荐了皋陶长子伯益。伯益德才兼备,能力出众,功勋赫赫,那就是他了。

于是,禹帝就派人去请伯益出山。

伯益,又名大费,嬴姓名益,因在兄弟中排名老大,故为伯,称为伯益。

伯益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人家客气,自己不能直接当福气,必要的辞让是一种态度,谦虚礼让的态度。

于是,伯益避至箕山之北,即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

但是,伯益根本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忽悠了!

禹帝派出去找伯益的人也是一个能力水平有限的家伙,他找了一圈未找到伯益,就回报禹帝。

禹帝将手一挥:没关系,总有一天,伯益会出现的,到时再将他请来当这个头。

此时的华夏部落联盟已经将远古三大部落联盟给统一了起来,是比原本的联盟更大规模的华夏部落联盟。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禹帝真的很忙很辛苦,日理万机,尤其是禹帝在治理洪水时将身体给透支掏空了。

所以,不久后,禹帝就病倒了。

如果,这个时候伯益出现了那就好办了。但伯益没出现,连禹帝派出的一拨又一拨找寻伯益的人也没好好履职。

因为有一个人暗中阻止了寻找天下共主继承人的行动。

这个人叫启,华夏部落联盟中的其中一个叫夏的部落首领,禹帝长子,所以后人也称其为夏启。

大禹本也是夏部落首领,因治水有功而受舜帝禅让成为禹帝,成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即天下共主,所以将夏部落交由其长子夏启打理。

夏启并非无能之辈,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成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为什么非得是那个只有外名声并未见其功绩的伯益?

如果父亲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给皋陶,夏启绝无二话,心服可服心甘情愿。但要禅让给那个叫伯益的家伙,夏启坚决不答应。

其实,伯益的功绩相当大。早在舜帝时期,伯益就与父亲皋陶一起,在大禹治水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禹继位部落联盟首领成了禹帝后,又是伯益辅佐禹帝开垦出了大片土地,传播水稻种植技术,还发明了挖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当时,在部落联盟中,原华夏部落和东夷部落,即炎黄部落相对较为团结统一,但黎苗部落中的三苗时有叛乱。

但凡有叛乱,无论是舜还是禹帝,一律采取武力强势平叛。

强势平叛的结果,是表面威服而内心不服。于是三苗的叛乱,总是平了又叛,叛了又平,恶性循环。

伯益建议禹帝应恩威并举,在三苗部落推行文教德治。禹帝采纳了伯益的建议,依策施政,终使三苗甘心归顺部落联盟。

除了政治家、发明家外,伯益甚至还是科学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

据说,伯益在辅佐大禹治水时,记录下了各地山川水道、珍花异草、奇灵怪兽和异俗趣事,成了后来《山海经》的素材。

伯益真的是一位全才,甚至他还对畜牧业非常有研究。

前面说过,禹帝本欲禅让给皋陶,但皋陶年岁实在太大了。皋陶活了106岁去世后,禹帝嗟叹不已,就封其长子伯益为东夷部落联盟首领,继承父亲皋陶之赢姓。封其次子仲甄封于六地,赐以偃姓。

赢姓一出场,就以其无比显赫的家世背景亮相于历史,令人激动不已。

第3章秦国,你从哪里来?(3)

一开始,我们便说,赢姓族人的历史,是一部非常励志的历史。所谓励志,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说到底,所谓励志,其实是遭受到了非常非常非常重大的打击!

然后未被打死,站了起来,最后强了起来!

励志的赢姓族人,就从其先祖伯益的故事开始了。

前面讲过,少昊受父亲黄帝指派,到东夷部落联盟学习历练。他当了首领后,把玄鸟作为部落图腾。这个玄鸟,就是尾巴似剪刀的燕子。

到后来,颛顼成了东夷部落联盟首领后,演化了图腾为凤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颛顼帝完全没想到,他的孙子皋陶这支赢姓族人,在后世真的如凤凰一样,涅盘而重生!

现在,伯益躲了起来,这让夏启偷着乐了。

夏启所在的夏部落,自大禹成了部落联盟首领后,其部落势力自然迅速壮大。

在夏部落几位核心成员的共同谋划下,禹帝遍寻伯益无果。最终,夏启趁禹帝病中无法理事之际,明目张胆坐上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那把椅子。

从此,自远古以来一直奉行的禅让制被终结了,夏启取得天下共主之位,开启了古代中国“家天下”的传统!

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也因此而诞生。

对禹帝来讲,如果他禅让成功,历史就不会有一个大夏王朝。但正因为禹帝禅让伯益未能成功,所以禹帝反而成了大夏王朝的第一任天子。

这下,伯益傻眼了!

令伯益更傻眼的,是夏启继承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后,大张旗鼓召集各地部落在钧台开会。

钧台,今河南禹县南。钧台会议是一个历史性的会议,夏启通过这样一个会议向天下传达了一个重特大信息:诸位,咱得与时俱进,将眼光放到未来,而不是盯着旧制。关于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不再禅让。

这意味着,夏启强行废除了禅让制。

各地部落哗然一片!

其中有扈氏部落当场表示严重不同意,拒绝出席这种非法会议。

哼,你有扈氏部落反对无效!不参会?严重违法,抓起来吊打!

夏启直接亮出刀兵,率军向有扈氏部落发起进攻,双方战于甘地。

这个甘地可不是那个印度革命家甘地,这是地名,今陕西户县西南。夏启确实是有好几把刷子的,在讨伐有扈氏时,他发布了一个战争动员令,《甘誓》。

在这个战争动员令中,夏启严厉训斥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号召将士们“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等内容,被认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军法。

《甘誓》一出,夏启的军队士气大涨,有扈氏大败!

“贬为奴隶,全都去喂养牲畜!”夏启将有扈氏贬为奴隶。据说,有扈氏族众从此全部沦为牧奴。

夏启自出场以来,就是阴谋家、暴君的形象。

德才兼备且贤名远播的伯益怒了,作为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他公开表示:对夏启窃取部落联盟首领之位这种非法行径表示坚决反对!

凤鸟部族们,大家团结起来,同仇敌忾,打倒非法废除禅让制的夏启!

凤鸟部族,即东夷部落联盟的各部族。伯益的先祖颛顼,用各类鸟来命名东夷部落联盟各官员,形成了独特的鸟官文化。东夷部落联盟,也被称为凤鸟部族。

夏启冷笑一声,也不多话,亲率大军向山东进发。

华夏部落联盟与东夷部落联盟再次爆发了战争。战争的规模很大,也非常残酷,具体的经过我们不演义了,结果,貌似正义方的伯益率领的东夷部落联盟惨遭失败。

失败的后果非常严重,所谓乱世用重典,夏启对战败的伯益丝毫不客气,手一挥:砍了!

伯益惨遭屠戮,东夷部落联盟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人口锐减,延续几千年的整个部落文明几近摧毁,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凤鸟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整个东夷部族几近灭亡!

可以想象,当时东夷部落联盟核心区域,即今山东日照一带,受战火摧残后的景象是何等凄凉。据说,此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变成了无人区,直到几百年后的夏朝末期才有所恢复。

凄凉,在很长很长岁月里,成为赢姓族人的形容词。

这是赢姓族人遭受到的第一次毁灭性打击!

但别忘了,赢姓族人,即东夷部落的图腾,是一只凤鸟,一只能在烈火中重生的不朽的凤鸟!

夏启击败了伯益的东夷部落联盟后,宣布成立夏王朝。从此,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伯益死了,东夷人将他安葬于天台山。这个天台,不是今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县,而是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旁边正是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

据说,天台山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据说,与父亲皋陶一样,伯益也活了一百多岁。如果不是与夏启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失败被杀,说不定可活更长久。

对了,必须提及的是,赢姓族人的先祖,一个个都很长寿!

直到夏王朝末期,赢姓族人出了个叫费昌的大牛人,他率部族归顺了商汤部落,并成为部落首领商汤的车御,专门替商汤驾车。

费昌在商汤灭夏一系列战役中不断建功立业,成为大商王朝开国功臣。

这个费昌,是伯益次子若木的玄孙。也即从伯益算起,与费昌只隔了五代!

伯益是禹帝、夏启时期的人,于夏启初期被杀死时也一百多岁。费昌是夏桀时代的人,而夏王朝自夏启算起至夏桀共有十三代,约五百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也就是说,人家夏启传了十三代,也传了五百年不到,平均每代活了40多岁。而伯益传了五代,约五百年,平均每代活了100岁!

另外,伯益的父亲皋陶,也活了106岁!

此等长寿基因和血统,古今中外,还能再找出一家么?

赢姓先祖,看来又夺得了一个长寿基因吉尼斯世界记录。当然,那个时候没吉尼斯这玩意儿,用中国人传统描述法,是摘得了长寿桂冠。

但这种桂冠,在夏启初期,谁也没有闲心去争取。当时,完全失败的东夷部落联盟各部族,面临着生死考验。

甚至可以说,如果夏启痛下杀手,那整个东夷部落,整个凤鸟文化,整个东夷文明,都将退出历史!

如此,则不会有后来的赢秦,不会有大秦帝国,不会有励志的秦人故事。

当时,刑法不存在连坐、灭族这种恶心玩意儿。皋陶所制订的五刑,最高境界就是死刑,这个死刑就是砍个头。

伯益被夏启砍了头,但他的儿孙们并没有罪。三个儿子,都生龙活虎般地出现在史料中。

伯益长子大廉,擅长驯化鸟兽技术,东夷部落联盟中鸟俗氏的部落首领,一开始就被禹帝封于秦地。

大廉追随父亲伯益率东夷部落联盟与夏启华夏部落联盟顽强对抗失败后,山东日照一带整个凤鸟文化遭到破坏,大廉及其鸟俗氏部落也沉寂了下来。

这一沉寂就是五六百年,直到夏王朝被商王朝替代,再是商王朝走了整整五代,即到了商王朝开国天子商汤的五世孙商王太戊时,终于发现在山东有一个鸟俗氏部落,默默无闻但擅长驯养鸟兽,且出身那么显贵,就封鸟俗氏部落为诸侯,这就是诸侯秦国的渊源!

第4章秦国,你从哪里来?(4)

鸟俗氏部落以首封君大廉的名为氏,即廉氏,是中华百家姓库里廉姓渊源。鸟俗氏部落以玄鸟为图腾,这玄鸟就是燕子,后来的秦国也以玄鸟为图腾,其渊源也正是在这里。

大廉一开始受封的秦地,应该在山东一带,只是可惜不知具体在哪里,我们也不敢乱扯,毕竟这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

伯益次子叫若木,大约于公元前2000多年时,被夏启封于徐地,徐地已属今淮河流域郯城一带,这便是徐国的渊源。

徐国以赢为姓,以首封君若木父亲伯益的名为氏,伯益又名大费,故以费为氏,这也费姓的渊源。

徐国是一个了不起的诸侯,以后我们会提到。

伯益的长子叫玄仲,是伯益与舜女的儿子。伯益助大禹治水立下大功,受到当时的舜帝赏识,赐婚其女,史称舜女。

舜女为伯益生下儿子玄仲,玄仲也是伯益的嫡长子。玄仲的出身如此高贵,且小小年纪就长得眉清目秀非常可人,当时还未受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大禹非常喜欢小玄仲。

由于小玄仲的父亲伯益以及爷爷皋陶都是大禹治水重要助手,所以大禹与伯益一家走得很近,两家经常走动。

小玄仲也非常崇敬大禹,小小年纪就问大禹关于治水以及治理百姓的事,这让大禹更加喜爱小玄仲。

大禹后来受舜帝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身份就成了禹帝。小玄仲也已经长大,人们也不再称他小玄仲,而叫他玄仲。

禹帝有一次就半开玩笑地对玄仲说,你治水立了大功,我看凡有江水流的地域,皆可作为你的封地。玄仲,你可为江伯矣。

伯,一方领袖之意。江伯,意思就是可以领导有江河的地方。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因为至少当时的黄河流域那可是整个华夏部落联盟的栖息地,怎么可能真的给玄仲?

或者说,禹帝暗示玄仲,你好好努力,将来有机会如我一样,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后,受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但是,禹帝所言无论是否玩笑话,当夏启窃取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后,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伯益被夏启杀后,玄仲自然就被推举为东夷部落联盟首领。

玄仲是一位血性男儿,见夏启如此严重违反礼制,粗暴践踏禅让制,并致使父亲伯益死于非命,东夷部落联盟遭到沉重打击,立誓与夏启周旋到底!

在轩辕黄帝时,远古三大部落集团,即黄帝集团、炎帝集团和蚩尤集团。经过残酷的战争,最终武器装备和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黄帝集团与炎帝集团联合成了炎黄集团,击败了强大的蚩尤集团,黎苗部落融入了炎黄集团。

炎黄集团,也被称为华夏部落联盟,从此占据了整个黄河流域,是当时最为富饶和肥沃的区域,也被称为中原,其国就被称为中国。

中国,中华,母亲河,炎黄子孙,华夏等等我们最爱的元素,就是这样来的。

但是,由于夏启破坏禅让制,导致了许多部落不服。伯益作为原本的禅让候选人不但被粗暴剥夺资格,还被杀身亡,不用说伯益的儿子不服,许多部落首领也不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你不服不行!一开始,就有几个不服的部落,最终都惨遭灭族,如有扈氏部落。

毕竟,夏启继承了大禹长期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全部资源与权力,哪怕是如伯益这般贤名远播的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亦不是其对手。

伯益嫡长子玄仲怀着对夏启的满腔仇恨,决心率部众抗战到底!

这意味着,整个炎黄部落联盟彻底分裂!

而炎黄部落联盟早就融合成了华夏部落联盟,炎黄分裂意味着华夏的分裂,这也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大分裂。

分裂的结果,是将中国历史推入了奴隶制社会。

这次大分裂,夏启貌似继承了正统,建立了夏王朝。从华夏民族分裂这个角度,我们可称夏王朝为夏族,或者叫西华夏,占据着的是中原地区。

而伯益嫡长子玄仲则率领着皋陶、伯益、帝舜、帝尧、帝挚、契、后稷等部落的余族,彻底退出中原,迁往原炎帝控制的东夷部落联盟势力范围。

原炎帝控制的东夷部落联盟势力范围,就是如今的山东一带,后又扩散至江淮一带。

从华夏民族分裂这个角度,我们可称玄仲所率的这些余族为华族,或者叫东华夏,占据着的就是山东及江淮。

玄仲应该是一位意识形态领域的高手,他毅然把当年大禹对他承诺过的东西搬了出来,自称江伯,并宣布江淮一带,皆为华族势力范围,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赢姓江国!

这招祭出,杀伤力极大!江淮、山东一带的各族部落,纷纷加入到江国势力圈,即华族势力范围。

顿时,赢姓族人站了起来!

夏启猝不及防,眼睁睁看着山东、江淮均成了玄仲为首领的东华夏地盘。

有了巨大地盘的玄仲根本不给你夏启领导下的夏王朝好脸色看,你不就一个西华夏么?谁承认你夏启自己窃取的天下共主之位?

凭资历,凭能力,凭功绩,哪怕是凭相貌身材,你夏启得靠后再靠后!

嗯,那就唤你为后吧。

从此,赢姓江国及其势力范围内的华族部落,鄙称夏王朝天子为后!

夏王朝和江国,分别代表着夏族部落和华族部落,姒姓和赢姓,从此就进入长期的开撕状态。

当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对抗终究不是最终的归宿,华夏民族必然要走向融合。

只是,这种融合需要时间。

时间点之一,就是夏启时期,由于夏启和玄仲互相无法吞并对方,夏启最后只能与玄仲互相默认对方的存在。

一个默认中原以东凡有江河的地方归玄仲统治,一个默认你夏启虽然非法得位,但已既成事实。

算了,大家就都不要计较了。毕竟,打仗不利生产的发展和部族的繁衍。

就这样,东华夏与西华夏暂休刀兵。作为中国历史正统的夏王朝,也就按它该有的样子朝前发展着。

华夏民族的真正融合起来,正是在春秋时期!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讲春秋,还是早了一点。秦人先祖的历史,非常有看头,也非常励志,我们不能轻慢,我们必须尊重。

当然,这个江国的历史,只是秦人先祖的历史,但并非秦人直系先祖的历史。秦人的直系先祖,与徐国有关。

历史,终于迎来了夏王朝的末代天子夏桀。夏桀当然不是好东西,否则他不会亡国。

各类史料都在说,夏桀当政,荒淫无度,奢侈腐朽,民众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反正各种坏,实在是坏出水来的那种坏。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