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26章 鲁堕三都12:三桓如何使阴招收回了孔子的兵权?

三大家族终于统一了思想,为维护三桓利益,必须中止孔子的施政方略。

但明面上总不能将为鲁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孔子直接赶出鲁国朝堂,那就来阴招吧。

季孙斯有的是阴招,至少在政坛上,搞人的事,他很在行。

叔孙州仇和仲孙何忌也很在行。

于是,针对孔子的阴招就出来了,那就是剥夺孔子的兵权。

孔子的兵权,就是在堕城令推行中,由仲由率军监督督促各地堕城。现在仲由正率军讨伐成邑,但成邑被围了数月之久,仲由仍无法将成邑拿下。

这就给了季孙斯绝佳的借口收回仲由的兵权:仲由虽是孔子夫子高徒,但并非统军良才,鲁军久攻成邑不下,军士损伤且疲惫,钱粮损失较巨,应追究责任。

看在仲由是孔子的弟子份上,问罪就不问了,但以后就不要统军了。鲁国左右两军的实际统帅,就由两军司马担任。

仲由很不心甘,但他无可奈何。而且,看上去长得五大三粗的仲由已经看出了季孙斯对他的态度,这是明显在排挤自己。既然如此,那季氏家族家宰这样的角色,自己再扮演的话也就没味道了。

仲由辞去了季氏家族家宰一职,这当然符合季孙斯的心意。

孔子很郁闷,但他仍旧希望鲁军继续讨伐成邑。甚至,孔子还认为,自己所熟悉的鲁军左右两司马都有领兵打仗之才,成邑被围数月,已经坚持不了多久。

只要成邑城墙拆毁,那堕城令将继续推行。

但很快,令孔子不安的消息传来,齐军即将犯境。这是针对孔子的第二个阴招。

这一次齐军犯境的理由非常充分:因为齐国接纳了鲁国叛臣公山不狃和叔辄,季孙斯派人前去齐国交涉,要求齐国将两人遣返回鲁国,结果齐国不同意。

季孙斯派去的使者貌似很生气,说了一些过分的话,结果令齐侯大怒,齐侯下令齐军集结,准备讨伐鲁国。

孔子得到了消息,但他没能力去证实。因为这消息本就是季孙斯送给国君的。

因为这消息本就是假的。

季孙斯要做的,是借口齐国将犯境,鲁军必须暂停对成邑的围困,而要将军队派向齐鲁边境,摆出防守态势。

就这样,围困成邑的鲁军撤回,直接去了边境。差点要被破城的成邑得到了喘息之机,公敛处父加紧修筑城墙,筹集粮草,招募兵马。

也就是说,孔子令仲由率军讨伐了成邑数月,只差最后一口气就可以拿下成邑,只差最后一口气就可以实现成邑堕城,但现在戛然而止。

这意味着堕城令,不再推行了。

孔子坐不住了,他去求见鲁定公。

但是,鲁定公的身边陪着季孙斯,还有叔孙州仇和仲孙何忌。这三人看向孔子的态度,貌似没有以往的热情。

还没等孔子说话,季孙斯就叹着气道:“夫子,现在国家最大的威胁是齐国,夫子还是替国君分分忧,如何抵抗齐国的威胁吧。”

孔子气得差点跺脚,齐国哪里有什么威胁?都说齐军犯境,但边境何曾看到过一个齐国士兵?堕城计划推行了一半,此时废止,那是真的半途而废。

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哪能朝令夕改?

堕城令一旦废止,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执行层面问题,而是国君对全国百姓的信义完全丧失的问题,是自己作为这个时期鲁国的实际执政者在鲁国政坛全面崩盘的问题,是自己苦苦追求的复兴周礼在鲁国的全面失败的标志。

孔子感到一阵悲凉,但他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起身对鲁定公施礼,刚想开口说话,谁知叔孙州仇抢先发了言:“夫子,州仇知道夫子一心为国,但为政者,应胸怀大局,堕城之策,彼一时此一时也。州仇所忧者,昔日为大城,今日为国难。一旦齐国来攻,请问夫子可有退敌良策?”

孔子怔在那里,一时倒也无法反驳叔孙州仇。

季孙斯对鲁定公道:“主公,臣有罪。前番臣唐突了,遣使赴齐国见齐侯,要求遣返公山不狃和叔辄,但用人不当,惹齐侯生气。如今,国家面临着齐国犯境之患,臣恳请主公同意臣亲自出使齐国,带足财物,向齐侯道歉,谋求两国和好,以消除兵患。”

仲孙何忌也对鲁定公道:“主公,季孙大人所言甚是,臣恳请主公同意季孙大人所请,立即赴齐国斡旋,以解眼前之危。”

三桓家族三大宗主,此时表现出了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曾有过的团结一致,此次君前议事,配合极端默契,甚至都没给孔子发言的机会。

再加上凭三人在鲁国政坛上的地位,鲁定公哪里还敢说什么?看着三桓咄咄逼人的样子,鲁定公无可奈何了。

曾幻想着,在孔子以及孔门弟子的拥护下,重振鲁国公室,这是一个伟大梦想,但此时破灭了。

既然梦想已经破灭,鲁定公必须赶紧回到现实中来。

鲁定公很清楚自己的现实,那就是一切听三桓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先君鲁昭公的悲惨故事,鲁定公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梦想确实很美好,但现实真的很骨感。因为这是鲁国,这就是鲁国国君的样子。

避开鲁定公无助又无限遗憾的眼光,孔子在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堕城令是无法继续再推行了。

但自己还是鲁国的大司寇,鲁国的卿大夫,自己还有机会去协助国君治国理政。此路不通,那就行另路。

孔子甚至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一定能令季氏、叔氏、孟氏这三大家族如前阵子那样信任自己。

孔子知道,鲁国面临的问题太多了,凭三桓的能力水平,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

如对强邻齐国的问题。一直以来,齐国强而鲁国弱,鲁国采取的政策就是不能惹不敢惹不想惹齐国的政策,同时紧紧抱住晋国的大腿,以获得所谓的安全感。

但国与国之间,真正的安全感绝对不应该来自于对方的态度,而是源于自身的实力提升。

鲁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礼仪大国,但是经济、军事、政治弱国。这种弱国,在当下的这个国际政治态势中,在列国争霸夹缝中根本无法得到安全感。

唯一的办法,是真正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崛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国,如齐国、晋国、楚国那样的国家。

这需要改革,只要自己还是鲁国卿大夫,那自己一定还有机会,况且,国君虽然意志不坚定,但理想信念还是有的。

是的,自己一定还有机会。那,就不要与三桓起正面冲突了。

其实,刚才叔孙州仇问自己是否有摆平齐国隐患的良策时,孔子本想告诉仲孙州仇:齐国,根本不需要鲁国过度猜测,不需要过度热情,不需要多少策略!

因为此时的齐国,已经开启了与晋国争霸的模式!

这是当下最大的国际时事政治!

晋国权臣、中军元帅范鞅去世后,晋国范氏、中行氏、赵氏、智氏、韩氏、魏氏这六大实际掌控晋国朝政的家族,为了更大的权力已经开启了内战模式。

范氏与中行氏联手,无情打压赵氏,智氏、韩氏和魏氏貌似隔岸观火,但各自心怀鬼胎。晋国,乱了。

另一个超级大国楚国呢?

楚国在前几年被吴国打成了重伤,甚至都城郢都也被攻破,差点亡国。楚国国君楚昭王经历了相当于亡国程度的苦难,一门心思都在向吴国复仇上,根本无暇顾及中原争霸这档子事。

一直虎视眈眈欲与晋国争霸的齐国,国君齐景公自认为是齐国历史上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指数排名前三甲,那在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后,突然发现上天居然给自己降下这么大一个称霸江湖的机会,怎么可能不一把抓住?

晋国内乱,齐国立即干涉,具体就是出兵帮助晋国范氏、中行氏。齐国的干涉,还拉拢了卫国、郑国、宋国等国,那鲁国呢?鲁国当然也在齐国的拉拢目标中。

既然要拉拢鲁国,那齐国怎么可能还会来讨伐鲁国?

所以,只要稍加分析,孔子就可以断定所谓的齐国即将举兵来犯鲁国这种情报,是真正意义上的假大空情报,是欺君!

三桓搞出这样一个欺君情报来,目的就是将孔子的堕城方略给黄了。

鲁定公上当了。

当然,鲁定公必须上当,他甚至是知道自己上当了,但不能生气,一点点火花都不能发!

必须上当。

因为这是在鲁国当国君,鲁国的国君就是这样的命,百年来就是如此。

甚至,三桓敢于让一位在任的鲁国国君鲁昭公最后客死他乡!

看着孔子无限失望的离去,鲁定公差点落下泪来。但他不敢,连哭都不敢哭。

鲁定公知道,堕城令的半途而废,意味着振兴鲁国公室的伟大梦想完全破灭。

那,就一切听从三桓摆布吧,至少自己还可以享受生活。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