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 > 第114章 酱油成了

“季家速食店”的外卖业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元宝和满仓穿着印有“季”字的头巾、围裙,提着特制的四层餐盒,穿梭于鄞县的大街小巷,成了一道移动的活广告,让“季家”的名声传播得更远。

就在生意蒸蒸日上之际,另一件让季知棠期盼已久的大事也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她精心酿造的第一批酱油,成了!

选择一个晴朗干燥的日子,季知棠带着何氏和姚小星,在后院开始了最后的取油工序。她们先准备了一个刷洗得干干净净的大陶缸,在缸口架上竹篾,上面铺了两层致密的粗布,用作过滤。

季知棠用木铲小心翼翼地将发酵了足足两个多月的“酱醪”舀到粗布上。

深褐色的酱醪黏稠而厚重,散发着极其复杂浓郁的咸香、酱香和一丝微妙的醇香。酱醪被均匀铺开,琥珀色、闪烁着油光的酱油便开始透过粗布,一滴滴、继而汇成细流,缓慢而稳定地滴落进下方的陶缸中。

这一步,在南宋民间被称为“取酱清”或“淋油”。

空气中弥漫开一种难以言喻的鲜美气息,比市面上的大酱更加醇厚、层次丰富。那滴落的酱油,色泽深红褐亮,犹如最上等的琥珀,透光看去,质地浓稠却清澈,毫无杂质,粘稠度恰到好处,能在勺壁上挂住薄薄一层。

第一次淋出的酱油最为珍贵,称为“头油”,量大约有三十斤,味道最是浓稠鲜香,是酱油中的精华。

粗布上残留的“酱渣”并未丢弃,季知棠又往里面加入了三十斤按一比十比例兑好的淡盐水,浸泡两天后,再次进行淋油,得到了味道稍淡、但仍具风味的“二油”,约有二十斤。

“头油”可直接用于烹饪,提鲜增色效果极佳;“二油”则适合用于腌菜或煮制汤底,物尽其用。

接下来是关系到酱油保质期的关键一步——灭菌。将珍贵的“头油”倒入一口干净的大铁锅,土灶里升起文火,慢慢熬煮。季知棠手持长木铲,站在锅边耐心地轻轻搅动,防止糊底。火绝不能大,否则酱油容易产生焦糊味。

熬煮约莫半小时,锅中的酱油表面开始冒出细密均匀的小泡沫,锅边的热气蒸腾,用手靠近能感到明显的热力,但还不至于烫手。季知棠知道火候到了,立刻撤火熄灶。

这种小火慢熬的方法,虽不及现代高温灭菌彻底,但在南宋条件下,已能有效杀死大部分杂菌,将酱油的保质期从一个月左右延长到半年以上。

待熬好的酱油自然冷却至室温,她们将其倒入提前用沸水烫洗并彻底晾干的陶坛中,装至离坛口约两寸的位置,避免溢出。

坛口先盖上一层防潮的油纸,用麻绳紧紧扎好,最后再糊上一层厚厚的黄泥密封。能有效防止漏气和进水。封好的酱油坛被小心地搬移到阴凉干燥的柴房里存放,随用随取,取用时务必使用干净无水的木勺。

算下来,这批豆子最终出了约七十五斤酱油,在这个时代,已是相当不错的出酱率了。季知棠看着那几坛凝聚了数月心血的成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精心将“头油”分装到一个个小巧的陶瓶里,准备送给相熟的人家尝尝鲜,比如徐阿妹家、赵勇家。送给周府的,则特意选用了更为精致小巧的青瓷瓶。

一边分装,何氏和姚小星一边闲聊。姚小星看着澄亮喷香的酱油,感叹道:“姑娘,这头油闻着就香得不得了!要是用它来做几道招牌菜,客人肯定抢着要!”

何氏也笑着附和:“是啊,最近这外卖一做起来,店里生意更红火了,好些人都是吃了外卖觉得好,又特意跑来店里吃的。棠姐儿你要是再推出几道酱油做的拿手菜,咱们这店怕是要被客人挤爆喽!棠姐儿你真真是厉害!”

季知棠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谦逊地说:“娘,小星,这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要不是当初王老板提点,我还在那纠结一次性餐盒的成本呢,这外卖也做不起来。”

一听季知棠主动提到王承绪,何氏的眼睛微微一亮,似乎找到了话头,状似无意地问道:“说起来,棠姐儿,你觉得……王老板这人怎么样?”

季知棠不疑有他,顺口答道:“王老板人很好啊,为人热情,知恩图报,待人接物也很懂礼数,生意做得那么大,却没什么架子……”

她越是夸赞,越发现母亲何氏的眼神变得有些不对劲,那是一种带着探究和期待的笑意。季知棠猛地反应过来,连忙打住话头,哭笑不得地说:“娘!您……您想哪儿去了!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姚小星在一旁也听明白了,眨着眼插话道:“为什么呀姑娘?我看王老板人挺好的呀。上次您差点撞到桌角,他用手挡得多快啊,手背都硌红了,还笑着说没事。后来跟您聊生意经,我看你们聊得可投缘了,看起来很般配呢!”

何氏连忙点头,压低声音道:“就是就是,上次娘本来想进厨房帮忙,瞧见你们说得正投机,就没进去打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季知棠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上次吃饭,您一个劲儿给王老板夹菜,问长问短的……娘,小星,你们真是误会大了!我跟王老板就是正常的生意往来和朋友之交。人家家世那么好,生意做得那么大,我……我就是一个开小食铺的,哪里配得上人家。”

姚小星一听季知棠妄自菲薄,立刻维护道:“姑娘您说什么呢!您这么好,聪明能干,心地善良,长得又好看,做饭还天下第一好吃!要我说,是王老板配不上您!他都二十三了,比您大了七岁呢,是他老牛想吃嫩草!”

季知棠被姚小星这护短的话逗得“噗嗤”一声笑出来,但也赶紧顺着这话说道:“对啊对啊,王老板都二十三了,说不定早已成家立业,妻妾成群了。我对他根本不了解,也从没起过那方面的心思。你们可别再乱点鸳鸯谱了。”

何氏听了这话,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热情顿时消减了大半,喃喃道:“是啊……二十三了,又是那般人物,家中定然早有妻室了……”她脸上露出遗憾的神色,转而又开始发愁。

“唉,棠姐儿你明年就出孝了,这亲事可怎么办才好……”她又想起自己去寺庙求的那支签——“藤萝无根,欲附青松。风雨一度,终见晴空。”——那签文就像一根刺,总是让她心里隐隐不安。

季知棠看出母亲的担忧,放下手中的酱油瓶,握住何氏的手,柔声安慰道:“娘,您就别瞎操心啦。船到桥头自然直。我现在就想着把咱们家的生意做好,把日子过好,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

另一边。

王家的厅堂里,烛火微微摇曳,映着章氏略显忧心的面容。

她轻抿了一口茶,抬眼望向正在翻阅账册的夫君,语气温软地问道:“老爷,绪儿的婚事,咱们当真就应了他,娶那位季家姑娘?我听说,她如今在街市经营一家食铺,终日与油烟为伴……”

王父缓缓放下账册,捻了捻胡须,声音沉稳:“绪儿已二十有三,亲事迟迟未定,你我岂能不急?如今他既有了中意的人,自然是依他。”

章氏闻言,眉尖轻蹙,语带委屈:“妾身何尝不着急?前些年不是为他相看过我娘家侄女晓琴?那孩子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性情又温婉……”

“莫再提你那侄女,”王父轻轻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绪儿十六七岁时你不着急,拖到二十一岁才想起张罗,莫非是一门心思要撮合他俩?婚姻是绪儿自己的事,总得他心甘情愿才好。”

“可再怎么说,也不至于娶个厨娘吧?”章氏忍不住提高声调,又很快压低了声音,“妾身打听过了,季家父亲早逝,底下还有年幼的弟妹要抚养。咱们家虽不算什么高门大户,可明州、临安皆有药铺,就连宫里也采买过咱们的药材,这……门第实在不相称呵。”

她说起家业,不觉带上几分矜持的骄傲,却忘了自己娘家原也只是寻常粮商,当年全凭她容貌出众,才与王家结下姻缘。

王父闻言,只淡淡一笑:“若真讲究门第,当初我又怎会求娶于你?”

这话说得直白,章氏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接话,只低头绞着手中的绢帕。

王父见她默然,以为她已想通,便温声续道:“听绪儿说,他在明州药铺推行的几项新措,多是得了那位季姑娘的提点。我看这女子颇有见地,懂得经营之道,于我家业也有助益。你便好好准备,选个吉日登门提亲,把这事办得体面些。”

说着,他语气转柔,“前些日子你看中的那支牡丹琉璃簪,我便买来赠你,可好?”

章氏听得这话,心中更是百味杂陈。那支簪子她心仪已久,夫君总说奢靡不愿购置,如今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厨娘,竟轻易许了她。

她面上虽勉强应允,心里却愈发不是滋味,只觉得夫君不体贴自己的心意,连带着也轻看了她的娘家。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