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木勺伸进釜中,对着那咕嘟冒泡的汤汁大方地舀了一勺,递给了阿嫂。
阿嫂先是推脱了一番,见拗不过她,而这时候汤汁也冷到恰好能够入口,便就着木勺先小口饮,而后便仰脖而尽,“卉娘,你这里头可是放了些酒?”
李卉见阿嫂确实懂庖厨,便也不藏私,就点头道:“是的,不过加的不多,就调个味儿,能够增鲜提味。”
“太鲜太香了”
阿嫂情不自禁地说。
“真的吗?”
李卉顺势将一块田鸡腿肉夹起来,“既如此,阿嫂便再帮我尝尝这咸淡,看这个口味合适不?”
阿嫂也不扭捏,接过便吃,李卉眼见她的眼神变得清亮,“好吃,好吃,下饭。”
李卉听到阿嫂如此说,不由想起前世,在她的家乡里,“汤汁别倒了,留着下面”
也是对厨师手艺最好的褒奖。
如此看来,这千百年来,大伙儿对食物好吃的评价真是一脉相承啊。
事实证明,阿嫂的评价确实中肯。
阿嫂平时只吃一碗饭的,今儿吃了一碗半;大哥吃到第三碗的时候,不好意思地说了句,“主要是这道菜煮了太长时间,我都饿得狠了,所以才添的。”
而爹娘呢,也是比平时多吃了一倍的饭。
受了他们的鼓舞,李卉自己也添了一次饭,还是浇着汤汁吃的。
因为熬煮的时间久,田鸡肉被煮得软烂脱骨,稍微用力一唆,那肉便全盘落入口中,裹着咸香鲜麻的汤汁,着实好吃。
看着大家满足的样子,李卉觉得又多了一丝信心,纵然大秦没有前世那般多的佐料来调味,但胜在食材天然零添加,还有铁釜熬煮方式的时间加持,所以口味也不赖。
这不,一向寡言的阿爹吃完陶钵里汤汁掩映下的最后一只田鸡腿后说:
“明儿去田里,再捉一些田鸡来。”
那当然好啦,李卉在心底正琢磨,虽然大家都很捧场,但她还是知道自己今天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盐放得有点多,有点过于重口,明儿她要再做,便要改进一些。
哦对了,还有那黄豆酱,也没有前世的豆瓣酱好,她打算后头再琢磨一下复刻豆瓣酱出来,那可是做菜的一把好手啊。
这顿饭李卉做了,阿嫂便不好再让她洗碗,趁着她帮着收碗的时候,阿娘便问:
“这种吃法之前属实没有尝过,卉娘是从哪位高人哪里学来?这道菜可有名字?”
“我瞎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