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248章 百校联考(三)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248章 百校联考(三)

作者:陕甘总督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4:50 来源:就是看

说起来,大兴县学教谕张应华一家人也真是命苦。

前些年,他担任县学训导,薪资微薄,只能勉强混个温饱,平日里想买两斤肉吃打牙祭,都需要反复权衡好几天。

后来,周进担任大兴县令时,张应华也时来运转,不仅从训导升任教谕,还搭上了紫檀堡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多多少少吃到了一些红利,赚得了好几百两银子。

想着为儿子张含光的婚事做打算,以及他自己办公方便,张应华最终决定分头下注,不仅在北平城中购买了一套一进四合院,价值八十两银子,还在万柳园购置了一套宅院,价值一百五十两银子,这还是看在他是周进一系外围成员的份上,给出的一个优惠价。

红楼世界之中,可不兴什么贷款买房。张应华为了凑够这两笔银子,搭进去了自己的一半积蓄。

可谁曾想,就在他觉得好日子就在后头时,女真诸部会从喜峰口入关,直接杀到北平城下,连带着紫檀堡也遭受重创,昔日繁华都变成了过眼云烟。

张应华一家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损失惨重。他们在万柳园的宅子被炸坏了且不说,张应华还有一张价值一百两的银票,藏在万柳园那处宅子里的书房暗格之中,如今万柳园损毁严重,他那间宅子都变成了残砖断垣,哪里还找得到?

受此打击,贾代儒托人上门给贾芝提亲,想要迎娶张含亮时,张应华夫妇俩便很快同意了。他们怕再耽搁下去,手中银钱用尽,到时候连一份像样的嫁妆也凑不齐了。

家事还好说,凑合也能过。

更为要命的是,张应华的立身之本,刚修建好的大兴县学,也被炸没了。

张应华作为大兴县学教谕,带着县学师生数十人,寄居在北平城中一处小庙之内,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寺院中的主持刚开始态度还好,但随着迁延日久,主持也有些不高兴了。他开诚布公地说道,这一家小小的寺庙,仅三五亩大小,勉强塞一二十个人足以,又如何能承受得住数十人,长年累月寄居在这里?

“佛门乃清修之地,不能亵渎啊。”主持喟然长叹道。

言下之意,当然是想让张应华带人离开,不要影响到了他们这家小庙的佛门生意。

对于这番话,张应华都不敢往下接。当初得知女真人入关后,他便受命带着县学师生躲入北平城中,原本想着不过是一两个月,顶多三五个月,便可以重返紫檀堡,谁曾想,他们在这处小庙中,一住就是一两年,也难怪人家主持不乐意了。

他们这些出家人,没有拿起棍棒赶人,已经算是涵养功夫颇深了。

这也是大兴县学教谕张应华和大兴县学训导王成学,成天堵在顺天府衙门,要求上官们解决大兴县学办学困境的重要原因。

他们不堵在顺天府衙门讨说法,便要被出家人拦在跟前讨说法啊。

因此,当顺天府学教授周进将张应华和王成学二人,从顺天府衙门接到自己家中说事时,这两位县学官员,都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起了心中的委屈。

“我以前做梦都想做县学教谕,想着沂水春风,教学相长,润物无声。可现在,县学师生数十人,挤在那座小庙中艰难度日,平日里不要说复习功课了,就连一日两餐也不能保证。我也去找过新任大兴县令,可他刚一上任,就摊上紫檀堡大爆炸这一摊子事,钱粮税赋一下子回到前些年那种水平,年底考核怎么办?他心理压力极大,又怎么顾得上大兴县学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张应华嗟叹道。

王成学也是满腹怨言,“想我以前尚未出仕时,每逢在顺天府衙门出现,谁不凑到我身前,说两句嘘寒问暖的贴心话?可如今眼见我掉入了大兴县学这个乱摊子里,他们见到我就像是见到了一坨臭狗屎,生怕我向他们讨要一个说法。我真是服了这些鸟人。”

“好了,好了。你们都少说两句。”周进不以为意地说道,“左右不是什么大事,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何必如此焦躁?”

张应华心中一喜,感觉有戏。刚开始,周进上任顺天府学教授时,他也不是没有向周进求救的意思。但顺天府学也穷得叮当响,以至于廪生聚集,前往顺天府衙门告状,此乃他亲眼所见。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他张应华又怎么好意思凑到老领导面前,让对方多操这份心?

但周进若是愿意主动施加援手,那情势就有所不同了。

想想也是,顺天府学先前是有些经济困难,但眼下他们通过百校联考,连那些贫苦廪生都发了一笔小财,顺天府学的公账之中,更是多了一二千两银子的巨款,只要周进愿意牵头解决大兴县学的办学场地问题,那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再不济,在柳家花园划出一排房子,安置大兴县学,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呀!

但周进却很快打消了张应华的这个念想,“不瞒两位,顺天府学是有一些余钱,但这是顺天府学的钱,只能用在顺天府学师生身上。我哪怕作为顺天府学教授,也不可能独断专行,挪用公款。除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非什么?”张应华追问道。他心想,只要不是过分的事,哪怕让他张应华跪在地上叫爸爸,也不是不行啊。周进是一品松江伯,社会地位远在他张应华之上,但凡松江伯真有意收一名干儿子,说不定还轮不到他张应华头上呢。

周进慢条斯理地说道,“除非大兴县学师生都变成顺天府学的人,那我无论怎么做,都名正言顺,对上对下都有一个说法。”

张应华一下子愣住了。周进这不等于什么都没说吗,大兴县学是大兴县学,顺天府学是顺天府学,大兴县学师生又怎么可能变成顺天府学的人?

但王成学乃顺天府尹王允之子,从小在府尹大人身边耳濡目染,很早就培养出了人情练达那一套,闻弦而知雅意也几乎变成了他的一种本能。

王成学脱口说道,“松江伯的意思,是想让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合并?”

前朝至今,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便时常分分合合,直到周世宗陈迪夺得大宝以后,北平城中,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宛平县学分设才成为惯例。

如今周进想要让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合并,也不是说没有祖制可循。更为关键的是,他一下子解决了诸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顺天府学来说,一是编制不够,尚缺一位经承、一位攒典,吏部也不可能一下子补齐。

真有意参加吏部铨选者,也是想做一县主簿、典史之类地方官,待遇高,油水足,吃拿卡要,一年挣个数千两银子也大有希望。

反过来说,要是做了顺天府学经承或攒典,和那一大帮子穷苦廪生打交道,不被人家告上一状就是好事了,从哪里能挣到钱?

前一个挣钱的王战,目前待罪在家,家产搭进去了一小半,还没有完全脱罪呢。

这就好比周进上一世,虽然都是副处级,但地区一中副校长和下面县上的副县长,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诚然,现在有松江伯周进担任顺天府学教授,出面组织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通过百校联考挣钱,但这是他周进威望好,声誉高,脑子活,别人不知道他的后手,不敢依照葫芦画瓢,以至于让顺天府学做起了这个独门生意。

但若是周进外调,顺天府学还能垄断百校联考吗?恐怕很难,到时候仍旧要回到清贵文官的老路上去。

既然没有人来做官,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合并,张应华和王成学来到顺天府学做经承和攒典便成了应有之义,能立即解决顺天府学人手不足的问题。

而且,大兴县学数十名生员,也能参与到百校联考中来,做一些监考、后勤、跑腿之类的庶务。

而对于大兴县学师生来说,合并到顺天府学,便能立马得到安置,不必再受那几个出家人的鸟气。一心进学者可以好好读书,混日子融圈子的人,也有利于搭建更多人脉。

至于张应华和王成学,也算是从大兴县学这个乱泥塘中闯了出来,有松江伯周进掌舵,怎么都能撑上一段时间,过几年安生日子。

思来想去,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张应华和王成学二人便不再犹豫,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此事。

这以后,张应华和王成学便兵分两路,张应华去找大兴县令进行交涉,王成学则找到自己的父亲王允,讨论府学、县学合并之利弊。

为了推进此事,张应华和王成学还带领县学师生数十人,从那座小庙中退了出来,以至于让庙里主持还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反思他这些天以来,是不是对大兴县学师生太过于咄咄逼人,以至于他们宁肯流落街头,也不愿意在小庙中住宿?

不过,他也不敢出面挽留大兴县学师生,要是人家真要重新搬进来,他这里也不大受得了哇。

随后,关于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合并事项的提议,便由顺天府尹王允大人牵头,顺天府学教授、顺天府学训导、大兴县令和大兴县学教谕等人副署,递交给了礼部,经礼部司官会审后,提交内阁讨论。

这还谈论个毛?

谁反对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合并,谁就要为大兴县学数十名师生流浪街头一事负责。大家做个太平官难道不好,非得堵住别人的上进之路,给自己惹麻烦?

就算是看周进极不顺眼的礼部主事张有为,也不能不承认道,“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合并一事,势在必行。不仅有利于顺天府学做大做强,也有利于顺天府学和大兴县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破解大兴县学螺狮壳里做当场的难题。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让顺天府学和宛平县学合并,打造北平又一名校。”

说得宛平县学教谕雷涛也心动了起来,他也想跟着周进吃香喝辣,参与到百校联考中来,他也不贪心,每年混个试卷评审费数百两银子,让家中那位美妾的胭脂水粉管够,就心满意足了。

雷涛便怂恿宛平县令联名提议,想要趁热打铁,让宛平县学也合并到顺天府学。

宛平县学归宛平县令来管,虽则使得县令大人的权柄更多,但责任也更大,每一个任期之内,有多少人考中进士、举人和秀才,那都是可以说道一二的。若是宛平县学并入了顺天府学,这个文治教化之责,自然得由顺天府学教授来承担,他宛平县令的责任便要轻多了。

一句话总结,宛平县学合并给顺天府学以后,干得不好与他无关,干得好则能分一杯羹。

宛平县令当然也要积极推进此事,以便及早甩锅了。

但朝廷也不是一个提线木偶,下面的官员说什么就是什么,人人都甩锅给别人,那还怎么勤于政事?

大兴县学确实没办法,数十名师生露宿街头,影响很不好,幸亏现在是夏天,除了蚊虫叮咬,倒没有其它不便。

但你们宛平县学,有固定的办学场地,有稳定的经费来源,还想要合并到顺天府学,这不是故意添乱吗?

因此,礼部堂官叫来宛平县学教谕雷涛,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让他务必转变思想,开动脑筋,学一学人家顺天府学怎么自筹经费,而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

经过朝堂之上一番讨论之后,内阁原则上还是同意了将大兴县学合并到顺天府学一事,还让礼部下令,吩咐顺天府学教授周进和顺天府学训导傅检,不必等到朝廷的正式公文下发,便可以先积极接收大兴县学师生,省得让师生们一直露宿街头,丢了顺天府的脸面,也丢了大周朝的脸面。

礼部这边,则需要继续协调顺天府和大兴县,说定双方出资比例,一直吵嚷到当年七月份,才说定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