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247章 百校联考(二)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247章 百校联考(二)

作者:陕甘总督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4:50 来源:就是看

其实,周进早就为这个事情,思绪良久。

北平城中,盖因顺天府学上头还有一个国子监,下面又有宛平县学和大兴县学。

才华出众者自然各显神通,要么去了国子监就读,那里师资有保障,传道授业者大都具有进士功名;要么便去了宛平县学或者大兴县学,混一个廪生资格,好歹能贴补家用。

顺天府学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地位十分尴尬。

论师资,除了顺天府学教授必须具备进士功名之外,对府学训导、经承、攒典等官吏,则不做明确要求。论廪生名额,又不是很多,不足以吸纳更多家庭条件一般的生员前来就读。

更不用说,顺天府境内,还有云峰书院、西山书院等品牌民办书院,又进一步分流了原本属于顺天府学的优质生源。

这也是当初张有为担任顺天府学训导时,为何要搞出那么多花样,他也是想着在科举考试中捞到政绩很难,便干脆操办青年诗会,以此积累士林名望,要不是周进横插一杠,他说不定就成功了。

现在周进担任顺天府学教授,推行合作办学一事,其他书院自然不会将好学生送过来凑热闹,相反,他们还故意将一些调皮捣蛋的角色送到顺天府学,行祸水东引之策。

而按照名额对等原则,顺天府学又将一些优秀廪生,送往桃李书院崇文堂、云峰书院、西山书院等处借读。

这样一进一出之后,顺天府学中的好学生越来越少,差生越来越多,连带着管理难度也逐渐增大。

刚开始,还只是经承廖宁和攒典肖毅,凑到周进跟前诉苦,说是这些前来附学的外院生员,天天在府学里头打架斗殴,有时还逃课出去玩耍,简直是无法无天。

周进将这些调皮学生叫到自己办公室,疾言厉色地批评了一番,又安抚廖、肖二人道,反正他们也不过是附学就读三两个月,时候一到立马滚蛋,还是尽量忽悠一段时间吧。

但后来,连府学训导傅检也不堪忍受了,他说自己在办公室午睡时,有一个纨绔子弟居然从窗外翻进来偷银子。

傅检气得脸红脖子粗,愤怒地说道,“幸亏我在这一段时间安分守己,要是那天绣橘姑娘找我问事情时,也被他们翻窗进来看到了,这这这……”

到底“这”个什么,傅检也没说,但根据他脸上的表情来看,那次他和绣橘肯定没干什么好事。

“好胆。”周进批评傅检道,“顺天府学乃是文运所在,岂能将房中妇人带到这里来鬼混?”

但他心里面却想着,要不啥时候也寻找一个借口,将晴雯、芳官等人也带到自己办公室里,说一些悄悄话?这么大一个办公室,桌椅板凳都有,纯粹用来办公,是不是尚未物尽其用?

不过这种事情,周进还来不及实施,顺天府学就面临财务困境,他只能先把精力用在这里了。

在周进上一世的记忆中,有许多学霸为了留学,参加各种外语考试,而这些考试无一例外,都是由专门的考试机构负责操办,圈钱无数。

周进也想着依照葫芦画瓢,以顺天府学为依托,面向官办教育机构和民办书院的诸多生员们,举办大规模的府试模拟考试、院试模拟考试和乡试模拟考试,以帮助这些生员们尽早适应考场氛围,提高试场应变能力。

要不然,院试两年一次,乡试三年一次,应试能力怎么提高?即便个别学院内部也有月考、季考,但和其他书院学员没有一个比较啊?

顺天府学则可以在组考过程中,收取一定费用,在实现盈利的同时,也可以将顺天府学的名气打出去。

周进说干就干,当即组建了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周进自任考试委员会主席,聘请翰林院张安世、钟杰、吴波,桃李书院崇文堂主讲贾代儒、董晟,云峰书院院长李明清,西山书院院长钟有道等人,为考试委员会委员。

张安世、钟杰、吴波,迄今还在翰林院做清贵文官,因为手中没有实权,给他们送礼的人不多,日子穷得叮当响,听说周进这里有创收的门路,连忙答应了下来。

至于冯紫英,他虽然是桃李书院院长,但他没有举人以上功名在身,还不能做考试委员会委员。

考试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顺天府学,由傅检出任秘书长,廖宁、肖毅及桃李书院院长助理胡永、桃李书院崇文堂副堂主贾芝等人出任副秘书长,负责执行组考事宜。

刚一开始,顺天府学组织的府试模拟考试,仅有不到三百人报名,每人收取考试费一吊钱,扣除组考成本,不过才赚了三五十两银子而已。

但是一来,仅有三百人参加模拟考试,所需要动用的人手不多,二来阅卷工作量也不是很大,周进、傅检、廖宁、肖毅,外加一些贫苦廪生,仅花了一个上午时间,便将这些试卷批阅完毕。

阅卷者每人可得一吊钱,周进、傅检二人还好说,廖宁、肖毅则有些欣喜,想不到组织考试也能赚外快,而对于那些参与阅卷的贫苦廪生来说,能多得一吊钱的收入,则算是意外之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考试再来几场,他们哪里还会在乎后厨是否提供廉价饭食,哪里还会在乎朝廷下拨的生活补助能否得到及时发放?

府试模拟考试结束后,顺天府学在北平内外各大书院以及各地会馆门口,张贴大红喜榜,将此次考试前五十名者的具体名单向社会各界公布,为这些报名参加考试者中的佼佼者扬名,也顺带将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的名声打出去。

许多生员开始心中犯嘀咕了,别人参加模拟考试,自己却不参加,等于说别人有了参加科考的经验,自己却完全没有,到时候进了考场,岂不是摆明了要输给他们一筹?

话说回来,参加一两次模拟考试,不仅能增加应考经验,而且若是考得好,还能有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替自己扬名,有利于士林养望,倒是可以一试。

因此,顺天府学再组织院试模拟考试时,报名人数便出现了显着增长,不仅有来自国子监、云峰书院、西山书院、桃李书院的生员,连远在保州、津州等地的生员也特意过来应考。

反正报名费才一吊钱,试一试自己的斤两,有何不可?

这次院试模拟考试报名人数突破了两千人,来自于北地一百零八所官办教育机构或民办书院,因此有人便把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所组织的模拟考试,称作百校联考。

在大周朝的科举制度中,院试得中者,便具备了秀才功名。因此,想要参与院试模拟考试的阅卷工作,自身也至少得有一个秀才功名,顺天府学一些贫苦廪生便不能再参与阅卷了,但他们仍旧可以通过参与监考,来赚取一份劳务费。

三千份试卷,要打分排名次,仅靠周进、傅检、廖宁、肖毅等人,是很难完成的。

周进便从云峰书院、西山书院、桃李书院崇文堂请来了一些外援,包括贾代儒、董晟、胡永等十余名举人、秀才,大家集体阅卷,共同讨论,为某份试卷的好坏与名次争执不休,倒也称得上是一段士林佳话。

而云峰书院、西山书院,作为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的参与单位,表示此次模拟考试成绩,得到了两家书院的认可,凡是在模拟考试中名列前茅者,可免试进入这两家书院附学就读。

而桃李书院崇文堂,也对此次模拟考试前一百名者,提供了一些优惠,比如可享受崇文堂名下辅导班八折优惠价,可在崇文堂名下辅导班试读三天,等等。

两次考试下来,张安世、钟杰、吴波等人,作为考试委员会委员,啥都没有干,便凭空分润了数十两银子的好处费,他们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向周进表示,下次若举办乡试模拟考试,他们一定参与阅卷,也要为百校联考出一份力,为年轻士子的读书大业提供参考。

乡试模拟考试因为限定国子监生员,或者具有秀才功名者,所以报名的人数不多,仅有不到九百人,但乡试模拟考试耗时长,组考压力大,阅卷难度也成倍增长,故而报名费也较高,每人次需得六两银子。

顺天府学这次收取了五千余两银子,有钱能使鬼推磨,诸人自然是干劲十足。不过这一场模拟考试下来,再等到阅卷结束,公布红榜,众人都累得瘦了一圈。

但大家看在数百两至数十两银子不等劳务费的份上,却也感觉苦尽甘来。

像翰林院吴波,他挂名考试委员会,可得银二十两,参与阅卷评分,又可得一百两,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子,他不禁眉开眼笑。

吴波出身一般,家中温饱有余,但多余的银钱也没有,让他颇感手头拮据。

他年少时,便才华横溢,以至于得到了时任闽省布政使史鼎的亲笔推荐,进入顺天府学借读,次年又转入国子监,成为了一名贡生,随后他便在秋闱、春闱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名列杏榜,任职于翰林院。

但在大周朝的官场上,光有才华,不懂得打点,这官职也很难升上去。

吴波在翰林院,已经干满了三年,期间曾略微升了半级,但意义不大。对比周少儒、钱若宰、魏西平等同年进士,相差得太多了。

吴波也想赶紧从翰林院出来,捞一个实职再说,不拘是六部主事,或者地方县令,他都愿意,但因为他始终没有钱打点,这个想法便始终未能如愿。

如今,他从周进这里赚得了百余两银子,又通过挂名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参与百校联考,收获了一波士林名望,他再在背后使使劲,说不定便能心想事成了。

吴波打算今晚便去钱若宰家中走一趟,他是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应当有这方面的门路。

周进也打算去钱若宰家中走一走。顺天府学编制,迄今还差一个经承、一个攒典没有到位,以至于许多事情,得由他松江伯亲自来干。他去钱若宰家中走一趟,把困难向吏部反应,将人员编制配齐,也是应有之义嘛。

不过,他还没有等到实际行动,便被顺天府尹王允大人叫过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好大的胆子,居然通过操办考试谋利?”王允大人故作严肃道。

周进苦笑道,“我也是没有法子。顺天府学的办学经费也好,还是那些贫苦廪生的生活补助也好,都没有一次是准时发放的,我若是不想出一些赚钱的法子,顺天府学就要关门倒闭了。与其如此,我也只好厚着脸皮,替顺天府学赚一些绳头小利,以便维持其基本运转,再不至于发生生员含冤告状之事。”

“你少拿这些话堵我,以前经费发放有些延迟,顺天府学不也照旧办得好好的吗?怎么到了你这里,便这里出问题,那里也出问题?”王允大人批评周进道。

但他语气虽然凶得很,但却也没有要求周进将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解散,反而压低了声音,向周进打听道,“你就说这几次考试下来,顺天府学公账中究竟有了多少富余?”

难道王允大人听说顺天府学操办考试发了财,他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周进心中有些疑惑道。

想到这里,周进连忙表示道,“有有有,我稍后便送来……”

王允大人没有好气地说道,“你放心,我再不济,也不会贪墨你们挣来的这点辛苦钱。不过是因为大兴县学出了问题,希望你能接手处理而已。”

说起来,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大兴县学当初在北平城中办学,后来紫檀堡开发时,周进作为大兴县令,将其搬迁到了紫檀堡,原大兴县学办学地点,则转交给了锦衣府,以此兑换锦衣府在紫檀堡的房屋和田产。

如今,紫檀堡被炸得面目全非,办学地点设置在紫檀堡的大兴县学,也失去了办学场地,若是将大兴县学重建起来,少说也需要千儿八百两银子。

因去年女真诸部入关,大周腹地遭受重创,赋税减少,开支增大,哪里都是银子不够花,顺天府衙门更是经费紧张,再也凑不出一大笔钱,解决大兴县学重建的问题了。

大兴县学教谕张应华和大兴县学训导王成学二人,每天都来顺天府衙门点卯,他们谁都不找,就找顺天府尹王允大人。谁让王成学是他王允的儿子呢?

“只要你能让我们家那小子不再找我麻烦,我便亲自给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背书,让你们把这门考试生意长期做下去。”王允大人慨然许诺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