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二十二章 诸葛亮的“大师兄”

大清早儿,我站在房前院子里,拿着青盐、丝瓜瓤刷牙。这东西很不方便,但是聊胜于无,这年头,我可没办法造出牙膏来,就算是用猪鬃做牙刷,也有一些难度,更何况我心理上有阴影,那东西身上的异味怎么去掉,往嘴里放会不会让我吐出来?所以就入乡随俗了。

头上有一株古桑,此时落尽了叶子,却有几只喜鹊把巢建在上面,正吱吱喳喳的互相问答着,不知在商量着什么私房话,也不怕树下的听众听了去。没有风,隔着树能看到深蓝的天空,树枝一根根像是用毛笔在这张蓝纸上勾画上去的。晓月残星已经退去,不过太阳还没有升起,天色只是才能看清对面的人,但是按照古人的习惯,此时已经该起床了。房子里,传来丫鬟催着刘琮起床的声音,刘琮很不愿意起,还在哼哼着,声音不清,似乎他又用枕头把脑袋盖上了。这个小家伙!我心底里不由升起一股溺爱来。在这个世界,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比父亲还要长些,就像我的一个小尾巴,总是跟在我身边。昨天晚上他就硬要和我睡,结果闹得太晚了,早上起不来。

厨房里,冒着热气,传来鸡汤和大米粥的味道。勾人的食欲。这才是家的味道。

父亲此时起床了,书房里灯光闪动着,他要开始晨读了,我和弟弟先去问个早安才对。漱了口,走进房对丫鬟道:“得这么叫他。”一提耳朵:“懒猫,起床了。”

这个叫春梅的丫鬟睁大了眼睛,想笑不敢。

刘琮自然地发出:“哥哥慢点,这就起。”

我这么叫他整整三年,看样子他还真是习惯了。

很快帮他穿好衣服,来到父亲书房,给父亲请安。父亲对刘琮道:“先把昨天先生教你的背诵两遍去,一会儿找先生去上课。”

刘琮乖乖地应了声:“是。”然后向我做个鬼脸,然后就去院外古桑树下温书去了。

我奇道:“咦,刘琮也拜了座师么?”这臭小子,昨天光缠着我讲宛城的事,居然瞒着我没说,回头给他一个栗凿。

父亲笑道:“是啊,昨天一忙,忘了对你说,他拜了水镜先生为师,眼下正从水镜先生学习呢。”

我咋舌道:“当真!”想不到,这个小家伙太有福分了。水镜,传说里,诸葛亮和庞统都曾师从于他,这还了得,和诸葛亮师兄弟啊。而且这个小家伙入门还早,要是华山派的说法,他是诸葛亮他们的大师兄啊。

父亲显然也很开心:“呵呵,还不是你的功劳。水镜其人,生性高傲,我当年就早闻其名,可惜无缘得以一见。想不到却与你在邓县路上结了善缘。这次他来襄阳,可是帮了我不少的忙。安置流民,建设城池,跑前跑后,不容易啊,什么时候听说过水镜先生这等隐士帮人干过活儿?”

“那么,他可曾答应父亲为官?”

“说来奇怪,为父几次亲自劝他,他都微微一笑,说声:‘好好’。却是拒绝了,当真奇怪。”

我不由得也笑了。水镜先生,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好先生,据说好好先生这个名字,就是从他而来的。司马徽这个人从来不说人家的短处,同人谈话,无论好事坏事,他总是说“好”。妻子责备他道:“别人认为你是有道德的君子,所以将私事告诉你,怎么人家说什么,你都说好呢?”他答道:“你说的话,也好。”他肯帮忙,又不肯为官,这的确是报我赠袍之恩了,不过此话却不好和父亲说。于是说道:“这样的贤人,不做官就不做官吧,免了让他的文章染了世俗气。父亲不是一心要办州学么?请他授课,想来他不会推辞的。”

父亲道:“你确定,那么试试看吧。”说罢展开书桌上的一张白纸,笑道:“我儿,能造出此纸,你还当真是功德无量呢。张芝笔、伍及墨,再加上这公子纸,当成为天下读书人必不可少的三宝。”

我听父亲也认可公子纸这个称呼,心中一笑,得到认可总是高兴的。不过,公子纸这个名字,念起来怪怪的,拗口,三个音都是仄声,在诗律上这叫三连仄,大忌。

“父亲,此纸虽是孩儿所创,却是咱们襄阳所出,未若改叫襄阳纸吧。”(感谢伽罗雪儿神给起的这个名字^_^)

“襄阳纸?”父亲转头看我,但那眼神里分明不是肯定这个名字,而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不重名利,很是难得,他笑着点了点头:“好吧,就叫襄阳纸!”

父亲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了起来。他学得张芝的章草,这章草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隶书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所以张芝在后世有草圣之称。甚至书圣王羲之也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如张芝。而且张芝写字很刻苦,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也就是说,他家的布,先得让他写一遍才能去染,他在池子边练字,把池子的水都写黑了。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帮着父亲扶纸研墨,看父亲挥毫书写,一时竟似乎回复原来那个世界,看父亲写春联时的情景了。那时,大街上卖春联的还不流行,都是各家自写。每到年节前,父亲就买上几张大红,然后在炕头上摆好吃饭的小方桌,用一把旧剪刀把红纸打开了,用一把每年都用的旧毛笔,一块醋盘装墨水,就写起来。什么“祖国江山碧,家乡花果红”,什么“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点点迎新春”,什么“肥猪满圈”“抬头见喜”“合家欢乐”“满院生辉”,写得不亦乐乎。那时的年,感觉真有年味。自父亲去世之后,到重生到今天,我再也没有过过那样的年。不过,今天,这位刘表父亲给了我同样的感觉,让我享受到同样的快乐。

连着写了几张,父亲笔致忽然转柔,书目写趋缓,面上竟带了淡淡的笑意。我心中暗笑。

他今天兴致很高,写完了让我帮着一张张展开,对我道:“儿子,看为父写得如何?更喜欢哪张?”

“好,真好!”我笑了笑,指着那最后一幅道,“父亲这笔笔饱满,逸兴横飞,生机盎然,若春风扑面而来,好啊,好啊!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父亲这书法可谓得其言了。”

父亲被我说中心事,笑了,自嘲道:“唉,老了,老了,心思反倒越来越活泛起来了。本来有你和琮儿,为父已经知足了,你有本事,假以时日不可限量,琮儿虽然年幼,却也听话,可是为父却要给你们添一个娘亲了。”

我眨眨眼睛,读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水矣,不可方思。”这是《诗经·周南》中的诗句,大概意思是:汉水之南有乔木啊,我却无法在其下休息;汉水之南有美女啊,我却不能去追求;这汉水宽广浩渺啊,我不能游过去,这汉水滔滔不绝啊,我无法渡过去。砍柴要砍好柴禾啊,娶妻要娶好姑娘,你要是肯嫁给我啊,我就喂饱了马儿去接你。只可惜这汉水宽广浩渺啊,我不能游过去,这汉水滔滔不绝啊,我无法渡过去。我们城北就是汉水。写这段倒是很合当前情境。

只是,我笑道:“父亲错了。”

“什么错了?”父亲奇道。

“那游女虽在汉水之南,而且父亲无须去求,也能让她之子于归。”

“臭小子,敢打趣你老子!”父亲抬手就给了我一个栗凿,自己也忍不住呵呵地笑了起来。

乘着父亲高兴,我也建立邮驿系统的事情和他提了一下。他有些奇怪,虽然觉得我说得有些道理,但是对于花这样大的代价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有没有必要表示怀疑。我明白,任何一件新生事物,它的产生都要面对着怀疑,虽然我做成功过很多事情,但是这件事如何,父亲心中没有底。

“每三十里一个驿站,各驿站建驿舍,分配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这要花多少投资啊?儿子,当前我们手头的钱可不富裕啊。”

“父亲,这只是远景,当然不会一蹴而就,而且,如果经营得法,这驿站还能赚钱呢?”

“赚钱?”

“不错。荆襄之地,东通吴会,西连巴蜀,南极湖湘,北控关洛,北人虽视之为蛮荒地,但以儿看来,在父亲治理之下,不出十年,此地富足,当甲于天下。东吴海货、蜀中盐锦、湖湘鱼米、关洛文章,互通有无,其利何止百倍。”

“我儿是说?”

“不错,官用之余,可向民间开放,以政府的力量,做成此事可说事半而功倍,其后的利益不可胜数。到时,父亲这个刺史,只怕是天下最有钱的刺史了。”

“好!”父亲下了决心,他并不是不肯言利的腐儒,虽然他自己也不太喜欢谈钱,但他主持荆州,当家过日子,没有钱也不成,“一切交由你办,我会让人配合你的。”

“父亲放心,儿子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好的。”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