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二十一章 温馨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十一章 温馨

作者:司雨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2: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十一章温馨

原以为会在宛城过年,想不到我终于还是在年前回到了襄阳。

襄阳简直成了一个大工地,热闹非凡,数不清的工人正在推土打夯加固城墙,这些人大部分是难民,在这里做一份工,谋点粮食养家。虽然说不多,但是比起其它地方免费征集百姓筑城,算得上是仁政了。也有些是主动来响应的百姓,他们自带粮食,奋斗劳作,每一段城上都注明着是哪里人的工程,谁都不敢比别人差了。外城基本上已经成形,城墙厚度达到16米,如果换算成汉尺几乎达到了七丈,而长安或是郿坞的城墙厚度就是七丈,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简直是逾制了。不过,眼下我们都管不了这些了,反正比雒阳还差得多,也只是能比长安罢了。既然打算把襄阳建成天下第一坚城,还管别的做什么?况且,我们还稍微少了那么一小点的。

这新城,是用石灰、黄土外加糯米汁筑城的,先把石灰和黄土铺好,再把糯米汁泼上去,其中甚至还加着小石子,经过夯制,会坚如铁石。这叫三合土,我们祖先早就会使用的,有史可证的出现在五胡乱华时期(从网上查到的,不知是否确切)。不过,这种技术到两千年后还在应用,比如我家房顶就是用石灰和炉灰渣砸成的,坚固而且防水,据说就算是下面的房梁全朽坏了,房顶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它自身就能牢牢的架在四墙上,支撑住它本身的重量。这样的城墙,虽没有用砖石料,但是它比砖石料建造的丝毫不差。

襄阳西南有山峰十余座———万山、虎头山、真武山、凤凰山、岘山等,组成了襄阳城的外围天然屏障,而城的北、东面则是滔滔的汉水、襄水环绕,随意挖一挖,借着自然条件,就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平均宽度达180米左右,最宽处超过200米以上,最窄处也在130米以上,在这个以步行、骑马、木舟横渡的时代,这些天然的地理条件形成的屏障是难于逾越的。

“公子,此城若当真建成,足以挡得数十万大军的攻击!”刘先望着那城感叹道,“此真天下雄关也。”

我点点头,却说道:“话虽如此,但是守城的关键不在关,而在于人。董卓也建了郿坞,但那座‘万岁城’,却不见得攻不破。”

刘先点头道:“此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

“不错,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我们象袁术那样亏待百姓,眼前这些善良的百姓,终有一日也会起来反对我们的。”

刘先望着我,久久没有说话,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向他一笑,摧马进城。

“公子回来了!公子回来了!”人群中忽然传出巨大的喊声。

“那就是让我们到南郡避难的刘公子!”

“那就是对流民解衣衣之的刘公子!”

“那就是给我们饭吃的刘公子!”

人群围拢上来,不但做工的,连监工都跑了过来,我身边的护卫们一下子紧张了,文聘更是横马在我身前掩护。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居然在这些流民心中有着这样的地位,看样子不是老爹把功劳归在我身上,就是水镜先生做了宣传,不然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翻身下马,向众拱手而入,一边笑道:“刘琦何德何能,敢劳各位父老挂念?”

人越集越多,正在发愁该怎么办,忽然前面鼓声动地,锁呐喧天,一队队士兵分开人群,却是蒯越带着刺史府中诸官员亲自来迎接。

这不对,这不合理啊!我想着。我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个少年。而且没有任何官身,如何能让这么多官员来迎接?

众人分开,蒯越越众而前。我忙施礼道:“异度叔叔亲迎,刘琦何以克当?当真是折杀小侄了。”蒯越一笑,有人拿起酒壶,倒满三杯酒。蒯越端起一杯,道:“迎,自然有迎的理由。这不是使君大人的意思,却是我们荆州全体官员共同的心声。这第一杯酒,是迎公子平安归来。公子为荆州百姓,不惜以身犯险,前往虎狼之地,换我荆州数月安宁,让我荆州度过最困难的时候。”

我一笑,接过酒一饮而尽,道:“这是刘琦唯一能做的事情,众位过奖了。”

蒯越端起第二杯:“这一杯,为南郡百姓而敬,公子留下的造城图纸,使襄阳城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佳的防御效果。如今虽然建设未完,但仅以外城而言,足以挡住袁术十万大军。”

我接过来,道:“这一杯,我不敢饮,襄阳城的建成,全靠众位,靠每一个军卒,每一位父老,我敬大家!”说罢我将酒洒在地上,然后向众人致谢。

“这第三杯,我代天下读书人而敬。”蒯越说道。

我心中一动,脱口而出:“造出纸来了?”

蒯越笑道:“不错,造出来了。来人,把公子纸拿过来!”

有人拿过纸来,只见那纸洁白如雪、细腻如脂、柔软如绵、又匀又密、光亮细滑,虽然比不得后世的纸张,但是也得了八分意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拿过一张,揉一揉又展开,很好,没有碎片,密度,延展性都很好。

“这纸叫什么?”

“公子纸。”

“怎么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这是我们荆州刘始君的公子造出来的,所以叫这个名字。”蒯越笑道,接着他向后转头,“大家说,该不该叫这个名字?”

“该啊,太该了,公子,这是您造的纸啊!”

“您的功业可比蔡侯啊!”

“我曾高价买过山东人左伯左子邑造的纸,那纸虽然号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却比不得公子之纸,公子纸风行天下,实乃我荆州之盛事啊!”

“好,诸位,这一杯,我也干了。”我心中高兴,向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好!”众人一片叫好之声,“请公子入城,使君大人已在刺史府相侯了。”

他们所说的刺史府,其实是这襄阳县的县衙。襄阳在此前,只是一个县级的行政区,连南郡的郡治都不算,南郡的治所是江陵。如今虽然县级架子变成了省会城市,但由于刺史府还未建成,父亲这刺史却还住在县衙里。不过对外叫,已改称刺史府了。

众星捧月一般,我向襄阳县衙而去。这时候刘先和文聘,早不知道挤到哪里去了。这一路上,只见到处都是笑脸,到处都是欢声,真不知我何时有了如此的名望,这样受人尊敬。

转眼间,县衙已在眼前。我甩镫下马,快步奔到门前,只见老父已经倚门而望。

我疾行数步,又膝跪倒,膝行向前,叫道:“父亲。”

父亲刘表站在门内,虚伸两手,眼中已是含泪:“回来了,回来就好。”

我扑到他的怀中,放声痛哭。

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还不如我们后世那样虚伪,想哭就哭,该哭就哭,不强忍着。不说爱哭的刘备,就连曹操那样的人,史有所载也是哭声一片。我见自己的老子,想怎么哭怎么哭,谁爱怎么说怎么说。

父亲拍着我的头,上下打量着我,点头道:“好,好,看来没受什么罪,居然胖了些。”

我大汗。袁术使我当猪养活着,不胖才怪了。

旁边一个少年抢步过来,向我跪倒:“哥哥。”

“琮弟,你什么时候到襄阳的?!”那正是我的弟弟刘琮,想不到他也来了。

“大公子。”又一个老人向我施礼,却是高平老家的管事刘福。

“刘福,你也来了,我恩师他老人家怎么样了?”

“回大公子的话,元节先生说什么也不肯来荆州,不过大公子让我捎的狐皮袍子我给先生送去了,先生说,你只要不忘他教给你的做人道理,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唉,先生最终还是不肯来荆州。”

“好了,都入府吧,咱们一家人好好团聚一番。”父亲拉着我的手,向里走去。

我手上暖暖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到家了,终于到家了,还有什么地方,比家里更温暖的呢?

没有,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或许,只有我来的那个时代里那个种着黄瓜豆角牵牛花的小院,那个曾洒着爹和娘的笑声的小院,才可以相提并论。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