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长安多丽人 > 第422章 金缕衣与杜秋娘

长安多丽人 第422章 金缕衣与杜秋娘

作者:废柴煮酒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5 05:01: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长兄一死,李锜膝下诸子,各自心中都打起了算盘。

李琦偏爱幼子,但说白了,除了长兄,他们谁都没把这个弟弟放在眼里。

所有人都知道,在此刻立下奇功,讨得李琦欢心,未来这镇海基业由谁继承,便多了几分筹码。

每个人的目标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驿馆中的刘谦。

怎奈刘谦行事小心谨慎,几乎足不出户。加之,驿馆被杨九郎带来的内侍省护卫查得铁桶一般,根本无从下手。

强攻又怕授人以柄。

无计可施之际,三公子李钧站了出来。

李锜眯起眼:“你有何计?”

李钧笑道:“刘绰如今在浙江道文人心中,地位超然。据儿子所知,刘氏六房的刘纯为了打通浙东商路,暗中推波助澜,如今谁不知‘横渠四句’实乃刘绰泣血之言?那些学子早已将她奉若神明。我们不妨便从此处着手。”

几乎一夜之间,润州城内流言四起。

“听说了吗?**郡主的亲兄长就在咱们润州驿馆!”

“可是作出‘横渠四句’的**郡主?”

“正是!听闻其兄刘谦,亦是有才学、有风骨之人,兄妹俩一入长安就为百姓做主状告五坊使!此番随杨常侍南下,便是为清查漕运积弊......”

“真的假的?”

“此次巡查漕运的官员里的确有位姓刘的巡官!只是行事颇为低调,深居简出......”

“如此说来,刘巡官当真是实干之才!我等怎能不去拜会?”

“刘巡官公务繁忙,岂是我等能轻易得见?”

“仁兄有所不知,节帅的三公子亦是风雅之人,已请了刘巡官赴城西诗会,以示我浙西文人的诚意,为期三日!”

“李三公子真是个好人啊!”

“此生见郡主怕是无望了,若能得见其亲兄,聆听其教诲,窥得一丝“横渠”真意,是何等难得的机缘!”

接连数日,城中送帖子求拜会的文人学子络绎不绝。

很快,消息仿佛生了翅膀,越过会稽山,渡过钱塘江,传遍浙东浙西的州府县学、书院私塾。

无数文人学子心潮澎湃。

他们或许对漕运之争懵懂,对藩镇跋扈愤懑却无力,但对能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等振聋发聩之言的**郡主,却怀抱着近乎朝圣般的敬仰。

于是,官道上,随处可见策马疾驰的年轻士子,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兴奋与期待。

运河中,挤满了搭载学子文人的舟船,船头站立的身影,皆望向润州方向,吟诵唱和之声不绝于水波之上。

更有那家境清寒的寒门士子,背着简单的行囊,徒步跋涉,日夜兼程,只求能赶赴这场文坛盛会。

润州城内的客栈、酒楼乃至民居,很快被涌入的文人挤得满满当当,掌柜们喜笑颜开,房价翻了几番仍是一房难求。

原本因李锜高压统治而略显沉闷的润州城,竟因这突如其来的文化热潮,呈现出一种畸形的、虚假的繁荣。

驿馆内,刘谦看着桌上一份烫金的请柬,眉头紧锁。

杨九郎潇洒进门,顺势拿到手中,读了起来:“品评江南春色,切磋诗文雅趣......于城西别院举办诗会......为期三日,遍邀润州名儒耆宿、才子佳人.....闻听刘巡官乃**郡主之兄,学识渊博,特邀共襄盛举,望不吝赐教!”

“李钧今早亲自送来的!”刘谦揉着额角。

“宴无好宴。这邀请,看似客气,实则是将刘贤弟架在了火上。”杨九郎轻哼一声,“若不去,便是不将整个润州文坛放在眼中。若去了,便是‘自愿’走出驿馆,此时遭遇‘意外’,或是被‘匪人’掳走,朝廷又能奈他们何?”

杨九郎眼中精光闪烁:“李钧此人,平素一副附庸风雅、不通军政的模样,最爱结交文人墨客,举办诗会。想不到,此刻却露出了獠牙。”

刘谦发愁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他打着绰绰的名号……把浙东、浙西的大儒请了个遍。这几日,城中遍地都是各地赶来的读书人。这阵仗,长安春闱也不过如此了......我若不去,只怕那些被蒙蔽的江左名儒、青年才俊,闺秀佳人,真会觉得我刘家兄妹不可一世、目中无人了!”

胡缨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陪你去!这毕竟是李锜父子的地盘儿,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刘谦沉吟片刻,不信邪道:“难道他还敢当着众多文人学子的面对我动手?他就不怕被口诛笔伐、遗臭万年?我意已决。此行凶险,但也得去。还请常侍派人暗中策应,若事有不谐,不必管我,务必护住证据,送回长安!”

杨九郎狭长的眼眸盯着刘谦,见他目光坚定,忽而一笑:“不愧是彭城刘氏的郎君,有些魄力!去吧,咱家保你……活着回来。”

诗会第一日,刘谦带着几个自家护卫和两名内侍省高手从容赴会。

他一出现,立刻引起了轰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安多丽人请大家收藏:()长安多丽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许多慕名而来的学子围拢上来,七嘴八舌,皆是询问“横渠四句”真意、关中饥荒细节、乃至刘绰平日治学为人的。

“哎呀,刘巡官真是生得一副好相貌!可曾娶亲?老夫膝下有一女,年方二八,尚未婚配……”

“岂敢岂敢,谢先生厚爱,晚生早已婚配,夫妻感情甚笃!”刘绰看了眼身后作护卫打扮的胡缨,赶忙打断面前的老翁。

他言行谨慎,只挑些无关紧要的场面话应对,目光却时刻留意着周遭环境。

保媒拉纤的刚走,一身锦袍的李钧便笑容满面地迎上来,亲自引刘谦入上座,与几位本地大儒同席。

席间谈笑风生,引经据典,仿佛真是一场纯粹的文人雅集。

驿馆内,杨九郎看向跪在面前的斥候,“人都入城了?”

斥候抱拳回道:“都已入城,随时听候常侍差遣!托了这诗会的福,刘巡官一人就让李锜大半眼线忙得团团转!李锜跋扈,与临近几位节帅的关系都不好。两位监军说了,若人手不够,他们还能再指派几千兵马过来。”

杨九郎满意点头,又看向另一个斥候:“事情都办妥了?”

那斥候忙道:“办妥了,镇海军中已有十一位将校愿意在朝廷讨伐之时里应外合。今日城西诗会,那位得宠的郑夫人也派了人过去。这些年,为了分她的宠,李钧兄弟几个没少给李锜送美人。”

“很好!越乱越好!吩咐下去,待诗会结束,咱们就出城!”

一连两日,大儒们轮番上阵,佳作频出,引得众人纷纷叫好。

刘谦也是苦读出身,做的诗虽不算绝顶,却也中规中矩,意境清雅,赢得一片赞誉。

本以为不会有什么传世名作出现,诗会第三日,一首七绝横空出世,令满座皆惊。

作诗的是一位年约十四的少女,身着淡紫衣裙,容色清丽,气质如空谷幽兰,行止间自带一段风流态度。

她不是名门闺秀,而是本地一乐伎之女,跟随父母在诗会上侍奉助兴,不想却被几个毛手毛脚的纨绔出言调戏。

当即冷了脸色,朱唇轻启,边弹琵琶边吟出一首七绝: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音清越,意境悠远,既劝人珍惜光阴,又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洒脱与淡淡的哀婉。

诗句一出,满场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刘谦忍不住在心中暗赞,此女小小年纪却活得如此通透,未来不可限量。

主位上的李钧看向杜秋娘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倾慕与占有欲。

“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落落大方起身行礼:“回公子,小女姓杜,名秋娘。”

喜欢长安多丽人请大家收藏:()长安多丽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