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长安多丽人 > 第421章 慈父慈母之心

长安多丽人 第421章 慈父慈母之心

作者:废柴煮酒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5 05:01: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满月宴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但表面依旧觥筹交错,一派喜庆祥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便有与李德裕交好的年轻官员起身笑道:

“李兄与**郡主皆是我辈翘楚,文采风流更是不凡。如此良辰,岂能无诗?诸位,我等当共请二郎与郡主赋诗一首,以志庆贺,如何?”

此言一出,满座附和。

尤其是那些认定横渠四句就是刘绰所思所想的宾客,更是起哄得厉害。

连李吉甫也捻须微笑,显是乐见其成。

大儿媳韦氏心里却有些发酸。

她的桓儿,满月宴虽也办得极其风光,却是在任地,哪有如斯多长安名流?

就连公主王孙也来了这么一大堆!

如今满长安都在传横渠四句就是刘绰所做,一个女子如此耀眼,岂不是让府中男子都无地自容?

全然忘了,刘绰本就是内文学馆学士,小一点的公主王孙们见了她都要尊称一句先生。

关系要好的,来参加老师孩子的满月宴,有什么稀奇?

再加上,李吉甫即将拜相,满朝文武自然都要有所表示。

只觉得是刘绰风头太盛,处处争强好胜,衬托得她在京中贵妇面前抬不起头。

她面带“忧色”看向薛氏,“阿家,二郎的诗名本就不如弟妹。还是让弟妹少出些风头,作诗的事让二郎自己来吧!”

薛氏喜气洋洋,不以为然道:“五娘在朝中为官,这都是些躲不过的场面事。二郎诗名不显挺好的。我就没见哪个写诗好的,能登阁拜相!”

韦氏一口气被堵在胸口不上不下:不得不承认,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啊!

真正官场得意的人,有几个人有那闲功夫吟诗弄赋的。

那边厢,李德裕已从容起身,拱手道:

“承蒙诸位厚爱,德裕与内子才疏学浅,岂敢在诸公面前卖弄?然今日犬子满月,确是大喜,恭敬不如从命,我便抛砖引玉,作一首小诗,聊博一粲。”

他略一沉吟,目光扫过爱妻和儿子,朗声道:

“凤阙勋名初染襟,沧浪何意濯吾孙。

但藏圭角酬书卷,莫向风波试剑痕。

万卷楼台先筑骨,一犁春雨晚归魂。

他年若叩麒麟阁,只问苍生不问恩。”

话音落,引得满堂喝彩。

“好一个‘万卷楼台先筑骨’!不愧是赵郡李氏的儿郎,此诗格局宏大,气象万千!道尽了我等为人父者的殷切期望,更见二郎胸中丘壑。”

“‘但藏圭角酬书卷,莫向风波试剑痕’,此乃真正的保身立业之道!”

“好一个‘只问苍生不问恩’!用心良苦,风骨凛然,李二郎好寄寓,好胸襟!”

“更是我辈为官者当终身秉持的圭臬!”

“该郡主了!郡主高才,定有佳句!”

有珠玉在前,满堂宾客又目光灼灼地望向刘绰。

压力到来,她面上却不见慌乱,只垂眸看了眼一旁咿呀作声的婴孩,难掩笑意地环视众人,声音清朗中带着几分戏谑:

“诸位厚爱,刘绰愧不敢当。方才二郎之诗,寄望深远,是慈父心肠。我为人母,却有些‘俗念’……且胡乱吟上四句,博君一笑罢。”

她顿了顿,曼声吟道:

“世人养子盼聪明,我愿吾儿拙且平。无灾无难到公卿,莫效爷娘涉险行。”

诗句落音,满堂先是一寂,随即爆发出阵阵笑声与议论。

这诗看似简单直白,甚至带着几分妇人式的“浅见”与“溺爱”,遣词用句更是近乎白话,与李德裕方才那首的典雅厚重截然不同。

然而细品之下,却别有洞天。

这世道,聪明锐进者易折,反倒是中庸平和或能长久!

“妙啊!”杜佑率先拊掌,眼中精光闪动,“‘无灾无难到公卿’,郡主这是以退为进,其中辛酸与洞察,非经历风波者不能道也!”

“正是此理!”立刻有人附和,“‘莫效爷娘涉险行’,一句话道尽官场艰辛。这是慈母心,更是清醒之言!”

“语浅意深,返璞归真!李二郎有风骨,郡主有慧心,真是相得益彰!”

也有女眷低声私语:“到底是做娘的心,只盼孩子平安顺遂就好……说的都是实在话。”

李德裕凝望着妻子,眼中满是了然与疼惜。

刘绰迎向他的目光,轻声道:“我这当娘的,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李德裕一手揽住她的肩,声音低沉而坚定:“娘子这是大智慧。瑞儿有你我为他遮风挡雨,自当‘无灾无难’。”

无人察觉处,刘绰心中轻吁一口气:总算糊弄过去了。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幸好有苏轼大佬的《洗儿诗》可做参考,否则这突然的作诗要求还真不好对付。

孩子的降生,是软肋,亦是铠甲,让她更需在这权力场中,步步为营。

然而,千里之外的润州,却是另一番景象。

驿馆内,杨九郎正将长安来的密信就着烛火点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安多丽人请大家收藏:()长安多丽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旁的幕僚道:“常侍,李锜这老贼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有郡主相帮,咱们的人将他在长安的一众暗子全部拔除。恭喜常侍,在圣人面前又立下一功。”

杨九郎狭长的眼眸微眯:“事已至此,陛下定然已经动了杀心。李琦如今被我们步步紧逼,漕运账目上的窟窿越查越大,为防他狗急跳墙,你立刻派人设法出城,从宣州和扬州各调三千兵马过来。”

“常侍,若要对付李琦的镇海军,这点人恐怕不够!”

杨九郎笑道:“平叛自然不够,护着我们平安离开浙西却绰绰有余!人再多,陛下就该恼了!”

他顿了顿,语气森冷:“对了,老贼一直惦记郡主手里的火器和火药,说不得正想用刘谦逼迫郡主就犯。派人护好他,切莫让李锜的人得手!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接下来的日子,若无必要,不要让他离开驿馆半步!不带上他,刘家和李家不会全力相帮。带上他,若人出了事,刘绰也会跟我拼命!”

与此同时,镇海节度使府内,李锜面色铁青。

“废物!都是废物!连个女人都对付不了!”

下面低头的谋士们忍不住腹诽:早就跟你说了,刘绰这个女人轻易动不得!

革新派都倒了,刘绰却安然无恙,足见其圣眷正隆。

浙东的明州既有刘氏六房在,又是刘绰的封地。李吉甫还在那里经营多年。

浙江东西两道的学子坚信横渠四句就是刘绰所思所想,不过是借了“横渠先生”之口。

如今,她都快被文人学子们奉为圣人了,多想不开才会去动她?

不怕被笔杆子们戳着脊梁骨骂死?

“节帅息怒!”一个谋士上前劝道,“离间不成,我们或可另辟蹊径……”

“说!”李锜吼道。

“杨九郎是钦差,动他如同造反,时机未到,确实不好出手。但刘谦……不过一小小巡官,他是刘绰胞兄,若能设局让他‘失踪’,再要挟刘绰交出火器图纸和火药配方……届时,节帅手握此等利器,莫说朝廷军队,便是这江南半壁,乃至天下,不也是囊中之物?”

李锜眼中凶光一闪,显然动了心。

火器的威力,他虽未亲见,但传闻已让他心惊又垂涎。

“好!就依此计!无论如何,要把刘谦给某弄来!要活的!”

喜欢长安多丽人请大家收藏:()长安多丽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