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58章 泥瓦匠——灰墙之上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第58章 泥瓦匠——灰墙之上

作者:陈同学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7 14:34: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搅拌机的轰鸣声震得耳膜生疼,林夏握着瓦刀的手掌又磨出了新血泡。九月的日头斜斜照在工地上,他眯起眼睛看着眼前尚未砌完的承重墙,红砖缝隙间新抹的水泥还泛着湿润的青灰色。安全帽檐下的汗滴砸在砖块上,瞬间洇出深色痕迹。

小林!3号楼的砖不够了!工长老张的吼声穿透扬尘。林夏应了一声,把瓦刀别进腰间,转身走向材料堆。经过钢筋棚时,瞥见新来的小工蹲在地上捆扎钢筋,安全帽歪戴着,脖颈后被晒得通红。他想起自己八年前刚入行的模样,也是这样笨手笨脚,被钢筋划破手掌还强撑着不掉眼泪。

夏哥,能教我砌墙吗?收工后,小工小王抱着水壶凑过来。林夏正在冲洗沾满水泥的胶鞋,水流在工棚前汇成浑浊的小溪。明天早来半小时。他拧干毛巾擦了把脸,工装后背结着大片盐渍,砌墙看着简单,学问都在灰缝里。

月光爬上脚手架时,林夏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工棚。手机在裤兜里震动,妻子沈晴发来消息:妈住院了,肺炎。他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颤抖,想起今早出门时母亲咳得满脸通红,还硬说只是普通感冒。工棚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中,他摸黑收拾行李,水泥粉末簌簌落在背包上。

急诊室的消毒水味道刺得鼻腔发痛。沈晴坐在长椅上打盹,发梢沾着儿子玩耍时蹭上的饼干碎屑。医生说要住院观察。她起身时膝盖发出轻微的响声,孩子交给邻居带了,这几天我在医院守着。林夏看着病床上插着输液管的母亲,白发在枕头上散开,像一团揉皱的棉絮。

凌晨三点,手机在值班室响起。老张的声音带着焦虑:工地出事了!新砌的墙塌了半面,甲方明天就要验收!林夏握紧手机,听见母亲在病床上咳嗽的声音。沈晴递来保温杯,热气模糊了她眼底的血丝。你去吧,这里有我。她轻声说。

回到工地时,警戒线已经拉起。塌落的砖块散落在脚手架下,钢筋裸露在外,像折断的肋骨。林夏蹲下身,指尖划过断裂的灰缝,触感异常松散。水泥比例不对。他抬头看向面色惨白的小王,是不是按我说的配比?

小王嘴唇发抖:夏哥,我看水泥贵...就多加了沙子...林夏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想起三个月前带他练习砌墙的场景。当时小王把灰缝抹得歪歪扭扭,他握着年轻人的手腕一点点纠正:灰缝是墙的筋骨,偷不得懒。

连夜返工的灯火照亮了整个工地。林夏重新调配水泥,每袋沙子都过秤。搅拌机的轰鸣与蝉鸣交织,他的手掌被瓦刀磨得血肉模糊,却始终盯着灰缝的平整度。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新墙终于完工,晨光洒在平整如镜的墙面上,反射出清冷的光。

甲方验收那天,林夏站在人群外。工程师拿着靠尺反复测量,最终竖起大拇指:垂直度误差不到2毫米,好手艺!老张拍着他肩膀:这次多亏你,奖金少不了!林夏却盯着远处的塔吊,想起母亲在病床上日渐消瘦的脸。

深夜的医院走廊,林夏倚着消防栓打盹。沈晴轻轻给他披上外套,带来的保温桶还冒着热气。医生说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她的声音带着欣慰,儿子今天在幼儿园画了全家福,说要等奶奶回家贴墙上。林夏伸手摸向妻子的手,粗糙的指腹擦过她手背的老茧,那是常年操持家务留下的痕迹。

母亲出院那天,林夏特意请假。他骑着电动车载着母亲穿过老街,梧桐树影在柏油路上斑驳摇晃。别太累着自己。母亲拍着他后背,上次你爸托人捎来的老黄酒,记得热一热喝。风灌进安全帽缝隙,林夏突然想起父亲也是泥瓦匠,在他十岁那年砌墙时摔断了腿,从此只能拄着拐杖。

工地上,小王开始主动跟着林夏学习。他们常在收工后留在工棚,林夏用废弃砖块演示砌墙技巧,月光从石棉瓦缝隙漏下来,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夏哥,你为什么能把墙砌得这么直?小王摸着新砌的砖面,我怎么练都不行。

林夏把瓦刀递给年轻人:你看这灰缝,要像写毛笔字,起笔收笔都有讲究。他握住小王颤抖的手,更重要的是,每块砖都要实实在在,就像做人。远处传来地铁施工的爆破声,震得脚手架微微摇晃,却丝毫没有影响两人专注的神情。

深秋的雨来得猝不及防。林夏冒雨检查工地上的防雨布,发现3号楼墙角有渗水痕迹。他趴在泥水里查看,发现是地基防水没做好。必须返工。他对老张说。老张皱着眉:甲方催得紧,修补一下算了。林夏摘下安全帽,雨水顺着额发往下淌:墙里藏着隐患,就像人心里藏着病,迟早要发作。

这场返工持续了整整一周。林夏带着工人重新铺设防水层,每道工序都亲自把关。雨停那天,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新做的防水涂层上,泛着哑光的银灰色。路过的居民驻足观看,有位老人指着墙面说:这墙看着就踏实。

年终结算时,林夏拿到了丰厚的奖金。他带着家人去商场买新衣服,儿子在童装区跑来跑去,母亲试穿羊绒衫时眼里泛着泪光。沈晴悄悄把一件羊毛背心塞进购物车:给你买的,工地风大。林夏摸着柔软的面料,突然想起砌墙时那些冰冷的砖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春节前夕,林夏收到小王的消息。年轻人在老家承包了自建房工程,发来的照片里,新砌的砖墙棱角分明,灰缝横平竖直。夏哥,我现在也算半个师傅了!消息末尾还跟着个憨笑的表情。林夏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远处正在施工的高楼,万家灯火在玻璃幕墙上闪烁,像无数颗星星坠落人间。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林夏所在的工地开始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他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学习装配式建筑技术。课堂上,白发苍苍的教授展示国外先进案例,林夏却在笔记本上画着传统砌墙的细节图——那些灰缝的弧度,砖块的咬合,都是刻在他骨子里的记忆。

有一天,开发商找到林夏,希望他负责一处高端别墅区的砖砌景观墙。我们要的是手工质感,机器砌不出那种味道。负责人说。林夏站在设计图前,图纸上蜿蜒的花砖墙让他想起儿时老家的院落,也是这样用青砖砌成的镂空花纹,阳光透过时会在地上投下好看的图案。

施工那天,林夏带着小王和几个老师傅开工。他们特意选了老式青砖,每块砖都仔细打磨。林夏示范着砌第一块砖,瓦刀起落间,灰浆均匀地涂抹在砖面,发出的声响。围观的业主们惊叹于他们的手艺,有人举起手机拍摄,镜头里,老师傅们布满老茧的手与青色砖块构成独特的画面。

景观墙完工那天,开发商特意举办了剪彩仪式。林夏站在人群后,看着阳光下的砖墙,那些精心设计的镂空图案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影。业主代表握着他的手说:这墙让整个小区都有了灵魂。林夏笑了笑,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泥瓦匠盖的不只是房子,更是人的安生立命之所。

时光流转,林夏从普通泥瓦匠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带出的徒弟遍布各个工地,有的还成立了自己的施工队。但他依然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每天第一个到工地,在晨光中检查墙体质量。安全帽上的汗渍干了又湿,工装口袋里永远揣着一把迷你瓦刀,那是他随身携带的。

某个深夜,林夏接到紧急电话,一处在建工地发生局部坍塌。他赶到现场时,警笛声划破夜空,搜救灯的光束在废墟中来回扫射。林夏主动请缨进入危险区域排查,手电筒的光照在断裂的砖墙上,他一眼就看出是砌筑方式存在问题。这里的灰缝没有错缝搭接!他向救援人员解释,声音在废墟中回荡。

这次事故后,林夏受邀在行业会议上发言。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同行,他展开一幅巨大的砖墙剖面图:大家看,这是最基础的砌筑规范,但往往最基础的东西,决定了建筑的生死。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年轻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们手里的瓦刀,握的不只是水泥砖块,更是千家万户的安全。

会议结束后,许多年轻泥瓦匠围过来请教。林夏耐心解答,从灰缝的配比到砖块的排列,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有人问他:现在都是机械化施工,手工砌墙还有意义吗?林夏指着窗外正在建设的高楼:机器能提高效率,但有些温度,只有人的手能传递。

回到家时,儿子已经睡了。沈晴递来温热的姜茶,茶几上放着儿子的作文本。林夏翻开,稚嫩的字迹写着:我的爸爸是个魔法师,他能把普通的砖块变成温暖的家。窗外,城市的霓虹照亮夜空,远处的塔吊依然在转动,而林夏知道,在这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他砌起的每一面墙,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月在瓦刀与砖块的碰撞中流逝,林夏的手掌愈发粗糙,却也愈发沉稳有力。他依然活跃在工地上,看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每当新墙落成,他都会抚摸着砖面,感受那些细密的灰缝——那是泥瓦匠用双手书写的诗行,是建筑与土地最坚实的对话。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