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31章 昆虫学家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第31章 昆虫学家

作者:陈同学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7 14:34: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林夏的登山靴踩过腐叶时,总能精准避开藏着步甲虫的土坑。清晨五点半,山林里的雾气还没散,他蹲在一片蕨类植物下,手里的放大镜对准叶片背面——三只通体翠绿的叶蝉正趴在叶脉上,细长的口器扎进叶片,像三根微型吸管,正悄无声息地吸食汁液。

“林老师,您看这个!”身后传来研究生小陆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小陆举着捕虫网,网兜里罩着一只橙黑相间的甲虫,鞘翅上的纹路像精心绘制的地图,“是不是您一直在找的阳彩臂金龟?”

林夏站起身,小心地接过捕虫网。阳光透过雾气洒在甲虫身上,鞘翅边缘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他用镊子轻轻碰了碰甲虫的前足,对方立刻张开一对带着锯齿的大颚,露出警惕的模样。“是它,但看鞘翅的磨损程度,应该是只成年个体,”林夏从背包里掏出标本盒,垫上湿润的滤纸,“我们这次要找的是幼虫,得去腐殖质更厚的地方看看。”

这片山林是省昆虫研究所新划定的“珍稀昆虫观测区”,阳彩臂金龟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这里已有十年没被观测到。林夏带着小陆和两个实习生,已经连续蹲守了三周,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直到夕阳落山才返程,标本盒里除了几只常见的步甲、天牛,始终没见到阳彩臂金龟幼虫的踪迹。

小陆把甲虫放进标本盒,有些泄气地踢了踢脚边的石头:“都找了这么久,会不会这里根本没有幼虫啊?”

“再等等,”林夏蹲下身,拨开地面的腐叶,露出下面松软的黑土,“阳彩臂金龟的幼虫喜欢在腐殖质丰富的朽木下活动,尤其是这种椴树朽木,我们再沿着这条沟谷找找。”他的指尖在朽木表面划过,突然停住——一块朽木的裂缝里,有细小的木屑在轻微晃动,像是有东西在里面蠕动。

林夏立刻让实习生拿来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开朽木周围的泥土。随着木屑一点点被清理,一条白色的幼虫露了出来,身体像肥胖的蚕,头部带着棕褐色的硬壳,正抱着一小块朽木啃食。“找到了!”小陆激动地叫出声,赶紧拿出相机拍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阳彩臂金龟的幼虫!”

林夏拿出软尺,轻轻量了量幼虫的体长:“8.7厘米,应该是三龄幼虫,状态很好。”他从背包里拿出装有腐殖质的培养箱,小心地将幼虫和周围的朽木一起移进去,“我们要把它带回实验室观察,记录它的蜕皮周期和食性,说不定能为人工繁育提供数据。”

上午十点,林夏带着团队回到研究所。刚走进实验室,就看到助理研究员陈姐在整理标本架,她手里拿着一个贴着“不明蛾类”标签的标本盒,眉头紧锁。“林老师,你来得正好,”陈姐把标本盒递过来,“上周从湿地公园采集的蛾类标本,这只的翅脉结构和已知种类都对不上,你帮我看看。”

林夏接过标本盒,放在体视显微镜下。显微镜下,蛾类的前翅展开,翅脉像一张复杂的网,其中一条纵脉比同类多了一个分支,边缘还带着细小的锯齿。“确实不一样,”林夏拿出《中国蛾类图鉴》,翻到对应的科属页面,“你看,同属的蛾类纵脉都是直的,这只却有分支,可能是个新记录种。”

他拿出解剖针,小心地取下蛾类的一根触角,放在载玻片上:“我们做个分子测序,对比一下基因序列,就能确定是不是新种了。如果真是新记录种,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研究很有意义。”

陈姐点点头,接过载玻片:“我这就去测序室,争取今天出结果。”

中午十二点,林夏在研究所的食堂吃饭,刚端起碗,手机就震动起来。是妻子苏晚发来的微信:“女儿说今天要带你的‘昆虫朋友’去幼儿园,非要把你上次给她做的蝴蝶标本带去,我拦不住她。”后面跟着一张照片,五岁的林念正把一只闪蝶标本放进书包,脸上满是得意。

林夏笑着回复“让她带吧,记得跟老师说别让小朋友碰标本的翅膀”,然后把手机放进兜里。他想起上周给林念做标本时,女儿睁着大眼睛问:“爸爸,蝴蝶死了为什么还要做成标本呀?”他当时告诉女儿:“这样蝴蝶的美就能一直保存下来,还能让更多小朋友认识它,了解它的故事。”

下午一点半,林夏接到湿地公园管理处的电话,说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大量死蜜蜂,怀疑是农药中毒,想请他去看看。林夏立刻收拾好工具包,里面装着标本瓶、镊子、pH试纸,还有用于检测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卡,然后驱车前往湿地公园。

到达湿地公园时,管理处的王主任已经在门口等着,手里拿着一个装满死蜜蜂的塑料袋,脸色凝重:“林老师,你看这蜜蜂,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就发现成片地死在花丛里,连蜂巢里的幼蜂也没幸免。”

林夏接过塑料袋,取出几只死蜜蜂,放在白纸上。蜜蜂的身体没有外伤,触角也保持着完整的形态,他用镊子轻轻捏开蜜蜂的腹部,挤出一点体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没有变色,排除强酸强碱中毒的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又拿出快速检测卡,取少量蜜蜂体液滴在检测区:“这是有机磷农药检测卡,如果出现两条红线,就说明有农药残留。”几分钟后,检测卡上出现了清晰的两条红线,林夏皱起眉头:“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能是周边农田喷洒农药时,随风飘到了湿地公园。”

王主任着急地说:“那怎么办?湿地公园里还有很多其他昆虫,要是农药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你先组织工作人员,在蜜蜂死亡区域设置隔离带,禁止游客进入,”林夏说,“然后联系周边的农户,了解他们最近是否喷洒过有机磷农药,我再采集些土壤和植物样本,带回实验室做详细检测,确定农药的种类和浓度,这样才能制定解毒方案。”

采集样本时,林夏在一片油菜花地里,发现了几只还在挣扎的蜜蜂,它们的翅膀无力地扇动,身体不时抽搐。他小心地把蜜蜂放进装有糖水的试管里:“有机磷农药会抑制蜜蜂的胆碱酯酶活性,糖水能暂时缓解症状,我们带回实验室后,再用解毒剂治疗,说不定还能救活几只。”

傍晚六点,林夏带着样本回到研究所。实验室里,陈姐正拿着测序结果兴奋地走来:“林老师,测序结果出来了!那只蛾类的基因序列和已知种类的相似度只有89%,确定是新记录种!”

林夏接过测序报告,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太好了!我们整理一下形态特征和基因数据,尽快写成论文发表,这样就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新发现。”他把土壤和植物样本交给陈姐,“这些样本要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种类和浓度,明天早上给我结果,湿地公园那边还等着呢。”

晚上七点半,林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刚打开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林念从房间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爸爸,你看我画的蜜蜂,老师和小朋友都夸我画得好!”

画纸上,林念用蜡笔涂了一只黄色的蜜蜂,翅膀上还画了很多小圆圈,说是“蜜蜂的花纹”。林夏蹲下身,接过画:“画得真好!念念告诉爸爸,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跟小朋友讲蜜蜂的故事呀?”

“讲了!”林念骄傲地说,“我跟小朋友说,蜜蜂会采花蜜,还会帮花儿传播花粉,要是没有蜜蜂,我们就吃不到甜甜的蜂蜜了。”

苏晚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女儿今天在幼儿园当起了‘小昆虫学家’,把你教她的知识都讲给小朋友听了。”

吃饭时,苏晚说起一件事:“我们小区下周要办‘亲子自然课’,想请你去给孩子们讲昆虫知识,带他们观察小区里的昆虫,你有空吗?”

“有空,”林夏夹了一口菜,“刚好可以带孩子们认识小区里的蝴蝶、甲虫,让他们感受自然的乐趣。”

周日上午九点,林夏如约来到小区的小广场。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十几个孩子,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个放大镜,兴奋地讨论着要找什么昆虫。林念也在其中,手里拿着爸爸给她准备的捕虫网,像个小助手一样,帮爸爸整理工具。

林夏先给孩子们讲了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比如蝴蝶、蜜蜂、甲虫,都是昆虫。”他拿出一只蝴蝶标本,递给孩子们传看,“大家看,蝴蝶的翅膀上有很多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像小镜子一样,能反射阳光,所以蝴蝶的翅膀才会那么漂亮。”

然后,林夏带着孩子们在小区的花丛里观察昆虫。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一只正在采蜜的蜜蜂,兴奋地叫起来:“林老师,这里有蜜蜂!”

林夏走过去,示意孩子们小声:“大家不要吓它,蜜蜂正在帮花儿传播花粉,我们轻轻地观察,不要打扰它。”他拿出放大镜,递给孩子们:“你们看,蜜蜂的后腿上有一个‘花粉篮’,能把采到的花粉装在里面,带回蜂巢。”

一个小女孩指着一片叶子上的蚜虫,问:“林老师,这些小虫子是什么呀?它们在吃叶子,是不是坏虫子?”

林夏笑着说:“这些是蚜虫,它们确实会吸食植物的汁液,但它们也有天敌,比如瓢虫,瓢虫一天能吃几十只蚜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大自然里的昆虫,不管是‘好’是‘坏’,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亲子自然课结束时,孩子们都意犹未尽,围着林夏问各种关于昆虫的问题。一个孩子说:“林老师,我以后也要当昆虫学家,跟你一起找昆虫!”

林夏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好啊,只要你们喜欢昆虫,愿意去观察、去了解它们,就能成为‘小昆虫学家’。”

周一早上,林夏刚到研究所,陈姐就拿着检测报告走来:“林老师,湿地公园的样本检测结果出来了,农药是乐果,土壤中的浓度是0.3mg/kg,植物叶片中的浓度是0.1mg/kg,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蜜蜂的毒性很大。”

林夏接过报告,思考了几秒:“你联系一下农业部门,让他们指导周边农户使用低毒农药,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我们再准备些解磷定,送到湿地公园,对受影响的昆虫进行解毒治疗,同时加强对湿地公园昆虫种群的监测,确保生态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上午十点,林夏带着解磷定来到湿地公园。王主任已经组织工作人员,在蜜蜂死亡区域设置了投喂点,林夏把解磷定稀释后,和糖水一起装在投喂器里:“这样既能缓解蜜蜂的中毒症状,又能吸引存活的蜜蜂来取食,帮助它们恢复体力。”

在投喂点观察时,林夏发现一只蜜蜂落在投喂器上,开始吸食糖水。几分钟后,它的翅膀扇动得越来越有力,最后竟然飞走了。“成功了!”王主任激动地说,“没想到还能救活它们。”

林夏笑着说:“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受影响的昆虫都能恢复。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减少农药污染,保护昆虫的栖息地,这样才能让它们更好地生存。”

下午,林夏回到研究所,开始整理阳彩臂金龟幼虫的观察数据。他打开培养箱,幼虫正趴在朽木上啃食,身体比昨天又长大了一点。小陆拿着相机,正在记录幼虫的活动:“林老师,这幼虫真能吃,一天能啃掉半块朽木。”

林夏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食性:偏好椴树朽木,日均取食量约5g”:“我们要继续观察,记录它的蜕皮时间,看看它多久能变成蛹。如果能掌握它的生长周期,对人工繁育阳彩臂金龟很有帮助。”

傍晚六点,林夏接到一个来自山区小学的电话,校长说孩子们对昆虫很感兴趣,想请他去学校做一次科普讲座。林夏立刻答应下来:“我这周末有空,到时候会带些昆虫标本和观察工具,跟孩子们一起探索昆虫的世界。”

挂了电话,林夏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在老家的草丛里,第一次发现了一只彩色的蝴蝶,从此对昆虫产生了兴趣。他想,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昆虫,保护昆虫,守护这个充满生机的微观宇宙。

周三早上,林夏带着团队再次进山,这次他们在之前发现阳彩臂金龟幼虫的地方,又找到了两只幼虫。小陆兴奋地说:“林老师,看来这里有不少阳彩臂金龟,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长期观测点,持续跟踪它们的种群变化。”

“好主意,”林夏说,“我们在周围安装几个红外相机,记录成虫的活动情况,同时定期采集土壤和植物样本,监测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只有了解它们的生存需求,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中午休息时,林夏坐在一棵大树下,拿出手机,看到苏晚发来的照片:林念正在小区的花丛里,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蝴蝶,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林夏笑着回复“我们家的小昆虫学家越来越专业了”,然后收起手机,继续投入到观测工作中。

夕阳西下时,林夏带着团队下山。山林里的雾气又开始弥漫,远处传来鸟儿的叫声,草丛里不时传来昆虫的鸣唱,像是一首欢快的自然交响曲。林夏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满足——他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是昆虫,更是这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而这份工作,值得他用一生去坚持。

回到研究所,林夏把采集到的样本整理好,然后开始撰写阳彩臂金龟的观测报告。他在报告里写道:“阳彩臂金龟作为珍稀昆虫,其生存状况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我们要通过持续的观测和保护,让这些美丽的昆虫在自然中繁衍生息,为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

晚上,林夏坐在书桌前,翻看今天拍摄的照片。照片里,阳彩臂金龟的幼虫在朽木上啃食,红外相机捕捉到的步甲虫在草丛里奔跑,还有孩子们在自然课上开心的笑脸。这些画面,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亮了他的职业道路。

他想起师傅曾经说过的话:“昆虫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虽然渺小,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昆虫学家,我们的责任就是了解它们,保护它们,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微观宇宙的美丽。”

林夏合上相册,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未来,他要继续带着这份热爱,走进更多的山林、湿地、田野,去探索昆虫的奥秘,去守护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让草丛里的微观宇宙,永远充满活力。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