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 第172章 反击时刻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第172章 反击时刻

作者:中元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6:52:1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七十二章:反击时刻

皇帝那句“有此巧思,用于正途,亦是国器”的感叹,并未通过官方渠道昭告天下,但在那堵密不透风的宫墙之内,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秘密。这句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其漾开的涟漪,以惊人的速度传递到了汴京权力场的每一个角落,精准地触动着所有密切关注此案之人的神经。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那些嗅觉最为灵敏的中间派和骑墙派官员。他们立刻收敛了之前或明或暗对沈墨轩的质疑与非议,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举人。皇帝的态度虽然隐晦,但其中蕴含的欣赏与期许,足以让他们意识到,这盘棋的走势,可能正在发生微妙的偏转。继续盲目跟从保守派攻击沈墨轩,或许不再是明智之举。

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陈砚舟,在得知皇帝的态度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了多日的神经终于得以稍弛。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沈墨轩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巧技”,成功地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一个积极的、有价值的印象,为自己赢得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护身符。

然而,无论是沈墨轩还是陈砚舟都清楚,这仅仅是获得了喘息之机,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保守派的根基依然深厚,他们绝不会因为皇帝的一句赞赏就放弃攻击。那悬而未决的“宫闱旧案”阴影,依旧是最致命的威胁。防守,永远是被动的。想要真正破局,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将战火引向对方的阵地。

时机已然成熟。

就在皇帝感叹传出后不久的一个夜晚,慕容惊鸿再次如同暗夜精灵般,为沈墨轩带来了两份至关重要的东西:一份是秦昭雪通过隐秘渠道送来的、关于几位跳得最凶的保守派官员与东南某些垄断海商、旧式窑场主之间利益往来的、更为具体和指向明确的记录摘要(显然,秦昭雪的势力也在暗中发力);另一份,则是杭州周掌柜、李掌柜等人根据沈墨轩之前指示,紧急搜集整理的、关于这些官员及其亲属、门人,在实际事务中如何阻挠海外贸易、打压新兴工商、损害国家利益的具体事例汇编。

这些材料,不再是之前那种模糊的指向和推测,而是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大致金额(或利益关联方式)的相对具体的线索。虽然仍不足以作为司法定罪的铁证,但在政治斗争和舆论引导中,已然是足够分量的弹药。

沈墨轩与通过密信往来的陈砚舟经过紧急磋商,定下了反击的策略:选择性公开,精准打击,制造舆论,逼迫调查。

他们决定,不一次性抛出所有材料,那样目标太大,容易引发保守派的全面反扑和疯狂掩盖。而是选择其中证据相对清晰、关联性较强、且最能引发皇帝和朝野共鸣的几条——主要是关于阻挠“商屯”国策、维护垄断利益、以及个别官员明显与其俸禄不符的奢侈消费——作为第一批攻击的矛头。

陈砚舟负责在台谏系统内部和清流士大夫的圈子里,以“忧心国事”、“维护新政”的名义,将这些线索“不经意”地散播出去,引导舆论关注点从沈墨轩个人的“罪行”,转移到这些官员是否“以权谋私”、“阻挠国策”、“损害国库”等更为实质性的问题上。

同时,沈墨轩则指示商盟在江南的势力,配合在民间和商界散布类似消息,重点强调海外贸易带来的实际利益(如新的税源、就业、物产),以及被旧势力把持、垄断所带来的弊端,营造一种“革新受阻,利益受损”的民间情绪。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效果立竿见影。

原本在皇帝表态后就已经开始观望和反思的舆论场,瞬间被注入了新的能量。许多原本对党争不感兴趣,但关心国家财用、支持开拓进取的官员和士人,开始认真思考沈墨轩之前被攻击的“海外拓殖”、“改良工艺”等行为,是否真的如保守派所言那般不堪,还是触碰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才招致如此疯狂的报复。

“怪不得他们如此恨沈墨轩,原来是断人财路了!”

“若是海外商屯真能成功,岁入增加,于国于民皆是好事,为何要极力阻挠?”

“某些人嘴上全是仁义道德,私下里怕是……”

类似的议论开始在茶楼、酒肆、乃至一些官员的私下聚会中流传。要求彻查这些保守派官员是否以权谋私的呼声,虽然还不算高涨,却如同地下的暗火,开始悄然蔓延。

保守派阵营内部,也出现了一丝慌乱和裂痕。他们没想到沈墨轩和陈砚舟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精准!一些被隐约点名的官员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急于撇清关系;另一些则更加气急败坏,试图用更激烈的言论压制舆论,但这反而显得欲盖弥彰。

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诡谲。原本气势汹汹要求严惩沈墨轩的声音,明显减弱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互审视、猜忌的沉默。

就在这攻守易形的关键节点,一件突发的事件,如同点燃了最后的引信,彻底引爆了局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都察院内,一位素以刚直、不属于任何派系的老御史,突然上了一份奏章。他并未直接涉及沈墨轩案,而是以“风闻”某官员生活奢靡、用度远超常情为由,请求朝廷核查其财产来源。而这位被点名的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此前弹劾沈墨轩最为积极、叫嚣“奇巧淫巧误国”声音最大、同时也是陈砚舟之前暗中点出其家族与垄断海商关联颇深的那位王御史!

这份奏章如同擦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皇帝似乎也早已对这些人聒噪不已却自身未必干净感到厌烦,当即下令有司介入核查。

这一查,竟是石破天惊!

虽未最终定案,但初步查证显示,这位王御史及其家族名下的田产、商铺、宅邸价值,远远超出了其为官数十载俸禄所能积累的极限!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其家族通过白手套控股的多家商号,与那些反对“商屯”最力的旧式海商集团往来密切,获利巨万!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伪君子!”

“原来他自己才是国之蛀虫!”

“此前攻击沈墨轩,果然是因私废公!”

舆论瞬间反转,要求严惩王御史、并深入调查其他可能涉及以权谋私官员的呼声陡然高涨!

此前弹劾沈墨轩最力的急先锋,转眼间自身难保,被皇帝下旨停职查办!

这一记闷棍,彻底将保守派打懵了。他们意识到,沈墨轩和他的盟友,不仅有能力防守,更有能力发动致命的反击!而皇帝的态度,显然已经倾向于借此机会,清理一批碍事的蠹虫!

风暴,已然转向。

王御史的倒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保守派阵营是否会因此土崩瓦解?皇帝借势整顿吏治的刀子,接下来会砍向谁?沈墨轩的危机是否就此解除?那始终笼罩在他头上的“宫闱旧案”阴影,又会因此次朝堂震荡发生怎样的变化?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沈墨轩,是该见好就收,还是应该乘胜追击?而那个与秦昭雪约定的“栖梧庄”会面,在如此微妙的时刻,又显得格外紧迫和至关重要起来。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