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 第171章 破局之钥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第171章 破局之钥

作者:中元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6:52:1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七十一章:破局之钥

那小太监如同鬼魅般来去,留下的那句低语,却如同在沈墨轩漆黑一片的前路上,点燃了一簇微弱的、却方向明确的引路星火。帝心难测,但这看似随意的“喜好”透露,无论背后是皇帝的默许、近侍的揣摩,还是其他势力的暗中运作,对沈墨轩而言,这都是他目前唯一能抓住的、可能扭转乾坤的契机!

他必须回应,而且必须回应得漂亮!

“陛下颇好木工奇巧,尤爱自鸣钟,然宫内匠作监无人能修。”——这句话的关键,不在于皇帝喜欢什么,而在于“无人能修”。这意味着,谁能解决这个难题,谁就能在皇帝面前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价值,就能将自身从“奇巧淫巧”的污名中剥离出来,证明“奇巧”亦可“利君”,亦可成为“有用之学”!

沈墨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压下心中的激动与急迫。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缜密的谋划与绝对的把握。他不能直接上书说自己能修,那显得过于刻意,且缺乏由头。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契机,让这件损坏的自鸣钟,“自然而然”地落到他的手中,并让他“顺理成章”地将其修复。

他再次提笔,给陈砚舟写了一封密信。信中,他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小太监或自鸣钟的具体信息,只是以一种探讨学问、分散压力的口吻写道:

“……砚舟兄,弟近日困居一隅,偶翻杂书,见有谈及西洋‘自鸣钟’者,其内机关精巧,以发条、齿轮传动,报时精准,堪称鬼斧神工。然此类机巧之物,若无人深研其理,一旦损坏,便如废铜烂铁,着实可惜。想起兄曾言,陛下亦雅好此道,不知宫内是否有此类珍玩?若有机会,弟倒真想一窥其奥妙,或能于这困顿之中,稍解烦忧,亦是一乐……”

他将自己的意图,隐藏在一种被软禁中的文人雅趣与学术好奇之下,合情合理。他相信,陈砚舟收到信后,结合目前朝堂上皇帝对“奇巧”态度的微妙(既然喜好,自然不愿见其损坏),定然会想办法促成此事。这比他自己任何形式的主动请求,都要安全有效得多。

信送出后,沈墨轩便开始在脑海中反复回忆、推演前世所学的机械原理,尤其是关于钟表的结构。发条动力、齿轮系、擒纵机构、报时装置……一个个名词和原理图在他脑中清晰起来。他仔细分析这个时代工匠可能遇到的维修难点——无非是精密齿轮的磨损、错位,发条断裂或松弛,擒纵机构失灵,以及因缺乏保养导致的油泥堵塞等等。只要工具勉强凑手,他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能够修复,甚至……可以做一些小小的、令人惊喜的改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陈砚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或许是这位好友敏锐地捕捉到了沈墨轩信中的深意,或许是他本身也觉得这是一个转移视线、缓和气氛的好方法,他动用了一些关系,迂回地向宫内掌管器玩的部门透露了沈墨轩这位“格物奇才”对自鸣钟的兴趣,并暗示其或能解决匠作监的难题。

几天后,那日传话的小太监再次提着食盒出现。这一次,他除了饭菜,还带来了一个用锦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沉重木匣。在同样利用身体遮挡视线的瞬间,他低语道:“此乃陛下旧玩,已搁置许久,着奴婢送来给沈举人……‘解闷’。”

沈墨轩心中了然,强忍着激动,面色平静地接过木匣,仿佛真的只是一件用来打发时间的玩物。

待小太监和衙役离开,他立刻抱着木匣回到屋内,小心地打开。

锦缎之下,是一架约莫两尺来高、造型精美的西洋自鸣钟。钟壳以黄铜和红木制成,雕刻着繁复的藤蔓花纹,钟面珐琅彩绘已然有些暗淡,更重要的是,钟摆静止,指针停滞,毫无生气。

沈墨轩如同面对一件圣物,轻轻将其放置在桌上。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围着它仔细观察了足足半个时辰,从外观到每一个可能开启的缝隙。然后,他才找来自己之前准备的、那些用于观测矿物和釉色的简易工具——细长的钢针、小巧的镊子、放大透镜等,开始小心翼翼地尝试打开钟壳。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他不敢用力过猛,生怕损坏了这可能是孤品的精密仪器。终于,在找到几个隐藏的卡扣后,他成功地卸下了背部的盖板。

钟表内部的结构展现在他眼前——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黄铜齿轮相互咬合,紧绷的发条盘卷在中心,精巧的擒纵器静静矗立……一切都与他脑中的知识相互印证。他仔细检查,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一根连接秒针轮的细小传动轴因金属疲劳而断裂,导致动力无法传递;同时,擒纵叉上积累了厚厚的油泥,使其动作滞涩;此外,报时用的敲击小锤的连杆也有些微变形。

问题明确,解决起来便有了方向。断裂的传动轴需要重新制作一根,这对于拥有工兵铲和一些坚硬金属碎片的沈墨轩来说,虽然费时费力,但并非不可能。他用小锉刀和磨石,花费了整整一天一夜,小心翼翼地打磨出了一根尺寸合适的替代品。清理油泥相对简单,他用细布蘸取少量灯油,一点点地将齿轮和擒纵机构擦拭干净。至于变形的连杆,他则用加热(借助油灯火焰)后缓慢矫正的方法进行了修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不仅仅是修复,更是他与这个时代、与那位深宫中的皇帝,进行的一场无声对话。他要证明,他所掌握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妖术”,而是基于物理规律的、实实在在的“格物”之学!

在修复主体功能的同时,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他要做一个小的“改进”,让这件修复后的器物,不仅仅是恢复原状,而是能带来额外的惊喜,更能体现他的“巧思”。

他注意到钟表顶部有一个装饰性的小阁楼结构,空间狭小。他利用修复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边角料——极细的铜丝、一小片弹性良好的钢片,以及之前为观察釉色而准备的一点矿物颜料,极其精巧地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机械小鸟。小鸟通过一组微小的杠杆与报时机构相连。当整点报时敲响的同时,杠杆会触动机关,小鸟会从阁楼小窗中弹出,点头鸣叫(通过钢片振动发出类似鸟鸣的清脆声响)三下,然后缩回。

这个“报时小鸟”的结构,借鉴了他前世见过的某些八音盒和自动人偶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在完全依靠手工和有限工具的情况下完成,堪称奇迹。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当黎明再次降临时,沈墨轩终于完成了所有的修复和改进工作。他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个齿轮安装到位,合上盖板。

他深吸一口气,找到上发条的钥匙,轻轻拧动。

“咔哒……咔哒……”

先是发条被拧紧的细微声响,紧接着,停滞已久的钟摆开始轻微晃动,然后规律地摆动起来!齿轮组发出轻微而悦耳的“沙沙”声,指针开始缓缓移动!

“铛——铛——铛——”

当时针指向辰时(上午七点)的瞬间,洪亮的报时声准时响起!与此同时,钟顶小阁楼的窗户“啪”地一声弹开,那只用铜丝和钢片制成的、涂着彩漆的机械小鸟倏然探出头来,清脆地“鸣叫”了三声,然后灵巧地缩了回去,窗户随之关闭。

成功了!不仅修复如初,还增添了如此灵巧可爱的功能!

沈墨轩看着那重新焕发生机、甚至更胜从前的自鸣钟,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知道,他投出的这颗问路石,已经准备好了。

他没有耽搁,立刻写了一封极其谦恭的短笺,只说蒙陛下恩赐“旧玩”解闷,自己略尽绵力,已将其修缮完毕,并稍作点缀,不敢专美,特此奉还。他将短笺连同修复一新的自鸣钟,依旧通过那名小太监的渠道,悄无声息地送回了宫中。

接下来,又是等待。但这一次的等待,与之前那种被动、绝望的等待截然不同。这一次,他手握利器,心怀希望。

消息传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就在自鸣钟送回的当天下午,福宁殿内,仁宗皇帝赵祯正在批阅奏章,近侍太监将那架焕然一新的自鸣钟小心翼翼地呈了上来,并低声禀报了缘由。

赵祯放下朱笔,目光落在那个熟悉的钟上。当他看到指针规律行走,听到准时报时的洪亮钟声,尤其是看到那只突然弹出、鸣叫三声后又灵巧缩回的机械小鸟时,他那张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讶与欣赏。

他围着自鸣钟走了两圈,亲自拧动发条,听着那清脆的机括声,看着那精妙的联动,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与喜悦。他并非痴迷玩物丧志的昏君,但他确实欣赏这种凝聚了智慧与匠心的“巧技”。

把玩良久,赵祯才缓缓坐回御座,手指轻轻敲打着那只刚刚报过时、此刻静静栖息在阁楼里的小鸟(模型),仿佛陷入了沉思。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自鸣钟规律的“滴答”声和铜漏的滴水声交织。

良久,皇帝似乎是无意地,对着侍立在侧的心腹老太监,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殿宇中:

“有此巧思,用于正途,亦是国器啊……”

皇帝这句“有此巧思,用于正途,亦是国器”的感叹,究竟是何深意?是对沈墨轩能力的认可,还是对其未来用途的期许?这句评价传出,将在朝堂引起怎样的连锁反应?一直攻击沈墨轩“奇巧淫巧”的保守派,将如何应对皇帝态度的微妙转变?沈墨轩凭借修复自鸣钟赢得了一丝帝心,但这丝好感,能否抵挡住“宫闱旧案”等更凶险的暗箭?通往“栖梧庄”与秦昭雪会面的时机,似乎也因这一变故而变得更加微妙与紧迫。真正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更深的水域。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