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雄 > 第2053章 异志

北雄 第2053章 异志

作者:河边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5 18:14:44 来源:抖音小说网

进了书房,书房里一个瘦小汉子已等候多时。

见唐俭入来,立即躬身施礼。

唐俭出身晋阳唐氏,唐氏虽比不上晋阳王氏,却也是地道的大族门阀。

唐俭的祖父唐邕更曾为北齐尚书左仆射,那是晋阳唐氏最高光的时刻,只是等北齐为北周所灭,唐氏作为北齐余孽毫无疑问的走上了下坡路。

唐氏子弟都受到了排挤压制,只是晋阳有晋阳王氏坐镇,境况倒是比河北,山东的世族好上许多,起码没死那么多人。

唐俭的父兄才能平庸,又没赶上好时候,都是身具一官半职,却没有任何恢复家声的能力,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唐俭这里,更是文不成武不就,只能凭借故旧之情在禁军中谋了个职位,也正在那时同掌管禁军的李渊相识。

李渊喜欢交朋友,唐俭的家世还算能拿得出手,加上他的性情和李渊分外合拍,大家都知道,李渊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物,喜冶游,更喜欢跟人聊天吹牛。

唐俭和裴寂相类,言行浪荡,如果没有官职和家世,也能称得上一声游侠儿,就是当时人们对那种不事生产,四处惹是生非的人的雅称。

由此唐俭和李渊结下缘法,两人再聚之时已是在晋阳,天下大乱,唐俭跑回了太原老家躲避战祸。

其实主要是杨广三征辽东,唐俭这些人躲避兵役之举,那会李渊在太原,身边几乎都是这样的人物。

之后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唐俭,刘弘基,刘文静,裴寂等人眼见奇货可居,纷纷献计献策,鼓动李渊父子率军南下,逐鹿中原。

这就是之前所说的元谋功臣的来由。

都说唐俭有知兵之名,实际上是从李渊口中传出去的,因为两人同在禁军共事过,唐俭没少在李渊面前吹牛,自己领兵会如何如何。

那会李渊对军事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被能说会道的唐俭给忽悠了,一直认为唐俭很有领兵的才能。

后来在晋阳起兵之际,就任命唐俭为记室参军,参赞军政要务。

可实际上唐俭第一次“领兵”是随独孤怀恩攻打尧君素,战事僵持之际,唐俭参奏独孤怀恩贪渎军饷,致使大军士气低落,围攻孤城数月而不能下。

于是独孤怀恩获罪,唐俭有功。

到了这,其实李渊也差不多明白了,唐俭没什么领兵之能,反而非常容易和上官闹矛盾,唯一可取之处可能就是忠心了。

所以之后便把唐俭留在身边,再未让他外出领兵。

…………

如今唐俭已经年近五旬,官至兵部侍郎,早就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冲动,在外人面前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的饱读摸样。

其实唐俭在文事上面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可以说晋阳唐氏在教养子弟上面,出了大问题了……

书房之中灯火摇曳,唐俭拖着疲惫的身子坐了下来,瘦小汉子上前搀扶了一下,却被唐俭推开。

瘦小汉子低笑一声,他穿着打扮像是府中的管事,个头矮小,样貌普通,站在那里就像是长安城中街边闲晃的无赖儿。

可这一笑间,却阴恻恻的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见唐俭坐定,他在袖口摸出两张纸奉给唐俭。

唐俭接过来借着烛光览阅,片刻之后唐俭有点失望的摇了摇头,顺手又递回给了瘦小汉子。

“咱们盯了好几年了,什么时候是个头?”瘦小汉子说着话,一边走到书房的烛台前,把纸张凑上去点燃,直到其烧成灰烬。

出神的看着火光,瘦小汉子接着道:“侍郎你也知道的,咱们这些人的性命虽说轻贱,却也不能白白断送。

如今街面上越来越太平,长安令衙和户部又定了一次户籍,有几个兄弟禁不起查,只能出城去庄子上。

那边人少,可也显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了纰漏……

而且军情寺,刑部一直有人在追查那几件事,我看城里面也是越来越待不住了,侍郎要么给咱们增些新面孔,要么就不要再吩咐咱们做那些无谓之事了。

和当年咱们打仗的时候一样,不如拼却性命,直取敌将,只要对方将旗一倒,大军也就溃了。”

唐俭叹息一声,“谈何容易啊……好了,莫发牢骚,我自有主张,赶紧去吧,还是那句话,万事小心。”

瘦小汉子拱了拱手,也不再多言,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反正决断之权不在他这些握刀子的人手上。瘦小汉子轻轻推开门,本能的左右看了看,在唐俭心腹仆从的注视下,他慢条斯理的整理了一下衣袍,迈着方步走了。

唐俭在书房中安坐了一阵,脑子却没闲着,他其实也知道,随着日子这么一天天过去,希望只会越来越渺茫。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本来一些事计议的好好的,长孙顺德那些蠢货却突然坏了事,要不是他向来谨慎,下场也定和旁人无异,不是抄家灭族就是流放岭南。

对了,现在大唐流放罪囚的地方又多了,比如海外的扶桑,之后辽东也定然是罪囚的好去处,还有南方的林邑,西北的高地,山南等处。

那真是一处比一处远,一处比一处荒凉,去了的人基本上都是九死一生的结果。

大唐越来越大了,其实在大唐灭亡吐蕃之后,除了收山南三国为附属之外,北边的高地地区划归西海郡,大唐的疆域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前隋。

唯一还不能跟前汉相比的就是,北方草原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前汉则灭亡了匈奴,建立了漠北都护府,顺便也把西域纳入了进来,立下了西域都护府。

汉王朝的强大是无与伦比的,在华夏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如今大唐与之相比,在收复辽东之后,疆域上也只缺草原一块,实际控制的领土却已超过前汉无疑。

只是在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还需多多努力。

…………

长安作为大唐的心脏,想要在这里掀起有悖于大势的风浪,却是越来越难了。

直到唐俭见到李思行府上的管事,看过李思行的亲笔书信,唐俭心中大喜,李思行对于唐俭来说,是晋阳故人,一直是唐俭极力拉拢的对象。

只是李渊已亡,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还留下性命这些人散落于各处,丢官罢职的稀松平常,有些当初保住了官职的,也大部分都投在了长孙顺德门下。

元贞七年,长孙顺德事发,这些人也都倒了霉,说是洛阳旧党,实际上还有很多是伪唐降人。

反而是李思行这样备受冷落,没什么门路的人再次幸存了下来。

…………

“回去告诉李将军,吾等本就同出一源,今日愿为我臂助,让他安心做事,我唐茂约定不负他美意。”

那管事唯唯称是,唐俭又问了几句,也就知道这只是个送信传话之人,便不再多言其他。

命心腹把人送走,唐俭心下轻松不少,他看重的自然不是李思行这个人,而是他的职位,左监门卫长史。

搁在以前,这是给皇帝看门守户的要职,非亲信之人不能任之。

只是现在发生了变化,羽林军才是皇帝亲军,左右监门卫沦为了摆设,好像离废弃也只是一步之遥了。

不过摆设归摆设,这不左右监门卫还在呢嘛。

在这个时候李思行传书过来,唐俭身在兵部,哪里会不明白李思行的意思?不过是眼见升迁无望,想着投靠他寻个出路罢了。

此事还得好好谋算一番,他和李思行曾经是同僚,虽不怎么相熟,可对其人品还是略知一二的,这人用用可以,却并不值得信任。

…………

元贞九年九月中,李道宗的捷报终于艰难的到达了长安。

这个时候长安下了冬天第一场大雪,整个长安一片素白,天气也骤然冷了下来。

相比辽东捷报,李道宗率军破真腊国都,诛杀真腊国王的消息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因为辽东对于中原帝国的战略意义远不是真腊这种东南小国可比。

真腊闹腾的再凶,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也只是池塘里的鱼,蹦跶几下也就完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李道宗的南海都护府兵不过数千,顺手就把真腊给灭了,当年征氏姐妹叛乱,汉军不也是兵到即除?

所以说和李道宗想的差不多,朝堂上的人们,对南方小国的兴亡并不感兴趣,在大家印象当中,那里和岭南一样,都属于烟瘴之地。

拿下来没什么好处,只要恭敬些,像扶南那样时不时奉上岁供,给大唐脸上增添些光彩,那就不妨和气些。

李道宗不声不响的却把真腊给灭了,李破只感觉很稀奇,他也不知道如今东南亚那边的人是不是在树上待着。

李道宗在捷报中,对真腊做出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听上去却是比草原上还要强上许多,至少人家能耕种,还能兴修一些简单的水利设施,同样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体系。

这可比只知道放牧,抢掠的草原部族文明的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