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雄 > 第2052章 人心

北雄 第2052章 人心

作者:河边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6 17:47: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年底赏功是惯例,还剩至多三个月……按说咱们守着左右监门卫,没有功劳也总有苦劳吧?

卫府这边是不是能说说话?尤其是屯卫……十二卫谈不上同声共气,可也不能让兵部肆意妄为不是?”

韦德运终于慢条斯理的开了口,他定然是看不上李思行这种咋咋呼呼的做派的,但谁让大家是在一条船上呢。

本来韦德运出身万年韦氏,家世是一等一的好,别说韦氏族中,就说是在关西人当中,可以借力的也多了去了。

他在有监门卫待了十多年了,按步升迁起码都应该不止是个卫府将军的品阶,可却雷打不动的就一个小小的司马参军,好像要跟他牵绊一生,这让他如何甘心?

要知道当年他也是族**举,留在京师的看门人。

他兄长韦挺是嫡长,本应留守,但韦挺自小主意正,志不在此,也就是不愿意做那“守护之犬”,这才轮到他韦德运。

他这个次子守家,做的其实还不错,关西大乱的时候瞅准时机起兵响应李渊,而韦氏在李渊起兵之前就已经在给李渊造势,算得上是关西第一批投靠李渊的世族门阀。

对陇西李氏有首义之功,于是韦德运入京为官,顺势投靠了储君李建成,在当时看来,韦氏这是明智之举。

韦挺在天策府,韦德运投东宫,两边下注,输赢韦氏都能屹立不倒,贵族们的惯常玩法了。

只是时运不济,韦氏这一房还就压错注了,所以现在他们兄弟两个都没落好,反而是三房以前被调侃是“以色侍人”的韦节异军突起,在大乱之时稳住了万年韦氏的根基。

韦节和他们这一支关系还不错,只是当年韦节劝韦德运不要投靠李建成,他的理由是韦德运起兵时加入了娘子军,不如借此顺势投在李秀宁门下,不要去参与李氏兄弟的储位之争。

可韦德运觉得李秀宁一个女子,那时又闭门不见外客,显然是受父兄挟制,兵权旁落,让他代表韦氏的一些人去烧这样的冷灶,他哪里愿意?

而且他觉得叔父是因与李靖相交莫逆的关系,这才来劝他,是存了私心的,族中说起韦节和李靖的交情来,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很难听,谁让韦节长的太好呢。

这些话韦德运即便不信,却也难免对叔父心存轻视,于是对叔父的劝说置之不理,在李建成亲自登门拜访之际,投入东宫怀抱,自此长房和韦氏三房疏远开来。

他侄儿韦待价之所以还能被韦节引荐给李武,那是因为当初皇帝驻跸于万年县时,韦待价夤夜面君,劝说皇帝不要在关西大开杀戒。

那时韦待价也才十二三,小小年纪便能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言出有物,这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件事。

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让韦氏上了岸,把韦氏投靠李渊的窟窿稍稍弥补了一下,让他的父亲和叔父等人投效新主显得不再那么僵硬。

正因韦待价面君过,有这样的渊源,韦节才会伸把手,不然以韦节怕麻烦,又恩怨分明的性情,韦德运死在他面前他都懒得理会,何况是侄孙?

你当韦节没听到族中的闲言碎语?他生平最恨的就是有人拿他的容貌说事了。

…………

总而言之,韦德运在李渊败亡之时没受什么牵连,其实为了稳定关西人心,连唐俭这样的李渊心腹之人都被放了一马,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只是李破没有大肆清洗,却不会真的有什么妇人之仁,这些人再想升迁,那是千难万难,一旦有所错漏,立即就是丢官罢职的下场。

作为伪唐降人,唐初之际大家可谓是各显神通,像长孙顺德等人,就联结成党,在朝中也算是举足轻重。

只是元贞七年案发,大家现在说起来,没人说长孙顺德等人是伪唐降人,而是前朝洛阳旧党。

那韦德运这些人算哪边?什么都不是,愿意跟他们交往的人也不多,时间久了,连韦氏同族们都觉着韦德运碍眼了。

韦德运自己却还想挣扎一下,本质上来说和李思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

“兵部……”听了韦德运的话,元文君笑了笑,“兵部如今可不轻省,议功的时候你一句我一句的,没个定数……

卫府在此事上说什么?留在京中的大将军才几位?咱们跟他们说得上话吗?

二位没站在殿上,看不清楚局面,在赏功上面,大家说的再多,也得以陛下的意思为准……

我之前听了韦兄所言,觉得很有道理。

可在小朝上话一出口,味道就变了,唉,还是没有看透人心大势所致啊。

所以说啊,你们急也没用,这事还有的议呢。

此次温令君和李仆射不在,我在朝议之上擅自建言,还不知道会不会惹的那两位不快。

我劝两位最近还是安坐府中,莫要四处奔走,情形总觉得有些不对,咱们这些人和前朝多有瓜葛,还是小心为上。”

元文君为官多年,政治敏感性是有的,不然也坐不到现在的位置,人品上也比很多人要强上许多,不然也不会对李思行和韦德运好言相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北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韦德运本就话不多,这会就干脆沉默了下来,元文君的话听着温和,但却像一把刀捅到了韦德运的心上。

职位太低,看不清大势,说的又是兵部,又是卫府的,元文君话里的意思,根本不值一驳。

尤其是韦德运还给出了个馊主意,听着挺好,可在小朝上说出来,却是弄了个里外不是人。

这就是很多自以为是的人犯的老毛病,平日里各个自比诸葛,实际上比你聪明的人比比皆是,不过是井中之蛙的畅想而已。

换句话说,韦德运以后再想在元文君这里出什么主意,人家轻易也不会听了,为人谋者,最忌讳的就是出言轻率,陷人于不利。

元文君虽说确实没有怪罪韦德运的意思,可话里话外还是流露出了些埋怨,对现在的韦德运来说,无异于沉重的一击。

他那一脸的云淡风轻,终是没有维持住……

李思行比他还要不满意,声音又大了几分,“元兄,咱们这只剩了一口气,还有人盯着不放,你让我怎么安心在家待着?

哪天一个小崽子过来,我得先弯腰叫人家一声将军,岂不羞煞人也?”

元文君也腻歪了,双手一摊道:“李兄也不用在这里大呼小叫,唯恐旁人不知怎的?哼,卫府的那些大将军你们也不是没见过,各个战功彪炳。

就算是驸马徐大将军,那也是敢孤身入洛阳,说人来降的豪杰,李兄自问比不比得上他们?

就算有我极力保举,又能如何?左右监门卫啊,李兄不会不清楚是干什么的吧?我问李兄一句,你见驾过没有?”

李思行被元文君说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的,元文君就差再说上一句,你那点战功都是伪唐时立下的,可以说未有寸功于当今陛下,凭什么惦记左右监门卫大将军这样的职位了。

李思行看了看旁边脸色沉郁的韦德运,最终是忍住了火气,这火气忍了很多年,他好像还得忍下去。

…………

元府后门吱呀一声打开,李思行和韦德运鱼贯而出,等小门在身后关上,李思行回头看了看,重重哼了一声。

李思行还待说话,韦德运算是怕了他的大嗓门,率先苦笑一声道:“李兄,小弟算是看透了,像你我这般人,无足轻重。

元兄还能跟咱们说这么多,已是情至意尽,小弟这就回去听歌看舞,什么也不惦记了,反正以右监门卫如今的局面,再坏又能坏到哪去?

即便上面多出个将军,大将军的,咱躬身听命便了,他又能奈我何?”

说罢向李思行拱了拱手,接过从人递上的马缰绳,翻身上马,径自催马而去。

李思行被晾在那里,眼睛都红了起来,运了半天气,才压住火气,上马前行,走了一段,将元府抛在了身后。

想了一路,回到自己府中,立即去了自家书房,叫来心腹管事,也就是他的族弟,从书房中拿出一封书信道:“你去唐侍郎府上,把这个当面交给唐侍郎。

记住了,不能让人转交,要亲手交给唐侍郎,其他的话不用说,记住唐侍郎的回话,回来报知给我便是。

千万小心一些,莫要被人瞧见……”

…………

辽东捷报到了京师之后,围绕着赏功之事,不知牵动了多少人心。

如果是西北大军论功,其实还好说一些,可河北各部军旅就难上许多,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窦建德降人。

当初攻灭高句丽,有李靖坐镇,功劳大又很扎实,赏功时说法不多。

可现在首功是苏定方,其他诸如裴行俭,程名振等人也都是河北降人,这让很多人感觉到了不适,说法也就多了起来。

…………

兵部侍郎唐俭府上后宅。

唐俭草草用了晚饭,一身疲倦的去到书房,今天朝议过后,回到兵部,兵部尚书尉迟信又召集众人议了一番。

下衙之后,又有亲信接二连三的来到他这里说话,唐俭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算把人都打发走。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北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