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907章 白虎殿营构

巴图虎 第907章 白虎殿营构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907 章:白虎殿营构(至元四十三年秋的规制之争)(大都白虎殿施工现场)

白虎殿的夯土台基刚筑起三尺,郭守敬就带着工匠们陷入了争论。“萧将军说要九尺,” 他用木尺量着土层,眉头紧锁,“可钦天监李德彰说,北地冻土厚,九尺地基易裂,需加一尺砂石垫层。” 蒙古监工巴图不耐烦地踹了踹夯土:“汉人就是麻烦,直接堆土到九尺便是!”

张姓匠人蹲在台基边缘,抓起一把混合了糯米浆的黄土(从汴梁运来的 “御土”,黏性极强):“巴图大人有所不知,这九尺要分三层夯筑,每层三丈见方,误差不能过寸。” 他指着图纸上的 “九五” 注脚,“九尺取‘九五’,但地基的长宽是‘四九三十六丈’,合‘四海九州’之意 —— 这不是堆土,是堆江山。”

萧虎闻讯赶来时,正见巴图要掀图纸。“住手,” 他指着台基中心的定位桩(用檀木制成,顶端包铜),“这桩要打深三丈,直抵岩层。告诉李德彰,砂石垫层可以加,但台基净高必须是九尺 —— 少一寸,拆了重筑。” 他要的不是稳固,是让所有人抬头看殿时,都得仰视这九尺之下的威严。

殿内的十六根金柱,选的是从汴梁大庆殿拆来的楠木,每根长十二丈,需八人合抱。郭守敬让人将柱身的旧漆刮去,露出里面的 “政和年造” 刻款(北宋徽宗年间)。“这木性已定,不易变形,” 他对工匠们道,“但要裹三层麻布,刷七遍桐油,防北方干燥开裂。”

给柱子绘 “虎啸山林” 图时,画师们起了争执。汉家画师想用水墨(淡雅飘逸),蒙古画师坚持用矿物颜料(浓烈鲜艳)。萧虎让取来两幅小样,指着水墨版道:“虎在山林,要藏三分凶,露七分势 —— 太艳了,像草原的狼,不像中原的虎。” 最终定用水墨为主,只在虎目处点朱砂(取自江南辰砂,比蒙古的矿物颜料更显灵动)。

有根柱子的疤节处天然形成类似虎首的纹路,张姓匠人建议保留:“这是天工,比画的更神。” 萧虎摸着那疤节,忽然道:“在疤节下方刻‘至元四十三年’—— 让旧材带着新朝的印记。” 柱子立起那日,他让人在柱础石上浇了铜水(与浮雕嵌入用的铅锡合金不同,更显贵重),凝固后像只虎爪,牢牢抓住地基。

忽必烈派来的内侍在工地上转悠,见梁柱上只有虎纹,当即脸色一沉:“为何不用龙纹?大汗的宫殿,岂能无龙?” 郭守敬忙解释:“萧将军说,白虎殿是议事之所,非寝宫,用虎纹更合‘威而不僭’之意。” 内侍冷笑:“我看是有人不敢用吧。”

这话传到萧虎耳中,他让人取来一幅《白虎殿全图》,在空白处补画了殿顶的鸱吻(用琉璃制成,形似虎首,而非传统的龙形)。“回复大汗,” 他对信使道,“龙纹属天,虎纹属地,大都居北,当以虎镇地 —— 待四海平定,再请龙纹不迟。”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拒接皇权,又给自己留了余地。

耶律楚材在旁看着,忽然道:“可在殿门的铜环上刻龙纹,但只刻半条(龙身隐入环内)。” 萧虎眼睛一亮 —— 半龙半虎,既表臣服,又显野心。铜匠铸造时,特意将龙鳞铸得浅,虎纹铸得深,远看是龙,近看是虎,成了整座殿最隐秘的权谋符号。

负责绘 “虎啸山林” 图的画师队伍里,有位叫赵孟頫(南宋宗室后裔,被迫降元)的江南画师,他笔下的虎带着江南山水的灵秀,被蒙古画师嘲讽 “像猫”。“虎是山君,” 蒙古画师用狼毫蘸着赭石,在柱上画了只龇牙咧嘴的虎,“要让汉人看了发抖!”

赵孟頫没反驳,只是在虎的背景里添了几株松树(用淡墨勾勒,风骨凛然)。萧虎路过时,盯着松树看了半晌:“这松画得好 —— 虎要凶,山要稳,缺一不可。” 他让两人合作,蒙古画师画虎身,赵孟頫补山景,竟成了一幅 “刚柔相济” 的佳作。

巴图见了,又要挑刺:“江南人画的山,太软!” 赵孟頫淡淡道:“大人可知,这松是燕山的松,石是大都的石 —— 画的是北方,不是江南。” 巴图被噎得说不出话,萧虎却对周显道:“把这画师调到崇文馆,让他给《大都图志》绘图。” 他要的不是打压江南文化,是让它融入新朝的骨血。

殿外的台阶设计成九级(比常规宫殿少一级),每级高九寸,宽三尺。李德彰拿着罗盘测量方位,发现台阶正对燕山主峰:“台阶朝东,虎属阳,迎日出,大吉。” 但蒙古贵族认为 “九级不如十级气派”,吵着要加一级。

萧虎让人在第九级台阶的边缘刻了道浅槽(几乎看不见):“这槽就是第十级,在土里,不在面上。” 他对帖木儿道,“草原的汗帐没有台阶,汉人的宫殿讲究‘阶陛分明’—— 咱们取中间,既不失规矩,又不越本分。” 帖木儿摸着那道槽,忽然明白:这是告诉忽必烈,萧虎的野心藏在土里,没摆到面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卢景裕带士族参观时,特意让子弟数台阶:“九级,比天子少一级,比诸侯多两级 —— 这是‘王佐’的规制。” 有个老儒低声道:“怕是‘王佐’想做‘王’吧。” 卢景裕瞪了他一眼 —— 有些话,心里想可以,说出来就是祸。

殿顶的瓦当,原定全用虎纹(陶制,青灰色),忽必烈却从和林送来一批龙纹瓦(琉璃制,黄色),明着说 “点缀檐角”,实则试探萧虎的态度。“把龙纹瓦用在殿后的偏房,” 萧虎对郭守敬道,“正脊全用虎纹,檐角只放两块龙纹,还得让它被虎纹瓦围着。”

张姓匠人在铺设时,故意让龙纹瓦的位置低于虎纹瓦三寸。“这样下雨时,” 他对徒弟道,“龙纹瓦的水得流过虎纹瓦才能落地 —— 规矩不能乱。” 这事被内侍报给忽必烈,忽必烈只是笑了笑:“他倒会算账。” 耶律楚材在旁道:“能算账,总比乱伸手好。”

瓦当烧制时,有个窑工偷偷在虎纹瓦背面刻了 “元” 字(与之前浮雕的 “元” 字呼应)。萧虎得知后,让人把这批瓦用在殿的西翼(蒙古贵族议事处),东翼(汉臣议事处)用的瓦背面刻 “汉”—— 一殿之内,隐分南北,却又同属一瓦,像极了大都的格局。

殿内的主屏用紫檀木制成,高五丈,宽三丈,原定绘 “四海归一” 图。萧虎却让人改绘 “燕山狩猎图”:画中忽必烈射鹿(居上),萧虎射虎(居下),蒙古兵与汉兵分列两侧,猎物堆里既有草原的狼,也有江南的鹿。

“这画得改,” 耶律楚材指着萧虎的位置,“比大汗只低半头即可,不能太低。” 他怕忽必烈见了觉得萧虎自贬太过,反而起疑。萧虎依言调整,又在画的角落添了只幼虎(隐指未来的传承),画师不解,萧虎道:“让后人知道,这殿不是给一代人建的。”

屏风后的暗格(藏文书用),由周显亲自设计,钥匙分三把(萧虎、忽必烈的内侍、帖木儿各执一把)。“大汗的人要能看,” 萧虎对周显道,“但不能让他们想看就看。” 暗格的锁芯刻着虎纹,只有用特制的虎符钥匙才能打开 —— 这是萧虎在权力网中留的活扣。

卢景裕带燕云士族参观时,正见工匠给梁柱刷最后一遍漆。“这漆里掺了苏木(江南产)和狼毫灰(蒙古兵的旧帐烧的),” 郭守敬介绍道,“能防蛀,还能让虎纹更显层次。” 士族们啧啧称奇,卢景裕却盯着殿顶的虎纹瓦:“连瓦都透着规矩,新朝是真要立根了。”

江南来的降臣(如赵孟頫)见殿内不用龙纹,私下议论:“萧将军终究是臣,不敢僭越。” 孟珙听到了,冷笑道:“等你们看到屏风上的画就知道,他不是不敢,是时候未到。” 这话传到萧虎耳中,他让孟珙带降臣看暗格:“这里藏着江南的户籍册,将来治理江南,还得靠你们。” 降臣们摸着冰凉的紫檀木,忽然明白,白虎殿不仅是议事的地方,也是他们的 “投名状”。

阿里不哥派人送来 “贺礼”—— 一幅绣着 “龙在上,虎在下” 的毡毯,要铺在殿内正位。萧虎让人把毡毯挂在偏殿(蒙古贵族休息室),正位铺了块江南织的云锦(绣着虎啸山林,却用金线勾边,暗合 “金虎” 之意)。

“这是抗命!” 阿里不哥的使者怒吼。萧虎指着偏殿:“毡毯挂在那里,所有人都能看见‘龙在上’;正位用云锦,是因为大汗说过‘江南物华天宝’—— 哪样不是遵旨?” 使者被堵得哑口无言,回去后添油加醋禀报,忽必烈却只淡淡道:“他懂分寸。”

落成前夜,张姓匠人在殿门的铜环上发现半条龙纹快磨平了,连夜用錾子加深。“这环得经百年摸,” 他对徒弟道,“半龙半虎的意思,不能磨没了。”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环上,龙鳞与虎纹交辉,像枚未开的玉玺。

白虎殿落成。萧虎率百官首次入殿议事,踩在九级台阶上,每一步都像敲在人心上。忽必烈的内侍站在殿门左侧,帖木儿站右侧,汉蒙臣僚分列东西,连呼吸都放轻了。

“诸位看这殿,” 萧虎指着梁柱上的虎纹,“虎啸山林,不是要吞山,是要护林。大都就是这林,咱们都是守林人。” 他没提龙纹,却让所有人想起了偏殿的毡毯 —— 有些规矩,不必说透。

散会后,郭守敬在殿角发现一块未清理的木屑(楠木的,带着淡淡的香),捡起来揣进怀里。张姓匠人见了,笑道:“留着吧,将来给孙子说故事 —— 咱们建的不是殿,是新朝的骨头。”

夕阳从殿门照进来,虎纹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无数只蛰伏的猛兽。萧虎站在主屏前,望着画中那只幼虎,忽然觉得,这九尺高的殿基,不仅托着一座殿,更托着一个比他寿命长得多的天下 —— 而他,不过是给这天下打第一根桩的人。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