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812章 廷议再起

巴图虎 第812章 廷议再起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812 章:廷议再起(临安的战和拉锯)(至元四十二年秋?临安紫宸殿)

紫宸殿的铜鹤香炉刚添了三炷龙涎香,晨雾从殿门缝隙钻进来,裹着阶下百官的朝服下摆。宋理宗坐在九龙宝座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那只虎纹瓷碗 —— 这是史弥远昨夜 “不慎” 遗在御书房的,碗沿的磕碰痕迹像道醒目的疤。“江淮盟约的卷宗,都备齐了?” 他问内侍,声音里带着宿夜未消的疲惫。

阶下,礼部尚书徐清叟的朝靴在青砖上碾出轻响,他袖中藏着份《边患策》,是连夜请三位老臣联名署的。“陛下,萧虎的互市队刚离临安,北境就增了骑兵。” 他瞥了眼史弥远的紫袍,“这哪是通好,分明是缓兵之计。” 史弥远却慢条斯理地整理着玉带扣,指甲缝里还沾着批阅奏章的朱砂:“徐尚书怕是忘了,去年淮东大雪,禁军冬衣缺三成,不靠北地皮毛,难道让士兵冻着?” 两人目光相碰,晨雾里似有火星迸溅。

“臣请弹劾萧虎七宗罪!” 徐清叟猛地出列,朝服的广袖扫过身旁小吏的笏板。他举起《边患策》,声音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落:“一、派细作偷绘城防,违盟约;二、虎纹瓷器暗藏挑衅,辱君威;三、北境增兵至五万,包藏祸心;四、扣我朝商队三名,索贿才放还;五、纵容部将在盱眙劫掠;六、与欧洲诸国暗通,欲合围我朝;七、自称‘叔’,僭越名分!”

每数一条,他便顿一下笏板,玉板撞击青砖的脆响惊得内侍直缩脖子。“此等豺狼,岂可与之互市?” 徐清叟叩首时,花白的胡须扫过地面,“臣请陛下下旨:罢黜互市,斩北境使者,再命赵葵率淮东军北上,直捣虎首堡!” 阶下武将纷纷附和,殿前司都指挥使霍坚更是按剑而言:“臣愿领兵,三日便可渡过淮河!” 理宗的手指在虎纹瓷碗上越攥越紧,碗沿的磕碰硌得掌心生疼。

“徐尚书的七宗罪,倒有五宗是道听途说。” 史弥远缓缓出列,袍角扫过徐清叟的靴尖。他从袖中抽出一卷账册,展开时哗啦啦作响:“上月盱眙互市,得北地良马二十匹,皆是能负重的‘蒙古骝’,正好补充骑兵;皮毛千张,够给殿前司禁军做冬衣,省下的三万两银子,可造十架神臂弓。” 他又取来商税清单:“蜀锦、茶叶换琥珀、胡椒,一转手便赚五成利,这些钱能填国库的亏空 —— 陛下忘了,平江府的粮仓,只剩两月存粮了?”

史弥远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落在实处。“至于增兵,” 他话锋一转,“萧虎守西境,要防波兰残部,五万兵不算多。他扣商队,是因我朝边将先扣了他的铁器商 —— 赵葵的军报里写得明明白白。” 他忽然朝理宗躬身:“陛下,萧虎是凶虎,却暂时拴着链子(指互市)。若杀了使者,解了链子,这虎扑过来,谁能挡?” 他瞥了眼霍坚:“霍将军说三日渡淮河,可军粮在哪?铠甲够吗?神臂弓的箭矢,库房里只剩三千支了。” 霍坚顿时语塞,脸涨得通红。

“史相是说,朕只能忍?” 理宗忽然开口,声音冷得像殿外的秋雾。他拿起虎纹瓷碗,对着晨光端详 —— 碗底的蒙古狼徽在光线下若隐隐现。“这瓷器,萧虎说是‘镇宅’,徐尚书说是‘挑衅’,你们说,它究竟是什么?”

徐清叟刚要答话,史弥远已抢先道:“在陛下眼中,它是瓷器,便可盛酒;若视它为挑衅,它便是凶器。” 他叩首道:“萧虎的心思,正如这碗 —— 可友可敌,全看我朝如何应对。暂续互市,是让他有利可图,不愿开战;同时整军备战,是让他知道我朝有底气。这叫‘恩威并施’。” 理宗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忽然问霍坚:“若真打起来,淮东军能撑多久?” 霍坚硬着头皮答:“若速战,可撑一月;若僵持,难料。” 理宗轻轻 “嗯” 了一声,将瓷碗放回案上。

廷议僵持至午时,内侍奉上茶汤,徐清叟却挥手打翻霍坚面前的茶盏:“武将只知喝茶!可知盱眙的百姓已被北兵吓得逃了一半?” 茶水溅湿霍坚的铠甲,他按剑欲起,被史弥远用眼色按住。“百姓逃难,是因去年兵灾,不是今年。” 史弥远命内侍重上茶,“赵葵已在盱眙设‘安集司’,给逃难者发粮,这月回流的百姓比上月多三成 —— 互市带来的生意,让他们有饭吃了。”

徐清叟冷笑:“史相真是体恤北境百姓,怎么不体恤被蒙古人杀了父兄的宋人?” 史弥远放下茶盏,茶盖与盏沿相碰,发出清脆一响:“臣的长子,十年前死在襄阳城下。” 他的声音忽然低了,“可正因如此,臣才不愿再让更多人送命。能不战而保境,为何非要战?” 这话让满殿皆静,连徐清叟都愣住了 —— 他不知史弥远还有个战死的儿子。

理宗借更衣退至偏殿,史弥远紧随其后。“陛下,徐清叟是忠臣,却太迂。” 史弥远压低声音,袖中滑出张纸条,“这是赵葵的密报:虎首堡的回回炮还没造好,萧虎暂时不会南侵。” 他又递上块虎纹瓷碎片:“匠人验过,这瓷土来自寿州,是我朝地界 —— 萧虎用南朝的土烧北朝的纹,是想告诉我们‘唇齿相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理宗摩挲着碎片:“可他称‘叔’,朕咽不下这口气。” 史弥远笑了:“可他也备了改称‘兄’的国书。陛下不妨下旨:‘称谓暂不论,互市可续,但需放还所有被扣商民’—— 既保了体面,又留了余地。” 他凑近一步:“臣已让亲随去办‘江淮互市令牌’,令牌上刻‘大宋皇帝御赐’,让萧虎知道,互市的权柄在陛下手中。” 理宗望着窗外的宫墙,墙头上的秋草在风中摇曳,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思。

回到正殿,霍坚忽然出列:“臣请折中 —— 互市可续,但需派使者去虎首堡,严词斥责萧虎称‘叔’之罪,令其谢罪;同时,臣率五千禁军进驻盱眙,名为‘保护商队’,实为防备。” 这提议让徐清叟皱眉,却被史弥远按住:“霍将军所言极是。” 他立即附和:“派使者可显我朝威仪,驻兵可防不测,两全其美。”

徐清叟见大势已去,气得发抖:“你们…… 你们是养虎为患!” 理宗终于拍板:“准霍将军所请。史相,拟旨:续互市,派吏部侍郎李心传为使,赴虎首堡‘问罪’;赵葵在淮东增筑烽燧,整军备战,不得懈怠。” 他顿了顿,补充道:“虎纹瓷器…… 仍存左藏库,不得示人。”

百官退朝时,暮色已漫进殿门。徐清叟与史弥远在殿外擦肩而过,徐清叟低声骂:“误国奸贼!” 史弥远只当没听见,匆匆赶往政事堂 —— 他要赶在天黑前拟好给赵葵的密信。而理宗回到御书房,立即命内侍取来 “南宋皇帝之宝” 玉印,在早已写好的密诏上盖章。

密诏上写:“赵葵可增兵三万,秘筑盱眙城防,待李心传探得虎首堡虚实,若萧虎有异动,立即毁约北伐。所需军粮,从平江府、常州调运,不得声张。” 盖印时,玉印的边角磕在诏书上,留下个浅浅的印痕,像道未愈的伤疤。内侍刚要收起密诏,理宗忽然道:“等等,把史相送来的那只虎纹瓷碗,也锁进密诏柜 —— 看着它,朕能记着警醒。”

廷议的消息很快漏到临安街头。北关码头的脚夫们聚在酒肆议论:“听说要续互市?那好,下个月能多赚些搬运钱。” 而城南的茶坊里,说书先生正讲 “蒙古虎将” 的故事,听客中有老兵拍桌:“什么虎王,当年在襄阳杀了我三个兄弟,该千刀万剐!” 两种声音在暮色中交织,像淮水的南北两岸,永远隔着道看不见的界。

最忙碌的是史弥远的亲随,他们按丞相的吩咐,给各茶馆、酒肆的掌柜送银子:“多说说互市的好处,比如北地皮毛暖和,琥珀能治病。” 而徐清叟的门生则在国子监散布流言:“史相收了萧虎的贿赂,那虎纹瓷碗里藏着黄金!” 临安的秋夜,比殿上的争论更嘈杂,也更真实 —— 百姓不在乎 “叔侄” 称谓,只在乎锅里有没有米,身上有没有衣。

被选中为 “问罪使” 的李心传,正对着行囊发愁。他是史官出身,着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最懂 “言多必失” 的道理。史弥远派人送来锦囊:“见萧虎时,先斥其无礼,再许其续互市,摸清他的西境兵力。” 而徐清叟的门生偷偷塞给他把匕首:“若萧虎敢辱使者,便学蔺相如,以死相拼。”

李心传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成都见过的蒙古商人 —— 他们卖的狼牙物美价廉,却总在交易时盯着城门的布防。“这趟差使,不是问罪,是探虎穴啊。” 他将锦囊和匕首都塞进袖中,又往行囊里放了本《孙子兵法》。夜深时,驿馆的更夫敲了五下梆子,李心传知道,天亮后,他就要踏上那条通往虎首堡的路,而他的靴底,正踩着南宋与虎首堡之间那根最细的钢丝。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