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爱情六十四封 > 第8章 根基

爱情六十四封 第8章 根基

作者:南岩乱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13:19: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耿家庄蔬菜配送中心”的牌子,用红漆写在了一块刨光的杨木板上,挂在村口大队部的山墙上,迎着风,日晒雨淋,颜色渐渐沉淀,像这片土地一样,褪去浮华,变得朴实而坚韧。

中心运作起来,像上了润滑油的齿轮。王凤萍定下的规矩严,蘑菇要朵形整齐、颜色鲜亮,黄瓜不能弯,西红柿不能有疤。起初有些人家不适应,觉得她苛刻,但看到严格按照标准收上来的菜,在城里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分到手里的票子实实在在多了,那点抱怨也就咽回了肚子里。耿雷带着运输队,起早贪黑,路线越跑越熟,和几家食堂、小饭店建立了固定的联系,信誉一点点累积起来。

耿家庄的清晨,不再只有鸡鸣犬吠和下地的吆喝声,还有运输队发动机的轰鸣和女人们整理菜筐的嬉笑声。村庄的脉搏,因为这条新生的产销链条,跳动得有力而蓬勃。

王凤萍的名字,不再局限于高邑县。连同她河南大鼓书人的传奇过往,以及她带领妇女种蘑菇、搞配送的事迹,像平原上的风,吹到了更远的地方。偶尔有县里、甚至地区里的干部下来视察,也会特意到耿家庄看看,握着王凤萍粗糙的手,说些“巾帼不让须眉”、“农村改革带头人”之类的鼓励话。耿老顺作为老会计,偶尔会被要求作陪,他话不多,只是蹲在一边,看着被众人围着的儿媳妇,眼神复杂,那杆心里的秤,似乎终于找到了平衡点,不再左右摇摆。

然而,树大招风。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真正的考验,伴随着资本的诱惑,悄然而至。

一个夏末的午后,两辆罕见的桑塔纳轿车,卷着黄土,开进了耿家庄,停在了大队部门口。车上下来几个穿着衬衫西裤、皮鞋擦得锃亮的人,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自称是省城“绿源农产品贸易公司”经理的中年男人,姓赵。

赵经理态度客气,言辞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精准。他参观了村里的蘑菇房,看了看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然后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来意:收购“耿家庄蔬菜配送中心”。

他给出的价码,在当时的农村人听来,简直是天文数字。足以让耿家庄每户人家立刻盖起亮堂堂的大瓦房,让王凤萍一家瞬间成为方圆百里最富有的农户。

“王主任,”赵经理推了推眼镜,笑容可掬,“你们搞得不错,很有潜力。但规模太小,管理也原始,很难做大。我们公司有资金,有渠道,有品牌。并入我们,你们就不用再操心销售、运输这些琐事,每年坐等分红,多好?我们可以聘请您做技术顾问,耿雷队长也可以到我们运输部门任职,待遇从优。”

消息像炸弹一样在村里炸开。村民们沸腾了,羡慕、嫉妒、渴望……各种情绪交织。有人当场就心动了,围着赵经理问东问西。那么多钱!谁不眼红?

王凤萍没有被那数字冲昏头脑。她冷静地问:“赵经理,收购以后,咱村的蘑菇,还用俺们的菌种吗?还按俺们的标准种吗?配送中心这些人,你们怎么安排?是都留下,还是只用几个?”

赵经理笑了笑,语气轻松:“王主任,规模化经营,肯定要统一标准,可能会引进更高产的菌种,管理模式也会更现代化。至于人员嘛……我们会择优录用,当然,也会给与一定的补偿。”

他的话滴水不漏,但王凤萍听懂了弦外之音:菌种要换,标准要改,现在这些跟着她干的乡亲,大部分会被“优化”掉。所谓的“收购”,就是连根拔起,耿家庄辛辛苦苦创出来的这点产业和牌子,以后就姓“赵”了。

晚上,耿家堂屋里,气氛凝重。村里几个说得上话的老人和配送中心的骨干都来了,烟雾缭绕,人声嘈杂。主张卖掉的占了一大半。

“凤萍,见好就收吧!那么多钱,咱几辈子也挣不来!”

“就是!咱种地挣钱,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

“人家是大公司,咱这小打小闹,咋跟人比?”

耿雷紧皱着眉头,闷声说:“凤萍,你决定,我听你的。”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的事。

王凤萍一直沉默着,听着众人的议论,手指无意识地在大腿上划着,像是在计算,又像是在挣扎。她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看到了对财富的渴望,也看到了隐藏在渴望下的不安。

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钱,确实多,多得吓人。”她顿了顿,“可咱想想,咱当初为啥要种蘑菇?为啥要搞这个配送中心?是因为咱光靠种地,吃不饱,穿不暖,是因为咱想让咱耿家庄的腰杆子,挺起来!”

她站起身,走到门口,指着外面黑漆漆的、却承载着无数希望的田野和屋舍。

“卖了,钱一分,各家过各家的好日子。可然后呢?蘑菇房拆不拆?菌种换不换?咱这些姐妹,那些跟着雷子跑运输的后生,还能不能有现在这口安稳饭吃?咱‘耿家庄’这仨字,以后在城里还响不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情六十四封请大家收藏:()爱情六十四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转过身,看着屋里的人,眼神锐利:“人家看上的是咱现在这点家当,还有咱‘耿家庄’这个刚刚有点名气的牌子!他们把根挖走了,把牌子拿走了,咱耿家庄,还是耿家庄吗?咱不就又成了只会土里刨食、看天吃饭的泥腿子?”

一番话,像冷水浇头,让躁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人们面面相觑,开始思考这钱背后的代价。

“那……那就不卖了?”有人小声问。

“不卖!”王凤萍斩钉截铁,“咱自己创下的业,咱自己守着!钱少赚点不怕,只要根还在,牌子还在,咱就能长出更大的树!咱耿家庄的菜,就得姓‘耿’!”

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像她敲响的鼓点,定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就在这时,一直蹲在角落吧嗒旱烟的耿老顺,忽然磕了磕烟袋锅,站了起来。他走到人前,看了一眼王凤萍,那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和肯定。

“凤萍说得对。”耿老顺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沉稳,“庄稼人,不能只看眼前这点水泡儿似的钱。地是根,人是本。咱这配送中心,是凤萍带着大家,从无到有,一点点刨闹出来的,是咱村的筋骨!卖了,就是抽了筋,断了骨!我耿老顺,第一个不答应!”

老会计的表态,像最后一锤定音。那些原本动摇的人,想起了王凤萍带着大家走过的路,想起拿到第一笔蘑菇钱时的喜悦,想起在外跑销售受的白眼和最终的成功……朴素的感情和长远的利益考量交织在一起,最终,人心凝聚了起来。

“对!不卖!”

“咱自己干!”

“听凤萍的!”

赵经理一行人第二天得知了决定,颇为意外,试图再提高价码,但看到王凤萍和村民们眼里那种不容商量的坚定,只好悻悻离去。

风波过后,耿家庄的蔬菜配送中心,仿佛经历了一场淬火,变得更加团结,更有韧性。人们更加珍视这来之不易的产业,干活更加精心。

秋收后的一天,耿老顺拖着病体,把王凤萍叫到自己的炕前。他从炕席底下,摸出一个用油布包了好几层的、边缘磨损的旧账本。那不仅是账本,更是耿家庄几十年的家底和记忆。

他颤抖着手,把账本郑重地放到王凤萍手里,浑浊的老眼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凤萍啊,这个家,这片地,交给你,我放心了。”

王凤萍接过那沉甸甸的账本,感觉接过的是一座山,一片海。她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夕阳西下,王凤萍独自一人走上村外的田埂。深秋的华北平原,辽阔而苍茫,麦苗刚刚钻出地面,给褐色的土地铺上一层淡淡的绿意。风吹过,麦浪微涌,如同大地平稳的呼吸。

她看着远方,那里有她的蘑菇房,有配送中心,有耿雷和运输队归来的方向,更有生她养她、又接纳了她、最终被她改变的这片土地。

风雷鼓声,曾经激昂,曾经急促,如今已化作这片土地上最深沉有力的脉搏。她,王凤萍,这个来自河南的说书人,终于将根,深深地、紧紧地扎进了这片名为耿家庄的土壤里。未来的路还长,但根基已固,何惧风雨。

喜欢爱情六十四封请大家收藏:()爱情六十四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