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爱恨无情 > 第178章 奶奶国画

爱恨无情 第178章 奶奶国画

作者:金沙沄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30 02:40: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晨曦初现,朝霞如轻纱洒落在大地上,少丰和光标师兄又踏上了征程,连续十多天马不停蹄的采访,虽疲惫不堪,但收获颇丰。今日,他们应邀前往国宾馆,去参观一位九旬奶奶的国画作品。少丰和光标都兴奋不已,精神抖擞。这是他们首次踏入国宾馆,扑面而来的国画作品如同一股强大的冲击波,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一幅幅《红军不怕远征难》、《记腊子口》、《红军西进歌》、《八年抗战忆延安》、《雄鸡一唱天下白》,犹如时光的列车,将人们带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且看《强渡嘉陵江》的水墨丹青,山色苍茫如巨龙盘踞,红旗翻卷似火焰燃烧,千船风帆若箭雨齐发。江水翻滚如万马奔腾,乌云密布似黑幕笼罩,炮火激起的数道冲天水柱,宛如银龙腾空。在枪林弹雨之中,红军战士们拼死攻击的磅礴气势,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画面上。下端空白处,密密麻麻地留下了元帅将军等老红军多达四十余位亲历者的签名,仿佛是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国画的创作者竟然是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奶奶!她虽非科班出身的画师,也未曾接受过系统的绘画训练。但她不仅是历史的亲历者,更是国画的创造者。她用毕生的阅历、满腔的热血,以及饱含激情的笔墨,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震撼心灵、魅力无穷的历史长卷。这位老奶奶姓王,众人都亲切地尊称她为王奶奶。她可是健在的最长寿的女红军之一!1912 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她出生在巴山南麓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家中无地无房,只能栖身于借他人山墙搭建的茅棚内。她的妹妹竟然活活饿死。父亲离世后,为了安葬父亲,家中忍痛卖掉三岁半的二弟,换回棺材木板和两升麻豌豆。六七岁时,她就到卖担担面的馆子推磨挣钱。由于年纪小、力气弱,为了防止困倦摔倒,她只好将磨上的横棍绑在肚子上,用尽全身的力气推动磨盘,从天黑一直推到月照东墙。

她犹如一颗青涩的果实,在十五岁的年纪,被送到一户姓李的人家,成为了媳妇。不到三个月的时光,她便逃离了那个家,回到了自己的巢穴;不久之后,她的人生如同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出现了转机。那时,她的两个舅舅常常带着一群朋友到她家集会,她和母亲则如忠诚的卫士,为他们站岗放哨。当时的她,宛如一只懵懂的小鹿,并不知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们是善良的好人;后来她才恍然大悟,那位卖布的“杨布客”,竟然是杨克明,他们都是隐藏在黑暗中的地下党。在杨克明的激励下,她毅然决然地剪断了长发,松开了刚刚被束缚的双足,宛如一只挣脱牢笼的鸟儿,获得了自由。此后,她积极配合农民协会,四处宣传放脚、剪发、男女平等这三件大事,鼓励妇女劝说男人远离鸦片的毒害,动员妇女们踊跃参加农民协会。她还勇敢的跟随游击队打游击。1933 年她入了党;同年 10 月,许军长率领红九军如天兵天将解放了她的家乡,她毫不犹豫地投身于红军,成为了妇女独立营的营长。1935 年的春天,她如英勇的海燕,随军强渡嘉陵江,踏上了漫长而坎坷的征程。

由于她对唱歌和跳舞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抗日的征程中,她被抽调到新剧团,负责宣传工作。漫漫长征路异常艰辛,不仅路途遥远,而且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剧团和宣传队的任务却比其他部队更为艰巨,他们需要走比别人多一倍的路程。在部队行军时,剧团必须提前赶路,赶到队伍的前头。这意味着他们要更早地起床,更晚地休息,承受更多的疲劳和压力。而当部队休息时,演员们也不能停下脚步。他们需要折返回来,为战士们进行慰问演出。从队伍的最前端一直表演到最后端,确保每一个战士都能感受到文艺的力量和温暖。

不仅如此,剧团有时也会面临战斗的考验。尽管他们的武器装备相对较少,但他们并没有退缩。每个人都背着自己的乐器,手中紧握着扁担等棍棒,勇敢地投入战斗。王奶奶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时,就会感慨地说:“剧团的人也参战,我们虽然枪很少,但大家都毫不畏惧。我们背着乐器赶路,手中的扁担之类的棍棒就是我们的武器。虽然不是正规的武器,但我们依然用它们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

“那时候啊,真的不知道什么叫苦,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因为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我们心中所想的,就是要打开一条生路,而这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和其他部队成功会合。在那个时候,男女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打仗的时候,并不是说让女人留下来,男人去冲锋陷阵,而是所有人都一起并肩战斗。”当王奶奶回忆起那段过草地的日子时,她感慨地说道:“过草地真的是非常艰苦啊,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敌人的猛烈攻击。那片草地根本就没有路,敌人又多,而我们的人数却很少,所以我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战斗。如果打得好,我们就能取得胜利;但要是打得不好,那我们这些人恐怕就都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说:过草地时,最可怕的还是饥饿,能够果腹的仅仅只有野菜和草根。但是,野菜和草根也不可能支撑那么多人的队伍一次次地采集,更何况有的“野菜”和“草根”还有毒,长征的途中,许多战士因为误食了有毒的“野菜”,而永远地留在了草地中。过若尔盖草地时,她的体重仅有50多斤。当说至此,她就笑着说:“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啊!踩到泥潭里就要陷下了。”过草地时,她的很多战友就在她的身边陷进了沼泽,没能再爬出来。

在懋功庆祝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联欢大会上,阳光明媚,彩旗飘扬,人们欢声笑语,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她站在人群中,兴奋地观看着表演,感受着这热烈的氛围。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山坡下有几个剧社的战友正在休息。她走过去,和他们一起坐在草地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突然,一位留着胡子的老同志出现在她的视线中。他手里拿着一包衣服,径直朝她走来。“胡子”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走到她面前,轻声说道:“小同志,请你帮帮忙,要过雪山了,我想请你帮我把这两件单衣合起来,装上羊毛,缝成一件‘羊毛衣’。这样会暖和一些。”

她有些惊讶,但立刻点头答应了下来。接过衣服后,她仔细地将两件单衣对齐,然后把羊毛均匀地铺在上面。接着,她用针线熟练地将衣服缝好,做成了一件厚实的“羊毛衣”。第二天,她早早地来到了“胡子”老同志的住处,将缝好的衣服交给他。“胡子”看到衣服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她的手艺好。他还特地嘱咐她,过雪山时一定要多准备一些辣椒,因为辣椒可以御寒,帮助大家度过寒冷的雪山。

她始终牢记着“胡子”老同志的话,准备了足够的辣椒。一路上,她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饥饿、子弹、草地,都没有阻挡她前进的步伐。她靠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熬过了饥饿,躲过了子弹,走过了那片随时可能吞噬人生命的草地。

当他们穿越雪山时,一场可怕的事故发生了。她的一根脚趾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冰天雪地之中。据王奶奶回忆,仓德山是他们翻越的第四座雪山。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成功地征服了夹金山、梦笔山和长板山。这些山脉高耸入云,山势陡峭,空气稀薄,气候更是变幻莫测。当他们踏上仓德山的征程时,起初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洗。但随着他们逐渐向山腰攀爬,天气却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云雾迅速聚拢,如同一层厚厚的灰色帷幕笼罩着整个山峰,冷风如鬼魅呼啸着袭来,细雨如牛毛纷纷扬扬地洒落。

继续艰难地向上攀登,当他们终于抵达山顶时,情况变得更加恶劣。浑身的大汗被刺骨的冷风吹拂,瞬间凝结成冰,双手因极度寒冷而变得僵直,几乎无法抓住手中的木棍。耳朵更是被冻得剧痛难忍,仿佛被刀割一般。王奶奶感慨地说:“我们当时只穿着单薄的衣服,一边艰难地行走,一边嘴里嚼着辣椒,以此来抵御严寒。”在雪山上的夜晚,极度的疲惫让人们纷纷进入梦乡。由于人数众多而被子却少得可怜,很多人都无法得到足够的保暖。王奶奶的脚在睡梦中被严寒侵蚀,当她醒来时,一摸自己的脚,竟然发现一个脚趾已经断了,就这样被活活地冻掉了。

王奶奶在三军大会师之后,毅然决然地加入西路军,跟随大部队一同渡过黄河,踏上了河西走廊这片充满未知与艰险的土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征战生涯。剧团奉命前往慰问从古浪成功突围出来的红九军。谁也没有料到,他们在途中竟然与马家军的部队不期而遇。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剧团的战士们毫不畏惧,迅速抢占了一座三层楼高的土围子,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土围子内,剧团的战士们奋勇抵抗,尽管敌人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剧团的弹药终于耗尽,陷入了绝境。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剧团的负责人大部分壮烈牺牲,只剩下三十多名战士被敌人当场俘虏。敌人原本以为他们占领的是红九军的军部,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能从这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可当他们发现被俘虏的大多是孩子和妇女时,不禁大骂自己上了当。不过,敌人转念一想,觉得这些“剧社”的人或许还有些用处,于是决定将他们留下,暂不处死。

除了让红军战士们为他们唱歌跳舞以解闷外,敌人还异想天开地提出要扩大剧社的规模。王奶奶和她的战友们虽然身处险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趁着敌人对剧社的“重视”,他们巧妙地利用各种机会,掩护了一些尚未暴露身份的红军女干部,使她们得以逃过一劫。后来,组织上得知了剧团被俘的消息,迅速展开营救行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数千名同志被成功解救出来,并安全送回到了八路军的队伍中。王奶奶也在这次营救行动中获救,重获自由的她,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中。在这期间,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成功救出了许多身处险境的同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这里发生的另一件事则影响了她的一生,那就是她和“胡子”老同志重逢。这段经历对她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更让她收获了一份真挚而深厚的爱情。当回忆起和“胡子”谢老的结合时,她感慨地说:“那是同志们的关心,也是组织上的安排。”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都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她和谢老的结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一个是经历过长征、年龄排行第二的老革命家,他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另一个则是没有多少文化、但正值青春年华的红军女战士。他们虽然身份和背景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在兰州“八办”那简陋狭小的平房里,这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走到了一起,结为革命伴侣。从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便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岁月。从兰州到延安,再到京城,她几乎一直陪伴在谢老身边。无论是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他们始终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段经历不仅见证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也展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长征给了她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力量。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她50岁时学文化、70岁时开始练书法、写诗歌、习绘画;她76岁时重返草地,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她更以94岁高龄重走长征路,探望健在的老战友,被称为奇迹。但谁也不知道她还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72岁,一起意外车祸使她脊椎受伤;75岁,癌症切除手术在她身上留下30多厘米的疤痕。可是,王奶奶依然乐观、坚强。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都喜笑颜开。是当之无愧的社会活动家。一有空闲,她就练习书法和绘画,在她的家里,随处可见她的书画作品,其中大部分都和长征有关。她不仅是长征的亲历者更是长征的见证者,更是长征精神在当代的代言人;她用身体力行传承的长征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