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爱恨无情 > 第177章 剧作传世

爱恨无情 第177章 剧作传世

作者:金沙沄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30 02:40: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三零一医院的另一栋干部病房,犹如一座沉闷的宫殿,让人感到无比压抑。护士们如疾风般来去匆匆,陪护人的神情恰似那冬日的寒霜,冰冷而严肃。少丰和光标师兄怀着崇敬之心来到这里,指名拜见那位名贯神州大地的红军戏剧家陈老,却被值班护士如春风温柔却又坚定地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陈老的身体状况犹如风中杨柳,思维反应也如那迟暮的夕阳异常,只允许少丰和光标师兄远远地看看,那位躺在病床上的将军剧作家。同时,也将他几十年来如辛勤的蜜蜂艰辛创作的戏剧,一本一本地拿出来,让他们从中追寻这位多产作家波澜壮阔的坎坷历程。

首先印入少丰眼帘的是着名话剧《万水千山》。作者陈老就是走过千山万水的老红军战士。他1916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受着大巴山农民骠悍、淳朴、直率的民风熏陶,铸就了他不服输、不认命的顽强性格。1932年底,16岁的他就参加红军,加入了共青团,走入了血与火的斗争中。次年他由团转党,担任少共巴中县委书记,不久又任县独立团团长,率团参加了反敌“三路围攻”、“六路围剿”和冲破“川陕会剿”的战斗。1935年,他被调任红30军88师政治部宣传队长,随部参加长征。部队抵达大金川时,他奉命率一个连阻敌一个团,身负重伤,鲜血直流,他抓把灶灰敷上又继续作战。

由于伤势过重,又缺粮食,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幸得与他同时治伤的团政委照料,还背上他去动员别的伤员,从每人每顿40颗充饥的扁豆中给他留出10颗,他没被饿死,伤也慢慢地好了起来。翻越雪山时,他爬到山顶后大喊几声为后面的同志鼓劲。未料喊声却引起了雪崩,将他从百多米高的地方摔了下去,危急中几十个同志拼死抢救,其中还有两人献出了生命,才把他救出来。过藏民区时,他代表红军和女土司谈判,女土司答应了他的要求,却又把他扣下作人质,要他入赘当女婿。当红军安全通过后,他却借溜马之机,悄悄地逃出来,回到了战友们中间。

北上甘肃后,他又参加西路军,渡过黄河,转战河西走廊。由于敌众我寡,又无后方根据地,部队惨遭失败,他和150多名同志在祁连山里与敌周旋,最后只剩下两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遇见了原中央红军的一位战友,在这位战友的帮助下,打入由被俘红军组成的敌人的“补充团”,很快在团里建立了党组织。不久,“补充团”奉命开赴前线,他与同志们一起对司机做了工作,将汽车一直开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他与1300多人安全地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敌后抗日,烽火燎原。他先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团中队长,延安艺术学校教员,中队长等职,还在骑兵团和骑兵旅做过政治宣传工作。日军投降后,他被派到东北,任辽南地区武装部长。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目光炯炯有神,颔下的胡须也带有几分勇猛之气,他的性情异常爽朗豪放,喜则纵声大笑,怒则声色俱厉。战争的洗礼,把他锻炼成了一代英武的将军;曲折而丰富的生活和战斗经历,又把他造就成了一位着名的戏剧家。他从小就迷恋家乡的“打围鼓”,喜欢川戏和民歌。对戏剧的热爱,是奠定他艺术造诣的基础,是他日后从事戏剧创作的动力。尽管他才读一年半私塾,但他非凡记忆力和刻苦的自学精神,赋予他天资。

他在川陕苏区,开始把民歌填上新词,成为新的革命歌曲,被群众交口相传,不胫而走。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开始。他最初创作的戏剧,名叫《拔萝卜》,写红军在一次大巴山上行军途中,又渴又热,经过一块萝卜地,为能不能吃萝卜解渴,引起战士们的争论。最后有人出主意,在每个萝卜坑里放枚铜板,表示买萝卜。他到延安后立志要写长征,要表现这一中国革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1937年,他写过活报剧及通讯报道,为写作此剧作了准备。1938年秋,他开始埋头创作三幕话剧《艰苦路程的两万里》,苦战一年写出初稿,他很不满意,不得不承认,凭他当时的思想水平和文艺素养,要写出反映长征这样的巨大历史事件的话剧,还有不少困难。

于是他放下这个剧本,从头学起,一边阅读古典名着,提高文学素养,一边创作其他题材的秧歌剧《学文化》、《小放牛》、独幕剧《两颗心》、京剧《夜袭》、话剧《奇袭》、《保卫边区》、《糊里糊涂》、《黄河岸边》等,为配合宣传边区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任务作出了贡献。 进入东北,是他创作的成熟期和多产期。短短四年中,他就抱病创作了歌剧《两兄弟》、《刘家父子》、《马老汉》、《抓特务》、《向魁元》,京剧《黄巢》以及《岳飞》、《花木兰》、《渔家恨》等戏剧作品。1948年春,他重新创作表现红军长征的话剧《二万五千里长征记》,次年春三易其稿,定名为《铁流二万五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时他还创作了多幕话剧《炮弹是怎样造成的》。他亲自扮演剧中主人公厂长,身穿缴获的日军服装,斜挎手枪,以他响亮的四川老干部的腔调,用带兵的方式指挥进城接管的军工厂。他忠心耿耿,非常可爱,但他的外行领导又非常可笑。工作上碰了钉子,他苦恼得令人难过;检讨缺点时,他又诚恳得感人泪下;学习新事物极其认真,完成生产任务非常坚决。全剧角色创造得鲜明生动,音容笑貌活灵活现,形象地概括了一个历史转变时期的重要特点,塑造了一个由指挥作战到领导工厂管理的干部形象。1949年7月,该剧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在全国产生了影响。

共和国成立,让他有了更大的舞台。他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兼艺术学院院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成为当之无愧的将军。但他最大的贡献是选取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话剧和歌剧,有《绣花荷包》、《同志间》、《通天喜》、《缚住苍龙》、《三百卢比》、《四面楚歌》、《指导员》、《阶级兄弟》、《青梅》、《心愿》、《二分钱》、《柯山红日》。尤以《柯山红日》影响最大,被摄制成电影,在全国放映。

但他影响最大的作品还是以革命历史题材为素材创作的话剧,如《两个女红军》、《井冈山》、《万水千山》,特别是《万水千山》,既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1953年他将酝酿了十多年,又曾两次试写过的长征题材《铁流两万五千里》,再次作了较大修改,定名为《万水千山》,1954年6月,由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话剧团在北京首演。一举轰动全国剧坛。当年上演144场,此后一直连演不衰。1954年10月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5年2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中,《万水千山》获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和表演等多项一等奖。

《万水千山》全剧6幕,描写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克服艰难险阻,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创建的英雄业绩。全局气势磅礴,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在展现历史的同时很注意人物刻画,剧中红军指战员李有国、罗顺成、赵志方、李凤莲等人物都具有鲜明性格,比较充分地揭示出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胸襟和情怀。剧中人物的语言也较朴实、凝练,具有部队生活气息,同时又充满革命激情。《万水千山》既是"将军戏剧家"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全景反映长征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魂。该剧是中国当代军旅戏剧史上一部少见的史诗性正剧,准确地把握了红军长征的基本历史事实,通过“四渡赤水”、“彝海同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真实生动地讲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赢得长征的胜利。

但在1966年9月初,他被人以“反革命”问题投入监牢。其因一是他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同会议基调不一致的言论;二是他在延安参加过《抓壮丁》的修改和演出,在关于该戏被搬上银幕的座谈会上,他又充分肯定了它的成绩和影响。几年的监禁,摧垮了他的身体,摧残了他的视力、听力,致使他牙齿掉完,体重减到原来的一半。王将军知道这一情况后向上反映,陈老总拍着桌子说:他是个红小鬼,为什么要关这么久?

九一三事件后,他被解除审查,送进了医院接受治疗。1974年他奉命修改《万水千山》,却拒绝了写红军内部反面人物,写"军内走资派"的指令。仍然守住作品思想性的最后防线,保住了剧本歌颂老一代革命者的主题。1975年8月,《万水千山》为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正式公演,受到各方关注,又出现了全国竞演《万》剧的局面。而剧作者才六十多岁,本应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和丰产期,却被折磨得精神失常,彻底丧失了工作能力。一代驰名中外的将军戏剧家,就这样令人痛心地结束了他的军旅征程和艺术生涯。但他心中仍深刻烙印着群众的恩情,晚年他多次返乡,追念战争年代冒死掩护过他的文昌宫的小媳妇和清江渡的张大姐,并为其扫墓流泪。这些经历成为他终身难忘的遗憾和未了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军民情谊的深切感怀。

由于他的艺术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地位,他先后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他是第二、三、五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我军自己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在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的各类剧目多达百余个,获各类创作、导演奖28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备受人们喜爱的话剧《柯山红日》和由此改编的电影《柯山红日》则成为了他影响最大的传世之作。该剧讲述柯山地处康藏交界,背靠雪山,三面峭壁,历称天险。柯山土司——柯陆亚德和他的老婆加洛呷据险称霸,私设非刑,随意抓人杀人,无恶不作。工农红军长征时曾路过柯山,撒下革命的种子。柯山至元山境内有个着名的歌手名叫麦力生,他渴望自由和解放,被亚德刺破左眼,滚油泼身。麦力生终于唱出奴隶的心声:“红军啊!快来救救我们!”1950年冬,当年的红军——解放军回到了柯山……

听到此讯,柯陆亚德家慌作一团。这时,境外派来的特务罗家前来投靠,他们共商对策,准备明从暗斗,等待时机。为了等待藏族少数上层分子的觉悟,解放军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和建设,为藏民造福。八年过去了,阿侯土司主动要求改革,洛卡土司也拥护改革,只有柯山土司执迷不悟。女土司加洛呷趁亚德开会未归,在罗家的支持下,抓走了军分区司令员杨凡的爱人黄英和通讯员小李,想使解放军扣留亚德,然后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特务阴谋未逞,又设计请杨凡上山饮宴。杨凡只身赴会劝其悔改,而亚德土司坚持反动立场,并妄想杀害杨凡,未遂。为挑起叛乱,特务罗家枪杀了通讯员小李。柯陆亚德离开柯山寨,企图联合洛卡向解放军进攻,解放军不得已采取军事行动。加洛呷进了洛卡寨,威逼洛卡谋反,并妄想收买黄英,黄英身受酷刑,坚贞不屈。叛匪企图偷袭解放军,但解放军早有准备,里应外合,彻底消灭了叛匪。奴隶的枷锁被彻底粉碎了,吃人的制度一去不复返了,柯山顶上插上了红旗,红日照亮了黑暗的柯山。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