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爱恨无情 > 第145章 道班工人

爱恨无情 第145章 道班工人

作者:金沙沄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30 02:40: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历经整整三载的筑路岁月,吴明信犹如一棵顽强的青松,经受了无数次的磨砺与考验。在这段时光里,他不仅学会了如何修筑道路,更重要的是,他如钢铁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在心中深深扎根。他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筑路队对他进行了严苛的考核,而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如鱼得水般顺利通过了所有的测试。这意味着,他正式成为了养路队的一员,从此端上了国家的铁饭碗,领取着国家的俸禄,成为一名令人艳羡的工人。

为了铭记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吴明信毅然决定重拾自己的赵姓,并取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复初。这个名字仿佛是他心中的一盏明灯,寓意着他渴望回归到最初参加工作时的纯真状态,那个时候,他身兼土改工作队长和团委书记的重任,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和令人尊崇的社会地位。

赵复初怀揣着对未来如熊熊烈火般的憧憬和期待,毅然踏上了新的征程。他坚信,只要坚守初心,如老黄牛般努力工作,就必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重新找回那如骄阳般辉煌的过往。他被分配到临近红胜县的赤洪道班,继续担任班长一职。这个位于赤江与红胜交界地的道班,管辖的十五公里公路,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静静地卧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是当年党明金带着儿子党光铭送粮时,遭遇川军范师炮击的地方,也是丁大勇为救肖英和光铭,如英雄般英勇牺牲的地方,更是光铭在这里被炮弹震聋耳朵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他二叔赵怀中带人刻写平分土地的地方,更是一个如同一部厚重史书般,充满故事和传奇色彩的地方。

尽管山高沟深,如巨兽盘踞,然而那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却似一条巨龙,将两个县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条公路虽然崎岖不平,宛如一条舞动的长龙,但它见证了人们的勇气和毅力,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坝茶场,宛如绿色的海洋。这里的绿茶富含硒元素,品质优良,口感醇厚,恰似琼浆玉露。尤其是那炒青,更是香气扑鼻,令人回味无穷,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他深知党家坪的茶叶如稀世珍宝,极其难得,偶尔给家里带点回去,不仅是招待客人的上品,更是居家过日子的必备之物: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它也是请客送礼拉关系的绝佳润滑剂,犹如一把金钥匙,能打开无数扇成功的大门。

正式的养路队道班,除了按时吃饭领工资以外,与筑路队的劳动没有多少区别,每个道班仅只增加五**轮手推车,三人一辆轮流用。虽说人均一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数字不大,但没其它机械设备,全凭双手使用铁锹铁锤手锤钢钎劳动,既要维护靠山的土石方不垮塌,也要防止靠崖的路基不稳和滑坡,修理涵洞保证雨水畅通,不能冲毁路面。重点在路面的维护,得经常铺洒碎石和细小泥土,让汽车碾压平整,行车不颠簸。公路两边的杂草也必须及时锄掉。如果路面有片石大石块或者树木等人为障碍,就要立即清除,确保往来汽车行驶畅通无阻。同时预防牛马牲畜上路挡道,拉屎撒尿。如有这些粪便也须及时清理,保证路面干净。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任务,是每个道班工人的日常工作,赵复初在每日起早贪黑的劳动之后,几乎精疲力尽,倒头就睡。

经过半年时间的维护,赤洪道班终于基本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赵复初和他的队友们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起早贪黑地忙碌,而是按照正常的八个小时作息时间上下班,与其他单位一样,步入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轨道。这对赵复初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这意味着他每天至少还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其他人在休息时间里,有的纯粹休息,有的睡觉,有的下棋,还有的逛街。

赤洪道班与赤洪镇近在咫尺,仅有一公里之遥,赵复初和队友们时常会去镇上溜达溜达。镇上的贸易市场犹如春回大地般渐渐复苏,开始有了些许热闹的气息,有人做起了买卖。他们在赤洪镇上看到有人在市场上高声叫卖着手工编织的毛衣、毛裤和毛袜子,那声音犹如黄莺出谷,婉转悠扬,而且购买的人还真不少。赵复初看到这些精美的手工编织品,心中不禁为之一动。他暗自思忖,自己也可以编织这些东西啊!倘若能够卖掉,岂不是还能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即便卖不掉,送给亲朋好友,也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想到此处,赵复初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他迫不及待地迈步走向正在叫卖毛衣的贺大嫂。贺大嫂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亭亭玉立于摊位前,手中拿着一件精美的毛衣,那毛衣如同一件艺术品,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她的叫卖声清脆悦耳,如同一曲美妙的乐章,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赵复初走到贺大嫂面前,礼貌地微笑着,询问她关于编织这些毛衣、毛裤和毛袜子的技巧和方法。贺大嫂热情地回应着他,详细地讲解起编织的步骤和要点。原来,这位贺大嫂曾经在外省的哥哥家待过一段时间。她的大哥贺光春,是当年参加红军的幸存者,如今在中州乐阳担任军分区司令员。乐阳地区有着悠久的手工编织传统,贺大嫂在那里学到了精湛的编织技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到赤洪场后,贺大嫂便开始自己动手编织毛衣、毛裤和毛袜子。她的手艺精湛,编织出的衣物不仅款式新颖,而且质量上乘,因此每逢赶场,她的摊位总是人头攒动,生意异常火爆,几乎每次都能将所有的衣物全部卖光。

见赵复初如此虚心好学,贺大嫂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编织技术传授给他。她耐心地解答着赵复初的问题,还亲自示范了一些关键的编织动作。赵复初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没过多久,赵复初就对编织技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虽然还不能说是完全精通,但也算是学了个半通不通的程度。他对贺大嫂表示感谢后,便匆匆赶回道班。

一回到道班,赵复初立刻行动起来。他找来几根竹签,用它们耐心地刮出四根粗细均匀的签子,作为编织的工具。接着,他翻出自己那件早已破烂不堪、上面布满了几个大洞的毛衣,毫不犹豫地将其拆掉。然后,赵复初端坐在床边,双眼紧盯着手中的毛线和织针,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般。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将毛线绕在织针上,开始按照贺大嫂教给他的方法,小心翼翼地编织起新的毛衣来。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和生疏,织针在他手中似乎并不太听话,时而会被毛线缠住,时而又会不小心掉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编织的过程中。

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多次操练,赵复初的编织技巧逐渐熟练起来。他的手指开始灵活地穿梭在毛线之间,织针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虽然他的针脚仍然不够均匀,毛衣的形状也有些歪歪扭扭,但他的热情和专注却丝毫未减。从此以后,赵复初充分利用一切工余时间来编织毛衣。无论是午休时间、晚上休息前,还是周末闲暇时光,他都沉浸在编织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刚开始编织时,他的作品总是不尽如人意,针脚不匀,歪歪扭扭,鼓鼓包包,不平不顺。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将不满意的部分拆掉,重新开始编织。就这样,他不断地重复着拆了打、打了拆的过程,一件毛衣往往要反复搞三四次才能最终完成。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编织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他首先将自己那件破旧的毛衣拆了,然后重新编织成了一件毛背心。当他穿上这件亲手编织的毛背心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激励着他继续前行。他又去街上买来了最便宜的毛线,开始编织毛裤和其他衣物。为了能在严冬到来之前赶制出足够的御寒衣物,他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丝毫不敢松懈。队友告诉他,也连续叫了他几次,说道班东北方向不远处的石林,是大自然的杰作,值得一看,他拗不过队友的盛情,终于在星期日,跟着队友来到了石林,果然是鬼斧神工,十分震憾,触目惊心。每逢阴雨天,或是下雨之前,大风呼啸而过,石林便会发出阵阵怒吼,犹如万千勇士在高歌猛进。这奇特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据当地老一辈人的回忆,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当年,一个营的红军与川军范师的一个团在这里对峙了整整两个月。面对强大的敌人,红军毫不畏惧,他们从后方的劳改队中放出了四百名犯了错误的人,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只要他们能够攻下这个团,就可以平反昭雪,官复原职。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四百名勇士如猛虎下山一般,突然向川军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一举突破了川军一个团的防线。后续部队见状,迅速趁势反攻,最终打垮了川军的围攻,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但在战斗中牺牲的百多位勇士,他们还背着沉重的包袱,戴着犯错误的帽子,有些甚至还被指控为反动分子。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洗涮不实之辞,来回答对他们的错误处罚。赵复初此后便跟队友们常常来到石林,站在那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上,凭吊当年的战场。他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红军战士们奋勇冲杀的呐喊声,那声音在他耳边回荡,久久不散。

他还会漫步到石林深处,仔细寻找着石头上留下的弹痕。每一道弹痕都似乎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他恍惚间看到了那群背负着沉重包袱的四百勇士,他们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背着罪名冲锋,心中的巨大压力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赵复初不禁想起这些勇士中的绝大多数人,他们还没有结婚,没有儿女,没有后人为他们奔走呼号,为他们鸣冤叫屈。就像赵家二叔赵怀中一样,无儿无女,也没有其他血缘亲人,在被马家军残酷砍杀之后,便如同这世间的尘埃一般,被人们渐渐遗忘。

每当赵复初看到那幅平分土地的巨幅石刻时,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当年二叔带领的刻写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攀爬陡峭的岩石,攀登险峻的绝壁,用生命留下了这经天纬地的石刻。赵复初在心中默默祈祷:“二叔啊!愿您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一生平安,让后辈们不再挨冻受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复初一旦回到党家院子,党家二爹党明光的名字又如雷贯耳,常常提醒他:二爹党明光,这个没有见过面的长辈,曾在红军时期,跟着郑部长,为苏区和红军筹粮运粮,保障经济运行,提供后勤保证殚精竭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却回不到队伍上,遭受国民党劳役十多年的苦难折磨后,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不仅什么都没有,也还背负着为**修机场的骂名。和他们这些先辈们相比,自己确实算得上是幸运的。如今不仅又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可爱的妻儿陪伴在身边。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也应该懂得知足常乐,感恩政府给予这样的工作机会,感恩养路队对自己的接纳认可和重用。

但作为一个人,自己有着多重身份和责任。首先是父母的儿子,理应尽到赡养他们的义务;其次是孩子的父亲,有责任抚养和教育他们成长;最后还是妻子的丈夫,应该努力为她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实却让人感到无奈。自己所在的道班离家百里之遥,每天都有繁重的劳动任务,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没有尽头。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强度,让人无法尽到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尽管如此,还是得想方设法尽自己的一份力。每天节约一顿晚饭的三两米,每月将这些节省下来的九斤粮食兑换回乡里,虽然这点粮食对于妻儿老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心意,一点责任吧。所以,无论多忙,他都尽量平时加班加点,每月三天假期回趟家,不仅看望一家老小,而且为家里的土地翻耕灌水,砍柴背柴回家。这一次回家的最大成果,就是他带了四根竹签作为工具,教会了妻子编织毛衣的技术。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