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爱恨无情 > 第144章 转机新生

爱恨无情 第144章 转机新生

作者:金沙沄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30 02:40: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赤江县的饿死人事件,就像一片沉重的阴霾,沉甸甸地笼罩在这片土地上。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地飞到了专区,引起了轩然大波。

羊文菊,这位曾经从专员升任为地委书记的女强人,听闻赤江县饿死人的消息后,心中犹如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她那原本坚毅的眼神,此刻也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决然。

没有丝毫犹豫,羊文菊立刻做出决定——亲自前往赤江县进行考察。她的步伐匆匆,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赤江县百姓的命运。

一路疾驰,终于抵达了赤江县。眼前的景象却让羊文菊的心如坠冰窖。县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饥饿和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羊文菊走进乡村,所见之处皆是一片死寂。偶尔能听到的,也只有那微弱的呻吟声,仿佛是这片土地发出的最后哀鸣。

与此同时,已经调任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英,也一直关注着赤江县的情况。当他得知赤江县有饿死人的现象时,心中的担忧愈发沉重。他立刻拨通了羊文菊的电话,向她核实情况。

电话那头,羊文菊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刘英,这赤江的百姓实在是太苦了,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没错,我们必须想办法帮他们。”刘英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目光紧盯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英和他的同伴都明白,军区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面对如此严峻的饥荒情况,他们知道不能有丝毫的迟疑。

于是,两人经过慎重的商议后,决定前往军区请示首长。他们详细地向首长汇报了赤江县的灾情,以及灾民们所面临的巨大困境。

军区首长听闻情况后,心中十分沉重。深知百姓的疾苦,也明白这十车粮食对于赤江县的灾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军区的战备粮同样紧张,但首长还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刘英他们的请求。

这十车粮食,总共重达五十吨,对于赤江县的灾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整个赤江县都沸腾了起来,就像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

救灾粮的发放工作迅速展开,赤江县的各个村庄都开始忙碌起来。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涌向发放点,期待着能领到这救命的粮食。

在赤江县的党家村,党明金一家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党明金站在自家那破旧的屋子前,心情异常复杂。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生存的渴望,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当救灾粮终于发到党明金家时,整个屋子都被喜悦的氛围所笼罩。那十斤珍贵的粮食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屋子里最显眼的位置,仿佛它们是这个家庭的救命稻草。

党明金的妻子紧紧地握着粮食袋子,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声音也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是救命的东西啊,我们终于能再撑过这个春荒了。”这十斤粮食对于他们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让他们看到了一丝生活的希望。

有了这十斤粮食,党明金一家的生活开始有了些许转机。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将粮食分成极小的份量,每一顿都小心翼翼地食用着,生怕浪费一点。孩子们的小脸上也渐渐泛起了些许红晕,那是久违的健康之色。

不仅党家坪人深入骨髓地记得,是羊书记和刘英通过军区首长借来的战备粮,如雪中送炭般帮大家渡过了饥荒,整个赤江县的几十万乡亲们也非常清楚,是羊书记和刘英主任给他们送来了救命粮,熬过了饥荒,避免了更多人因饥饿而命丧黄泉。这一善举犹如冬日暖阳,温暖着赤江的每一个人,让他们对羊书记和刘英感激涕零,将他们的恩德铭记于心。

而就在此时,赫赫有名的白酒厂犹如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一般,气势汹汹地来找羊书记要粮。他们声称,大领导已经批给酒厂两千三百吨粮食,专门用于酿酒来接待外宾。并且,酒厂厂长还狮子大开口,要求羊书记从这个地区调出三百吨粮食给他们。要知道,这个地区可是贫困县,和酒厂周围的五个地区相比,那简直就是云泥之别。那五个地区,每个地区都能调出四百吨粮食,而且都已经陆陆续续地运到厂里了。羊书记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本地区的情况,七山二土一分水,粮食产量本来就少得可怜。自从大炼钢铁运动开始,土地都没人耕种了,只能坐吃山空。外调支援北上广大城市的粮食就已经有一千多吨了。再加上兴办大食堂,更是让十七个贫困县陷入了饥荒,甚至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惨状。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粮食外调去酿酒呢?羊书记只好实话实说,委婉地拒绝了酒厂的要求。可这个酒厂厂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竟然添油加醋地在上级的上级耳边,把羊书记说得一无是处,仿佛羊书记就是个目无领导、毫无作为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赤江人民对羊书记和刘英赞不绝口、感恩戴德之际,却有一小撮心怀叵测之徒,如跳梁小丑般,向上级告发了她们。这些人信口雌黄,无端指责羊书记和刘英私自挪用战备粮,给军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妄图摧毁国防建设。如此荒诞不经的指控,犹如惊涛骇浪,将羊书记和刘英卷入了无底的深渊。

最终,羊书记和刘英终究未能逃脱被撤职查办的厄运。她们的职业生涯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瞬间黯淡无光。羊书记被调离了原岗位,如被贬谪的官员般,被发配到了省物资公司,担任一个无足轻重的副经理职位。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从云端跌入谷底的巨大落差和沉重打击。曾经的权力和地位如过眼云烟般离她而去,如今的她只能在这个新的岗位上如行尸走肉般默默度日。

刘英的境遇亦不容乐观,她犹如被打入冷宫的妃子,被调离到南方军区直供部政治部,担任那看似光鲜实则清闲的副主任一职。此职位宛如空中楼阁,虽听起来美妙,却无甚实际工作内容。刘英深感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如明珠蒙尘,心中满是无奈与不甘。尽管遭受这般不公待遇,刘英却并未如那残花般凋零,亦未似那落日般消沉。相反,她毅然选择以另一种方式来倾吐自己的情感与思索——写作。在这相对静谧的环境中,刘英仿若那深海中的珍珠,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沉淀自我,以文字为笔,绘出内心的波澜壮阔。

她开始埋头笔耕,将自身的经历、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皆融入那字里行间。通过写作,刘英不仅寻得一处情绪宣泄的出口,亦如那深埋地下的宝藏,逐渐发掘出自己在文学领域的天赋与潜力。

党家坪的人在救济粮的支撑下,终于缓过劲来,党明金一家顺利地渡过了又一个春荒。党家坪村传来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曾经被视为公社心脏的大食堂,终于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再也无法跳动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正式允许社员拥有自留地和自留山,并且可以自行决定种植什么作物。这对于党明金一家来说,就像是拥有了自己的一小片天地,他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党明金一家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被人发现他们的秘密。现在,他们兴奋地跑到自家屋前的那块空地上,心情格外舒畅。党明金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下轻轻嗅了嗅。那泥土的气息,仿佛带着未来收获的香气,让他陶醉其中。他不禁想象着,这块土地将会孕育出怎样丰硕的果实。

“我们可以把这块地种上粮食,再种点新鲜蔬菜。”党明金对着家人说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他的妻子也满脸笑容,连连点头:“是啊,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食物了。而且,咱们还能养点猪和鸡,这样家里就有肉吃了。再也不用为了生计发愁了。”

于是,党明金一家开始精心规划这块自留地的种植。党明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着锄头,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自留地。他一到那里,便立刻投入到翻土的工作中。每一下锄头的挥动,都像是在为未来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

而他的妻子,则在一旁忙碌着挑选从其他村子换来的良种。她仔细地分拣着,把那些饱满、圆润的种子挑出来,放在一旁备用。她知道,这些种子是他们未来生活的保障,所以她格外用心。

孩子们虽然年纪还小,但也不甘示弱。他们在一旁帮忙,比如拔掉自留地里的杂草。尽管这些杂草对于他们来说有些吃力,但他们依然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为家庭的幸福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家坪村出外逃荒的五十多人,也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三十多人。党正明回家也有了自己的谋划。他决定扩大猪圈多养些猪,他觉得猪肉不仅是好东西,而且以后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钱。党正明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很硬朗。他每天精心照料着猪圈里的几头小猪仔,给他们喂食的都是自己省吃俭用收集来的东西。刘二嫂心灵手巧,她把自留地的一部分种上了嫩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还有脆生生的黄瓜。她每天都会在菜地里忙碌,浇水的样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温柔。新换的村支书党敬明,都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边组织村民生活自救,一边还抓紧集体生产。同时还带头养鸡养猪养牛。每天忙得早出晚归,汗流浃背。

“咱们都是一家人,现在大家都想把日子过好,那就互相帮衬着。”村支书党敬明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又充满了凝聚力。他深知,从砍树炼钢的狂热年代开始,到后来的大食堂吃饭,再到食堂的解散,以及重新给予人们四大自由,这一晃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

在这四年里,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大人们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苍老,孩子们却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四岁。眼看着孩子们离读书的年龄越来越近,党敬明心里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大人吃点苦、受点累都无所谓,但绝对不能让孩子们受苦,更不能让教育成为贫困的牺牲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于是,党敬明下定决心,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带领着几十个身强力壮的青壮年,齐心协力地将党家祠堂修葺一新。这座古老的祠堂见证了村子的历史变迁,如今在党敬明和众人的努力下,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祠堂修缮完成后,党敬明又亲自去请来了村里德高望重的罗秀才。白天,罗秀才就在祠堂里教孩子们读书写字,传授知识;夜晚,这里则变成了村民们的夜校,大家围坐在一起,跟着罗秀才学习识字。

在党敬明的努力下,这个小小的村庄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大人们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而党敬明,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与担当,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楷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党明金看着长孙云儿一天天地长大,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责任感。他深知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决定送长孙去上学。

为了给长孙一个好的名字,党明金特意找了一位算命先生为长孙排八字。经过一番推算,算命先生告诉党明金,这孩子命中带有文昌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大人绝对不能耽误他的学业。党明金听后,心中十分欢喜,当即决定给长孙取名为党少丰。按照传统习俗,大多数孩子都跟随父亲的姓氏。由于吴明信是指女抱男的上门女婿,所以他们所生的孩子跟随母亲姓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少锋还未满六岁的时候,党明金就将他送到了党家祠堂去念书。从党家院子到党家祠堂,路途并不平坦,需要翻过三座小山,跨过两条溪沟。考虑到少锋年纪尚小,独自前往学校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党明金便拜托邻居家一位已经十六岁的幺舅叔帮忙照顾他。

就这样,小小的党少丰踏上了求学之路。而党家祠堂里的学生人数并不多,总共还不到三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已经十八岁了,才刚刚开始读书。相比之下,六岁的党少丰显得格外稚嫩,但他却毫不畏惧,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

少丰入学的第一堂课,就是村里的罗老秀才讲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奶声奶气地跟着念着,他们虽然不太理解诗句的含义,懵懵懂懂,但也都觉得古诗很有味道,读着古诗摇头晃脑,蛮好耍的。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