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47章 专利证书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47章 专利证书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立春的阳光带着解冻的暖意,漫进创客空间的窗棂。林栋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指尖在“实用新型专利”几个字上反复摩挲——这是他们的“双磁环抗干扰传感器”专利,申请号的末五位正好是雪湖的邮政编码,像个隐秘的注脚,把清华园的代码与雪湖的土地连在了一起。

“打印出来贴墙上!”姜小龙举着刚开封的打印机,纸仓里还飘着淡淡的墨香,“张教授说了,这是咱们项目的‘出生证明’,得裱起来当镇店之宝。”他抢过鼠标点了打印,机械臂转动的咔嗒声里,A4纸缓缓吐出,油墨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泽。

袁姗姗抱着个竹篮走进来,篮底铺着层新鲜的苔藓,上面摆着十几个传感器样机——外壳套着她新缝的蓝印花布套,桂花图案在阳光下清晰得能数出针脚。“薛爷爷今早打电话,说村支书把订单加到八十个了,”她把样机摆在展示架上,布套摩擦的沙沙声像春蚕啃食桑叶,“还说要给酒厂装三个,专门监测发酵池的温度,让咱们周末回趟雪湖调试。”

林栋接过订单明细时,指腹触到“15℃恒温监测”几个字,忽然想起第一次在雪湖酒厂测米酒温度的场景。薛爷爷当时举着搪瓷杯说:“酿酒跟做人一样,得有定数。”现在想来,那些看似随意的叮嘱,早就在他们心里埋下了扎根的种子。

“周末回去正好,”他把专利受理书折成方块塞进抽屉,“顺便把低温测试的数据带给王铁匠,让他按新参数打磁环。上次他做的磁导率差了0.2亨/米,低温下抗干扰效果打了折扣。”他翻开实验记录本,在“雪湖调试清单”下画了个小小的磁铁图标,旁边标着“误差≤0.1亨/米”。

姜小龙忽然从背包里掏出个快递盒,印着南京大学的校徽:“江学姐寄的‘庆功礼’!她说专利下来得有仪式感,特意从金陵书局买的宣纸,让咱们给传感器写铭牌。”他拆开盒子,露出沓洒金宣纸,边角还夹着张便签,江慧玲的字迹带着点俏皮:“用朱砂写才够郑重,我托人从夫子庙带了一碟,记得拍照发群里——别偷懒,我的《知识产权法》作业就写你们的案例,等着配图呢。”

袁姗姗拿起张宣纸对着光看,洒金的纹路像雪湖夜空的星星:“我来写吧,小时候跟着爷爷练过毛笔字。”她从笔筒里抽出支兼毫,在砚台里蘸了点清水,“就写‘雪湖·桂’三个字,下面加行小字‘清华园研发’,既认祖归宗,又显技术含量。”

林栋看着她悬腕落笔,“雪”字的竖钩刚劲有力,“湖”字的三点水却柔得像溪流淌过,忽然想起高三那年,江慧玲在物理竞赛的答题卡上写的名字——同样是刚柔相济的笔锋,只是她的字里带着金陵城的规整,而袁姗姗的笔画里,藏着雪湖的舒展。

“对了,”袁姗姗放下毛笔,宣纸上的墨迹渐渐晕开,“张教授说市里有个‘乡村振兴科技展’,下个月开展,让咱们带二十台样机去参展。他还联系了农业局的人,说要是反响好,可能会在全市推广。”她从竹篮里拿出个样机,布套上的桂花图案沾了点朱砂,像沾了晨露的花瓣,“我给每个样机都缝了不同的图案,有酒厂的酒葫芦,有雪湖的芦苇荡,还有紫金山的轮廓——给江慧玲留的那台,特意绣了天文台的望远镜。”

林栋拿起那台绣着望远镜的样机,布套内侧缝着个小小的标签,上面用钢笔写着“南京大学·江慧玲”。他忽然想起跨年夜的视频会议,江慧玲对着星空照片说:“等你们的传感器能测星光强度了,咱们就合作做天文监测网。”当时的玩笑话,此刻却在布套的针脚里,长出了认真的模样。

周末回雪湖的路上下起了小雨,车窗上的雨痕像融化的糖浆。袁姗姗靠着车窗看风景,手里摩挲着那沓洒金宣纸——她把写好的铭牌用保鲜膜仔细裹了,生怕被雨打湿。“你说,”她忽然开口,雨珠在她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水晶,“咱们的传感器会不会像雪湖的桂花一样,走得再远,根也在这里?”

林栋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后视镜里,姜小龙正对着手机屏幕傻笑——他在跟江慧玲视频,举着那台绣着望远镜的样机炫耀。“会的,”林栋的声音比雨声还轻,却带着笃定,“你看专利证书上的地址,第一行是清华园,第二行就是雪湖镇。”

雪湖的酒厂飘着新蒸的米酒香。薛爷爷穿着蓝布褂子,指挥着乡亲们往发酵池旁搬木架,准备装传感器。“东边那口池的温度总比别处高半度,”他指着个冒着热气的水泥池,“你王婶说是底下有温泉,我看就是发酵太旺,得靠你们的仪器盯着。”

林栋踩着木梯往池边装传感器,袁姗姗在下面扶着梯子,手里举着水平仪:“左边再高1厘米,要跟池沿齐平,不然王婶擦池子时容易碰着。”她仰头时,发梢的雨珠滴在林栋手背上,像颗冰凉的星子,“记得把报警温度设成20℃,超过这个数就要翻料,薛爷爷说这是老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姜小龙蹲在酒厂的石板地上,给传感器写最后的编号。他从背包里掏出江慧玲寄的朱砂,用棉签蘸着往铭牌上补色:“姗姗姐写的字遇水有点晕,补补更精神。”他忽然指着远处的山坡,“你们看,去年种的桂花树苗发芽了!”

林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雪湖的山坡上,几十棵桂花树苗顶着嫩绿的新芽,在雨雾里轻轻摇晃。薛爷爷说,等这些树长到能开花,就把传感器装在枝头,既能测温度,又能闻花香,“让仪器也沾沾活气”。

调试完最后一台传感器时,暮色已经漫进酒厂。薛爷爷端出温好的米酒,酒杯里浮着细小的桂花——是去年的陈花,用蜂蜜腌了整整一年。“尝尝,”他给每个人倒满,酒液在杯壁上挂出温柔的弧线,“这酒得配你们的仪器喝,才算圆满。”

米酒入喉时,带着桂花的甜和时光的醇。林栋看着发酵池旁闪烁的传感器指示灯,蓝印花布套在暮色里像块温润的玉。袁姗姗的手机忽然亮起,是江慧玲发来的照片:南京大学的实验室里,她正把绣着望远镜的样机摆在光谱仪旁,背景里,洒金宣纸上的“雪湖·桂”三个字,在台灯下泛着柔和的光。

“她说等科技展结束,就带南京大学的同学来雪湖,”袁姗姗念着消息,眼底的笑意比酒还暖,“要在桂花树下开个跨校研讨会,题目都想好了,叫‘从雪湖到紫金山——传感器里的乡土与星空’。”

雨停了,雪湖的夜空露出几颗星星。林栋走出酒厂时,传感器的指示灯还在规律地闪烁,像雪湖的脉搏,稳健而有力。他忽然明白,所谓的专利证书、订单、展会,都只是故事的注脚,真正的内核,是藏在代码里的牵挂,是缝在布套里的约定,是散落在不同城市却始终同频的心跳——就像雪湖的桂花,无论飘向清华园还是金陵城,根,永远扎在最初的土壤里。

姜小龙举着酒杯追出来,酒液晃出细小的涟漪:“栋哥!姗姗姐!薛爷爷说等桂花树苗长高了,就给咱们的公司挂牌!牌子就挂在最大的那棵树下,左边刻‘清华园研发’,右边刻‘雪湖制造’!”

林栋和袁姗姗相视而笑,远处的传感器还在安静地工作着,把15℃的温度数据,悄悄写进雪湖的春天里。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