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46章 雪夜调试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46章 雪夜调试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雪粒子敲打着创客空间的玻璃窗,发出细碎的噼啪声。林栋盯着恒温箱的显示屏,指尖在控制板上反复调试参数——为了模拟雪湖冬季的低温环境,他们把箱内温度设成了-5℃,传感器样机已经在里面运行了整整十二个小时。旁边的示波器上,波形偶尔会跳出个微小的尖峰,像藏在平稳呼吸里的杂音,正是他们今晚要解决的最后一个bug。

“第17次测试,还是有跳变。”姜小龙把热咖啡推到林栋手边,呵出的白气在镜头前散开——他正用手机跟南京的江慧玲视频,屏幕里,江慧玲面前摊着本《数字电路》,台灯在她脸上投下圈柔和的光晕,“你说会不会是电容的问题?我查了 datasheet,这个型号在低温下的容值误差会放大。”

林栋抿了口咖啡,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没压下眼底的倦意。他敲了敲恒温箱的玻璃门:“换过三种电容了,从陶瓷到钽电解都试了,还是这样。”他转头看向屏幕里的江慧玲,“你那边的仿真模型能再细化点吗?把温度系数调到-25℃试试,说不定能找到规律。”

江慧玲推了推眼镜,指尖在触控板上飞快滑动:“正在改,不过MATLAB跑一次要四十分钟,你们先歇会儿。”她忽然笑了,镜头晃了晃,露出桌角的桂花布包,“薛爷爷寄的米酒我热了半瓶,你们要不要闻闻?”她把手机凑近瓶口,屏幕里立刻飘出团模糊的热气,隐约能闻到甜丝丝的酒香。

“别馋我们了!”姜小龙抢过手机,对着桌上的保温桶晃了晃,“姗姗姐带来的米酒还剩小半桶,等搞定这个bug就热着喝。说起来,她人呢?”

“在隔壁帮张教授整理实验报告,”林栋低头检查传感器的接线,“刚才还过来瞅了两眼,说咱们的样机外壳太丑,回头给缝个带桂花图案的保护套。”话音刚落,实验室的门被推开,袁姗姗抱着摞报告走进来,鼻尖冻得通红,发梢沾着几片没抖掉的雪花。

“张教授说你们的中期报告格式得改改,摘要里要加实验数据的置信区间。”她把报告放在桌角,目光扫过恒温箱,“还没好?我刚才在走廊听你们说跳变?”她蹲下身,视线与示波器屏幕平齐,手指点在那个尖峰出现的时刻,“这个时间点,正好是数据上传的瞬间,会不会是无线模块的干扰?”

林栋心里咯噔一下。他们为了节省功耗,采用了间歇唤醒模式——传感器每十分钟唤醒一次,上传数据后立刻休眠。这个设计在常温下运行得完美无缺,可到了低温环境,唤醒时的瞬时电流可能会干扰采样电路。“把无线模块的供电脚单独接个稳压电路试试。”他立刻拆开机箱,烙铁头在焊盘上落下簇细小的火花,“之前图省事,跟采样电路共用了一个LDO,低温下纹波可能会超标。”

姜小龙举着手机跑去找零件,屏幕里的江慧玲忽然说:“我这边模型跑完了,果然在唤醒瞬间有个电流尖峰!幅度跟你们示波器上的跳变差不多。”她把仿真曲线截图发过来,红色的峰值线像根突兀的箭头,正好戳在十分钟的间隔点上,“加个RC滤波试试?参数我算好了,10k电阻配10uF电容。”

袁姗姗已经找出了零件盒里的电阻电容,用镊子夹着递给林栋:“我来焊吧,你眼睛都快粘在一起了。”她接过烙铁,手腕稳得像固定在台钳上,锡珠落在焊盘上,瞬间凝成个圆润的小点——这手功夫是跟着薛爷爷学的,雪湖的老木匠总说“榫卯要严,焊点要实”。

重新通电的瞬间,林栋屏住了呼吸。恒温箱的温度稳定在-5℃,传感器的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每十分钟亮一次,像颗守时的星星。示波器的波形渐渐平稳,那些顽固的尖峰像被熨平的褶皱,彻底消失了。“成了!”姜小龙蹦起来撞到桌角,疼得龇牙咧嘴也顾不上揉,“江慧玲你太神了!这都能算出来!”

江慧玲在屏幕里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是姗姗姐提醒得好。对了,你们别忘了明天上午的答辩PPT,张教授说要重点讲应用场景,雪湖那边的实测数据多放几张。”她忽然压低声音,“我刚查了成绩,《信号系统》的小测你过了,林栋,78分,总算没挂。”

林栋的耳尖微微发烫。上周为了赶样机,他差点旷了这门课的小测,还是袁姗姗凌晨五点叫他起床,在图书馆帮他划了两小时重点。“知道了,PPT我昨晚改到三点,”他顿了顿,补充道,“里面放了你做的仿真图,标注了你的名字。”

屏幕里的江慧玲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摆摆手:“不用特意标,咱们是一个团队的。”她看了眼时间,“快十二点了,我得回宿舍了,门禁时间快到了。你们也早点休息,明天答辩加油。”

挂了视频,姜小龙已经把米酒倒进了电热杯,桂花的甜香混着酒精的热气在实验室弥漫开来。袁姗姗从包里掏出块用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薛爷爷做的桂花糕,还带着余温:“刚在张教授办公室热过,配米酒正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栋拿起块桂花糕,糯米的软糯裹着桂花的清冽,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雪湖,薛爷爷也是这样,在酒厂的炭火旁给他们分桂花糕。当时他还觉得这玩意儿太甜,此刻却觉得舌尖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熨帖了整个晚上的疲惫。“答辩完,咱们去申请专利吧。”他忽然说,“我算了下成本,用国产芯片的话,每个样机能压到45块,雪湖那边说能接受这个价格。”

“真的?”袁姗姗眼睛亮起来,“薛爷爷说要是能量产,就在雪湖开个小装配厂,让村里的婶子们来帮忙,她们的手工活比流水线还好。”她指着传感器外壳,“你看,我缝的保护套,用的是雪湖的蓝印花布,是不是比塑料壳好看?”

林栋看着那个巴掌大的布套,针脚细密的桂花图案围着传感器的显示屏,边缘还缀着圈流苏。他忽然想起自己刚进大学时,总觉得技术就该是冰冷的代码和精密的电路,是这些带着雪湖泥土气息的细节让他明白——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能被婶子们看懂的按钮,是薛爷爷能用来酿酒的温度曲线,是藏在桂花糕甜香里的生活气。

“好看。”他低声说,拿起布套小心翼翼地套在样机上,蓝印花布的底色衬着银色的传感器,像给冰冷的仪器披了件温暖的外衣。

第二天的答辩厅里,阳光透过高窗洒在地板上,像铺了层碎金。林栋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上,雪湖的实测数据和南京的仿真模型交替闪现——-5℃的低温曲线平稳得像湖面,桂花布包的保护套在照片里格外显眼。张教授忽然指着张照片笑了:“这个布套很特别,是谁做的?”

袁姗姗坐在第一排,闻言举起手:“是我缝的,雪湖的老乡说这样既能防冻,又不容易摔碎。”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还设计了大字体模式,薛爷爷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温度。”

台下响起片笑声。林栋看着屏幕上三个城市的协作记录——北京的代码、南京的仿真、雪湖的实测,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觉得跨不过的坎,像被雪粒子敲打的玻璃窗,虽然有过细碎的裂痕,最终却折射出了更丰富的光。

答辩结束时,姜小龙抱着样机在走廊里转圈,袁姗姗正给江慧玲发消息报喜,林栋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的银杏叶被风吹得打转。手机忽然震动,是薛爷爷发来的语音,背景里能听到酒厂的蒸米声:“姗姗说你们答辩很顺利?我让你婶子们准备了二十斤新米,等你们回来做桂花糕。对了,传感器的事,村支书说要订五十个,先在雪湖试试水。”

林栋抬头时,正好对上袁姗姗看过来的目光,她手里的桂花布包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远处的创客空间窗口,他们的传感器还在恒温箱里不知疲倦地运行着,像颗跳动的心脏,把清华园的代码、雪湖的桂花、南京的数据流,紧紧连在了一起。

雪又开始下了,这次是鹅毛大雪,把整个校园染成了白色。林栋忽然想起江慧玲昨晚说的话:“技术就像雪,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开出不同的花。”他掏出手机,给团队群里发了条消息:“等雪停了,去拍组雪景测试视频吧,让传感器在雪地里亮起来,肯定好看。”

消息发出的瞬间,袁姗姗的回复跳了出来,带着个笑脸表情:“我带相机,姜小龙负责扛设备,林栋你负责调试——对了,记得把米酒带上,雪地里喝着才够味。”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创客空间的灯光在雪幕里晕成团温暖的黄。林栋看着桌上的传感器样机,蓝印花布套上的桂花图案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忽然觉得,所谓的创业,或许就是这样——把课堂上学的公式,变成雪湖老乡能看懂的温度;把实验室里的代码,织进带着桂花香气的布里;让那些散落在不同城市的努力,像雪花一样,最终落进同一个春天里。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