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07章 免试入学通知书

晨读的琅琅书声刚漫过教学楼的檐角,教务处的老王就踩着露水冲进高三(1)班,手里攥着的特快专递信封被捏得变了形,红色的“清华大学”字样在晨光里像团跳动的火。“林栋!”他的声音劈了个岔,惊得窗台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免试入学!”

林栋握着笔的手顿在“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中间,笔尖的蓝墨水在纸上洇出个小小的星。他抬头时,看见老王的眼镜滑到鼻尖,露出的眼睛亮得像薛老那台修好的矿石收音机——终于收到了最清晰的信号。周围的呼吸声突然消失了,只有窗外的玉兰花落了片花瓣,轻得像张被遗忘的草稿纸。

“快……快拆开啊!”张超的声音从后排挤过来,带着篮球场上特有的粗粝,他的运动服领口还沾着晨练的草屑,此刻却把脖子伸得像只被捏住的鹅。江慧玲的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小洞,她赶紧用橡皮擦掉,却把“清华”两个字的轮廓擦得更清晰了。

信封拆开的瞬间,烫金的校徽在阳光下炸出细碎的光。林栋的指尖触到“免试入学”四个字时,忽然想起决赛那天清华物理系教授说的话:“真正的物理,是让复杂回归简单。”此刻这张薄薄的纸,竟比他做过的所有试卷加起来都沉,纸页边缘的锯齿纹,像无数个被跨越的日夜。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符合我校自主招生免试条件……”老王的声音抖得像台接触不良的扩音器,读到“专业:物理学类”时,教室里突然爆发出震耳的欢呼,惊得走廊里的公告栏都在晃。张超从后排蹦过来,一把抢过通知书举过头顶,纸页被他汗湿的手指攥出褶皱,却把“清华大学”四个字亮得格外显眼。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的大嗓门撞得窗户嗡嗡响,运动服上的拉链甩到林栋脸上,“上次体校教练还说,‘你那兄弟将来肯定是科学家’!我跟他打赌了三个篮球!”吴小燕挤进来时,白大褂的口袋露出半截示波器探头,她抢过通知书对着光线看,像在检测电路板的纹路:“是真的!水印和防伪线都对,跟我研究过的录取通知样本一致!”

消息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的电波,十分钟内传遍了整个雪湖一中。物理老师抱着教案冲进教室时,眼镜片后面的眼睛红得像兔子,他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林栋 清华大学物理系”,粉笔末簌簌落在肩头,像场细碎的雪。“这是咱们雪湖一中建校以来,第一个不用高考就进清华的!”他的板书抖得厉害,“就像当年薛老修通了第一条电台线路——咱们也打通了去往顶尖学府的路!”

走廊里挤满了人,初一的学弟举着笔记本要签名,初三的学妹抱着习题册问学习方法,连平时最严肃的教导主任都笑着拍林栋的肩膀:“中午食堂加菜!全校师生都沾沾你的光!”袁姗姗挤进来时,辫子上的红绳缠到了张超的书包带,她手里的《唐诗宋词选》翻开着,某页的空白处写满了“恭喜林栋”,字迹被眼泪晕得发蓝。

“历史老师说要给你写篇特写,”她把书往林栋怀里一塞,扉页上的枫叶标本正好夹在“春风得意马蹄疾”那首诗里,“标题都想好了——《从老街电器铺到清华园:一个物理天才的成长轨迹》,比课本里的《范进中举》还有意思!”

薛老拄着拐杖赶来时,军绿色的大衣上沾着露水,他从怀里掏出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层层打开,是那枚1958年的军功章。“戴上!”老人把奖章别在林栋胸前,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像接通了条跨越时空的导线,“当年我得这枚章时,全村人敲锣打鼓;今天你这张通知书,比我的章金贵十倍!”

他的拐杖在地上重重一敲:“走!去广播室!让全校都听听,咱们雪湖的孩子,不用挤高考的独木桥,照样能走进清华园!”广播里响起薛老苍老却洪亮的声音时,食堂的大师傅正在往红烧肉里多加冰糖,说“得让这喜事儿甜到心里”;操场边的玉兰树下,几个女生在捡花瓣,说要夹在笔记本里当“幸运符”;连校门口卖冰棍的阿姨都在吆喝:“今天冰棍免费!沾沾清华状元的喜气!”

林栋被簇拥着往办公室走,路过高二(3)班时,看见窗台上摆着他去年做的物理模型——用废电线和易拉罐做的发电机,此刻被红绳系着,转得正欢。班主任笑着说:“这模型成了‘镇班之宝’,每天都有学生来转两下,说能沾沾你的灵气。”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被复印了无数份,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林栋从高一到高三的成绩单,红色的分数像串不断攀升的阶梯。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拍照,说“让我家娃也沾沾仙气”;有老师拿着放大镜研究,说“这通知书的防伪技术比钞票还厉害”;连平时最调皮的几个男生都对着复印件鞠躬,说“以后再也不敢逃课了,得向林栋看齐”。

中午的庆功宴设在学校食堂,大师傅特意杀了两头猪,红烧肉的香气飘得满校园都是。张超端着餐盘挤到林栋身边,碗里堆着冒尖的排骨:“栋哥,以后去北京了可别忘了我,体校要是打不进省赛,我就去找你蹭饭,清华食堂肯定比咱们学校的强!”他忽然压低声音,“我爸说要请你给体校的队员上堂课,讲讲‘运动力学与投篮命中率’,说不定能培养出个奥运冠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小燕的餐盘里全是素菜,她正用筷子把胡萝卜摆成电路图的形状:“我把你的错题分析系统升级了,加了个‘清华冲刺模块’,留给学弟学妹用。徐铭说等你开学,要给你配台最高配的电脑,‘不能让清华的同学觉得咱们雪湖人土’。”

江慧玲把块糖醋鱼夹到林栋碗里,鱼刺已经被细心挑掉了:“物理老师说让你给我们做场讲座,讲讲怎么平衡竞赛和日常学习。”她的眼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其实我早就觉得你能行,上次去北京决赛,你给我讲题时的样子,就像已经是清华的学生了。”

薛老被一群退休教师围着,手里的酒杯举得老高:“我就说这孩子眼神亮,修收音机时能盯着零件看一下午,那股劲儿,跟我当年修电台一模一样!”他忽然朝林栋喊,“别忘了常回家看看!我那台矿石收音机还等着你来保养,说好了要教我用电脑听短波呢!”

下午的课没法上了,全校都沉浸在兴奋里。林栋抱着一摞同学送的笔记本往家走,每本的扉页都写着祝福的话,有的画着他解出的物理题,有的贴着篮球场的照片,还有的画着薛老打拳的简笔画。路过“林记电器”时,父亲正在门口挂鞭炮,母亲往他手里塞了个红鸡蛋,说“得像小时候那样,在你额头上滚一滚,祛祛晦气”。

店里挤满了街坊邻居,薛老的军功章和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排摆在柜台上,被红布衬着,像两件最珍贵的宝贝。父亲给大家分糖时,手一直在抖,糖纸撕了半天也没撕开:“我儿子……以后就是清华的人了……”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柜台底下拖出个纸箱,“这是你从小到大拆坏的收音机,我都留着呢,今天得拿出来晒晒,让它们也沾沾光。”

纸箱里的零件堆得像座小山,有缺了磁棒的半导体,有断了线的耳机,还有被焊得歪歪扭扭的电路板。林栋拿起个最旧的,外壳上还留着他用铅笔写的“林栋修”,字迹稚嫩得可笑。他忽然明白,所谓的“免试入学”,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这些拆坏的零件、写满的试卷、站桩时的汗水,还有无数个在灯下苦思冥想的夜晚,共同搭成的桥。

傍晚的夕阳把“林记电器”的招牌染成金红色,薛老的拐杖声、张超的拍球声、吴小燕调试服务器的“滴滴”声、袁姗姗的读书声,混在一起,像支最热闹的交响曲。林栋站在门口,看着手里的录取通知书,忽然觉得这张纸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父亲修电器时总说的“通电只是第一步,耐用才是真本事”,走进清华园,不过是更复杂的“物理题”的开始。

远处的操场上,张超正在教低年级的学生投篮,嘴里喊着“记住林栋哥说的45度角”;“极速先锋”网吧的灯亮了,吴小燕大概在给服务器装新的系统,屏幕上说不定正显示着“祝贺林栋”的弹窗;文科班的窗户里,袁姗姗的声音飘出来,读的正是那首“春风得意马蹄疾”,尾音拖得长长的,像根被拉满的弦。

林栋把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和薛老的电台笔记、父亲的修理手册、张超的篮球钥匙扣放在一起。他知道,这个夏天,当同学们还在为高考冲刺时,他已经提前收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但这份答案里,藏着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努力,还有整个雪湖的牵挂与骄傲。

窗外的玉兰花又落了几片,像给这个特殊的日子盖上轻柔的邮戳。林栋拿起笔,翻开新的笔记本,写下第一行字:“物理的世界很大,大到能装下整个宇宙;物理的世界也很小,小到就在雪湖的老街里,在薛老的拐杖尖上,在张超的篮球轨迹里,在每个为热爱坚持的日子里。”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和远处传来的蝉鸣、近处的风扇转动声混在一起,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新旅程,轻轻打着节拍。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