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01章 星轨交汇时(下)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林记电器”的招牌上时,林栋已经拆开了薛老送来的矿石收音机。铜线圈上的漆皮氧化成了暗褐色,他用酒精棉一点点擦拭,忽然发现线圈内侧刻着串模糊的数字——“1958.07.15”,正是薛老得军功章的那年。

“这是用步枪弹壳改的线圈骨架。”薛老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端着碗冒着热气的豆浆,“当年在电台站,物资紧张,就捡了些弹壳打磨成零件。你看这接口,是用刺刀一点点凿出来的螺纹,比现在的机器车出来的还结实。”

林栋顺着他的指尖看去,果然在骨架末端看到细密的手工螺纹,像一圈圈凝固的年轮。他试着把线圈装回机体,竟严丝合缝,转动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像老座钟的齿轮在咬合。“薛老,这收音机还能响吗?”

“试试就知道了。”薛老接过收音机,往墙上的钉子一挂,转动旋钮时,指针划过刻度盘,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电流声,夹杂着断断续续的摩斯电码。“听,这是隔壁县的防汛预警信号,几十年了还能用。”他眼里闪着光,“当年就是靠这玩意儿,提前三天收到洪水警报,救了半个村子的人。”

正说着,吴小燕抱着台笔记本电脑闯进来,屏幕上是服务器机房的监控画面:“栋哥,你看!蜂窝散热真的起作用了!CPU温度稳定在38度,比原来低了12度!”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我加了个湿度传感器,湿度超过60%就自动启动除湿模块,用的是你说的‘环境联动控制’原理。”

林栋凑近看,发现曲线旁标注着一行小字:“参考1958年防汛预警系统逻辑”。吴小燕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薛老说当年的电台能根据天气调功率,我就想服务器也能根据湿度调散热,没想到真成了!”

这时张超风风火火地冲进来,篮球在他手里转得像个陀螺:“栋哥!体育老师说要跟咱们打场友谊赛,还说要赌你的签名照!”他胳膊底下夹着个文件夹,打开一看,是份手绘的战术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着投篮角度和跑动路线,“你看我按抛物线原理画的战术,从底线45度角突破,三步上篮时重心压低15度,是不是能避开防守?”

林栋拿起笔在图上修改:“这里的起跳点应该再后移30厘米,利用惯性能多带起0.5秒滞空时间。”他边说边画,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和薛老转动收音机旋钮的“沙沙”声、吴小燕敲击键盘的“嗒嗒”声混在一起,像支奇妙的合奏曲。

袁姗姗抱着本厚厚的笔记本进来时,辫子上还别着片枫叶标本。“林栋你看,我把你的物理故事写成连载了!”她翻开笔记本,上面贴着张照片:林栋蹲在电器店门口修收音机,薛老站在旁边指点,吴小燕举着万用表,张超抱着篮球在背景里做鬼脸。照片下面写着:“1958年的线圈与2000年的服务器,原来物理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件衣裳。”

“这章写你教张超投篮的故事,”袁姗姗指着其中一页,“我查了资料,原来公元前200年项羽扔戟的角度,和你说的最佳投篮角度差不多,都是51度左右!历史老师说这叫‘跨越时空的物理共识’。”

说话间,省台记者带着摄像机又来了,镜头刚对准那台矿石收音机,薛老就打开了话匣子:“这机器里藏着三个秘密。第一,线圈绕了108圈,对应着水泊梁山108将,当年我们就靠它传递情报,像好汉们聚义一样齐心;第二,调谐旋钮是用炮弹头做的,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第三,最里面的磁铁,是从敌人飞机残骸里拆的,现在能吸起张超的篮球,说明‘敌人的武器也能变成我们的工具’。”

记者听得入了迷,镜头转向吴小燕的服务器:“那这个现代‘电台’又藏着什么秘密呢?”

吴小燕点开一个界面,屏幕上立刻跳出无数条数据流:“您看这些代码,有薛老教的‘抗干扰算法’,有林栋改的‘散热公式’,还有张超投篮时测的‘角度数据’,最后是袁姗姗写的‘注释’——我们把老智慧和新知识掺在一起,就像这服务器,既能发邮件,也能收几十年前的摩斯电码。”

张超突然抱着篮球站到镜头前,原地起跳扣篮,篮球穿过篮筐的瞬间,他大喊:“这球的初速度是8.3米每秒,和薛老说的当年扔手榴弹的速度差不多!”

林栋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忽然注意到些奇妙的巧合:薛老的矿石收音机用108圈线圈,张超的战术图上标着108种投篮路线;吴小燕服务器的IP地址后三位是“515”,正好是袁姗姗写的项羽扔戟的日期;就连自己昨天修好的电风扇,扇叶角度居然和薛老说的当年电台天线的仰角一样,都是37度。

“这就是物理的魔法吧。”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所有人。

记者的摄像机缓缓扫过:薛老在调试收音机,摩斯电码的“滴滴”声敲打着空气;吴小燕在键盘上敲击,代码像瀑布般流淌;张超在店门口的空地上一遍遍练习投篮,篮球撞击地面的节奏和他的心跳越来越合拍;袁姗姗坐在柜台前,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把这些画面都写进故事里,字里行间都带着股亮晶晶的劲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栋走到柜台后,拿出那本相册,翻开“未完待续”的那一页,这次他没有动笔,而是把薛老的矿石收音机、吴小燕的服务器截图、张超的战术图、袁姗姗的手稿都贴了上去,最后放上自己刚画的一幅画:一颗星星的轨迹,从1958年的电台天线出发,穿过2000年的服务器机箱,最终落在张超的篮球上,轨迹上标着一行小字:“物理的星轨,从来不会断。”

阳光透过玻璃窗,把相册上的画面映在墙上,像幅流动的电影海报。薛老的收音机还在“滴滴”作响,吴小燕的服务器指示灯眨着眼睛,张超的篮球撞击声成了最好的背景音,袁姗姗的笔尖在纸上写出最后一个句号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一瞬。

“原来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啊。”林栋轻声说,心里忽然变得无比踏实。就像那台矿石收音机,不管过多少年,总能收到属于自己的那道电波;就像张超的篮球,不管扔多少次,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篮筐。

记者收拾设备准备离开时,忽然指着墙上的影子惊呼:“你们看!”大家抬头望去,只见阳光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薛老的影子和矿石收音机的影子重叠,吴小燕的影子缠着服务器的电线,张超的影子正做着投篮动作,袁姗姗的影子和笔记本的影子融在一起,而自己的影子,正把所有这些都圈在中间,像个温暖的句号。

“明天还来拍吗?”张超抱着篮球问,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记者笑着点头:“当然来!你们的故事就像这台矿石收音机,越听越有味道,能一直讲下去呢。”

薛老把收音机调回一个清晰的频道,里面传来天气预报的声音,和几十年前预报洪水时一样认真。林栋忽然明白,所谓成长,就是让过去的星轨和现在的星轨交叠出更亮的光;所谓传承,就是让老物件里的智慧,在新故事里继续发光。

他拿起那本贴满回忆的相册,轻轻放进柜台最深处,旁边摆着那枚军功章和一等奖证书。阳光正好照在上面,三者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像条蜿蜒向前的路,通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更多的星轨在等待交汇,有更多的故事在等待书写,而他们,会带着1958年的线圈、2000年的服务器,还有永远滚烫的心跳,一直走下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