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1949璃院繁星 > 第909章 回馈社会

1949璃院繁星 第909章 回馈社会

作者: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5 13:09: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92年芒种,青湖社区的"互助市集"上,83岁的周奶奶正教22岁的听障青年小林做刺绣。小林的指尖在量子布料上移动,绣出的门吸图案会随着光线变换颜色——这些作品将通过李氏公益平台义卖,收入作为他的创业基金。不远处,林小满带着基苏木社区的代表分发新一批诊疗仪,箱子上贴着孩子们画的太阳:"就像青湖的阳光,能照到非洲。"李阳站在老槐树下,看着社区医院前的长队里,有视力障碍的老人正用"盲文版智能取药机",突然想起1983年的自己——那时他给胡同里的五保户免费装门吸,张奶奶塞给他的糖块,甜得和现在小林的笑容一样,都带着"被惦记"的暖。

公益投入的深化,体现在"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里。李氏集团的公益项目不再是单纯捐赠,而是构建"社区自助生态":在青湖社区开设"能力银行",残疾居民可通过提供手工、维修等服务兑换积分,再用积分换取他人的帮助;在基苏木社区培训"赤脚技术员",让当地人掌握诊疗仪的基础维修,既能就业又能服务乡邻;在利马贫民窟设立"环保合作社",回收的塑料经处理后,由居民制成适老化用品出售。这些项目里,李氏只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运营完全交给社区自己,某公益专家评价:"他们不是给社区送鱼,是教大家织渔网,还帮着找鱼塘。"目前集团每年的公益投入占利润的18%,但产生的社会价值却是投入的7倍——仅"能力银行"就带动300多名残疾人就业,有人说:"这比直接捐钱管事多了。"

教育公益的拓展,聚焦"让每个孩子有出彩机会"的公平里。团队将"青湖社区学堂"模式复制到17个贫困地区,课程既有量子物理启蒙,也有老匠人亲授的手艺课。特别的"代际结对"计划,让城市退休教师通过全息投影给山区孩子上课,而山区的孩子则教城里老人认识野菜、辨认星座。某山区女孩通过学堂的"科技夏令营",考上了量子工程专业,现在回来当老师,她说:"当年李爷爷说'门吸能从胡同走到世界',我信了。"教育公益里最动人的是"心愿图书馆",每个孩子可以写下愿望,由李氏员工认领实现——不是送现成的书,而是陪孩子一起做书架、编书目,就像当年李阳教徒弟做门吸:"不光要给结果,还得给过程。"

环保公益的升级,藏在"社区微行动撬动大改变"的智慧里。李氏发起的"全球社区减碳计划",不搞宏大的植树造林,而是从"省一度电、多一片绿"做起:青湖社区的老人组成"关灯小分队",每天检查公共场所的用电;基苏木的居民用光伏板的余电灌溉树苗,成活率提升至89%;利马的合作社把回收塑料做成树苗保护套,既环保又实用。这些行动通过量子网络连接,形成"减碳接力"——青湖社区省下的电,换算成树苗配额捐给非洲;非洲种植的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据实时传回青湖,在社区大屏上长成虚拟森林。周奶奶看着大屏说:"咱关个灯,非洲就能多棵树,这账划算。"这种让普通人能感知的环保,比任何宣传都有效,参与的社区居民说:"以前觉得环保是大事,现在知道,就是顺手的事。"

弱势群体的帮扶,延续着"把他们当街坊待"的尊重里。李氏的"适老化改造"项目,从不搞"一刀切",而是上门给每个家庭量身定制:给独居老人装"隐形扶手",不破坏装修又实用;给轮椅用户改厨房,让他们能自己做饭;甚至给视力障碍者的门吸加了"语音提示",开门时会说"小心台阶"。帮扶过程中,员工们总要先跟老人聊家常,知道张大爷爱听戏,就把智能音箱预设成戏曲频道;知道王奶奶怕吵,就把门吸的缓冲效果调到最大。这种尊重让帮扶跳出了"施舍"的意味,某残疾居民说:"他们来我家,先问我'想咋改',而不是'该咋改',这感觉不一样。"目前已有2100多户特殊家庭完成改造,老人的意外发生率下降63%,有人说:"不是设备好,是他们懂咱心里想啥。"

就业帮扶的创新,体现在"给机会更给尊严"的平等里。集团的"残疾人就业基地",不安排简单的包装、组装工作,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让他们参与研发、设计甚至管理——听障设计师对色彩和结构特别敏感,负责的"静音门吸"成了爆款;脑瘫程序员逻辑思维强,编写的"社区安全算法"被行业采纳。基地里没有"特殊照顾",只有"适配支持":听障员工配有实时翻译设备,行动不便的员工有可移动工位。某员工在日记里写:"在这里,我首先是个设计师,然后才是个残疾人,就像李爷爷说的'门吸好坏,不看出身看用处'。"这种模式让就业帮扶有了温度,也让公司收获了独特的创新视角,林小满说:"他们的建议常让我们恍然大悟,比如听障同事说'门吸该有光提示,因为声音靠不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社会责任理念的践行,凝结为"三个对得起"的朴素准则:对得起社区老人的信任,对得起员工的付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准则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采购原材料优先选环保企业,哪怕成本高一点;员工加班必须有社区老人"监督",超过晚上8点周奶奶会打电话"催下班";公益项目的每笔支出,都公示在社区公告栏,接受街坊们的"审计"。这种践行让社会责任有了具体的模样,就像现在员工们常说的:"咱做的事,得敢跟三大爷拍胸脯,这才叫负责任。"

李阳的心愿,藏在"看着社区越来越好"的满足里。他不再参与公益项目的具体管理,只偶尔去"互助市集"转转,买个小林的刺绣,听孩子们讲学堂的趣事,或者帮周奶奶给公益包裹贴邮票。有次被记者追问"做这么多公益图啥",他指着社区广场上的老槐树:"你看这树,给它浇水施肥,不是图它开花结果,是看它枝繁叶茂,街坊们能在底下乘凉——当年我修门吸,也没想过图啥。"现在他最开心的,是收到各地社区寄来的"报喜信":基苏木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利马的合作社盈利了,青湖的"能力银行"会员破千了,这些信被他贴满书房,比任何奖杯都珍贵。

暮色中的青湖社区,互助市集接近尾声。小林把绣好的门吸挂件送给周奶奶,老人摸了又摸:"比当年小李做的还俊。"林小满正和海外社区视频,商量着把"互助市集"模式推广过去,屏幕里非洲孩子的笑脸和青湖的晚霞重叠在一起。李阳看着这一幕,想起1983年的那个傍晚,他帮张奶奶装完门吸,老人非要留他吃晚饭,窝头就着咸菜,香得很。

此刻,社区广播里响起孩子们的合唱:"门吸牢,人心齐,你帮我,我帮你,天下一家亲。"李阳知道,所谓回馈社会,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像给街坊装门吸那样,一点点把日子修得更顺、更暖。而最好的回报,就是看着这些温暖像老槐树的根,在看不见的地方蔓延,最后长成一片荫凉,护着一代又一代人。

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