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1949璃院繁星 > 第906章 国际合作

1949璃院繁星 第906章 国际合作

作者: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5 13:09: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91年夏至,青湖社区的"全球社区客厅"里,一场特别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李阳看着林小满与肯尼亚医疗联盟的代表碰杯,全息投影里同步展示着合作项目的细节:基苏木社区的诊疗仪将接入全球医疗数据库,而青湖社区的AI诊断系统会加入非洲热带病模型。83岁的周奶奶端着亲手做的绿豆汤,递给远道而来的柏林银发公寓负责人:"尝尝这个,败火——就像你们的护理床,得让人住着舒坦。"李阳的目光落在墙角的展柜上,1983年的门吸原型旁,放着刚从非洲带来的马赛木雕门环,两种相隔万里的"守门物件",在灯光下透着同样的踏实。

国际合作的达成,始于"找对门当户对的伙伴"的默契。李氏集团筛选合作方有个特别标准:"社区适配度"——对方是否真的在乎当地居民的感受,而非只看重商业利益。与柏林银发公寓的合作,最初源于对方的一封邮件:"我们的老人说,你们的护理床像'会照顾人的邻居',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实地考察时,林小满发现他们为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保留了实体信箱,这种"科技再先进也留条怀旧的路"的理念,与李氏不谋而合。和肯尼亚医疗联盟的合作更具戏剧性:对方拒绝了"技术买断",坚持"共同研发",理由是"只有我们才懂基苏木的雨季对设备的影响"。这种平等的姿态打动了李阳,他在签约时说:"当年我和胡同里的铁匠铺合作,他出铁我出设计,谁也不占谁便宜——好合作就该这样,像俩邻居搭伙盖房,你递砖我上梁。"

先进技术的引进,藏在"为我所用更要为社区所用"的转化里。从柏林引进的"多模态护理系统",原版本只支持英语和德语,李氏团队联合社区老人做了"方言适配":加入青湖社区的吴语、粤语语音包,甚至把周奶奶的口头禅"慢点走"设成默认提示音。从肯尼亚学到的"传统草药数据库",被整合进医疗AI,系统会在开处方时提醒"当地有种叫'苦叶'的植物,和这药效果相似"。最妙的是"双向技术迭代":李氏把非洲的"高温防护技术"用到国内的光伏板上,解决了南方夏季设备过热问题;而柏林伙伴则借鉴青湖社区的"代际互助模式",让护理床能播放孙辈的语音留言。这种"引进来再改改"的智慧,像极了当年李阳改进门吸——他从修自行车的那里学来弹簧原理,让门吸更有弹性,"好东西不是照搬,是得合咱这儿的脾气"。

管理经验的吸收,体现在"把别人的招儿变成自己的活儿"的落地中。林小满从柏林伙伴的"员工社区轮岗制"里获得启发,在李氏推行"三日居民体验":高管每年必须在社区住三天,像普通居民那样用自家产品,记录"不方便的地方"。某副总体验后提交的"智能药盒改进方案",就来自"半夜摸黑找药"的亲身经历。从肯尼亚学来的"社区信任基金"模式,则被改造成"初心互助金":员工自愿捐款,用来帮助社区突发困难的家庭,利息部分奖励"社区好人好事"。这些转化不是简单复制,而是结合本土土壤的再创造,就像现在员工们常说的:"人家的管理是西装,咱得改成带布兜的中山装,方便揣社区老人的药瓶。"

国际市场渠道的拓展,靠的是"朋友带朋友"的口碑传播。李氏集团的海外渠道没找大型经销商,而是优先和当地的"社区枢纽"合作:在非洲是乡村诊所,在欧洲是银发公寓,在南美是社区合作社。这些伙伴不仅卖产品,更参与改进——基苏木的诊所医生建议把诊疗仪的屏幕改大,因为当地老人常眯着眼看;柏林的银发公寓反馈"护理床的床垫太软,不适合关节不好的老人"。这种"渠道即研发伙伴"的模式,让产品在当地的渗透率提升40%,更形成了"社区推荐链":利马的合作社把李氏设备介绍给周边贫民窟,柏林的公寓帮着联系其他欧洲社区,就像当年四合院的张大爷给李阳介绍生意:"西头的三大爷家也需要门吸,你去看看。"

资源共享的创新,构建起"全球社区资源池"的生态。李氏牵头成立的"社区科技共享联盟",没有总部没有章程,只有个云端共享库:青湖社区的适老化设计图纸、基苏木的高温设备改造方案、柏林的多语言交互程序,都能免费下载,使用条件只有一个"改进后也得共享"。某太平洋岛国的社区医院,用联盟的开源方案改装了诊疗仪,在台风季也能正常工作,他们分享的"防盐雾技术",又帮到了海南的社区诊所。这种"你的难题可能是我的答案"的共享,让资源流动更高效,也让合作跳出了利益算计,变成"一起把社区服务做好"的协作——就像当年李阳把门吸的图纸给了邻村的木匠,"他做得好,说明这东西真有用"。

优势互补的效应,在"1 1>2"的社区改变里显现。李氏的量子技术加上柏林的护理经验,诞生了"情感陪护机器人":它既能通过量子传感监测老人心率,又能像柏林护工那样讲"睡前故事",在青湖社区的试用满意度达96%。李氏的新能源设备与肯尼亚的"微电网管理经验"结合,则让基苏木的光伏水泵在停电时,能自动切换成"社区优先模式"——先保障诊所和学校用水。这些合作成果没有专利壁垒,而是以"社区授权"的形式存在:任何社区都能免费使用,但必须承诺"不涨价、不糊弄"。某国际组织评价:"他们把商业合作做成了社区互助,就像俩裁缝合做一件衣服,不是比谁的针脚好,是让穿的人更暖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源于"社区根基扎得深"的底气。当同行在比拼"全球市场占有率"时,李氏更在意"社区满意度":基苏木的老人是否愿意按时用诊疗仪,柏林的住户是否觉得护理床"像家人",青湖的街坊是否还叫得出维修师傅的名字。这种"以社区为本"的竞争力,让公司在行业波动中更稳健——2090年全球能源危机时,李氏的社区微电网因"优先保障民生"的设计,反而获得更多订单;当贸易壁垒加剧,合作伙伴们自发组织"社区团购",用当地货币或特产支付,让业务得以延续。李阳在战略会上展示的不是市场份额图表,而是张全球社区笑脸地图:"当年我在四合院,只要三大爷说'这门吸中',就不怕没生意——现在也一样,社区认咱,咱就饿不着。"

暮色中的"全球社区客厅",全息投影正播放各地社区的实时画面:基苏木的医生用新系统给孩子看病,柏林的老人对着护理床说"今天天气真好",青湖的周奶奶在教非洲姑娘包粽子。林小满指着画面里的重叠处:"您看,他们都在说'谢谢',不管用什么语言。"李阳想起1983年的那个傍晚,三大爷摸着刚装好的门吸说"这玩意儿中",那句带着胡同口音的肯定,和现在全球社区的"谢谢",本质上是同一种声音。

此刻,社区广播里响起用中、英、斯瓦希里语合唱的《门吸谣》,是孩子们根据李阳的故事改编的:"门吸牢,人心齐,你帮我,我帮你,天下社区是一家。"李阳知道,所谓国际合作,从来不是在世界地图上插旗子,而是让不同地方的人,都能像青湖社区的街坊那样,因为某个实在的物件、某件暖心的事,觉得"日子过得踏实"。而最好的竞争力,就是让这种踏实,能从四合院出发,走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再带着各地的温暖回来,就像此刻客厅里的绿豆汤和非洲木雕,陌生却相亲。

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