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 > 第186章 惊心动魄的云南之旅

第二天一早,四个人坐在餐桌上吃早饭,这是唯一一次,一行人第一天没有聚在一次反而第二天才聚在一起。

问就是这三位的主观能动性太高了,一行人结伴坐在屋子里看了一天的书!

用王莽的话说,要把技术带回家乡!

清瞳只能无奈叹气,“咱们今天要去云南,三位还记得吧。”

所以别看书了,安心吃饭吧!马上要出发了!

怎么就不着急呢~

看看之前来的几位陛下,人家那积极态度!

“噢~那咱们走吧!”刘秀三口解决自己碗里的粥。

则天陛下早就吃完坐在了沙发上,旁边放的是四个人对行李,所以她早就准备好了!

清瞳倒吸一口气,这次的云南之旅,她觉着不会太平淡!

绝对是鸡飞狗跳,这三位帝王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警告:成员间存在显着历史关联性与潜在冲突风险,请向导妥善引导,确保旅途和谐。】

正想着呢,144发来一条提示,清瞳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何止是“显着”和“潜在”,这三位的关系简直是火星撞地球。

或许是天幕上看的太多了,几位陛下对于飞机已经没有了震撼,不过眼神还是出卖了他们。

片刻后他们出现在了云南,

则天陛下穿着一身定制的藏青色新中式套装,长发挽起,气质不怒自威。

她首先注意的是宏观布局,玉指轻抬,指向对岸的城市轮廓,声音沉稳而带着一丝欣赏:“此城格局,气魄不小。依山傍水,楼宇虽高耸入云,却似有章法,并非杂乱无章。比起影像中所见,亲临其境,更觉不凡。这治理者,胸中自有沟壑。”

清瞳呵呵笑着:“您还懂风水呢!”

则天陛下摸了摸她的头,语气轻柔:“略懂。”

紧接着的是刘秀。他一身浅灰色休闲装,显得温文儒雅,但那双眼睛却深邃如古井。

他没有立即赞叹高楼,而是微微侧耳,倾听远处马路上传来的、被距离柔化过的微弱车流声,再环顾四周悠闲散步的市民,以及远处广场上打着太极的老人。他脸上露出一种近乎欣慰的笑容,轻声对清瞳说:“音嚣而不乱,民闲而自得。观此间百姓神色安然,步履从容,方知影像所言‘盛世’不虚。民生之安泰,远胜宫阙之华美。”

他的关注点,始终是“人”,是那份弥漫在空气中的安宁与满足感。这与他一贯的“柔道治国”、“民心即天命”的理念不谋而合。

反倒是王莽。他穿着有些时髦的冲锋衣,眉头微蹙,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先是盯着滇池水面看了许久,似乎在观察水质,然后又望向湖边的湿地公园和更远处的防护林。“这湖水,治理得不错。”他喃喃道,更像是在自言自语,“水体虽大,却无泛滥之虞,岸边设施齐备,绿植环绕……泄洪、储水、生态、游览,诸多功能竟能兼顾若此。后世在水利工巧之上,确实远超吾之想象。”

清瞳甚是无奈,“几位还记得咱们是出来旅游的吗?”

这还点评上了!

清瞳心中稍定,开局良好,震撼值稳定进账。她走上前,开始履行导游的职责:“欢迎三位莅临美丽的春城昆明。眼前这片水域便是滇池,又名昆明湖,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观赏滇池和昆明城市风貌的最佳角度之一。”

“清瞳姑娘,”刘秀温和地问道,“如此大的城池,饮水从何而来?仅靠此湖恐难供应吧?”

清瞳思考片刻道,“昆明有复杂的引水工程,从数百公里外的大江引水,补充滇池,也保障城市用水。”她简单提及了“滇中引水工程”的宏大,又让三人微微动容。

王莽则对路边停放的共享单车产生了兴趣:“此物……人人皆可取之用之?如何管理?不会遗失或被私占吗?”问题直指核心,关乎制度与人性。

清瞳便解释了扫码付费、GPS定位等概念,王莽听得眼神闪烁,不知又在思考他那套“理想化”的制度改革与后世技术的差距。

武则天更关注的则是社会结构。她指着远处写字楼下匆匆出入的、穿着干练职业装的女性白领,问道:“这些女子,皆在此楼中任职?可掌事否?薪俸几何?与男子相较如何?”

清瞳心中暗赞女皇陛下的敏锐,详细解释了现代社会的男女平等观念、劳动法保障、女性在职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坦诚了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武则天听得目光炯炯,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末了,轻叹一声:“虽未尽善尽美,然女子可自由出入社会,凭才学立足,已是非凡进步。朕……当年之路,走得艰辛啊。”

这番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共鸣与欣慰。

清瞳决定带他们体验一下昆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过桥米线,这三人比朱祁钰三人海难带。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昆明的繁华景象,室内是精致的装修和舒缓的音乐。三位老祖宗对这样的就餐环境已然不陌生,但当服务员将那一碗滚烫的高汤、数十碟琳琅满目的配料依次摆上桌时,新的冲击还是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请大家收藏:()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乃何意?”武则天看着面前生鲜的肉片、鹌鹑蛋、各式蔬菜,凤眸中闪过一丝好奇。刘秀也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充满仪式感的阵仗。王莽则已经拿起筷子,似乎在研究那些薄如蝉翼的肉片是如何切出来的。

清瞳微笑着,亲自示范并讲解过桥米线的传说和吃法:“……这碗汤,温度极高,表面有一层油封住热气,所以看不到蒸汽。吃的时候,要先将生肉片等易熟的食材放进去烫熟,然后是蔬菜和米线……”

她一边操作,一边讲述着那个关于妻子过桥给苦读丈夫送饭的温馨故事。

武则天听完,优雅地依样画葫芦,将食材放入汤中,看着肉片瞬间变熟,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点头:“心思巧妙,情深意重。美食亦承载教化,不错。”

刘秀则感慨道:“一箪食,一豆羹,皆可见民生之细致与温情。此等吃法,既有趣味,又存其本味,甚好。”

然而,当大家都沉浸在这美食文化的体验中时,王莽却似乎有些走神。他盯着那碗冒着无形热气的汤,又看了看碗与碟之间构成的“桥”的意象,眼神忽然变得有些飘忽。他夹起一片肉,并未立即放入汤中,而是在指尖捻了捻,仿佛在感受其薄度。

忽然,他抬起头,目光越过餐桌,落在了对面正从容品尝米线的刘秀脸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难明的弧度,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座所有人都听得清楚:

“此‘过桥’之法,倒是别致。让朕……不由得想起当年。有些想法,有些变革,亦如这生鲜食材,看似美好,若时机不对,方法不当,投入那看似平静实则滚烫的时局之中,顷刻间便可能……面目全非,甚至焦糊难以下咽啊。”

餐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空气仿佛凝滞了。

武则天正准备夹菜的手微微一顿,眼观鼻,鼻观心,作壁上观,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了然和极感兴趣的光芒。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场面。

刘秀缓缓放下筷子,脸上的温和笑意未减,但目光已如古潭深水,平静地迎向王莽那带着几分挑衅、几分自嘲、又几分不甘的眼神。他并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轻轻用纸巾擦了擦嘴角,仿佛在斟酌词句。

清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系统界面上的和谐度指标开始闪烁微弱的黄光。她正想打个圆场,却见刘秀已然开口,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巨君所言,不无道理。”他先肯定了王莽的话头,随即话锋一转,如同太极拳般柔和地引向了另一个方向,“治国如同烹小鲜,火候、时机、次序,缺一不可。然,最根本之处,在于食材本身是否宜于这般烹制,在于食客是否接受这等口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繁荣的城市,声音沉稳而深远:“强行将北地之法施于南国,或将海鲜置于清汤,纵有巧思,亦难成佳肴。天地万物,各有其性;四海黎民,各有其需。顺其脉络,因势利导,方是长久之道。如同眼前这碗米线,其妙处在于保留了每种食材的本味,而非强行统一。巨君当年之志,或许过于急切,欲以一人之思,替万民之口,忽略了这天地与人心本身的‘脉络’。”

一番话,如温水煮蛙,既回应了王莽的影射,又点出了其改革失败的核心可能——脱离实际,违背规律。没有激烈的指责,只有平静的阐述,却比任何犀利的言辞都更具分量。

王莽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握着筷子的手指收紧了些。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但看着刘秀那平静无波的眼神,以及窗外那个仿佛在无声证明着“顺其脉络”成果的现代世界,他最终只是冷哼了一声,将那片肉重重地投入汤中,溅起几滴滚烫的汁水。

“哼,时也,势也。成败论英雄,自古皆然。”他闷闷地说了一句,不再看刘秀,埋头对付起自己碗里的米线,但那动作,明显带着一股郁气。

武则天这时才悠然开口,仿佛刚才的暗流涌动从未发生一般,她对清瞳说:“这汤底鲜美,配料丰富,确实独具匠心。清瞳,云南之地,除了此等美食,还有何等风物人情?朕颇感兴趣。”

女皇陛下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巧妙地将话题引开,化解了现场的尴尬气氛。

清瞳立刻会意,顺势介绍起云南的多民族文化和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餐桌上的气氛渐渐回暖,用完餐,一行人离开餐厅。

站在高处,俯瞰着阳光下生机勃勃的昆明城,武则天忽然轻声对清瞳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此城此景,方知后世子孙,确已走出了一条迥异于吾等想象的道路。有趣,实在有趣。”

喜欢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请大家收藏:()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