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同里的老槐树悄然抽出新芽,野花以最美的姿态点缀着灰暗的墙角,街边的迎春花肆意绽放之际,四合院也终于迎来春天的第一桩喜事。
中院贾家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儿媳妇——原着中风情万种的俏寡妇秦淮茹,如今的秦淮茹才20岁,正是女人一生最年轻最鲜活的年纪。
一双清澈如秋水的杏仁眼中似乎藏着万千情思,俏丽的鹅蛋脸上始终挂着温柔如水的笑容,婀娜有致的丰腴身材,更是让院子里的碎嘴子们羡慕不已。
院子里的碎嘴子们都悄悄议论,贾东旭好福气,媳妇虽然是农村人,却是个难得的美人,那身材一看就是好生养。
贾家的酒席办的还算体面,摆了3桌席面,由大厨何大清亲情掌勺,每桌虽然只有2个肉菜6个素菜,但量大管饱,味道更是一绝,让人很是难忘。
宴席后,贾张氏看着连盘子都被舔地干干净净,又看贾东旭不在,很是不客气的跟易中海抱怨,"早知道就不请何大清了,现在连个渣都不剩,晚上还要另外买菜做饭。什么大户人家经得起这么造?"
易中海的脸色,是肉眼可见的黑了下来。自从这几个月他表现出看中贾东旭,贾张氏就不断的试探他的底线,从一开始的讨点肉菜,租房子要帮忙给租金,到结婚用关系请何大清掌勺……这胃口也是越来越大。
他也不是毫无底线的人,之前是想着,就算用德花的药能生孩子,以后也需要贾东旭这个徒弟帮衬自家孩子,如今看来,就不能纵着贾张氏,否则,还不知道是谁帮衬谁呢。
想到这里,易中海脸色恢复如常,语气却很是冰冷:"贾嫂子,请何大清是你想要面子,非要请的。我这又是卖人情又是请喝酒,把人请来给你挣了面子,如今嫌弃大清做的饭太好吃?"
"我易中海自认为做师父还是很合格的,又出钱又出力,最后竟然还落了埋冤?既然如此,那以后我就不多管闲事了"易中海又向张翠兰挥挥手,夫妻俩扶着同样脸黑如锅底的龙老太太就回了家。
要是以往,龙老太太会帮着易中海教训贾张氏,今天她不出声,是两口子打过招呼,最近在备孕,不想节外生枝,没想到,老太太的沉默,被贾张氏看作易家的妥协,更是暗暗下定决心要趴在易中海身上吸血。
又过了几天,江德花的老娘带着二哥二嫂和几个侄子侄女终于抵达四合院。
虽然,火车站人头攒动,江德花却是一眼就看到自家亲人,她挤开人群跑上前,一把就抱着好久不见的亲娘。
江家人的变化不大,又似乎变了很多,或许是新花国成立,生活稳定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江母的眼中闪烁着泪花,她激动的抱着女儿,心中百感交集,没想到,这辈子能走出石匣子村,竟然是沾了女儿的光。
江二哥不能说话,也是手舞足蹈跟妹妹道谢,江二嫂心中更是觉得这个妹妹善良,给钱、给工作还给找房子,从此以后,自家也是京城人了。
带着家人回到94号四合院,江德花带着家人安顿好。94号四合院和95号四合院格局差不多,她在解放前悄悄埋下的,中院最好的正房和东厢房都在她名下。
之前房子是租给逃难来的人住,解放后,这些人就陆陆续续退租回家乡,她也就顺势将房子收回来,如今,刚好给自家人住。
不过江家的人不少,江家夫妻一间房,江母带着侄女们一间房,侄子们一间房,又在东厢房隔出一间做厨房,才将就住得下。
在江德花的带领下,江家人参观了所有房间,柜子都是簇新的,锅碗瓢盆都是齐备的,被子里的棉花都是松软的,他们只觉得哪哪都满意。
江母不知怎么表达,她拉着女儿的手,满是心疼:"怎么都是新的,这得花多少钱啊?你如今还在上学,肯定是吃了不少苦……看你瘦的。"
她说着还悄悄用余光瞄儿子儿媳,江母不是重男轻女的母亲,尤其是儿子能吃饱饭的情况下,她是做不出来压榨女儿来养活儿子的。
所以,在来京城的一路上,江母就时不时给儿子儿媳和几个侄子侄女念叨,买工作多少钱,房子多少钱,也不知道你们妹妹要攒多久,以后工作宽松了,还是要把钱还给德花。亲兄弟,明算账才能长久。
江二嫂也是立刻会意,赶紧从一个大包里掏出一叠钱递给江德花,每一张都有一些泛白,看得出来是攒了很久,"德花,这里是1000元,不够你再跟我和你二哥说。"
她不给江德花推辞的机会,轻声道:"你别看你二哥在农村,但是他打的家具可是十里八乡,这个。"江二嫂骄傲的竖起大拇指。"就是城里,很多人都跑来找你二哥打家具。这点钱,也就是打几套家具赚回来的。你千万要收下。"
江德花很欣慰,原本帮助江二哥和二嫂,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老家照顾母亲,一部分原因是再过几年大饥荒,农村的日子不好过,担心他们受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请大家收藏:()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也知道这又送工作又给房子的,看起来就像是冤大头,如果让现代人知道,肯定会说她圣母心。但是,实实在在身处在这个年代,才知道江家人有多好。
她小时候打猎挣钱给三哥交学费,给大哥打点工作,给二哥交学徒费……每一笔,只要是她花销的,几个哥哥都打了欠条,后面都陆陆续续翻倍还给她了。
所以,对于这样的家人,她真觉得帮衬帮衬,也没什么,她相信她的家人都是会感恩的人。
一家人聊了一下午,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江母絮絮叨叨的说,这些年儿孙绕膝,但烦心事也不少,江二哥夫妻和几个孩子都和江德花一样,静静听着,偶尔补充几句。
江母说起家里的几亩地和房子,眼泪一把一把往外掉,"你二哥二嫂在城里有了工作,娘就做主把农村的地还给国家了,你大哥三哥都是解放军,咱不能贪心,不能给他们蒙羞。"
说起这个,江二嫂心情很沉重的补充:"娘在爹的坟前哭了很久,说对不起爹,农村人的根就是田地,她把江家的田地都丢了,但为了儿子孙子的前程,她不得不做决断。……"
江德花明白江母的心情,也庆幸母亲做了正确的决断,否则,等过几年国家实行定粮,凭票买生活物资,如果是农村户口,就必须要回去了。
接下来,江母又说起了江大哥,"哎,你大嫂刚刚随军没多久,你大哥就去了朝鲜战场,可怜她又要一个人带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战争。"
江母一番感慨,屋子里所有人都陷入沉默,江德花心中也有些发酸,或许在历史书上看,只知道新花国成立后,哪一年发生什么战争,就是那么几行字,一瞬间就能看完。
但对这些军人来说,是每一天用命在战场上搏杀,不知道终点是哪天;对军属们来说,是每日每夜为家人牵肠挂肚,担心煎熬;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是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
最后,江母说起三哥江德福,就开始叹气,"哎,你三哥如今都奔三的人了,还是个雏……以后还有哪家姑娘能看上他个老光棍……"
江德花只能一阵安慰,"我三哥读过书,又是一表人才,怎么滴也不会打一辈子光棍的,您啊,只需要好好养身体,以后帮三哥掌掌眼就行。"她也不能说,安杰已经在路上了,再过几年你就能见到你三儿媳妇了。
聊了很久,直到江母说的口干舌燥,终于停了下来。原本想让老太太休息一会,老太太却精神头十足的指挥二哥全家收拾东西。
江德花看着生龙活虎的江母,暗暗点头,看得出来老太太这几年在农村还是活得舒心,儿子儿媳孝顺,要不然绝对不是这样。
晚上她在丰泽园摆了一桌,将隔壁易中海夫妻和龙老太太、何大清等都请来吃饭,介绍家人给他们认识。
请易中海,是因为看中他在红星轧钢厂有威望,在这个几乎是轧钢厂职工聚集的四合院说话更顶事。另外,张桂兰熟悉四合院,娘如果闲的无聊也可以找张桂兰和老太太聊天。
请何大清,是因为这年代的厨子,认识的人多,路子也广,以后需要请他帮忙的地方可不少。
迎来了亲人,江德花的日子恢复了平静,只是这一次,多了一些许温馨。
喜欢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请大家收藏:()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