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进攻,如同预料般凶猛。坦克和装甲车掩护着步兵,沿着相对平坦的山谷道路,向麻溪铺外围防线发起了猛烈冲击。炮弹呼啸着砸向守军阵地,掀起漫天泥土和碎石。
然而,这一次,麻溪铺并非毫无准备。
月月“先知”的细节优势
得益于瞿月月通过父亲和童莲不断提供的、看似“直觉”实则精准的预警,守军规避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 日军惯用的迂回渗透路线,早已布满了陷阱和埋伏点。一支试图从侧翼“黑水涧”摸上来的日军小队,踩中了排帮设置的连环捕兽夹和毒签阵,伤亡惨重,寸步难行。
· 日军炮兵可能的阵地,锁云超提前布置了少量迫击炮进行反制骚扰,虽无法摧毁,却大大降低了其射击效率。
· 日军坦克试图沿“老驿道”突进,但道路关键处已被田大有之前建议下用巨石和伐倒的巨木堵塞,并埋设了集束手榴弹(极其珍贵),成功阻滞了其推进,迫使步兵脱离装甲掩护。
这些细节上的优势,让日军初期的进攻屡屡受挫,付出了比预期更高的代价。他们意识到,眼前的对手并非想象中的乌合之众,而是组织严密、熟悉地形、且似乎总能预判他们行动的难啃骨头。
主攻方向,最终落在了通往祖坟山的必经之路——“一线天”。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也意味着一旦被突破,雷达站将直接暴露。
锁云超将最精锐的力量和仅有的重武器(两挺重机枪、数门迫击炮)布置于此。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日军依仗火力优势,发起一**集团冲锋。子弹如同泼水般倾泻在守军阵地上。硝烟弥漫,喊杀震天。
守军打得极其顽强。正规军士兵操作着机枪,点射精准;竿民和排帮汉子则利用滚木礌石、土制炸弹(用火药和铁砂瓷片制作)、以及精准的冷枪,从侧面、从高处大量杀伤日军。许多人身上挂彩,却死战不退。
石三怒如同疯虎,带领排帮弟兄反复冲杀在最前沿,用大刀和梭镖与日军进行惨烈的白刃战,他身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衣襟,却越战越勇。 龙耀文不再是文弱书生,他操作着一挺轻机枪,手指扣在扳机上从未松开,直到枪管通红,弹药告罄。 就连一些健壮的妇女,也冒着炮火为前线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穗穗背着药箱,穿梭在弹雨间,俏丽的脸庞上沾满了硝烟和血污。
焦土与 sacrifices
日军的攻势太猛了。守军的伤亡在急剧增加。弹药消耗速度远超补给能力。前沿阵地几度易手,双方反复拉锯,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锁云超心如刀绞,却不得不下令逐步后撤,收缩防线,利用第二道、第三道工事节节抵抗,用空间换时间,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按照月月前世的记忆和弹幕提醒(【小心鬼子烧房子!】、【水源可能投毒!】),锁云超提前组织老弱妇孺携带部分粮食转移至更深山的备用岩洞,并派可靠人员保护水源。当日军恼羞成怒,开始纵火焚烧村寨、并向水井投掷毒物时,大部分百姓已安全,重要物资也得以保全,最大程度减少了平民伤亡。这与前世寨子化为灰烬、百姓惨遭屠戮的悲剧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战斗人员的牺牲无法避免。许多熟悉的面孔倒下了。一位老猎手为了炸毁一辆日军装甲车,抱着集束手榴弹滚到了车底;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为了守护重伤的锁云超部军官,用身体挡住了手榴弹破片……
他们的耳环,被战友们默默取下,染着血,被小心收藏。那不仅仅是遗物,更是一份沉重的承诺,等着胜利那一天,带回他们的故乡。
岩上,雷达站始终是日军的眼中钉。日军派出精锐小队,试图攀岩奇袭。但克莱尔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拿起了武器,与守卫的六伢子等人并肩作战,依托险要地形和预先设置的滚石、炸药,一次次击退了日军的攀爬。
雷达天线始终在转动。它捕捉到的日军飞机动向,通过紧急线路传达到后方的芷江机场。中国战机多次提前升空拦截,成功击落数架前来轰炸的日机,极大地缓解了地面的压力。这只“千里眼”的价值,在血与火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证明。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日军未能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未能踏上鹰嘴岩一步,却在阵地前丢下了数百具尸体。麻溪铺军民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近半,弹药几乎耗尽。
夕阳如血,映照着焦土和硝烟。疲惫不堪的守军靠着战壕壁,默默包扎伤口,清点着所剩无几的弹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
日军暂时停止了进攻,但谁都知道,这只是下一轮更疯狂进攻前的间歇。
锁云超巡视着阵地,看着那些浑身浴血、眼神却依旧坚定的战士们,看着他们耳垂上那各式各样、沾满血污的环,喉头哽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请大家收藏:()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