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手捧“年度最佳新人”奖杯的镜头还在热搜上灼烧,楚门音乐会议室的空气却已凝成冰碴。徐明将平板推向陈楚,屏幕上是一封来自深圳白石洲旧城改造指挥部的公函扫描件:
“贵司申请之‘白石洲音乐文化记忆馆’项目用地(原白石洲三巷47号)因规划调整,现终止合作。该地块已划归‘星耀·未来文娱城’开发项目,特此告知。”
附件里是星耀资本与市政府签约仪式的新闻图,王海曾经的副手、现星耀残部话事人赵铭西装革履,正将标注着“文化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图递给副市长。
“他们挖断了您的根!”李岳一拳砸在会议桌上,“白石洲三巷47号——那是您长大的地方,电台录音棚旧址!他们要在您记忆上盖游乐园!”
陈楚指尖划过平板,停在规划图角落被红圈标注的小块区域——正是那间承载了他少年音乐启蒙的“边走边唱”电台录音棚旧址。他抬眼看向落地窗外,城市霓虹在雨水中晕成一片血色,恍惚间又看见二十年前那个湿漉漉的夏夜:母亲攥着他被琴弦割破的手指,在漏雨的棚屋里对着电台老板下跪,只为换他半小时录音时间。
“赵铭放话要拆棚屋时直播。”徐明声音发涩,“雇了网红团队蹲点,准备拍您‘失控失态’。”
陈楚合上平板。屏幕暗下去的瞬间,倒映出他小臂上那道浅淡的伤痕——十年前被星艺保安推下舞台时,碎玻璃划开的旧疤。他忽然起身:“订票,去白石洲。通知团队,拍摄《根脉》纪录片。” 他抓起桌角那方刻着“水不争,破壁时”的砚台,墨色在凹槽里荡开涟漪:“他们要拆的不是砖瓦,是压在我骨头上的山。这次,我自己炸。”
白石洲三巷已被黄色施工围挡吞没。47号院墙歪斜,雨水冲刷着“边走边唱”褪色的招牌。陈楚穿着洗白的旧牛仔裤站在巷口,身后跟着沉默的纪录片团队。几个穿星耀工服的男人正抡锤砸向院墙,碎砖混着生锈的麦克风支架滚落脚边。
“哟,大明星回来忆苦思甜了?” 工头叼着烟怪笑,故意将锤子砸向墙根一丛野茉莉——那是陈楚母亲生前种的。摄像机镜头立刻怼向陈楚的脸。
陈楚没看镜头。他弯腰拾起半截砸断的茉莉,沾着泥的根须裸露在外。忽然,他将茉莉残枝插进砚台墨池,浑浊的墨汁浸透根茎。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中,他托着砚台走向废墟中央那架被遗弃的走音钢琴。
手指落下,敲响一个干涩的降E音。
“巷口老树被雷劈断那年,娘说人得学根,扎深些……”
沙哑的吟诵混着走钢琴弦的杂音,像钝刀刮过生锈的铁皮。围观人群中的白石洲老街坊们猛地抬头——这是陈楚母亲生前哄他时唱的客家童谣《落雨大》!工头的嗤笑僵在脸上,镜头疯狂推近陈楚平静到近乎冷酷的侧脸。
“停手!谁准你们拍——” 赵铭的怒吼从人群后传来。他带着保安冲来,却在看见陈楚指尖动作时骤然刹住——
陈楚染墨的手指正划过琴键,在斑驳的漆面上写下四个淋漓大字:“根断,魂在”。墨迹未干,他双手猛然按下!
“轰——!”
一段用钢琴模拟的、地动山摇般的低频轰鸣炸开!瓦砾在声波中震颤,赵铭被震得踉跄后退。陈楚的歌声在轰鸣中穿刺而出,将童谣旋律撕裂重构:
“他们推倒墙,说这叫未来——”
“却不知砖缝里,爬着我未死的魂!”
星耀雇佣的网红主播尖叫:“快拍!他骂政府规划!” 但镜头扫过围观老街坊——卖肠粉的阿婆在抹泪,修自行车的老伯拳头攥得发白。人群沉默着向前涌动,如同无声的海啸。
暴雨在深夜突袭。临时搭建的拍摄棚在狂风里摇摇欲坠,设备短路火花四溅。赵铭站在对面楼盘监控室,看着热成像仪里陈楚团队的慌乱人影,冷笑着拨通电话:“把三巷下水道总闸撬了,淹了那破院子!”
浑浊的污水裹挟着垃圾涌进47号院废墟,迅速漫过钢琴脚架。陈楚站在齐膝深的水中,看着漂浮的茉莉残枝和母亲遗留的旧歌谱。团队众人惊慌搬运设备,李岳嘶吼:“先保素材硬盘!”
“都别动。”陈楚的声音压过风雨。他蹚水走到废墟中央,弯腰从污水里捞起半片被泡发的胶合板——那是电台棚屋最后一块残墙。板子上还粘着张褪色的节目单,印着“陈楚少年民乐团《赛马》排练录音”。
他将木板按在尚未被淹的钢琴顶盖上,抓起道具组遗落的电工刀,在暴雨中开始凿刻!刀尖刮过木板,发出刺耳的“咯吱”声,混着雨水的节奏越来越快,竟隐隐勾勒出《赛马》的二胡旋律!
“他在干什么?” 监视器前的赵铭皱眉。助理突然惊呼:“白石洲本地论坛!有人直播陈楚刻木头!” 屏幕上,一个名为“肠粉阿婆”的账号正在直播:画面里陈楚浑身湿透,刀锋在木板上刮擦出越来越清晰的节奏——正是客家擂茶号子《舂米谣》的切分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请大家收藏:()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暴雨声、刻木声、隐约的旋律声,透过劣质麦克风传出,却让屏幕前的无数老白石洲人汗毛倒竖。直播人数指数级暴涨!
当最后一个强音凿完,陈楚猛然举起木板!灯光师下意识将仅存的应急灯打过去——
木板表面被刮出一道道深浅沟壑,构成一张呐喊的人脸轮廓。而那人脸的咽喉处,正镶嵌着陈楚母亲遗留的骨哨!
他将骨哨含入口中。
“呜——————!”
一道尖锐、凄厉、穿透雨幕的哨音轰然炸响!不是乐器,是骨头与风撕咬的嚎叫!哨音攀至最高点时,陈楚胸腔震动,爆发出客家山歌的裂帛长腔:
“水淹我屋,你冲不垮梁——”
“梁是我娘骨!”
暴雨中,肠粉阿婆突然推开网红镜头,颤巍巍走进废墟积水,用漏风的门牙吹响手中竹叶哨!修车老伯抓起铁桶砸向废铁皮,卖菜阿公拍打塑料桶……散乱的敲击声、嘶哑的哨音,在骨哨引领下竟汇成磅礴的《舂米谣》!
监控室里,热成像仪上的废墟突然爆出大片高温红云——那是成百上千涌入院子的白石洲人!他们敲盆打铁,吼着荒腔走板的号子,将星耀保安挤得节节后退。赵铭对着对讲机咆哮:“驱散!立刻驱散!” 但回应他的是此起彼伏的哨音,连成一片焚天的火海。
三天后,深视黄金档。就在赵铭买通的乐评人对着镜头抨击“陈楚煽动民众破坏城建”时,画面突然切到特别直播——
倾盆大雨中,陈楚站在白石洲废墟的污水里。他面前是由破铜烂铁支起的“乐器”,身后是浑身湿透、敲打着塑料桶与铁皮的白石洲老街坊。骨哨声刺穿雨幕,陈楚的歌声混着嘶吼炸响:
“这土地,埋着娘亲熬粥的灶灰——”
“你推土机碾过时,可听见魂在哭?”
导播切到特写:陈楚将骨哨按在钢琴残骸上,以琴弦为弓,拉出仿若二胡泣血的《江河水》!污水漫过他小腿,漂浮的茉莉花瓣粘在染血的琴弦上。
直播信号被赵铭紧急掐断。但“肠粉阿婆”的抖动镜头还在全网疯传: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陈楚弯腰从污水里捞起星耀的“未来文娱城”规划图,缓缓盖在母亲歌谱上。然后,他将染着泥的骨哨,轻轻放在图纸中央。
次日,央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
《根脉:当音乐从废墟里长出》
镜头掠过废墟上自发聚集的民众,掠过水中漂浮的茉莉,最终定格在那支搁在规划图上的骨哨。画外音肃然:“推倒一座棚屋容易,但有些声音,已经刻进了城市的骨头里。”
专题片结尾,陈楚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用废墟里捡拾的锈铁片、断琴弦、塑料管,即兴演奏了一曲《根脉》。没有歌词,只有铁片撞击的冷冽、琴弦震颤的呜咽、塑料管风鸣的浑厚。演奏至**,他将骨哨含入口中,吹出一个长达三十秒的、濒临窒息却又生生不息的长音!
官媒集体下场:
人民日报: [视频] 废墟中的《根脉》——谁在守护城市的灵魂?
文旅部官微: 白石洲音乐记忆馆列为“城市文化抢救工程”一号项目,即日启动!
星耀总部彻底炸锅。赵铭看着楚门音乐股价逆市涨停的曲线,发疯般砸碎屏幕:“不可能!一群刁民加一堆破烂——”
助理颤抖着递上平板:热搜第一是#万人请愿保留47号院#,配图是肠粉阿婆举着“此处有魂,勿拆”的纸牌站在废墟前;热搜第二更致命——有人扒出“星耀·未来文娱城”施工方正是十年前强拆城中村致人伤亡的黑心企业!
暴雨初歇的清晨,陈楚独自站在废墟清点物资。身后传来踩水的脚步声,肠粉阿婆将一袋温热的肠粉塞进他手里,指了指墙角。
陈楚转头——
那方刻着“水不争,破壁时”的砚台,不知被谁洗净,端放在半截断墙上。砚台凹槽蓄着雨水,倒映着破云而出的朝阳,像一汪烧沸的金。
手机震动,姜晚发来一段视频:柏林爱乐大厅排练现场,金发指挥家正用德文讲解《根脉》的“废墟音效”:“陈用钢筋与骨哨证明,真正的文明,永远在断裂处生长!”
陈楚蹲下身,手指划过砚台冰凉的边缘。水面倒影里,母亲种下的那株野茉莉,竟在瓦砾缝里绽出了新芽。
远处,施工围挡轰然倒塌。晨光中,老街坊们的骨哨声再次响起,悠长清越,像一道道愈合大地的金线。
喜欢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请大家收藏:()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