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综武:不做人了 > 第275章 南赡部洲

综武:不做人了 第275章 南赡部洲

作者:十方天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7 01:45: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说完了以后,公孙胜赶忙运功平息反噬,诸葛正我亦上前协助。

运功良久,二人才缓缓睁开双眼,一同呼出一口浊气。

稍作歇息,诸葛正我方才问道:“前辈,您究竟算出了何事?”

公孙胜沉默须臾,沉声道:“你应当知晓你家先祖当年七星续命之事吧。”

“知晓。”诸葛正我颔首道。

那个故事令许多人扼腕叹息,毕竟那种为了理想竭尽所能,最终却仍差之毫厘的遗憾着实扣人心弦。

“所谓七星续命,实则为借命,既是借,便有其主。”

“诚然。”诸葛正我点头应道。

此乃常理,既是借,自然有其主,否则便是强取了。

“那他所借为何?”

“七星续命所借者,自然是北斗七星。”

言及此处,诸葛正我一怔,又是星辰。

“正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亦作瑶光),它们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仿佛是想到了什么,诸葛正我慢慢的说道:“《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有云:在昔龙汉,有一国王,其名周御,圣德无边,时人禀受八万四千大劫。

王有玉妃,明哲慈慧,号曰紫光夫人。

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

后三千劫,于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荣茂之时,游戏后苑,至金莲花温玉池边,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莲花九包,应时开发,化生九子。

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星,或善或恶,化导群情。

于玉池中经于七日七夜,结为光明,飞居中极,去地九千万里,化为九大宝宫。

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也。

昔大愿注此刚强世界七千万劫,方还玉清。

紫光夫人亦号北斗九真圣德天后,道身玄天大圣真后,应现上天南岳,是名庆华紫光赤帝之尊。”

诸葛正我面色凝重,缓缓背诵了一段道藏内容,随着背诵的进行,他的脸色愈发阴沉。

“宋室的道佛两家已然合流,是否如此?”

毕竟,上述故事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将其中关于道教、北斗七星的描述随意替换为任何一个佛门的菩萨、佛陀、金刚,都毫无违和之感。

尤其是这一套成道的流程,更是毫不掩饰,道教修炼何时讲究过发愿?

道教的修行路线繁杂多样,有画符的、炼丹的、性命双修的、只修性的、只修命的,可谓五花八门。

但实际上,道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或者说修行的目的,唯有一个,那便是合道。

它与佛教的路数截然相反,佛教自始至终讲究的都是舍。

无论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所追求的皆是看破我执、法执,启发自我的佛性。

也就是一切本性,皆在一心,而道教的道则在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路走来,道教始终在做加法,而佛教则一直在做减法。

“他们如何能够做到?一个是要合,一个却是舍,这两者怎能合流?

可这分明是两条完全相悖的道路。”

越想诸葛正我越是觉得奇怪,这种违反逻辑的事情也是能做的吗?

要知道,练武可是讲究一个诚心正意的,这种道路走下去,是生怕自己不疯吗?

“所以他们才会复刻元始的路途。”公孙胜感叹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自一切未有之中诞生有是合,以有走向无。”诸葛正我喃喃道。

“你明白了就好。”

公孙胜看诸葛正我知道这帮疯子到底在干嘛以后,感慨道。

“他们这么干不怕死吗?”

听到诸葛正我的疑问,公孙胜冷笑道:“为了修行,不要说自己的命,连道统都能压上去。

你没看他们如今佛道两教合流之下,他们自己人都快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佛还是道了。

你把他们拜的那些神,念的那些经,换成对方的那些名字,有区别吗?”

“那其他人呢,就这么看着?”

刚刚公孙胜算出来的人可不少,难道就没有人对这样的路子提出异议。

要知道,自古以来关于利益之争,那就没有一个没有小心思的,更何况是关于这样的道路。

“你忘了从两宋之前咱们这片地界就一直在打吗?”公孙胜的话直接把诸葛正我给噎到了。

“而且你真的不明白吗?这条路子并不是所有人商量好的,而是他们打来打去打到最后,打出来的。”

想了想他算出来的那些东西,公孙胜感叹道。

“打出来的?”诸葛正我难以置信道,这种路子还能是打出来的?

“传说中前唐立国之时开国太祖得天兵天将之助平定乱世,更是赐给了他一颗定国龙珠。

所以立国以后,他以上古虞唐之世定下了自己的国名,更是尊奉《老子想尔注》的太上李老君为祖,以道教为国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武:不做人了请大家收藏:()综武:不做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以定国龙珠镇守国运,威慑四方妖邪。”

说完这些野史之后,公孙胜反问道:“按理来说,前唐之世应该是繁荣昌盛无比,为众生之乐土。

但你说说自太祖以后,前唐安稳了多少年?”

读过书的诸葛正我既没有办法骗公孙胜,也没办法骗自己。

“终唐一朝苦多乐少。”

没有胡说八道,李隆基上位以前唐朝已经度过了94年,历经6位皇帝,皇帝在位时间中位数是11.5年,在位时间平均数约为 15.67年。

李显和李旦这两个倒霉蛋还分别两次登上过皇位。

唐中宗李显,在位时间:683年—684年(1年)、705年—710年(5年,合计6年。

两次称帝,第一次被武则天废;第二次被韦后毒杀,疑似野史。

唐睿宗李旦,在位时间:684年—690年(6年)、710年—712年(2年),合计8年。

两次为帝,均为过渡角色,后禅位给儿子李隆基。

如果把他们登上皇位的次数分开算的话,那么在94年的时间里面,唐朝就经过了八位皇帝。

这要是平均下来大概就是10来年换一位最高统治者。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平均数有多扯,但如果算中位数的话,李隆基之前唐朝皇帝的在位时间是7年。

在封建社会时期,上面人随着自己的心意胡搞瞎搞,简直就是常态。

朝令夕改都不足以形容这帮平时自诩天子一言,重于九鼎的混账东西。

本来一个人皇帝当的久了就容易变态,然后这么多家伙短时间轮流上位,个个都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天下是个什么样子?

更不要说,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们的上位,不经过血腥厮杀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咱们这种讲究一个成者王侯败者寇,赢家通吃一切的地方。

而且不要忘了,老李家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皇位正统继承法。

还有一点,唐朝不是不讲党争,恰恰相反,唐朝的朝堂之上是真的是人是鬼都在秀。

太祖在位的时候,太子之争搞成了什么个鬼样子,大家都看得到。

皇子亲自带刀在皇宫对掏,为后世的朝代又启发了新的一种政变思路。

太宗在位的时期,虽然压下了大部分朝堂的矛盾。

但他自己作死,的确是他自己作死。

李承乾在十二岁和十四岁时分别患上了腿疾,导致行走不便。

从过程上来看,李承乾腿的毛病不是一天发展的,而是一个过程。

所以虽没有记载李承乾腿瘸的具体原因,但老李实际上早知道他的太子腿有毛病。

李承乾腿真正瘸了的那一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估算下来约摸是在贞观十三年。

而在贞观12年发生了一件事儿,太宗皇帝允许魏王李泰设置‘文学馆’并主持编撰《括地志》。

划重点,文学馆。

这个馆里面经常出人才,或者说这就是招揽人才用的。

像老李他曾经就有一个,里面招揽的人才号称十八学士。

PS:也可称作19学士,其中有一个武德7年去世,刘孝孙填补了这个空缺。

这里面最出名的人叫杜如晦、房玄龄,关于他们有一个词语叫房谋杜断。

所以当这个玩意儿设立的时候,把所有人的心都挑动了。

尤其是李泰借着编撰图书的名义大肆结交朝中文臣的时候,李世民更是管都没管。

甚至对于已经出现在朝堂之上的各种魏王觊觎太子之位的流言,他都没有出手制止。

明明他当年自己也经历过这一幕,结果他真的就啥也没管,最终导致了李承乾再现太宗旧事。

虽然对于李承乾谋反一事,老李没有像老朱面对谋反一事那样开杀。

但李世民的太子废了,宠爱的魏王李泰也废了。

跟随太子的人,也废了,这些人里面有武将,有文臣,有宗室,还有当年一起跟随老李打天下的老伙计。

注意一点,跟随太子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大唐培养的下一代接班人,是下一位大唐皇帝培养的心腹。

甭管这帮人后来给他们安的什么罪名,以及他们在这次行动里面搞出的种种操作。

都不能改变的是,随着这一次风波,大唐的下一代特么缺人了。

至于老李的下一代,李治、武则天这两黑心夫妻的朝堂。

李治直接下旨将长孙无忌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彭水),武天派亲信袁公瑜至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缢,家产抄没,亲属流放岭南为奴。

而等到武则天一人独揽大权上位以后,她的酷吏政治把整个大唐的朝堂变成了大逃杀。

《罗织经》、请君入瓮等名扬千古的玩意儿层出不穷,而且千万别说什么这一时期杀的只是大臣,只是权贵这种鬼话。

朝堂之上血流成河,还想民间不流血,做什么美梦呢?

武则天这疯子为了打击异己把诬告、屈打成招或者罗织罪状、处决权这些权利通通下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武:不做人了请大家收藏:()综武:不做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武则天时期你诬告别人,是完全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甚至朝廷还在鼓励诬告。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酷吏横行,冤狱遍于全国,民间被牵连的人何止数万。

把这一时期发生的种种乱象,换一个说法,这特么就是武则天版本的洪武三大案。

这王八蛋还是故意的。

在李三郎上位之前,无论是在谁在位的时候,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当臣子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儿。

佛祖真的没说错,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至于为什么不算李三郎,因为这王八蛋是个更重量级的家伙。

也是由他开始,整个大唐老百姓也开启了大逃杀的时代。

直到最后,五代来临了。

因为这些统治者的原因上有所好,或者说这帮家伙需要拉拢各方势力为自己所用的情况。

文官地主的前身世家,将门的前身军功贵族,佛教,道教甚至是儒生,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从这一场内卷之中逃了出来。

不再去想史书中那些歌功颂德之词,不再去想史书中那些名垂千古的文臣武将,也不再去想那些所谓的千古一帝、中兴之主。

诸葛正我首次将自己代入到一个普通百姓的角色之中。

他若是生在那些时代,那些所谓的盛世之中,当真有他的立身之所吗?

“所以你应当明白,这条路绝非是何人合谋而成,而是那帮狂人一路打到如今才打拼出来的。”

该如何言说呢?公孙胜宁愿这条路是有人精心谋划而成的。

有人智谋过人,算无遗策,众生皆为其玩物,一切故事亦由他编撰。

然而此刻从问题的关键之处出发,再结合他曾身为局内之人的经历,以及他当年所知晓的诸多消息。

众人各自的布局他虽未能看透,但这帮混球的最终目的,已然是显而易见了。

“那就任由他们争斗下去,难道就没有办法让他们停歇吗?”诸葛正我声音干涩地说道。

打出一个元始,如此走下去,最终会发展成何等惨烈的局面。

“你想阻止,又该如何阻止?”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非得要破坏一百零八聚义吗?”

“不愿意让天罡地煞的天命聚齐。”诸葛正我细思道。

“为什么不愿意让这份天命聚齐?要知道他们也没有把这份天命抢夺过去。”

听到这话,诸葛正我也是沉思了起来,毕竟损人不利己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一点都不难,关键是在于能够制住自己的贪心。

“这份天命被他们散给两宋、金国,辽国,西夏、蒙古诸国众生了。”

诸葛正我震惊的抬头看向公孙胜,“他们这么做。”

“这么做一是为了以此囊括自唐以来所牵涉的所有国家,把当年的因果全部了结。

或者说借着从前唐开始的所有积累,帮他们走到最后。

二则是为了复刻当年五代旧事。

要知道,元始之路不是凭空出现的,更何况他们走的这条路子。”

公孙胜不等诸葛正我问完,抢先回答道。

虽然说起来有点奇怪,但北宋期间,因为他们自身根本没有完全取得当年唐朝的全部土地,完全可以说是个割据势力。

再加上时不时就会有一个新兴势力崛起,所以战争的阴影从来就没从北宋的脑袋上消失过。

所以实际上,真要是算的话,从来就没什么宋朝,有的不过是大唐,从开国初年就一直在斗的大唐。

虽然换了一个名字,斗争的主要矛盾以及斗争对象、斗争方法都在改变。

但不论是北宋还是当时其他几个异族国家,简直是个个都在复刻当年唐朝内斗的经典戏码。

诸葛正我无言长叹一声,真要是复刻五代旧事的话,那还救个屁呀,那个时候是所有人心思都歪了。

(这个唐朝指的是虞唐,李唐相似的花,作为一个背景板,同样的从开国之时就一路混战。)

喜欢综武:不做人了请大家收藏:()综武:不做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