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 第56章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人的一生,都需要活出自己的意义,这是宁致远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看到了那么多进来的人,崩溃大哭的也好、自伤自残的也好、漠不关心的也好,在看守所这样严苛、残酷的环境之中,对于这些活在痛苦中的人而言,如何快速的找到一个经受痛苦的意义,是帮助这些人战胜极限苦难,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自己在看守所的经历和观察,通过和一些嫌疑人的深入聊天和生活,你会发现,就算是在看守所这样的环境中,虽然有的人真的遗忘了外面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名字,是真的有人在听到别人喊他名字的时候,是不如喊他的番号回答的更快的,这些人,已经习惯了里面猪狗不如的生活,只要你能把每周两次的大肉拿给他,让他跪下来给你磕头喊爸爸都是可以的。

这不是凭空的想象,这是真实的赌博。对,无论你怎么监控着监房,人们的有些天性总是可以打着擦边球的释放出来,对于已经在这里面的人而言,打擦边球的本事那可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

赌的就是一个人,是不是可以因为一块大肉来跪下来喊我一声‘爸爸’,这只是其中一个赌资,总之赌的是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面的人做不到。这有什么好苛责的呢?生活已经这么枯燥无聊了,人们总想要些刺激感来满足,不然在里面的日子,度日如年,何其漫长?

赌资里还有更劲爆的,一百块的大帐,来帮我打个飞机。谈好了,反正每天晚上睡的都是大通铺,本来大家就是一个个挨得很紧的,手在被窝里,动来动去也很正常,自己打的麻木了,别人帮着打打会更有刺激感。

这是变态吗?在外面肯定是变态了,但是在里面,变态有着不一样的标准,永远不要小瞧人性本能的意志冲动,叔本华不是说了吗?人就是一股莫名的永不止息的、胡乱而来的冲动意志,在那样的环境里,在你见多识广了之后,也许你不会做出同样的行为,可是,你也绝不会把任何一个行为跟变态联系起来;又或许,只要时间足够长,大部分人都会做出相同的行为来。

当然,所有的这些都不过是对于自身冲动意志的屈服而已,你可以不屈服,但你好像也没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去苛责、去唏嘘、去瞧不起。还是那句话,除非你在别人的所处的情境下可以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选择,不然,你是真的没有资格对别人来说三道四的,毕竟,嘴巴说说容易,谁都会的。

可是,宁致远认为自己是肯定有资格的,叔本华虽然是个悲观主义者,可是,他也不是完全的悲观。他还是告诉了人们一点:那就是可以通过艺术来对这股本能的冲动意志做对抗的,比如你可以听音乐、看书,等等,他本人也是相信佛教的嘛。有人可以心安理得的像猪狗一样的活着,但是,也有人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不管在别人的饿眼里怎么样,自己始终不会按照一个标准的罪犯去生活的。

宁致远也是在看到了这么多复杂的人间百态之后,才发现,无论一个人出于什么样的境况中,只要他自己想,他就永远不会丧失精神上的自由,无论一个人经历再极端的苦难,只要他能迅速的找到意义,那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宁致远详细观察了被抓进看守所的嫌疑人的心理发展会经历哪几个阶段,一般人们都会认为,在看守所的嫌疑人,除了在极度痛苦和恐慌中度日之外,应该不会有别的体验吧?但是宁致远所观察到的嫌疑犯们的心理,包括宁致远自己,那可是比普通人能想象的到的要复杂很多,一般而言,所有被抓进看守所的人都会经历三个心理发展过程:恐惧、冷漠和恢复。

刚刚被警察抓,尤其是第一次被抓的嫌疑人,第一反应当然是惊恐了,除了极度的惊恐,一般不会有其他感觉,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有什么样非人的体验。

当然,人们在刚进入这种极端环境时,并不会立刻失去希望。在精神病学中,有一种被称作“暂缓性迷惑”的状态,它指的是,被宣布处决的人,在临死前的最后时刻,会产生暂缓执行的幻觉,他还是怀揣希望的。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被警察控制的嫌疑人,在录口供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想着怎么样脱罪,这是人们被抓时的第一求生本能,人人都抱有这种希望,他们幻想自己的结果不至于太糟糕,总觉得事情还有转机。

等你真的走进看守所的监房,还会有一些‘常客’,跟你灌输些所谓的‘真理’,比如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有人调侃说:“你坦白从宽,法官都会笑翻”。?没错,从走进监房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嫌疑人都不得不逐渐适应这种极端状态,直到习惯为止。在老嫌疑人的眼里,什么在外面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还没来得及的嘱咐、什么所谓的金银财富,啥也不是,先活下去再说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自由与枷锁之囚牢请大家收藏:()自由与枷锁之囚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时候,你会发现,在看守所里,每个犯人除了身体,已经一无所有了。当你几乎已经失去生命的全部,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你就已经不再害怕未知的未来了。在度过了最初的几天后,基本所有第一次进入到看守所监房的新的嫌疑人们,在这个阶段,虽然处于恐惧状态,但已经不会太惧怕了。

接下来,嫌疑人们的心理会自然而然的进入第二个阶段:冷漠。没有一丝情感的冷漠。

也许有的人,在看到了一些嫌疑人违规了之后,看到他们所受的相应的惩罚,电警棍也好、关小黑屋也好,之前他们也许会不忍目睹别人受罚,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和对这些惩罚的习以为常,他们逐渐变得冷漠了,只是呆呆的看着别人受罚而已。

甚至还有的人,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小年纪的年轻人,他不但不会关心别人是不是会受到惩罚,他只会关心自己是不是能在别人受惩罚的时候,获得一些快乐。

进入这个状态的嫌疑人,再没有什么能够打动他们,要么会盼着别人违规受惩罚给自己找点乐子;要么会盼着自己能够生病,因为生病时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因为可以干几天轻松的活儿。

宁致远一开始会觉得很奇怪,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迟钝?还是说在所有的饿状况之下,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都会对周围所发生的任何事都不关心了呢?

之前自己还跟作为嫌疑人的那名教师讨论过这件事。那位教师说,这是人在极端环境下自然生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人们无望摆脱这种渺茫的状态,所以用冷漠的外壳把自己包裹起来,让自己的感受力变得迟钝一些,免得受到外界刺激。

这是人们的内心生活已经退回到了原始水平,一有机会,就会在一起讨论食物问题,用幻想暂时填满饥饿的肠胃,就连每周会分到的两块大肉,嫌疑人们都会正儿八经的讨论,是应该一次性吃完,还是分成几份吃呢?可想而知,看守所监房里的生活已经匮乏到什么程度。

在这些已经被打上嫌疑人标签的人看来,与当下生存无关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忽略。嫌疑人们的冷漠也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他们不怕未知的未来,却极其害怕做决定,因为每一个决定都几乎在他们看来是关乎生死的。他们宁可逃避,不做决定,听从命运的安排。

这是嫌疑人们处在第二个阶段的状态:麻木、冷漠。

嫌疑人们面临的最后一击,就是在忙然的接受审判后拿到刑事裁定书的时候。这时候就没有了未知的未来,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成了既定的事实。(当然了,你还可以选择上诉,但最起码在你决定上诉之间,这就是你不得不面对的既定的事实)

在这个时候,你又该如何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做个不太恰当但却可以感同身受的类比,对那些刚在死亡边缘挣扎出来的人来讲,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然后开始兴奋的癫狂?

应该不是,宁致远看到更多的是,在那些开完庭回来之后,手上拿着判决书的人而言,大部分人的神态表现出来的都是:不敢相信。

对于这些嫌疑人来讲,从之前极度紧张的状态中松弛下来后,他们并不相信自己的身份已经从之前的嫌疑人成了一名妥妥的罪犯,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叫做“人格解体”,也就是说一切像是在做梦,反而不真实。

就算是在去法院开庭的路上,好不容易看到了看守所外面的风景,好不容易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女人,但所有的这些,并不会让人立马感到快乐,因为长时间的看守所监房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已经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你一出看守所就能立即恢复的能力。

就算是开庭之后被判缓刑立马释放的嫌疑人,出去之后也还得把这种感受力一点点重新找回来。

重新找回感受快乐、悲伤等这些情绪的能力,这一点其实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什么呢,是你还能找回原来道德的感受力。

心理学上讲,当巨大的压力消失后,人们反而会面临一种危险,就像潜水员没有经过减压,快速从深海上浮到海面时身体会受到很大的损害一样,从看守所走出来的人,也许会出现道德出轨。

比如,有些人会觉得他终于可以挥霍自由了,于是他们在摆脱残忍折磨后,把自己变成了压迫者,一个之前在看守所呆过的嫌疑人,又被抓了进来,这次是小偷小摸,估计是判缓刑的可能性大,可是,就在他开庭的前一天,他把一只胳膊伸到宁致远的眼皮底下发狠说:‘如果我出去之后不让我这条胳膊染上鲜血,我就把它锯掉’!

你看,曾经的苦难不仅没有让他变的有所畏惧,反而让他变的更加想要走极端,反而蹭了他为所欲为的借口。

有的人也会像在嫌疑人们无聊的时候畅谈的那样,如果有一天,自己走出了看守所后,经过麦田肯定会恶狠狠地踩上几脚,他说社会上的人对我冷眼相看,把我送进了看守所,他们根本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呵呵,我踩扁几根麦子又算得了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自由与枷锁之囚牢请大家收藏:()自由与枷锁之囚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看,他甚至会加倍报复社会。

当然,比这种道德出轨更难办的,还是另外一种情况。从看守所出来的嫌疑人还可能面临理想的破灭,曾经支撑着他活下去的力量,也就是家人的等待已经不在了,这时他们会发现,苦难并没有结束。这一关时最难过的。

也就是说,如何快速的寻找到人生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生活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尤其是对于曾经在看守所生活过的嫌疑人来讲。他们经历了恐惧、冷漠和恢复三个心理发展阶段,这和普通人面对伤害时经历的内心历程是一样的:当危险或伤害来临时,必然是失望、震惊、恐惧;接着,会给自己营造出一个冷漠的保护壳,来抵抗世界和情感刺激;然后,才可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重新爱人、爱这个世界,但在这个阶段,没几个人能做到。

了解嫌疑人们经历痛苦时候走过的心理历程,是找到如何对待这样产生的困境的必要方式。没有什么比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更有发言权的了。宁致远亲身经历着这一切,他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心理变化,但是,他不仅没有与周遭的环境同流合污,反而寻找到了内心坚定的力量。

这个力量,一部分来自于自己一直保持的阅读的习惯,一部分来自于自己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身体上的锻炼;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妻子的信件,每个月两封的信件不仅让宁致远有了期待,能够让这一个月的时间在情感上大大缩短(人们对于期待的事情总是满怀着兴奋与激动度过的),而且还给了宁致远无尽的希望和幸福,让他无比明白且明确了自己活下去的意义。

而这个意义感,就是帮助精神崩溃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对于对抗痛苦体验,是相当有效的。

也许我们很多人会觉得,保持内心的平衡很重要,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是,适度的紧张感对于人的精神健康也是必要的。

比如,在宁致远所在的监房里,就有一个中年人,跟宁致远一样,也是大城市里普普通通的一个打工族,他厌倦了自己的工作,打算存到存100万就辞职,但其实辞职后几个月的生活并没有给他精神上带来多大的收获感,他虽然感受了之前体力劳动的工作无法感受到的自由、可是,真的躺平在家里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什么幸福感和欢乐感,只有寂寞感和空虚感,然后就上网跟妹子聊天,聊着聊着就掉进了别人设计好的圈套被抓进来了;

再比如,你周一到周五每天早起上班,你是起床困难户,你好想周六周末快点来了然后可以好好睡个懒觉;可是等真的到了周末你可以睡懒觉的时候,你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平时要上班起床时那么想睡懒觉的**了,就算是给了你无忧无虑的空间,你反而没有了之前的那个兴致;

再比如,听之前跟宁致远聊天的那个白胡子老头也说过,说那些好不容易刚退休的人是容易一下子就没有精神头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也就是说,适度的紧张对人们保持精神健康和体会某些正向的、积极地情绪是有利的,因为当下状态跟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能够唤起人们潜在的斗志,召唤人们去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人们对于某种意义的追求。

人们对这种意义的这种追求,会让人们的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管是正常人,还是处于极端状态下的人,这种精神动力都是人们生活最好的支撑。

世界上很多的统计数据都表明,精神力量可以左右人们对生死的抉择。

宁致远就在看守所的监房里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发现监房里的违规率在春节前是最高的,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宁致远仔细分析了下,大多数嫌疑人天真地以为能在春节前回家,但是希望的破灭,让他们绝望,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抵抗力,导致很多人不可克制的违规来发泄。

但是,在看守所里,仍然有些人,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他们有的专研书籍、有的钻研自己的专业技术(比如之前宁致远那个盗窃的老乡、再比如要了宁致远的大苹果来酿酒的那位专业人士),他们的生存能力反而变的更加坚韧,就是因为他们把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成了丰富的精神生活,这给了他们无限的希望。

所以,即便是在看守所这种极端情境下,嫌疑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主要取决于他们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看守所残酷生活的影响。换句话说,人们一直拥有自我选择的自由,是选择抛弃生命,还是把苦难当成磨刀石,把忍受痛苦转化成对内在力量的考验,不同的选择,使人生具有了不同的意义。

有极少数人能够将困苦的环境看作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通过自我超越,达到了人生意义的新高度。这是经历过看守所生活最光辉的体验,就是懂得在成熟所有痛苦之后,再也不用恐惧任何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自由与枷锁之囚牢请大家收藏:()自由与枷锁之囚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