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170章 人脂灯

子夜异闻 第170章 人脂灯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8 07:49: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江南梅雨时节,淅淅沥沥的雨已经下了半月有余。书生柳青源背着书箱,踏着泥泞小路,急匆匆向前赶路。他此行是要前往省城参加秋闱,不料途中遇上连绵阴雨,耽误了行程。

天色渐暗,雨势不减反增。柳青源举目四望,见前方山脚下隐约有座庙宇,心下稍安,加紧脚步向那处走去。

近前一看,是座荒废的古庙。门楣上匾额歪斜,字迹模糊,勉强可辨“山神庙”三字。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内杂草丛生,殿堂破败,神像蒙尘,蛛网遍布。柳青源叹了口气,虽知这不是上佳歇脚处,但雨夜难行,只得在此暂避。

他寻了处较为干净的角落,放下书箱,取出火折子,点燃随身携带的半截蜡烛。微弱的烛光在风中摇曳,勉强照亮方寸之地。

“阿弥陀佛,施主可否行个方便,让老衲也借此处避雨?”

忽然传来的声音让柳青源吓了一跳。他转身看去,见一老僧站在庙门口,身形瘦削,披着破烂袈裟,手持一盏造型奇特的油灯。

“大师请进。”柳青源忙道,“这庙非我所有,大师自便便是。”

老僧缓步走入,在柳青源对面坐下,将那盏油灯放在两人中间。柳青源好奇地打量这灯,见它通体漆黑,似铁非铁,似石非石,灯盏较寻常油灯深许多,灯芯却比平常粗上一倍有余。

“雨夜寒凉,施主可要借火暖身?”老僧问道,声音沙哑却温和。

柳青源点头称谢。老僧从怀中取出火石,啪啪两声,点亮了那盏油灯。刹那间,一股异香弥漫开来,那火光竟是诡异的青白色,照亮了整个殿堂,比柳青源的蜡烛明亮数倍。

“好香的灯油,”柳青源不禁赞叹,“不知是何物所制?”

老僧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此乃人油灯。”

柳青源闻言一惊,不禁向后缩了缩:“人...人油?大师莫要说笑。”

老僧凝视着跳动的火焰,缓缓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这灯油确是以人脂炼制而成,且已燃烧了整整四十年。”

柳青源背脊发凉,心想这老僧莫非是妖邪所化,欲加害于他?他悄悄将手伸向书箱中的防身匕首。

老僧似乎看穿他的心思,低声道:“施主不必惊慌。老衲并非恶人,此灯亦非害人之物。其中缘由,若施主有兴趣,老衲可细细道来。”

柳青源见老僧面目慈祥,不似邪祟,稍稍安心,好奇心却油然而生:“愿闻其详。”

老僧凝视着跳跃的灯火,眼中映出青白光芒,缓缓开口:“此事须从四十年前说起...”

一 失踪的举子

乾隆二十三年,清河县出了件蹊跷事。

年轻举子李文渊赴省城乡试,一去不返。李家派人沿途寻找,杳无音信,仿佛人间蒸发。三个月后,正值寒冬,有樵夫在后山发现一具被野兽啃噬得面目全非的尸体,身旁散落着李文渊的书箱和行李。

李家老母悲痛欲绝,认定儿子遭遇不测,报官请求彻查。然而当时证据寥寥,县衙以“遭野兽袭击身亡”结案。

唯有李文渊的未婚妻林婉清不肯接受这结果。她与李文渊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直觉告诉她,文渊之死必有隐情。

“伯母,文渊绝不会无故上山。”婉清坚持道,“他赴考心切,定是走官道直奔省城,怎会绕到后山那种偏僻地方?”

李母叹息:“官府已定案,我们又能如何?”

“我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婉清眼中含泪,语气却坚定。

次日,婉清来到县衙求见知县,陈述疑点。知县赵大人却以“妇人之见,不足为凭”为由,不肯重查此案。

婉清不甘心,变卖首饰,雇人四下打听。有车夫称,当日曾见李文渊与一同乡举子结伴而行;还有客栈伙计说,李文渊原本订了房间,却突然改变主意,说是另有住处。

线索零零散散,拼凑不出完整图像。直到半年后,事情才有了转机。

那日婉清到城外寺庙为文渊祈福,偶遇一游方僧人。僧人见她愁眉不展,问其缘由。婉清如实相告,僧人沉吟片刻,道:“女施主,贫僧云游至此,曾听得一桩奇闻。城西有户张姓人家,本是穷困潦倒,近来却突然暴富,添置田产,扩建宅院。邻里相传,这张家公子张世荣与李举人同期赴考,却高中举人归来,而李举人下落不明。世间巧合之事虽多,但贫僧以为,此中或有蹊跷。”

婉清心中一震。张世荣她知道的,与文渊同乡,也曾向她家提过亲,被她拒绝。此人学问平平,怎会突然高中?

谢过僧人后,婉清立即着手调查张家。果然发现张家近半年来的暴富极不寻常。更令她生疑的是,张世荣中举后并未谋求官职,反而深居简出,少见外人。

婉清设法托人从张家下人那里打探消息。有个婢女偷偷告诉她,张家后院原本有间书房,张世荣返乡后却命人将其封锁,不许任何人靠近,连每日饭菜都只让放在门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书房可有异常?”婉清问。

婢女犹豫片刻,低声道:“有时深夜路过,能听见里面似有人声,但又不像公子的声音...还有,总是闻到一股奇怪的香味,像是什么油脂燃烧的味道。”

婉清越听越疑,决心要查个明白。她找到当年与文渊、世荣一同赴考的另一位书生王明远。王生起初支支吾吾,在婉清再三恳求下,终于道出实情:

“那日我们三人同行,至岔路口,文渊本要按原计划前往预订的客栈。世荣却说他认识附近一处清静院落,主人是他远亲,可提供食宿,比客栈舒适许多。文渊起初推辞,但世荣极力相邀,最后文渊碍于情面,只好同意前往。”

“后来呢?”婉清急切地问。

“我因与友人有约,未能同去。次日我到那院落找他们,却见大门紧闭,叩门无人应答。我以为他们早已启程,便自行上路了。”王生面露愧色,“现在想来,确实可疑。若文渊那晚果真遭遇不测,我...我难辞其咎。”

婉清得到这些线索,再次求见知县。赵知县仍不以为然,但架不住婉清日日来衙门前跪求,加上李家在地方上也有些声望, finally 答应重新调查。

衙役随婉清来到张家,张世荣初时抗拒,后来见官府来人,只得开门接受询问。他声称那日与文渊同住一晚,次日清晨文渊便先行离开,不知所踪。

“那处院落现在何处?”知县问。

“已转卖他人。”张世荣答得流利,“远亲家道中落,变卖家产,早已搬离。”

调查陷入僵局。就在众人以为又将无果而终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出现了。

是日黄昏,衙门外来了个疯癫乞丐,口中断续喊着:“举人老爷...灯油...好香...”

衙役欲驱赶他,却被婉清拦住。她走近乞丐,柔声问:“老人家,您说什么灯油?”

乞丐呆呆地看着她,忽然激动起来:“人油灯!人油灯!举人老爷变的灯油!”

在场众人皆骇然。婉清强忍心悸,继续问:“您在哪见过人油灯?”

乞丐指向张家方向,哆哆嗦嗦地说:“夜里...书房...亮着青白灯...张举人对着灯读书...说是用李举人炼的油...”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张世荣脸色霎时惨白如纸。

知县立即下令搜查张府。在那间被封的书房中,衙役们发现了一盏造型奇特的油灯,灯盏中还剩半盏油脂,散发着异香。此外,还在墙角发现了暗褐色污渍,经仵作查验,确为人血。

张世荣见事情败露,瘫软在地,对罪行供认不讳。

二 骇人真相

公堂之上,张世荣交代了骇人听闻的犯罪经过。

原来他对婉清倾心已久,提亲被拒后怀恨在心。更嫉妒李文渊才学出众,料定其必中举人。乡试前夕,他心生恶念:若李文渊失踪,自己不但少了个竞争对手,或许还能借此机会接近婉清。

那日他谎称有远亲宅院可住宿,将李文渊骗至自家别院。夜间在茶中下药迷晕李文渊,而后用刀将其杀害。为毁尸灭迹,他竟将尸体肢解,以大锅熬煮,分离人油。

“为何要这样做?”知县惊问。

张世荣面如死灰,喃喃道:“我曾得一古书,记载邪术:以聪明人之脂肪炼油点灯,灯光明亮异香,于灯下读书可过目不忘,文思泉涌...我本想中举即可,但那夜灯下苦读,果然感觉头脑清明,以往难解之文章忽然豁然开朗...于是便带着那盏灯参加乡试...”

堂外听审的百姓哗然。有人愤怒咒骂,有人恶心呕吐。婉清当场晕厥,被紧急送医。

“那尸体残骸在何处?”知县强忍恶心,继续审问。

“熬油后的残骸...埋在后院树下...”张世荣机械地回答,“但后来我怕被人发现,又挖出来...扔到后山喂狼了...”

案件水落石出,震惊朝野。乾隆皇帝亲自下旨:张世荣罪大恶极,判凌迟处死,家产抄没,赔偿李家。知县赵大人因先前失察,被革职查办。

处决那日,刑场人山人海。张世荣被千刀万剐,惨叫终日不绝。百姓皆言此乃罪有应得。

唯有那盏人油灯不知所踪。有人说被官府销毁了,有人说被张家人偷偷藏了起来,还有人说那灯本就不是凡物,自行消失了。

李母得知儿子惨状,一病不起,月余后辞世。婉清处理后事,变卖家产,离开了这伤心地。有人说她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了却残生;也有人说她远走他乡,隐姓埋名。

四十年光阴荏苒,这桩骇人听闻的惨案逐渐被世人遗忘。唯有那盏人油灯的传说,偶尔还在老一辈人的茶余饭后被提及,成为吓唬小孩子的鬼故事。

三 古庙夜话

破庙中,老僧讲完这段往事,长叹一声。灯火跳跃,映得他脸上皱纹如沟壑纵横。

柳青源听得脊背发凉,口干舌燥:“大师...您怎会知道得如此详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僧凝视灯火,缓缓道:“因为那林婉清,正是老衲的姨母。”

柳青源吃了一惊:“原来如此...那这盏灯...”

“正是当年那盏人油灯。”老僧接口道,“张家被抄家时,我姨母婉清暗中请人将这灯取出。她本欲销毁,却忽得一梦,梦见文渊姨父对她说:‘此灯虽邪,却可鉴人心。留下它,或能警示后人’。”

“于是她便留下了这灯?”

老僧点头:“姨母临终前将此灯托付于我,命我守护它,并以自身经历告诫世人: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切不可为此迷失本性,行害人之事。”

柳青源看着那盏灯,心中五味杂陈。青白灯光下,他似乎能看到一个苦读学子的冤魂在其中挣扎。

“这灯...果真能助人学业?”他不禁问。

老僧目光如炬:“施主心动了吗?”

柳青源忙道:“不敢不敢!只是好奇而已。”

老僧叹道:“邪物之所以为邪,在于它能窥见人心弱点。张世荣初时或也只存一丝嫉妒,却被这灯放大为杀心。这灯确实有些邪门功效,但每用一次,心智便多受一分侵蚀,最终必遭反噬。”

他顿了顿,又道:“这些年来,老衲携此灯云游四方,每逢遇到心生邪念之人,便以此灯故事相告。望能以此消除些许世间恶念。”

柳青源肃然起敬:“大师功德无量。”

此时庙外雨声渐歇,东方微白。柳青源见天将明,准备收拾行装继续赶路。

老僧忽然道:“施主且慢。老衲有一事相求。”

“大师请讲。”

“老衲年事已高,恐不久于人世。此灯邪物,不可流落世间。施主看似心正之人,可否答应老衲,待老衲圆寂后,将此灯带入深山,寻一处无人幽谷,深埋地底,永绝后患?”

柳青源犹豫片刻,见老僧目光恳切,终于点头:“晚辈答应大师。”

老僧面露欣慰之色,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此乃老衲所选之地,山深林密,人迹罕至。埋灯之后,请施主切勿标记位置,以免后人误寻。”

柳青源接过地图,郑重收入怀中。

天色大亮,雨完全停了。柳青源拜别老僧,继续赶路。走出很远回头望去,见老僧仍站在庙门口,手持那盏人油灯,在晨雾中宛若一尊佛像。

四 秋闱风波

省城考场内,柳青源正襟危坐,展卷答题。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三日。首场考经义,次场考诏诰表判,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柳青源自觉发挥尚可,尤其是第二场结束后,他文思泉涌,许多平日难以记全的典故居然信手拈来。

第三场考试时,他邻号的一位考生忽然暴病昏厥,被衙役抬出考场。柳青源瞥了一眼,觉得那人面色青白,十分骇人。

考试结束,柳青源回到客栈,疲惫不堪倒头便睡。梦中竟见那盏人油灯悬浮空中,青白灯光照得满室通明。灯光中似有人影晃动,向他招手。

柳青源猛然惊醒,冷汗涔涔。他摸索火折点亮油灯,却发现自己的灯不知何时已经油尽灯枯。那么刚才梦中的光亮从何而来?

他心下不安,想起老僧的警告,连忙从行囊中取出佛经诵读,这才渐渐心安。

放榜那日,柳青源高中举人,名列前茅。欣喜之余,他却听说此次乡试有多名考生突发恶疾,其中三人不治身亡。更蹊跷的是,这些考生都是学问出众,中举呼声极高的才子。

柳青源心中隐隐觉得不安,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按惯例,新科举人要参加鹿鸣宴,接受学政大人的宴请与勉励。

宴会上,柳青源注意到学政大人身旁坐着一位面色苍白的年轻书生,并非本届举人,却备受礼遇。经打听,才知道那是学政大人的外甥,姓赵名文彬,虽未参加本次乡试,却因才学出众被破例邀请。

柳青源觉得赵文彬面色异常,青白中透着古怪,且周身似乎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异香。这香味让他想起那盏人油灯。

宴会中途,柳青源因多饮了几杯,欲到园中透气。经过一处假山时,忽听有人窃窃私语。他本能地躲到山石后,见两人正在暗处交谈。

其中一人是赵文彬,另一人则是个蒙面黑袍客。只听赵文彬道:“...还需三个聪明人的油脂,灯油便够用到会试了。”

黑袍客声音嘶哑:“风险太大,近日已引起官府注意。”

赵文彬冷笑:“怕什么?我舅舅是学政,谁敢查我?倒是你,若不想继续合作,那灯就还我来。”

“灯已认主,岂是你说还就还?”黑袍客阴森森道,“别忘了,没有我,你不过是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废物。”

赵文彬怒道:“你!”

黑袍客忽地转身:“有人偷听!”

柳青源心中一凛,急忙后退,却不慎踩断一根枯枝。声响惊动了那两人,黑袍客瞬间消失在黑暗中,赵文彬则向柳青源藏身之处走来。

柳青源心念电转,故意摇摇晃晃走出,装作醉醺醺的样子:“咦?这不是赵公子吗?来,再喝一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文彬疑窦未消,但见柳青源醉态可掬,且是本届举人,不便发作,只得敷衍几句后离开。

柳青源回到宴席,酒意全无。他几乎可以肯定,赵文彬与那黑袍客正在用邪术害人,而那邪术必定与人油灯有关。难道老僧出事了?哪盏灯落入了歹人之手?

鹿鸣宴后,柳青源本应立即返乡,但他决定留在省城调查此事。他先是打听那位黑袍客的消息,却一无所获。又试图接近赵文彬,但赵文彬对他似乎有所戒备,总是避而不见。

一日,柳青源在茶馆偶遇一位老仵作。闲聊中提起近日考生暴毙之事,老仵作压低声音道:“公子有所不知,那几位死去的书生,尸首皆有一个古怪之处:骨髓干枯,似被抽尽油脂。老夫验尸三十年,从未见过这般情形。”

柳青源心中骇然,更加确信与人油灯有关。他想起那晚在破庙,老僧曾说每用一次人油灯,心智便多受一分侵蚀。赵文彬若是用此灯作弊,必然还会继续害人。

正当柳青源苦无证据时,转机意外出现了。

那日他在客栈房中读书,忽听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个小乞丐,递上一封信:“有位老先生让我交给您的。”

柳青源展开信笺,见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今夜子时,城西土地庙,事关人油灯。”落款处画着一盏灯的形状。

柳青源心中一惊,忙问小乞丐送信人模样。小乞丐说是个蒙面老翁,声音沙哑,给了他一钱银子就跑没了影。

是夜,柳青源如约前往土地庙。这庙比之前那山神庙更破败,早已香火断绝。他手提灯笼,小心翼翼走入庙中。

庙内空无一人,唯有神像后传来细微声响。柳青源警惕地问:“何人相约?”

一阵咳嗽声后,转出个黑袍人。柳青源立即认出是那晚与赵文彬密谈之人。

“是你?”柳青源后退一步,手握剑柄。

黑袍人揭下面罩,露出一张苍老面容。柳青源失声惊呼:“是您?!”

五 灯灵之秘

黑袍人竟是山神庙中那位老僧!

柳青源又惊又疑:“大师,您这是...”

老僧苦笑:“施主莫惊,老衲此举实有苦衷。”他点起手中提灯,正是那盏人油灯。青白灯光下,他面色愈发憔悴。

“那日与施主分别后,老衲本欲寻一处清静地了此残生。不料途中遭遇歹人,欲夺此灯。争斗中老衲受伤,灯也被抢去。”老僧咳嗽几声,继续道,“老衲养好伤后四处寻访,得知灯落入赵文彬手中。此人乃学政外甥,心术不正,正用此灯邪能作弊害人。”

柳青源忙问:“大师可知他如何害人?”

老僧叹道:“人油灯之邪,远超想象。它不仅能助人学业,还会操控人心。灯中困着李文渊的魂魄,历经四十年,已化为灯灵,怨气极重。它诱惑持灯者不断添加‘聪明人’的油脂,每添一次,灯灵力量便强一分,最终将完全控制持灯者。”

柳青源骇然:“那赵文彬...”

“已是灯灵傀儡。”老僧沉重地说,“那日鹿鸣宴,与赵文彬密谈的并非老衲,而是灯灵幻化的形影!它知老衲在追踪,故意幻化成老衲模样与赵文彬交谈,引你疑心于老衲。”

柳青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大师今日约我前来...”

“灯灵力量与日俱增,若不尽快制止,必将酿成大祸。”老僧神色凝重,“老衲得知,赵文彬下一步计划是在会试期间害死三名最有才华的考生,取他们的油脂炼油。届时灯灵力量将达到巅峰,甚至可能脱离灯体,为祸人间。”

柳青源倒吸一口凉气:“这可如何是好?”

老僧从怀中取出一卷发黄的纸页:“此乃姨母婉清留下的手札,记载了她多年来对人油灯的研究。据她推测,要彻底毁灭此灯,须得满足三个条件:月圆之夜、灯油将尽之时、以及...李文渊至亲之血。”

柳青源一愣:“至亲之血?李文渊不是没有后代吗?”

老僧点头:“正是难点所在。李文渊双亲早已过世,亦无兄弟子嗣。唯有一人...”他顿了顿,“婉清姨母虽未与文渊完婚,但二人心意相通,曾交换血书盟誓,某种意义上也算血脉相连。”

“林婉清女士尚在人世?”柳青源惊喜道。

老僧摇头:“姨母已于十年前往生。但她临终前,将一滴血封入玉瓶,交与我保管,正是防备有朝一日需用此血毁灯。”

说着,老僧取出一个小巧玉瓶,内有一滴暗红色血液,在灯光下微微发光。

“三日后便是月圆之夜。”老僧道,“据我观察,赵文彬手中灯油只够维持到那日。他必会在那夜再次害人添油。我们须得提前布置,在他行凶时出手,以婉清姨母之血滴入灯中,方可彻底毁灭此灯。”

柳青源沉思片刻,道:“大师需要晚辈做什么?”

老僧道:“赵文彬戒备心极重,但对同年举人稍疏防范。老衲需施主假意投诚,接近赵文彬,探明他计划细节。老衲则布置法场,准备毁灯事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