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162章 重瞳

子夜异闻 第162章 重瞳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0 04:37:30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重瞳

江南水乡有镇名唤清溪,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是个极雅致的地方。镇东头住着个年轻书生,名叫陈云生,二十出头年纪,生得眉清目秀,平日里最爱在自家小院读书写字,偶尔为镇上孩童授课,得些微薄酬劳度日。

这年春天,雨水格外丰沛。一连下了半月淅淅沥沥的春雨,陈云生家中米缸渐空,纸墨也将用尽。这日天刚放晴,他便匆匆出门,欲到镇上李员外家取上月教书的酬金。

“云生啊,实在对不住。”李员外面露难色,“近来生意不好做,银钱周转不灵,能否宽限几日?”

陈云生心中失落,却仍彬彬有礼道:“无妨,晚辈过几日再来。”

走出李府,他摸了摸空空如也的钱袋,不禁长叹一声。回程路上经过镇西古桥,见桥头围着三五人,正指指点点说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外地来的老乞丐瘫坐在地,面色惨白如纸,浑身湿透,似是淋了许久的雨。

“这老乞丐在这儿坐了两天了,动也不动,怕不是死了?”有人低语。

“谁敢去碰?要是惹上晦气可怎么办...”

众人议论纷纷,却无人上前。陈云生本已走过,却又折返回来。他蹲下身,探了探老乞丐的鼻息,虽然微弱,却还有气。

“老伯?老伯醒醒。”陈云生轻唤两声,见老人毫无反应,便咬了咬牙,将他背了起来。

围观众人哗然:“云生,你这是做甚?这老乞丐来历不明,你何苦自找麻烦!”

陈云生喘着气道:“总不能见死不救。”说罢,背着老人一步步往家走去。

老人身子不重,但陈云生本就饥饿乏力,走了一段便气喘吁吁。好不容易到家,他将老人安置在自己床上,烧了热水为老人擦身,又煮了最后一碗米粥,一勺勺喂给老人。

忙完这些,天已黑透。陈云生自己饿得头晕眼花,只好灌了几大碗水充饥,随后伏在桌边睡着了。

半夜,他被一阵咳嗽声惊醒。点亮油灯一看,老乞丐已醒转过来,正倚在床头望着他。

“老伯,您感觉如何?”陈云生忙上前问道。

老人不答反问:“你为何救我?”

陈云生一怔:“见您病倒路边,岂有不救之理?”

老人目光如炬,仔细打量着陈云生,良久才道:“你是个善心人。老朽无以回报,唯有将此物赠你。”说着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布包,递了过来。

陈云生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枚古铜镜,只有巴掌大小,边缘刻着奇异纹路,镜面朦胧,照人不甚清晰。

“此镜名唤‘照心’,能窥见常人不可见之物。”老人缓缓道,“然切记,见非常之事,勿改非常之心。世间真伪,非目所能尽观。”

陈云生正要推辞,老人却摆手道:“老朽该走了。”说罢竟自行下床,步履稳健地向外走去,全然不似先前病重模样。

陈云生追出门外,却已不见老人踪影,唯有月光洒地,树影婆娑。他站在院中怔了许久,疑是梦中,回屋看见桌上铜镜,方知不是幻觉。

次日清晨,陈云生对着铜镜整理衣冠,准备再去镇上寻些活计。镜中影像模糊,他拿起布巾擦拭镜面,却不慎划破手指,血珠滴落镜上。

突然,镜面泛起奇异光芒,陈云生只觉得双眼刺痛,慌忙闭目。再睁开时,屋中一切如常,铜镜也恢复原状。他摇摇头,以为是自己饿昏了头,便将铜镜收好出门去了。

走在街上,陈云生总觉得今日有些异样。行人似乎比平日多了些“影子”,有时能看到某人身后跟着模糊的轮廓。他揉了揉眼睛,以为是阳光刺眼所致。

来到镇中心,见张屠户正在摊前卖肉。陈云生正要上前打招呼,却猛地停住脚步——他分明看到张屠户身后飘着一个血淋淋的猪头幻影,那猪眼圆睁,似含冤屈。

陈云生大惊失色,连退几步,撞到一人身上。

“云生兄,何事惊慌?”来人正是镇上药铺的赵大夫。

陈云生指着张屠户,结结巴巴道:“赵、赵兄可见那张屠户身后有何异物?”

赵大夫看了看,笑道:“云生兄可是读书太用功,眼花了?张屠户身后能有什么,不过是些苍蝇罢了。”说罢拍拍陈云生肩膀,“看你面色不好,怕是饿了,来我铺子里喝碗粥吧。”

陈云生随赵大夫来到药铺,赵夫人端来热粥小菜。陈云生感激不尽,正要动筷,却瞥见赵大夫抓药时,药柜中飘出缕缕黑气,缠绕在他手上。

“赵兄,那药材可还新鲜?”陈云生忍不住问。

赵大夫面色微变,强笑道:“自然新鲜,都是上月刚进的货。”

陈云生不再多言,心下却疑窦丛生。喝完粥告辞出来,他心事重重地往家走。经过镇南王家大宅时,见门口围了不少人,哭声震天。

一问才知,王老爷独子突发急病,已是气息奄奄。赵大夫正在里面诊治,但摇头表示无力回天。

陈云生本要离开,却鬼使神差地停下脚步。他凝神望向王家大宅,只见宅院上空笼罩着一团灰黑之气,其中似有无数细小虫影蠕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想起老乞丐所言“能窥见常人不可见之物”,陈云生心跳加速。他鼓起勇气走进王家,对王老爷道:“晚生或有一法可救令郎,但需先看看病人。”

病榻上的少年面色青黑,呼吸微弱。陈云生集中精神看去,竟见少年体内有许多细小黑虫在蠕动!更令他惊讶的是,这些黑虫与他在赵大夫药柜中看到的黑气十分相似。

“王老爷,令郎可是服了赵大夫开的药?”陈云生急问。

“正是,昨日感了风寒,请赵大夫来看过,服了两剂药反倒加重了。”王老爷哭道。

陈云生心念电转,道:“快取药渣来看!”

药渣取来,陈云生仔细辨认,发现其中混有些许霉变的草药。他立即让人重新采来新鲜草药,煎汤给少年服下。不到一个时辰,少年面色转红,呼吸渐稳。

王老爷感激涕零,重金酬谢陈云生。陈云生推辞不过,只取了些许银钱,道:“晚生只是侥幸识得药材新鲜与否,不敢居功。只是...”他犹豫片刻,还是说道,“赵大夫药柜中药材多有霉变,恐非故意,还望王老爷勿要追究。”

事后查明,赵大夫因家中变故,疏忽了对药材的保管,致使许多药材受潮霉变。得知险些酿成大祸,赵大夫羞愧难当,亲自登门向王老爷赔罪,并重整药铺。

陈云生能“看”出药材好坏的奇事很快传开。起初人们只当他读书多,见识广。但随后发生的几件事,让众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那日镇上孙媳妇难产,稳婆已束手无策。陈云生路过孙家,见屋顶笼罩着一团红黑交织之气,忍不住进门查看。产房中产妇已是气若游丝,陈云生凝神看去,竟见产妇腹中胎儿被脐带缠绕三圈,危在旦夕。

他忙将所见告知稳婆。稳婆依言伸手调整胎儿位置,果真摸到缠绕的脐带。经一番忙碌,终于化险为夷,母子平安。

又一次,镇上孩童玩捉迷藏,有个孩子失踪整日。众人搜寻无果,陈云生凝神四望,见镇东废井中有微弱白光闪烁。赶去一看,那孩子果然跌落在井底,因井底有厚厚枯叶缓冲,幸免于难。

接连几次奇事,让镇民对陈云生既敬且畏。有人称他“神眼书生”,也有人私下说他中了邪,眼睛不正常。昔日友善的邻里,如今见他走来,往往避让三分,窃窃私语。

陈云生自己也深感困惑。他发现自己集中精神时,能看见人身上的“气”:健康者气息明亮,病弱者的气息暗淡;心善者气息清澈,心术不正者气息混浊。甚至能看见一些徘徊人世的魂灵。

这日黄昏,陈云生独坐院中,取出那面铜镜细看。镜中自己的影像模糊不清,但双眼似乎与往常不同。他凑近细看,惊得几乎将铜镜摔落——镜中自己的瞳孔中,竟各有两个瞳仁重叠!

“重瞳...”陈云生想起古书中记载,舜帝和项羽皆是重瞳,被视为异相。难道那老乞丐给的铜镜,让自己也变成了重瞳?

正当他惊疑不定时,忽听门外传来啜泣声。开门一看,是邻家女子小莲,双眼哭得红肿。

“云生哥,我爹他...他快不行了。”小莲泣不成声,“赵大夫说没救了,可我听说你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求你救救我爹吧!”

陈云生忙随小莲前往。路上得知小莲父亲三日前上山砍柴,归来后便一病不起,浑身发热,胡言乱语。

来到林家,陈云生见林老汉躺在床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他凝神看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林老汉胸口盘踞着一团黑气,形如蜈蚣,正在不断吸食他的精气。

“林叔可是在山上被什么咬了?”陈云生问。

小莲想了想道:“爹回来时说在山上摔了一跤,手腕被树枝划伤,但伤口不大,很快就止血了。”

陈云生仔细检查林老汉手腕,果然有一道浅浅伤痕,周围隐隐发黑。他让小莲取来盐水和艾草,为林老汉清洗伤口,又以艾草熏烤。

随着艾烟袅袅,那黑气竟剧烈扭动起来。陈云生看得分明,继续加大艾草份量。突然,林老汉大叫一声,伤口处流出一股黑水,腥臭难闻。黑气随之消散,林老汉的呼吸也逐渐平稳下来。

小莲喜极而泣,连声道谢。陈云生却心情沉重:自己能见邪祟固然是好事,但每次都惹来更多猜疑和流言。长此以往,在这清溪镇怕是难以安身了。

果不其然,林老汉康复后,镇上关于陈云生的传言越发离奇。有人说他拜了狐仙,开了天眼;有人说他习了妖术,能驱使鬼魅;甚至有人传言他那双重瞳能摄人魂魄。

昔日请他教书的人家纷纷找借口推辞,街上遇到熟人,也多避而远之。陈云生虽得了几次谢礼,银钱暂不匮乏,但心中苦闷日增。

这夜月色明亮,陈云生难以入眠,信步来到镇外小河边。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满天星斗。他望着水中自己模糊的倒影,不禁长叹:“能见常人所不见,是福是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忽然,水中倒影竟开口说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年轻人何须惆怅?”

陈云生大吃一惊,连退数步。定睛看去,见河畔石上坐着一位白衣老者,正是当日赠镜的老乞丐!

“老伯!您究竟是...”陈云生急忙上前行礼。

老者微笑摆手:“老朽乃云游之人,名号不足挂齿。当日见你心地纯善,故以宝镜相赠。如今你已开重瞳,可见阴阳两界,感觉如何?”

陈云生苦笑道:“不瞒老伯,晚生为此困扰不已。能见人所不见,固然能助人,但也招来猜忌排斥。长此以往,恐难容于乡里。”

老者点头:“此言不虚。重瞳非常人所能有,亦非常人所能容。然天地之大,岂无容身之处?你既得此异能,便是天意,当善用之,而非弃之。”

“可是晚生不知如何自处...”陈云生叹息。

老者正色道:“今日特来相见,正为此事。你可知清溪镇往北三十里有座黑风山?”

陈云生点头:“听闻过,据说那山险峻非常,时有猛兽出没,少有人迹。”

“黑风山中有一古寺,名唤‘明心寺’,寺中有一位慧明禅师,或能解你困惑。”老者道,“然山路艰险,且有精怪作祟,你需谨慎前往。”

陈云生犹豫道:“晚生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闯那险山?”

老者从袖中取出一枚符箓:“此符可护你周全,但切记:山路所见,虚虚实实,勿信眼见,需信心见。”说罢将符箓递给陈云生,转身欲走。

“老伯留步!”陈云生急忙叫道,“还未请教老伯高姓大名!”

老者回头一笑:“名号不过是虚妄,你若心中有疑,便唤我‘无名先生’吧。”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月光中。

陈云生握着符箓,怔怔立在河边,心中波澜起伏。回望清溪镇,灯火零星,自己在此已无牵挂。思索良久,他终于下定决心:前往黑风山,寻找明心寺!

次日清晨,陈云生收拾行装,告别邻里。众人听说他要远行,反应各异:有的惋惜,有的窃喜,也有几个曾受他帮助的人前来送行。

小莲塞给他一包干粮:“云生哥,山路难行,这些带着充饥。”眼中含泪,似有不舍。

陈云生感动道:“多谢妹子。林叔身体刚好,你要好生照顾。”

辞别众人,陈云生踏上北行之路。起初是平坦官道,行人络绎不绝。走了半日,渐入山区,道路崎岖,人烟稀少。

至黄昏时分,已到黑风山脚下。但见群山连绵,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其间,果然险峻非常。山脚下有个小村落,陈云生寻了户人家借宿。

户主是个老猎户,听说陈云生要上山,连连摇头:“公子切勿冒险!这黑风山邪门得很,白日里尚有猛兽毒虫,入夜后更有精怪作祟。上月有几个樵夫上山未归,至今杳无音信。”

陈云生道:“晚生有要事需上山寻明心寺,老伯可知寺在何处?”

老猎户愕然:“明心寺?老朽在此居住六十载,从未听说山中有寺。公子莫不是被人骗了?”

陈云生心中疑惑,但仍坚持道:“或许寺庙隐秘,不为人知。晚生明日还是要上山一探。”

老猎户见劝不动,只好道:“既如此,公子明日务必在天黑前下山。若见雾起,立即回头;若闻异香,掩住口鼻;若听呼唤,切勿应答。”

谢过老猎户,陈云生一夜浅眠。次日天蒙蒙亮,他便起身入山。

初入山林,尚有小径可循。越往深处,越是荒芜。古木遮天蔽日,藤蔓缠绕,怪石嶙峋。陈云生拄着树枝做的拐杖,艰难前行。

山中寂静得可怕,唯闻自己脚步声和喘息声。偶尔有鸟兽声响,都显得格外突兀。陈云生集中精神,以重瞳观四周,见林木间时有异气流动,但都不敢近他身畔,想必是无名先生的符箓起了作用。

行至正午,他已精疲力竭,坐在一块青石上歇息。取出干粮啃食,忽听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钟声。

“钟声?莫非是明心寺?”陈云生精神一振,循声而去。

钟声时远时近,引着他深入密林。走着走着,前方豁然开朗,现出一片空地,空地中央果然有一座古寺,匾额上正是“明心寺”三个大字。

陈云生大喜,快步上前。寺门虚掩,他推门而入,见院中整洁,香炉中香烟袅袅,似是有人居住。

“请问有人在吗?”陈云生扬声问道。

殿内走出一位老僧,须眉皆白,面容慈祥:“施主远来辛苦,老衲慧明,恭候多时了。”

陈云生一惊:“禅师知我要来?”

慧明禅师微笑:“无名先生已传信于老衲。施主请进。”

入殿奉茶后,陈云生将经历娓娓道来,最后道:“晚生得此重瞳,能见阴阳,却因此不容于乡里,心中困惑,特来请教禅师。”

慧明禅师静默片刻,缓缓道:“施主可知重瞳之由来?”

陈云生摇头。

“上古之时,人神杂居,皆有重瞳,能通天地。”禅师道,“后人心渐浊,天眼渐闭,唯圣贤者能保此异相。汝得重瞳,非遭天谴,实蒙天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云生苦笑:“然此天赋带给晚生的唯有困扰。”

“非也。”禅师摇头,“重瞳如刀,可用以伤己,亦可用来护人。施主此前所见,不过是小试锋芒。真正的大用,尚未开始。”

说罢,禅师起身:“施主远来疲惫,今日先歇息,明日老衲再与你细说。”

陈云生被引至禅房安歇。夜间,他忽被一阵低泣声惊醒。凝神听去,声音来自寺后。他悄悄起身,循声而去。

穿过回廊,来到寺后竹林。月光下,见一白衣女子背对他跪坐在地,肩头耸动,正在哭泣。

“女施主何事悲伤?”陈云生轻声问。

女子缓缓回头,面容姣好却苍白如纸:“小女子迷路山中,与家人失散,饥寒交迫,求师父收留。”

陈云生重瞳微热,凝神看去,见女子周身散发青黑之气,地上竟无影子!他心中警觉,道:“寺中皆是僧侣,不便留宿女客。我有些干粮,女施主取了速速下山吧。”

女子突然面目狰狞,十指如钩扑来:“既不留活路,便与我做伴吧!”

陈云生慌忙后退,怀中符箓突然发出金光。女子惨叫一声,化作青烟消散。

“好险!”陈云生惊出一身冷汗。

“施主无恙否?”慧明禅师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

陈云生忙道:“方才有一女鬼...”

禅师点头:“此山精怪众多,常化形迷惑路人。施主重瞳能辨真伪,方才应对得当。”

回到禅房,陈云生再无睡意。次日清晨,慧明禅师带他登寺后望峰台。俯瞰群山,云雾翻涌,气象万千。

禅师道:“施主请看这山川气象,可见有何异常?”

陈云生凝神望去,见群山气息流动,大多清朗,唯东南方向有一处黑气冲天,隐隐形成旋涡。

“东南方似有邪气聚集。”陈云生指道。

禅师颔首:“那里本是古战场遗址,冤魂聚集,近年又有一妖物盘踞,吸食阴魂修炼,已成气候。若不制止,恐酿成大祸。”

陈云生问:“禅师法力高深,为何不收服此妖?”

禅师叹道:“老衲需镇守寺中封印,不得远离。且此妖狡猾异常,善变化隐匿,寻常难以寻其踪迹。”顿了顿,看向陈云生,“施主重瞳正可克此妖物。”

陈云生惊讶:“晚生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何降妖?”

禅师从袖中取出一串佛珠:“此乃历代祖师所传,能护心定神,辟邪驱魔。施主携此物前往,以重瞳寻妖物真身,以此佛珠镇之,或可成功。”

陈云生犹豫片刻,终接过佛珠:“既关苍生安危,晚生愿往一试。”

慧明禅师指点路径,又嘱咐道:“妖物最擅幻术,施主切记:眼见未必为实,心见方为真。重瞳所见,亦可能有假,需以本心辨之。”

陈云生牢记在心,辞别禅师,往东南方行去。

越近古战场,越是荒凉。残垣断壁间,似有无数眼睛窥视。阴风阵阵,吹得人毛骨悚然。陈云生握紧佛珠,以重瞳观四周,见黑气弥漫中,时有冤魂飘荡,但都不敢近身。

至一破败古庙前,黑气最浓。陈云生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庙中蛛网密布,神像残破。中央一团黑雾翻滚,隐约可见其中有个身影。见有人来,黑雾中传出嘶哑声音:“何方修士,敢扰本座清修?”

陈云生定睛看去,见黑雾中是个青面獠牙的妖物,正在吸食几个模糊的魂灵。他强镇定心神,道:“妖孽为祸世间,今日特来收你!”

妖物大笑:“就凭你这文弱书生?正好做本座点心!”说罢化作黑风扑来。

陈云生急忙举起佛珠,佛珠发出金光,逼退黑风。妖物吃痛,怒吼一声,庙中突然出现无数幻象:先是小莲哭喊着跑来,后是镇民举着火把要烧死他,最后是那无名先生冷笑:“区区凡人,也敢与妖斗?”

换作常人,早被幻象所惑。但陈云生牢记禅师教诲,闭目凝神,以心观物。重瞳灼热,看破虚妄,见妖物真身正悄悄绕到他身后,欲施偷袭。

陈云生猛然转身,将佛珠掷出:“破!”

佛珠金光大盛,正中妖物。惨叫声中,妖物现出原形——竟是只硕大的三眼蟾蜍!佛珠紧紧套在它身上,越收越紧。

“法师饶命!小妖再不敢为恶!”蟾蜍哀嚎求饶。

陈云生心有不忍,但想起被吸食的冤魂,硬起心肠:“你害人无数,岂能轻饶?”诵念禅师所传咒语,佛珠光芒更盛,蟾蜍在金光中渐渐化作青烟,消散无形。

妖物既除,庙中黑气渐散,无数魂灵现身向陈云生鞠躬致谢,随后消散空中,应是往生去了。

陈云生疲惫不堪,跌坐在地。忽见地上留有一物,拾起一看,是面小铜镜,与无名先生所赠一模一样,只是镜面已裂。

回明心寺后,慧明禅师见之大喜:“施主功德无量!此妖为祸百年,今终得除。”又见铜镜,叹道,“此镜原是寺中宝物,后被妖物盗去,炼为害人之器。今镜裂功成,亦是定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云生在寺中休养数日,与禅师论道,获益良多。临别时,禅师道:“施主已明重瞳真义:非为自炫,非为骇俗,乃为护善惩恶,匡扶正气。世间虽大,何处不可容身?”

带着禅师所赠经书和新的感悟,陈云生下山归乡。此时他已心态平和,不再在意他人眼光。

回清溪镇后,他依旧读书教书,但遇有邪祟怪异之事,便暗中以重瞳相助。久而久之,乡人渐知他的异能是用于善举,态度也从恐惧转为敬重。

一年后,清溪镇突发瘟疫,染病者众。赵大夫束手无策,陈云生以重瞳观之,见疫气如黑雾笼罩全镇,源自镇西污染的水井。他立即告知乡绅封井,又上山采来特定草药,熬制汤药分发百姓。

瘟疫得控后,镇民感激不尽,集资为陈云生翻新屋舍。他坚辞不受,只求在镇中设一学堂,让贫苦孩童也能读书识字。

自此,清溪镇民皆称陈云生为“重瞳先生”,不再视其为异类,反以为荣。他终身未娶,潜心教学助人,活到八十高龄。

临终那夜,他见无名先生与慧明禅师携手而来,含笑相迎。次日弟子入室,见先生安详辞世,手中握着那面裂开的铜镜。镜中映出的双眼,重瞳清晰可见,似含无限智慧。

清溪镇志载:陈云生,字明远,号重瞳先生。目生双瞳,能见阴阳,一生行善,乡人敬之。后无疾而终,享年八十有一。

异史氏曰:目生重瞳,世所罕见。然非凡异必为灾祸,亦看持者何用。云生初因异遭排斥,后以异造福乡里,是其善心不改故也。世人常以貌取人,以异为怪,殊不知真怪在人心不在人貌。心存善念,目生双瞳何妨?心藏奸邪,目如常人亦可怕矣!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